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的护理工作
早产儿的护理工作
第一,保温。室温在24℃~26℃,或放进早产儿保育箱内,湿度在55%~65%,室内放一个可蒸发的水盆,空气干净清新。衣被要求软、暖、轻,在小包被外两侧放热水袋,对早产儿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当早产儿有青紫或奶后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
第二,喂养和添加营养素。喂奶量从少量到足量,如有吞咽动作,生后2小时即可喂之。可先给5%温葡萄糖水少许,再给配方奶粉,如有母奶,可用吸奶器吸出,放入消毒过的盛器内,用滴管慢慢滴入早产儿口内。天天称体重,每天依照食量的多少和大便情况调整奶量,如果家长能喂养好,到一岁时其体重可达到出生时的五倍半或更多。
第三,各种维生素的补充。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开始补充,最好是母乳喂养,初乳中各种人体必需的元素,蛋白质、脂肪酸、抗体的含量都高,正好适合快速生长的早产儿所需用。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第四,预防感染。早产儿的居室应尽量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进入。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如果感冒要戴口罩,如腹泻则务必勤洗手,或调换人员进行护理。
另外,早产儿的体位一般取平卧位,不用枕头。当体重增到2.5公斤后,才可接种卡介苗。
一岁以内,父母最好能每一个月带宝宝到医院儿科保健门诊去检查一次,两岁以后可以两到三个月去检查一次,以得到儿科医生的指导。
早产儿护理须过这三关
第一关是呼吸关。
早产儿因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呼吸常不规则,甚至出现频繁的呼吸暂停或呼吸衰竭。另外,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是肺泡,肺泡要保持张开状态而不萎缩,需要一种称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参与,早产儿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较少,容易出现肺泡萎缩,通气降低,出现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因此早产儿应在医院中接受治疗,进行气管插管并注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早产儿出院后,家长也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呼吸,由于早产儿比较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因此一旦早产儿"忘"了呼吸时,家长要及时刺激他,如弹弹他的脚板底,提醒他呼吸。”
第二关是喂养关。
一般早产儿第三天过了呼吸关后,接下来要过的就是喂养关了。早产儿的胃肠道功能是随胎儿年龄的发育而不断成熟的。所以,离开母体越早的早产儿,这些胃肠功能越不成熟,喂养就越是困难。杨杰介绍,正常的足月儿一般用的是全奶,即按配方奶的比例配置的奶,而早产儿的喂养通常是由稀释奶开始,逐渐增加浓度,奶量也逐步增加,循序渐进,以适应其未发育成熟的胃肠道。
第三关是感染关。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细菌感染的危险性大于足月健康的新生儿。新生儿皮肤粘膜薄嫩,成为细菌侵袭的通路;脐部为开放的伤口,细菌易繁殖并进入血液;部分免疫球蛋白虽可通过胎盘由母体进入胎儿,但与胎龄有关,胎龄越低,免疫球蛋白水平越低,故早产儿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较低,易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甚至败血症。
早产儿护理技巧
1、日常照顾细节必须做到位
首先就是要保证宝宝的充足睡眠,尽量提供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让早产宝宝能通过睡眠更好的发育成长。其次,要注意保持宝宝房间的通风情况,保持良好的空气环境,再者注意为宝宝保暖措施,适当地带宝宝晒晒太阳,促进宝宝钙质吸收。
2、切忌让宝宝吹风
由于早产儿身体尚未发育完善,身体素质较差,抵抗力弱,必须严防宝宝吹风着凉,以避免受到风寒感染困扰,毕竟受寒容易导致感冒发烧。
3、及时检查宝宝不适症状
由于早产儿抵抗力比较弱,若宝宝有发热症状或其它不适,记得及时带宝宝看医生,不可拖延。此外,母乳喂养的宝妈平时少吃油腻、辛辣、高脂肪等食品,以免宝宝消化不良。
4、宝宝最好通过母乳及专用奶粉混合喂养
由于早产儿的早产特殊情况,其肠胃发育尚未健全,母乳消化能力不强,一方面建议宝妈必须坚持母乳喂养,另一方面还要准备为早产儿专门配置的一些奶粉混合喂养宝宝,以便能让宝宝充分地吸收营养,健康成长!
