冬季汽车空调的养护和正确使用
冬季汽车空调的养护和正确使用
一、正确使用暖气系统
1、对于新车应经常开窗通风,因为新车蒸发器等在装配时会使用胶水等化学制剂,从风道中散发出异味,污染室内空气。
2、冬天的室内暖气温度不宜过高,原因有二:首先,室内外温差过大,人容易感冒不适;其次,过高的环境温度,容易让人瞌睡,不利行驶安全。
3、经常使用空调面板的AUTO键,使室内的温度相对稳定,人体会感到舒适,同时也能保持室内的空气质量。
4、在环境比较干净的地区使用外循环,净化室内空气,而在外部环境较脏的地区行驶时一定不要忘记使用室内循环系统。
5、手动空调装备的车辆,冬天也需经常打开冷气系统,以保护冷气系统的性能。
6、经常检查更换花粉滤网和清洁空调蒸发箱,可以有效去除空调系统的异味和细菌。这是对健康非常重要的事情。
二、定期维护制冷系统
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冬季维护的要点是:每月将空调制冷系统起动2~3次,每次10min左右。起动制冷系统可以选择在气温高于10℃、有阳光的日子,在行驶途中开10min即可。要提醒的是,许多汽车空调装有温度控制电路,在环境温度小于10℃时,将自动切断空调压缩机的电磁离合器电流,使制冷系统不工作,而非制冷系统故障。
夏季汽车空调使用技巧 知道这些让你夏季开车不在热
炎炎夏季来临,高温难耐,你是否为暑期做好了准备,汽车空调也成为了行车必备,那么其中有些技巧你是否注意到了呢?
勿长期开启内循环
车主都知道,空调有一个“循环”按钮,按下这个按钮,车厢内的空气只作内部循环,当门窗全部关闭时空调制冷效率会全部“吸收”,可以节省能源。但时间长了,车厢内空气会变得越来越混浊,甚至会有缺氧的感觉。
内循环系统可以开启,但不能长时间使用。空调刚开时,最好先用 外循环,温度降低后,再切换至内循环,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下内、外循环。特别是停车时,最好切换到“外循环”功能
开启时间太长
我们知道你“不差钱”,但还是鼓励你在行驶中适当关闭空调。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冷凝器压力过大,这会对制冷系统造成损耗。因此,如果车内温度已经让您怡然自得,不妨将空调关闭一会儿,让它也休息一会儿
出风口旁不放杂物
有的人习惯在空调出风口附近放置一些小的装饰物、香水瓶、手机架、水瓶等,虽然这种做法看似节省了空间或者装饰了整车,但是并不是一种合理的做法,因为此时的空调系统空气流通受阻。如果当您抱怨开着空调,却不凉快的时候,可以检查一下是不是出风口被杂物挡住了。
开空调尽量不吸烟
当车内开空调时,乘员不要在车内吸烟。若吸烟,请将空调的通风控制调到外循环位置。另需注意的是,不要在开着空调的停驶车内,长时间休息或睡眠。由于车辆停驶时,开着空调的密闭车厢内通气性差,若此时开着空调休息或睡眠,很可能因发动机排出的有害气体漏入车内引起人员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
暴晒之后
夏季车辆停在宽敞的停车场经过一天的暴晒,车内温度会高于车外温度。怎么使车内温度快速下降呢?很简单,我们上车后打开对角线的车窗使车内形成对流,打开空调切换为换风模式(外循环),开始正常行驶,车内温度会在短时间与车外温度相同,接着按下A/C制冷按钮,设置为内循环,即可使车内温度快速降低。
温度调至25℃
人体最适宜的空调温度应该在24℃至27℃,最低不宜低于22℃,车内外温差不宜大于5℃。如果空调开得过大,车内温度过低,易引发关节炎、肩周炎、感冒、腹泻、发烧、精神不振等等。一般建议车内空调温度控制在25℃左右为好。一些怕热的车主为了使车内更加凉爽,往往会将车载空调的温度调到很低,这时空调泵会不停地运转,鼓风机也会处于高挡风位,油耗量也会加大。
如果你注意到了这些,相信大家的出行会更加轻松愉快,对身体健康和生活习惯都会有些许的帮助。
那些致癌的谣言可信吗? 疑问6:车内空气污染会致癌?
