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该如何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该如何预防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则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品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动物接触食品。

2、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一些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3、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4、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5、控制温度。即控制适当的温度以保证杀灭食品中的微生物或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如加热食品应使中心温度达到70℃以上。贮存熟食品,要及时热藏,使食品温度保持在60℃以上,或者及时冷藏,把温度控制在10℃以下。

上面的五点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细菌性食物中毒顾名思义就是因为细菌感染引起的,所以预防就是要阻止细菌的繁衍和传播,一般情况下只要注意日常的个人卫生,饮食习惯以及食物的清洗,都是不会出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现象,小编建议大家平常要加强身体的锻炼,预防细菌感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季节该如何预防

细菌性食物中毒多发生于夏秋季,其他季节也有可能发生。只要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减少发生。

(一)禁止食用病死禽畜。因伤致死,经检验肉质良好者,食用时应注意;弃去内脏,彻底洗净,肉块要小,煮熟、煮透;刀板用后洗净消毒。已变质的肉坚决不食。肉类、乳类在食用前应注意冷藏(6℃以下)。

(二)肉要煮透,接触熟食的一切用口要事先流水洗净,切生鱼生肉的刀板要经清洗消毒才能切熟食。蒸煮螃蟹要在沸水中充分煮透。吃剩的螃蟹存放超过6h者应再煮一次才能吃。醉、腌蟹不能杀菌,最好不吃;必要时加醋拌浸,可以杀菌。

(三)生鱼生肉和蔬菜应分开存放。剩余饭、菜、粥等要摊开存放通风清凉处所,以防变馊,下餐食前须彻底加热。

(四)售卖食品时,切实做到货款分开,以免食物污染。

(五)饭菜按就餐人数做好计划,现做现吃,避免剩饭剩菜。

常见的细菌性食物中毒

1. 金黄葡萄球菌:

潜伏期1-6小时。金黄葡萄球菌广泛的分布在皮肤及黏膜上,尤其是化脓的伤口更是食物污染的主要来源。葡萄球菌在进入肠胃或被污染食物之后约五小时会产生肠毒素,此毒素即使在100度热水煮沸30分钟仍无法破坏。因此腐败的食物,即使一煮再煮,仍然会发生食物中毒。病人会有急性肠胃炎,脱水、休克都可能发生。只要支持性治疗及给予适当的水份及电解质;应可完全恢复。

2. 肠炎弧菌:

潜伏期4-24小时。肠炎弧菌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及海底污泥中,所有的海鲜贝类都容易受到污染。由于肠炎弧菌的繁殖相当快速,如果食物的容器、砧板、或厨师双手生食及熟食不分,则受污染食物的肠炎弧菌会很快达到致病程度。因此,台湾夏季所发生的食物中毒约八成以上是肠炎弧菌所引起的,大多数为吃海鲜四小时后才发作急性肠胃炎。幸好肠炎弧菌在醋酸中一分钟即死亡;在80度的热水下一分钟即死亡。所以只要煮熟,即可保护饮食健康。一般除了肠胃症状外,会有血便出现;以支持性治疗病充水份及电解质,数天后应可恢复。

3. 病原性大肠杆菌:

潜伏期8-24小时以上。大肠杆菌可能分布在饮水、土壤、人体肠胃道中。其分成几种类型,有直接侵犯肠胃引起血便的;有分泌毒素引起肠胃炎者;这些病症在二到三天支持性治疗,即可痊愈。最可怕的是少数大肠杆菌(O157) 曾在美国污染汉堡肉及日本引起万余人大规模流行,引起发烧、全身溶血、出血、甚至急性尿毒症;须要洗肾透析治疗及大量输血。因此大肠杆菌感染,不可掉以轻心,应尽速求医。

4. 仙人掌杆菌:

为土壤中的微生物,经灰尘、昆虫传播污染食物所致。食物中带菌率可高达20-70%,在一百度C加热20分钟此菌即可杀死。呕吐型潜伏期1-6小时,腹泻型潜伏期12-16小时。呕吐型常见于食用炒饭、米食等淀粉类食物不新鲜所致。主要的症状为呕吐次数多,少腹泻;并有头晕、发烧、四肢无力等。腹泻型常见于食用各种肉类及海鲜,以肠炎的表现为主,呕吐较少见。这些患者在适当的支持性治疗,给予水份及电解质之后即可痊愈。

5. 沙门氏菌:

潜伏期6-72小时。在人类、家畜、家禽类的肠胃道都有分布。因此容易污染肉类及鸡蛋,造成疾病。有些老人、小孩生食鸡蛋,则有可能造成沙门氏菌败血症,导致生命危险。沙门氏菌感染会引起肠胃炎、发烧、发冷、颤抖、头痛、腹痛等症状;常须抗生素治疗。

6. 腊肠杆菌:

潜伏期12-48小时。又叫作肉毒杆菌,共分成七种型。以前常发生在香肠、火腿中,现在常在肉类罐头、发酵的豆类食品出现。肉毒杆菌须要在无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耐热的肉毒毒素。肉毒毒素(Botulin) 是最剧毒性的神经毒素之一,致死的剂量只要0.5 ug。在100度煮沸10分钟才被破坏。在台湾曾有病例被报导过。