早产婴儿护理 早产宝宝护理必知事项
早产儿护理有技巧
提起早产儿,人们不禁想到隔离室保温箱里那些弱不禁风的小生命。由于身体诸多器官发育不成熟,早产儿的生活能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弱,早产儿需要妈妈更多的精心照顾。
进行科学喂养 了解宝宝发育指标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小于260天),出生体重不足2500克,身长在46厘米以下的婴儿。早产儿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全,生活能力差,抵抗力低,极易引发一系列疾病。因此了解早产宝宝的发育指标,进行科学喂养很重要。
1.新父母可在医生帮助下,了解宝宝各时段成长进度,及时测量身体各项指标。开始一至两周到医院复查一次,如果生长发育稳定,两个月后可改为一到两个月检查一次。
半岁之后,要及时关注宝宝听力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超过十个月,可检查其运动协调能力,预防发生脑瘫。周岁后,可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2.早产儿抵抗力较正常新生儿低,所以更应该保证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可以提高早产儿的抵抗力。
3.喂奶前母亲应先洗手,并用干净的毛巾擦拭奶头后再喂奶,以免因为母亲手和奶头的不洁导致婴儿腹泻。
4.喂养婴儿的奶具应保持清洁、每次用后要用开水煮沸15分钟后方可使用。
5.注意早产儿体重的增长,定期称体重,以此可反映婴儿的喂养及其生长发育情况。
早产儿易引起感染 日常护理记住这7点
1.因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不能维持正常体温,所以合理的保暖尤为重要。适宜的室温:24℃~28℃,湿度55-65%,每日测体温1~2次,尽量使婴儿的体温维持在36℃~37.2℃之间。
2.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通风2次,但应注意让婴儿远离窗口处,避免引起感冒。
3.早产儿比正常婴儿更加娇嫩,更容易引起感染,所以在与婴儿接触前应先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以免给婴儿造成不必要的感染。其次,喂奶后应将婴儿竖起轻拍背部,拍出咽下的气体。再次,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来访,减少室内的密度。
4.每日应保证给婴儿洗浴1次,保持皮肤清洁,洗浴时室温应在26℃~28℃,水温应在40℃~43℃,为婴儿洗浴时动作应迅速,以免婴儿受凉。
5.早产儿皮肤娇嫩,应勤给婴儿更换尿裤,婴儿便后应给其清洗臀部。
6.早产儿应注意保持安静,减少噪音及外界的不良刺激。
7.如果早产儿出院后脐带仍未脱落,应每日给婴儿用75%的酒精棉签消毒脐带(脐周、脐根),每日2次,直至脐带脱落、脐周无分泌物为止。
早产儿护理5大注意事项
早产儿在新生儿中属于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都比别的宝宝要弱,他们的出生更应该得到特有的关爱和照顾。
注意保暖
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
皮肤要勤清洁
很多家长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早产儿体质弱,怕感冒,就给他减少洗澡次数,其实早产儿的皮肤薄,更容易受细菌感染,清洁显得更为重要。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
精心喂养
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儿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儿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
多进行抚触和语言沟通
早产儿待病情稳定后即可开始抚触疗法,经过一定时间按摩,可以使婴儿的摄入奶量明显增加,头围、身长、体重均明显增高。抚触是一种被动式的运动,皮肤的接触能刺激触觉神经、运动神经等的发育,利于大脑发育。
防止感染
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外,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早产儿护理有招 轻松解决哭闹问题
怎样照顾爱哭闹、难带的早产宝宝?