微博上一直在流传一种“汽车空调致癌说”,称车内材质会释放毒物质“苯”,产生毒素而使人致癌。这条微博消息一经发出很快获得数万次转发评论。
辟谣:太夸张,但汽车长时间暴晒,人进车内最好先通风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市室环境监测站检测结果显示,虽然经暴晒后的汽车内苯的含量微小,但是甲醛的含量却严重超标。测验结果显示密闭后的新汽车甲醛含量高达0.22㎎/m3,驾驶了3年的汽车内甲醛含量也达到了0.14㎎/m3。而《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规定甲醛的浓度不得超过0.10㎎/m3。
专家提醒,尽管“汽车空调致癌之说”有夸大和虚假的成分,也没有科学证据支持暴晒后的车内空气中的苯或者甲醛的含量足以导致癌症,但其中给予的危险警醒不能不令人提高警惕。在目前的情况下,车辆长时间密闭暴晒后,市民进入车内最好先打开车窗通风,等有毒物质释放出去后再开空调。
夏季汽车空调使用有什么技巧
汽车空调不光能让我们更加舒适,而且能降低驾驶员的疲劳程度,提高行车安全性。但是,如果汽车空调使用不当,不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小毛病,还会损害乘车人的身体健康。
一、夏季空调管道清洗很重要
常常听到车主们抱怨,“空调制冷效果不佳,加了冰种还是不行”,“空调刚刚打开,还没有制冷,就闻到一阵发霉的酸味”,出现这些问题意味着车子的空调管道要清洗了。夏季高频率地使用空调,许多污垢、灰尘、细菌都会在空调管道内滋长,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尤其是的哥、专业司机,他们长期在车厢内工作,必须要对空调管道进行定期的清洁。
车主可以自主使用专用空调清洗剂进行空调管道清洗。首先,在车子发动后,打开空调的进风口,把风量打到最大,温度调到最低,然后将空调的清洗剂从进风口打入内部管道,大约20分钟后,空调的污垢就可以从排污管排出来了。
二、先开窗再开空调
如果车在烈日下停放时间较长,车辆启动后不要立刻使用空调。应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启动外循环,把热气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下降后,再关闭车窗。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先把车门、车窗打开,可以先使用风扇进行通风,等两三分钟热气排出后再坐进去发动汽车,且不要急于关上车窗,先打开空调外循环,等到车内外温度相近时,再关闭车窗,启用内循环。这样可以避免发动机启动时过大的负荷,同时空调压缩机也能很快进入到最佳工作状态,所以是最好的选择。
三、空调需要定期开大风量
许多朋友都认为空调开到最大挡,风扇的噪音既大,又很容易费油。但是你却不知道如果一直持续保持小风量的状态,长时间下去也会对健康不利。空调在使用的时候,会吸进很多灰尘,形成污垢,时间一长,发生霉变,通过空调散发至车内,在车上很容易吸入体内,这种对身体的危害可比PM2.5厉害多了。所以定期开大风能将空调风道内表面的浮尘吹出来,这是保持空调清洁的一种简单的方法。
四、温度调制25℃为最佳
人体最适宜的空调温度应该在24℃至27℃,最低不宜低于22℃,车内外温差不宜大于5℃。如果空调开得过大,车内温度过低,易引发关节炎、肩周炎、感冒、腹泻、发烧、精神不振等等。一般建议车内空调温度控制在26℃左右为好。
夏天汽车油耗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因为空调过度使用。一些怕热的车主为了使车内更加凉爽,往往会将车载空调的温度调到很低,这时空调泵会不停地运转,鼓风机也会处于高挡风位,油耗量也会加大。另外,车内温差太大,人也容易感冒。所以,车载空调的温度一般设定在25℃是最省油、最环保的。
五、控制出风口方向
自认为物理知识丰富的我们,一定记得冷空气下沉、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别忘记要活学活用哦。汽车空调出风口原则:开冷气时将出风口向上,开暖气时将出风口向下。
六、切忌停车休息开空调
有的人为了缓解疲劳,或是停车等人,便把车停放在马路边上,紧闭门窗,打开空调,“享受”凉爽带来的舒适。更有甚者,有的人干脆开着空调躺在车座椅上睡起了大觉。专家提醒,汽车的发动机在工作时,如果汽缸中的汽油燃烧不完全,就会产生高浓度的一氧化碳。