在食入后12到48小时,甚至八天后才有症状。病患常不发烧,急性肠胃炎只出现在三分之二病患,腹胀及痛常被误为腹部急症,甚至有70%的病患在疾病过程中会出现便秘;四大常见的神经症状分别为视力障碍,讲话发音异常(dysarthria, dysphonia),无法吞咽(dysphasia)及口腔干燥。其中以对称作眼睛病变为肉毒杆菌感染的最常见及特别的发现,眼外侧肌肉无力、眼皮下垂,瞳孔固定且扩大等几乎在每个病患都可见到。

诊断则要靠血清中检测出肉毒毒素浓度,不幸的是只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检验得到,其他人经常是假阴性反应。因此,在抗生素使用前,粪便中发现肉毒杆菌及毒素来证实诊断则是另一有效方法。肌电图的检测,对监别诊断也很有帮忙。早期诊断才能提供早期治疗,治疗以呼吸器维持呼吸及预防呼吸衰竭为主,稳定血压及心脏血管系统。要记得询问家人或朋友是否有相同症状发作的其他人?最近二到三天中是否有吃罐头食品?饭店吃饭?或到阿拉斯加或加拿大旅游,吃过特制的肉品?在台湾这些都可以寻找卫生署的帮忙,及提供抗毒素血清的治疗。死亡率最近三十年来由60%降到5到15%,最近主要死亡的原因是肺部及呼吸器相关的并发症。

食物中毒都有哪些症状

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指一些有毒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和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所致。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特征主要有:

(一)发病快。潜伏期较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也有超过一天的。

(二)中毒程度严重,病程比细菌性毒素中毒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三)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品无特异性,多为误食或食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而引起,其偶然性较大。

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这类食物中毒的特征主要有:

(一)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一般以5-10月份最多。一方面由于较高的气温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内人体防御能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而常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和蛋类等;少数是植物性食品,如余饭,糯米凉糕,面类发酵食品等。

(三)抵抗力降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儿童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急性胃肠炎症较严重,但此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较低,愈后良好。

细菌性食物中毒症状

一、胃肠型食物中毒

潜伏期短,常于进食后数小时发病。各型病原菌或其毒素引起胃肠型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很相似,主要为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炎症状。一般起病急,腹部不适,上、中腹部持续或阵发性绞痛,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病程短,多在1~3d内恢复。

1、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食后在4~24小时感畏寒,体温升高,可达38~39.5摄氏度,恶心、呕吐、腹痛,腹部有压痛,水样腹泻,有时有少量脓血,并有鱼腥臭味。

2、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如果是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话,则患者在误食后的九到二十个小时会出现上腹疼痛难忍以及腹泻,水便等症状。

3、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食后30~120分钟,自感头痛、皮肤潮红、呈醉酒状,有荨麻疹样过敏反应。

4、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进食含有葡萄球菌性毒素食物后2~5小时,症状为严重的恶心、呕吐。呕吐物是黏液,有时含血液及胆汁。体温正常或稍升高。

5、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进食含有肉毒杆菌外毒素的食品后2小时~10天,自感视物有复影,眼睑下垂,眼肌和咽肌瘫痪,呼吸感到困难,严重者出现心力衰竭。

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办

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以下几类:

感染型:如沙门氏菌属、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毒素型:包括体外毒素型和体内毒素型两种。体外毒素型是指病原菌在食品内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如葡萄球菌肠毒素中毒、肉毒梭菌中毒。体内毒素型指病原体随食品进入人体肠道内产生毒素引起食物中毒。如产气英膜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食物中毒等。

混和型:以上两种情况并存。

细茵性食物中毒发生的原因

(1)食物在宰杀或收割、运输、储存、销售等过程中受到病菌的污染。

(2)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在较高的温度下存放,食品中充足的水分,适宜的ph及营养条件使致病菌大量繁殖或产生毒素。

(3)食品在食用前未烧熟煮透或熟食受到生食交叉污染,或食品从业人员中带菌者的污染。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诊断

一般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特点即可作出临床诊断,病因诊断需进行细菌学检查和血清学鉴定。

食物中毒的症状

1.化学性食物中毒

化学性食物中毒,主要指一些有毒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和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所致。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特征主要有:

(一)发病快。潜伏期较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也有超过一天的。

(二)中毒程度严重,病程比细菌性毒素中毒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三)季节性和地区性均不明显,中毒食品无特异性,多为误食或食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而引起,其偶然性较大。

2.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这类食物中毒的特征主要有:

(一)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一般以5-10月份最多。一方面由于较高的气温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内人体防御能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而常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

(二)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和蛋类等;少数是植物性食品,如余饭,糯米凉糕,面类发酵食品等。

(三)抵抗力降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儿童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急性胃肠炎症较严重,但此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较低,愈后良好。

植物性食物中毒是怎么回事

误食有毒植物或有毒植物种子,因烹调加工方法不当,没有把有毒物质去掉而引起的中毒。季节性、地区性比较明显。植物中的有毒物质多种多样,毒性强弱差别较大,临床表现各异,救治方法不同,预后也不一。植物性食物中毒多散在发生,多数没有特效疗法。