所有的宝宝都会哭,但有些宝宝哭得比别的宝宝多。他们不仅在饿了、烦了、不舒服或害怕时会哭,而且还在需要换尿布、听到非常大的声音、看到陌生人的时候哭,有时你也弄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哭是宝宝和你交流的少数几种方式之一。
虽然宝宝哭与你的养育方式无关,但当宝宝哭起来,并且不管你怎么努力安抚都不停下来的时候,你肯定会觉得非常沮丧。你可以想办法来安抚宝宝,比如喂奶、换尿布、包襁褓、把灯调暗、轻轻摇晃、给他唱歌、抱着他走来走去等。
有研究表明,与足月宝宝相比,早产儿更难带。他们可能更难安抚,经常哭,吃奶和睡觉都不规律。不过,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这些可能符合,也可能不符合你宝宝的具体情况。
如果你的宝宝难带,知道自己不是唯一遇到这种情况的家长,可能会让你觉得安慰些。别担心,宝宝很快就会度过这段难带的时期。
有些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待过的宝宝,会难以适应家里安静的环境。放点儿背景音乐或低分贝的声音,可能会让宝宝睡得好一些。
随着你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宝宝,你会慢慢知道哭多少对他来说是正常的,以及怎么做才能安抚他。如果宝宝哭的时间比平常长,你怎么做都不能安抚他,建议你带宝宝去看医生,检查是否有疾病方面的原因。
35周早产儿存活率高吗
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35周早产儿存活率高吗?早产儿是否能存活,与孕周有关外,还与早产儿的抵抗力有关。孕35周早产儿,孕周不算太少,只要进行合理的治疗,存活的机会很大的。
怎么护理早产儿?护理早产儿的方法如下:
1、初生的早产儿入室后应先安静4小时,头侧向一边,使口内黏液向外流,以后每2~3小时轻换体位1次。
2、每4小时测体温1次,每日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差不应超过1℃。如已稳定在36~37℃间3次以上,可改为每日上午时及下午时各测1次。若体温高于37℃或低于36℃,仍需每4小时测1次。
3、氧的使用以有呼吸困难或青紫、情况欠佳者为限,勿以氧吸入当作常规。一般给氧数小时后青紫消失、呼吸正常时便可停止。如体重1000g以下的早产儿,可持续1昼夜。持续给氧最好不超过3天。禁忌放氧过度、浓度过高,时间过长,以免损伤婴儿的眼及肺。哺喂时容易发绀的婴儿,可于哺喂前后给予数分钟氧吸入。
预防早产的措施有以下几种:
1、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并且在发生早产的各种原因中,大部分为母亲因素,其中除了先天性生殖畸形外,大都可以通过孕期保健来预防。
2、产前检查应予重视,尤其对那些高危人群进行早期和适宜的围产期保健。例如预防和控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降低胎盘早期剥离发生率,发现前置胎盘后要及早治疗,纠正贫血。对于有心脏病的孕妇要加强管理,普及孕期保健常识,有避免感染等预防措施。
3、使用分娩松解法阻断早产,并提供足够的时间,以便在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促进肺成熟等。
以上就是关于35周早产儿存活率高吗这个问题的相关介绍。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35周早产儿只要不是畸形儿、病儿,并且护理得当的话,存活率是比较高的。所以孕妈们也不要太担心这方面的问题。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想要了解35周早产儿存活率的朋友有所帮助。
新生儿脸上有红斑正常吗
新生儿脸上出现红斑,其实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现象,家长在生活中应该要注意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另外,新生儿身体抵抗力比较差,多发疾病,家长也应该要懂得怎样做好这些疾病的护理工作哦。
新生儿脸上有小红点、小红斑,一般称为新生儿红斑。新生儿红斑是一种新生儿常见的现象,又叫新生儿过敏性红斑,以前叫新生儿中毒性红斑,发生率在30%~70%之间。多见于足月新生儿,早产儿比较少见。
研究可较早给早产儿喂奶
英国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早产儿的肠道功能虽然不健全,但仍可较早开始给他们喂奶,这不会增加早产儿患上肠炎等肠道疾病的风险,相反还有缩短婴儿需注射营养液的时间等好处。
有理论认为,早产儿由于肠道没有充分发育,喂奶常会引发小肠结肠炎等肠道疾病。因此许多早产儿护理机构都先给孩子注射营养液,在较晚时候才开始喂奶,此后注射营养液和喂奶还会并存一段时间。
为探明较早给早产儿喂奶是否有好处,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对英国和爱尔兰几十家医院中的约400名早产儿进行了试验。这些婴儿都早产5个星期以上,其中约一半人在出生后第2天就开始喂奶,其余人在出生后第6天才开始喂奶。