七、低速行驶时尽量不使用空调
有些人为了图凉快,不管是低速行驶,还是高速行驶,反正上车就开启空调。如果低速行驶时还使用空调,在行车中遇到交通堵塞,发动机会人为地以较高转速运转,这样做会降低发动机和空调压缩机的使用寿命。所以,低速行驶时最好不开空调。
八、切忌开启内循环一开到底
车主都知道,空调有一个“循环”按钮,按下这个按钮,车厢内的空气只作内部循环,当门窗全部关闭时空调制冷效率会全部“吸收”,可以节省能源。但时间长了,车厢内空气会变得越来越混浊,甚至会有缺氧的感觉。
专家提醒,内循环系统可以开启,但不能长时间用,空调刚开时,最好先用外循环,温度降低后,再切换至内循环,然后每隔一段时间切换一下内、外循环。特别是停车时,最好切换到“外循环”功能。
九、开启时间别太长
我们知道你“不差钱”,但还是鼓励你在行驶中适当关闭空调。长时间使用空调会使冷凝器压力过大,这会对制冷系统造成损耗。因此,如果车内温度已经让您怡然自得,不妨将空调关闭一会儿,让它也休息,休息一会儿。
十、出风口附近不要堆放杂物
有的人习惯在空调出风口附近放置一些小的装饰物或者香水瓶什么的,更有甚者把手机架和水瓶都置于出风口上,这种做法看似节省了空间或者装饰了整车,但是并不是一种合理的做法,因为此时的空调系统空气流通受阻。如果当您抱怨开着空调车却不凉快的时候,麻烦请先看一下是不是出风口被杂物挡住了。
十一、停车前5分钟关闭空调
不少车主常常在熄火之后才想到空调忘记关闭(包括我),这种做法对发动机是有损耗的,因为在车辆下次启动时,发动机会带着空调的负荷启动。因此,每次停车后应当先关闭空调再熄火。
最佳方案:在到达目的地停车前5-10分钟关掉冷气(A/C键),稍后开启自然风,在车辆熄火前使空调管道内的温度回升,消除与外界的温差,从而保持空调系统的相对干燥。避免因潮湿造成大量霉菌的繁殖。空调异味的产生,大多是由于空调管道内冷凝水形成一个阴暗潮湿的环境,使得霉菌的繁衍而造成的。如果一停车就关掉空调,那么冷凝水可能淤积在空调管道内,形成污染。
十二、车内开空调尽量不要吸烟
当车内开空调时,乘员不要在车内吸烟。若吸烟,请将空调的通风控制调到外循环位置。另需注意的是,要切记不在开着空调的停驶车内长时间休息或睡眠。由于车辆停驶时,开着空调的密闭车厢内通气性差,若此时开着空调休息或睡眠,很可能因发动机排出的有害气体漏入车内引起人员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险。
十三、空调改装要慎重
如果没有特别的情况,不提倡普通车主对车辆的空调进行改装,因为原装的空调与汽车的发动机都是相匹配的,不够技术含量的随意改装,会影响汽车的性能。
最后再次提醒,烈日下久放缓用空调。长时间在烈日下停放的车辆,车厢内温度很高,车内的用品容易挥发出有害气体。遇到这种情况,车辆着火后不要立刻使用空调,应先把所有车窗都打开进行通风,把热气和废气排出去,等车厢内温度变低后,再关闭车窗,打开空调。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
1、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包括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2、城市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均可使煤气大量溢出,造成中毒。
3、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4、冬季在车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空调制热开多少度 开空调制热对身体有害吗
正确使用的话,对身体无害。
在低温天气,开空调制热是一种取暖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取暖和驱寒,从健康的角度来说,正确使用空调对身体是无害的,不过,外界温度低,在室内使用空调的话,时间不宜太久,若空调开得久了,室内的温度会变高,空气不流通,室内二氧化碳增多,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和体质的养护,所以,空调取暖最好经常通风透气,不要长时间的使用,以免引起不适。
如何正确使用空调