1.引起植物性食物中毒原因:将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及其加工制品当做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未能破坏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当作食品。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大量有毒成分的可食的植物性食品。

2.常见的植物性食物中毒:毒蘑菇、发芽马铃薯、豆浆、菜豆、曼陀罗、白果、桐油、苦杏仁。

相关推荐

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办

食物中毒的特点是潜伏期短、突然地和集体地暴发,多数表现为肠胃炎的症状,并和食用某种食物有明显关系。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占绝大多数。由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奶类和蛋类等)和植物性食品(如剩饭、豆制品等)。食用有毒动植物也可引起中毒。 如食入示经妥善加工的河豚鱼可使末梢神经和中枢神经发生麻痹,最后因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麻痹而死亡。一些含一定量硝酸盐的蔬菜,贮存过久或煮熟后放置时间太长,细菌大量繁殖会使硝酸盐变成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可使血液中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

细菌性食物中毒如何急救

方法一、催吐 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1至2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取食盐20克,加开水200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不吐,可多喝几次,以促进呕吐。亦可用鲜生姜100克,捣碎取汁用200毫升温水冲服。如果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10滴水来促进呕吐。也可用筷子、手指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方法二、导泻 如果病人吃下食物的时间超过两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一般用大黄30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20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15克

细菌性食物中毒怎么诊断

1、血常规。副溶血弧菌及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引起者白细胞计数可增高,多在10×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偏高,沙门菌引起者白细胞大多正常。肉毒中毒血像、大便常规及脑积液检查多属于正常范围。 2、粪便检查。感染性者粪便镜检可见白细胞、脓细胞,有时伴有红细胞。 3、细菌学检查。收集可疑食物,病人呕吐物、粪便做细菌培养,并分离鉴定,若为同一病原菌(菌种、型别及抗原结构相同)则有确诊意义。肉毒中毒时将可疑食物或呕吐物煮沸1h以杀灭非芽孢荫后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厌氧培养,可发现肉毒杆菌。 4、血清凝集试验。

食物中毒是什么引起的

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真菌在谷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长繁殖产生有毒的代谢产物,人和动物食人这种毒性物质发生的中毒,称为真菌性食物中毒。中毒发生主要通过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调方法加热处理不能破坏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

食物中毒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食物被细菌污染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禽畜在宰杀前就是病禽、病畜;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洁,生熟交叉感染;卫生状况差,蚊蝇滋生;食品从业人员带菌污染食物。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

食物中毒有哪些表现

1.胃肠型食物中毒 胃肠型食物中毒多见于气温较高、细菌易在食物中生长繁殖的夏秋季节,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症状为主要特征。 2.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由于进食被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所产生的肠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引起葡萄菌性食物中毒的常见食品主要有淀粉类(如剩饭、粥、米面等)、牛乳及乳制品、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搁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此毒素耐热力很强,经加热煮沸30分钟,仍可保持其毒力而致病。病以夏秋二季为多。 3.副溶血性弧菌食物

五种常见的易引起中毒食品

由有毒食物引起的中毒现象称为食物中毒。不注意食品卫生,食物感染病菌,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食物中毒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真菌毒素食物中毒等。 1、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率仅次于细菌性食物中毒。主要是因农药、化肥、鼠药、亚硝酸盐及铅等有毒化学物质大量混入食品所致。这类食物中毒的症状都比较严重。 2、有毒动物中毒:如海豚鱼、生鱼胆等中毒。只要是因动物体内含有某些毒素,在加工、烹调时没有清除或破坏掉,使食用后引起中毒。 五种常见的易引起中毒食品 3、有毒植物中毒:如毒蘑菇、苦杏仁、生扁豆、发芽土豆中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哪些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并不是人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就马上会发生食物中毒,细菌污染了食物并在食物上大量繁殖达到可致病的数量或繁殖产生致病的毒素,人吃了这种食物才会发生食物中毒。因此,发生食物中毒的另一主要原

为什么会有食物中毒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为什么会有食物中毒,当我们食物中毒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对症下药,食物中毒的预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慢慢积累。我们一定要记牢不至于手忙脚乱。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摄入含有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就是食物被细菌污染。据我国近五年食物中毒统计资料表明,细菌性食物中毒占食物中毒总数的50%左右,而动物性食品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类及熟肉制品居首位,其次有变质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鱼、奶、剩饭等。 真菌毒素中毒,真

什么是细菌性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特征: ·多发生于气温较高的夏秋季。 ·主要是肉食制品、乳类、蛋类和水产品食品。 ·致病菌主要是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或其毒素。 ·一般胃肠道症状明显,有低或中度发烧,病情较轻者愈后良好。 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不食用腐败变质或死禽畜肉类。 ·防止食品污染:食品加工过程中应做到防尘、防蝇、防鼠,工具专用,生熟分开,以及个人卫生。 ·控制细菌繁殖:食品要冷藏条件下保存,避免直接暴露于空气中。 ·过夜食品必须加热后方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