跟踪观察显示,两组婴儿出现小肠结肠炎等肠道疾病的风险没有明显差异,而较早开始喂奶还有一定的好处,比如婴儿需要注射营养液的时间缩短,纯母乳喂养开始的时间相应提前,这有利于孩子发育。
在本次试验中,绝大多数早产儿开始喂奶时都是母乳喂养,也有少数婴儿是奶粉喂养。
参与研究的彼得·布罗克赫斯特教授说,总的来说,早点开始给早产儿喂奶更好一些。较早开始喂奶可让婴儿更早地完全依靠母乳,而不再需要特殊医疗器械的护理,这也可以节约医疗资源。
早产儿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氨基酸:正常儿必需氨基酸为9种,早产儿为11种,因早产儿缺乏有关的转化酶,不能将蛋氨酸转化成胱氨酸,苯丙氨酸转化成酪氨酸,因此胱氨酸、酪氨酸成为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蛋白质:成熟儿从母乳中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6~7%,早产儿摄入的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0.2%,高于正常儿。
无机盐:早产儿比成熟儿需要的多,因为胎儿的很后阶段,是无机盐增加的阶段,如:钙、磷、铁都要增加,不足月的,早产儿体内就会缺乏无机盐。
维生素:早产儿缺维生素E,易出现溶血性贫血,早产儿对脂肪的吸收率不如成熟儿,并可能缺乏脂溶性维生素及其它营养素。早产儿食配方食品还是以母乳喂养好,待研究。总之早产儿的营养应因人而异。因情况不同,个体差异,营养上应结合个体情况细致考虑。
注意事项
喂养:出生后6小时开始母乳喂养喂奶前,先试喂糖水1~2次。体重过低或一般情况弱者适当推迟喂奶,给予静脉补液。吮吸力差者以胃管或肠管喂养。早产儿对热能及水分的需要量有较大个体差异。
保暖: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体重越轻,周围环境温度应越接近早产儿体温体重<2000g的早产儿,应置于暖箱内。体重1501~2000g者暖箱温度为30~32℃;体重1001~1500g者,暖箱温度为32~34℃。
日常护理:除每日一次在固定时间(哺乳前)测一次体重外喂奶、测体温、更换衣服与尿布等一切护理工作均在暖箱中完成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移动。初起每2小时测腋下体温一次,于体温恒定后每4~6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应保持在皮温36~37℃,肛温36.5~37.5℃
预防感染:加强早产儿室内日常清洁消毒严格执行隔离制度。早产儿如有感染,及时治疗
35周早产儿护理 疾病的预防与观察
早产儿护理:疾病的预防与观察
想让您的早产儿获得健康,家长就一定要掌握早产儿的常见疾病。首先,您要杜绝小儿的感染。由于早产儿免疫功能差,抵抗力差,预防感染尤为重要。应对脐部、皮肤皱褶处及臀部加强护理,同时应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护理人员在处置前要消毒、洗手、带口罩,避免造成医源 性 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换气两次,每次10~15分钟;房间定时消毒,可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照射1~2小时;每日用消毒液擦拭暖箱,箱内用品每周更换消毒一次。其次,要管理好早产儿的呼吸系统,注重及时供氧。早产儿呼吸功能不成熟,呼吸肌发育不全,肋骨活动差,有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紫绀或呼吸暂停,此时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浓度为30%~40%,但应避免长时间、高浓度给氧,以免引起晶体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引起视力损伤。早产儿出生后应首先吸净口腔、鼻腔中的黏液及羊水等分泌物,使呼吸道保持通畅,为其后的各项治疗争得时间和条件。
如果早产的宝宝不慎得了疾病,往往病情复杂,变化快,我们建议 妈妈 此时要做到严密观察。除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外,还需观察患儿面色、肤色、精神反应、哭声、反射、肢体末梢的温度、患儿进食情况、大小便次数及其颜色和量等情况,并将发现的情况详细记录。若病情发生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及时做各项相关的实验室检查。
早产儿护理妈咪知多少
相比健康足月的宝宝,早产儿因为种种原因提前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的身体器官、体重都比足月的婴儿差一些,因此早产儿的护理也需要更加精细,妈咪们肩上的责任也就更大。妈咪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早产儿的相关护理知识吧!