1。正确选用环保性空调。
2。室内外的温差以不超过3~6℃为宜,适宜温度28℃左右,温度过低,易使血管收缩,导致不适,甚至发生某些疾病。
3。由于宝宝的皮肤稚嫩,在空调室内的水分容易丢失,为此要让宝宝补充足够的水分。
4。定时开窗流通空气,防止病原菌的繁殖。
5。定时清洁空调中的滤网。
6。在空调室内还必须及时为宝宝增减衣服。特别晚上睡觉时,别忘了给宝宝盖上小被子或毛巾被,以免宝宝入睡后,全身毛孔开放受凉感冒。
正确使用空调夏季避免出现空调病
很多用户都觉得空调使用了一段时间,就必须换制冷剂,其实这种观点并不正确。空调需要定时换制冷剂这一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空调和冰箱一样是通过制冷剂来制冷的,不过由于冰箱是一个密闭型的制冷设备,所以从来不需要添加制冷剂。而空调的制冷系统是半封闭型,在制冷过程中一般多少会存在制冷剂的渗漏,所以有时它需要添加制冷剂。
空调的制冷剂过少和过多都会影响到空调制冷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制冷效果,比如房间的空间大小和空调匹数不匹配等。空调的工作核心是压缩机,里面有润滑油。如果长时间不使用,润滑油会凝结,再次使用的时候有可能会造成压缩机卡死。在不使用空调的季节,最好保持一个月开机一次的使用量。
现在有许多空调都携带了负离子、氧吧等功能,许多用户觉得由这些空调制冷的空气,是非常有益于健康的。其实这样的观点是不正确的,最有利于人健康的是自然的空气。在纯自然的空气里面,就含有负离子、氧气等成分。在长期使用空调的时候,用户要定期开窗,让房内空气和外界空气形成对流,这样才最有利于健康。
在所有家用电器中,空调积尘污染是最严重的,而空调的清洗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事。有些用户自装上空调后,长年累月使用,从不清洗,直到发生故障。除了内机外,外机也必须清洗。如果外机不是高高挂在室外的话,用户可以自己用清水清洗冷凝器和热交换。
冬季如何预防煤气中毒 常见煤气中毒的原因
1、通风不良。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2、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3、长时间洗浴。秋冬季节,居民在洗浴时,使用燃气热水器,时间长了可引起中毒。
4、汽车废气。在汽车内开着空调睡觉,当发动机待速时,一氧化碳有可能从出风口进入车内,在逐渐积聚的过程中,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雾霾天开车注意什么
保养:勤换滤芯勤洗车
雾霾天气会对车辆造成不小影响,尤其是滤芯和外漆面。如果频繁出现雾霾天气,车主应提前更换空气滤芯和空调滤芯,多清洗车身漆面。
空气滤芯的作用是过滤掉空气中的磨屑和杂质,保证发动机能正常运转。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灰尘、金属磨屑等杂质会不断混入气缸中。雾霾天气里,空气中的水分和污染颗粒更多,吸入后容易聚集凝固,会造成发动机内空气交换不畅,时间长了就会增加油耗。因此在雾霾天气较多的秋冬季节,一般在秋季前后换一次,冬季前后再换一次,如果雾霾天气频繁,1-2个月就可以考虑更换了。
此外,就是大家最容易忽略的汽车漆面。漆面是车身最易受损的部分,雾霾空气中漂浮的颗粒物质,会对车漆产生磨损,影响漆面光泽度。雾霾中的化工物质,会随着水气凝结附着在车身漆面上,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使得漆面氧化而失去光泽,发花。如果漆面有破损,酸性物质渗入车漆内层,还会对车身产生影响,时间长了就会加速老化。因此,雾霾天气后,需要对车身及时进行清洗。
健康:善用车内空调净化空气
做好了保养,行驶时除了注意安全,可别忘了开车人本身的安全。
一位呼吸科专家表示,雾霾天气,空气中含有大量细菌病毒和粉尘颗粒,长期呆在室外的雾霾天气里,容易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如咽炎,呼吸道感染,肺炎等。
车辆行驶在雾霾天气里,切记要关闭车窗和天窗,不要用开车窗的方式来通风,不然高浓度的悬浮污染物,或可吸入颗粒物,很容易涌入车内,这就跟人直接在雾霾里呼吸是一样的了。关闭车窗时,就要会用空调来调节净化车内空气,比如将空调设成内循环;为防止冬天一味使用热空调,造成挡风玻璃和车窗玻璃的内侧起雾,可以将冷暖空调同时开,起动A/C装置,将温度设定在24-25度。这样就能够达到一个较好的效果。
不洗汽车空调 霉菌损害健康
空调蒸发器是霉菌乐土
黑暗、潮湿、温暖,是霉菌生长所需的三大条件,这些汽车空调系统都具备了。来自美国特路普公司的汽车专家一开场就说,几乎所有汽车空调都无法避免蒸发器上霉菌的生长,空调只要一开始制冷,就会产生水蒸气,这些冷凝水与空气中的灰尘一起附着在蒸发器表面,这个潮湿阴暗的角落成为霉菌大量繁殖的温床。
使用一两年后,汽车就会若有若无地传来一股难闻的酸腐气味。而空调蒸发器是所有吹入车内空气的必经之路,异味和霉菌无处不在。据统计,在四季潮湿炎热的广东,车内污染已居全国之冠,其中空调霉菌是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三种霉菌造成七种危害
美国特路普国际公司驻华首席代表吴沁玫女士告诉记者,人们一直都误认为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内饰材料,岂知空调系统更是一个棘手的污染源。由于很少有人开着空调时打开车窗放味,所以相比人们居室环境更狭小、更密闭的车内空间里,这种浓烈的异味对人体危害更大,严重时甚至引起中毒,危及行车安全。
美国乔治亚州生态部试验证实,水蒸汽附着在空调蒸发器上,至少生成三种有害人体健康的霉菌:曲霉菌、阴霉菌和青霉菌。
虽然目前因汽车空调引起不适的投诉很少,但经医学试验却表明,这些霉菌在七个方面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会引起头痛、发热,突发性喉咙痛,扁桃体感染,哮喘,流感症状,皮炎以及其他过敏性不良反应。
清洗空调是有效办法
如何消除汽车空调异味,并且有效避免霉菌的产生。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广州的车主们,主要采取用香蕈来掩盖异味,或是用清洗剂清洗蒸发器。
专家指出,用除臭剂和消毒剂,虽然操作简单,但都不能清除蒸发器上面的霉菌;泡沫清洗剂虽然可以触及到霉菌生长源,杀死细菌,却有一定毒副作用,且保持时间短,需经常性重复使用,一旦操作不慎可能腐蚀线路,破坏风扇电机。
据专家介绍,目前较有效针对汽车空调以为的解决方法就是ccc(coolingcoilcoating)生化膜技术,这是一种长效丙烯酸脂保护膜和一种强力杀菌剂的混合物,实验表明,喷涂一次杀菌防霉功效至少能持续一年之久。
至今,包括奥迪、起亚、马自达等11家世界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在对该技术检测后均表示认同,并纳入售后服务的指定技术。
吴沁玫告诉记者,在日本、新加坡等国,这种ccc生化膜技术甚至已经应用到了家庭空调的防霉菌上。而广州的车主们,预计下个月就能让爱车的空调享受到这种更清洁的洗澡技术。
不过,值得考虑的是,由于使用该技术前期投入较高,广州的有车一族能否在价格上接受还是个未知数。总之,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在夏季空调使用频率高的季节,多为自己的汽车空调除菌洗澡,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导致煤气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其他如矿井下爆破产生的炮烟,化肥厂使用煤气为原料,设备故障、管道漏气等均可造成煤气中毒。使用燃气热水器,通风不良,洗浴时间过长。
城区居民使用管道煤气,其一氧化碳量为25%~30%。如果管道漏气、开关不紧,或烧煮中火焰被扑灭后,煤气大量溢出,可造成中毒。
在密闭居室中使用煤炉取暖、做饭,由于通风不良,供氧不充分,可产生大量一氧化碳积蓄在室内。
①门窗紧闭,又无通风措施,未安装或不正确安装风斗。
②疏忽大意,思想麻痹,致使煤气大量溢出。
③烟囱安装不合理,筒口正对风口,使煤气倒流。
④气候条件不好,如遇刮风、下雪、阴天、气压低,煤气难以流通排出。
冬季在车库内发动汽车或开动车内空调后在车内睡眠,都可能引起煤气中毒。
因为汽车尾气中含一氧化碳4%~8%,一台20马力的汽车发动机一分钟内可产生28升一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