1.早产儿吹不得风
早产儿多数情况之下都要在保温箱里过上一段时间,等各项体能特征发育正常之后,医生才会让父母带回家中抚养。因为他们过早地来到这个世界,各个器官发育尚未发育好,特别地娇嫩,一不小心就可能感染风寒。所以,妈咪们一定要注意,早产儿吹不得风,吹风容易受寒,早产儿不比足月生产的婴儿,抵抗力好,受寒后最是容易感冒发热。
2.母乳喂养混和早产儿专用奶粉
早产儿肠胃发育不全,不能完全消化吸收母乳,妈咪们可采用专门针对早产儿配制的早产儿配方奶粉混合母乳一起喂养。有些妈咪因为早产,孩子不能喂奶,母乳就停了,其实这样子不好,新生儿世界上最好的食物就是母乳,如果孩子早产妈咪们要坚持每天把奶水挤掉,这样虽然很辛苦,但为了孩子,妈咪们要坚持,想到孩子能喝上自己的母乳,妈咪们也就不会觉得痛苦了,母爱的伟大就体现在这些地方。
3.更加精细的呵护
早产儿体重比健康足月生产的婴儿要轻,妈咪们需要更加精细地护理才能让宝宝追上健康足月婴儿的体重。给孩子一个安静温馨的睡眠环境,尽量让孩子睡好,好的睡眠有助于孩子快速生长。关注宝宝的日常细节,吃奶吃得好不好,睡觉睡得好不好,身体皮肤有无湿疹,热了减衣,冷了加衣。衣服以棉质透气吸汗为宜,保持房间内通风透气,适当晒晒太阳,促进钙吸,父母多用一分心,孩子就成长快一分,不用过多久就能追上健康足月生产的婴儿。
北鼻早产 护理要注意这些
一、早产儿护理要点
1.注意保温
早产儿的身体对于温度的顺应和协调能力有限,所以,要做好早产儿的保温工作。节制好室内温度连结在20到25摄氏度摆布,而早产儿的被窝温度要节制在30到32摄氏度摆布。此外,要注意室内的通风透气,而帮孩子更换尿布尿裤或者是洗澡的时刻,注意家长动作要快,避免使孩子着凉了。体重过轻的孩子最好便先不要洗澡,多给孩子擦拭身体即可。
2.避免感染
早产儿的护理上要特别小心,尽量不要随便让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里,应有专人照看孩子,在护理前要患上干净清洁衣服,洗净双手,避免孩子受到了感染。
3.精心喂养
早产儿最好是进行母乳喂养,在住院期间,可以挤出母乳然后再喂养,出院后可以直接喂食。不建议准时喂奶,喂养早产儿哺乳要按需哺乳,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和吃奶需求来喂养孩子。
4.营造安静的环境
早产儿的生活环境应该安静、卫生,在进出新生儿的房间时动作要轻,护理孩子的过程中动作要温柔,不要发生什么刺耳的声音导致孩子受到惊吓。
二、出院后如何护理早产儿?
1.定期复查
早产儿出院后,要准时回医院进行复查。一般在头六个月里,每个月都要回去复查一次,半岁以后便根据医生的要求准时复查,医生可以根据孩子的发育情况来诊断孩子的成长状况。
2.注意环境题目
早产儿对于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因为他们的身体顺应能力比较差,并且免疫力也比较低下。所以,他们所处环境必须引以重视,包括环境的卫生情况、空气的流通性、家里与周边的噪音程度等。
3.发现题目要及早便医
若是早产儿身体呈现异常的反应和现象,要及早便医诊治,以避免耽误了病情。
怀孕32周早产儿护理需尽心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
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但孩子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地加以护理。
防止感染: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保暖: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在寒冷季节,应特别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怀孕32周早产儿护理需尽心,以上就为很多的女性做了详细的介绍,因为对于母亲来说,当自己出现了早产孩子以后,都想把护理的工作做得更尽心,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孩子的健康,以上就做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妈妈对以上了解后,做好对孩子的精心护理,让孩子保持健康。
早产儿护理该怎么做
一、什么样的婴儿是早产儿
在进行早产儿护理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样的婴儿才算是早产儿。一般情况下,在妈妈的肚子里待不到37周的婴儿都算是早产儿。
早产儿的体重比较轻,一般在5斤一下,早产儿身体内部器官的发育比足月婴儿还不成熟些。
二、为什么孩子会早产
对于孩子的早产原因,除了孕妇在待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外,还有一些先天的因素。比如和妈妈的体质有关。女性在备孕期没有接受产前检查,此前女性存在子宫方面的健康问题,没有先治疗再怀孕,容易导致胎儿的早产。
除此之外,有些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急性疾病,这些疾病也很可能会导致女性的早产。
三、早产儿护理
1.为婴儿做好保暖
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的早产婴儿在刚刚出生后,医生会将其放在保温箱中养着,这样才能够保证孩子处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温箱中的温度适合早产儿。当孩子离开了保温箱之后,爸爸妈妈们在护理早产儿的时候,也需要注意早产儿的保暖问题。
早产儿睡觉的时候,被窝的温度在29度较为合适。当我们在为早产儿更换尿布的时候,妈妈们要动作娴熟一些,要盖住宝宝的肚子,尽快换好,不要让孩子着凉。
要是早产儿的体重还没有超过五斤,那么我们建议孩子的身子用柔软的毛巾擦拭就可以了,不要将宝宝放在盆子里洗澡。
2、早产儿的喂养问题
当孩子还在保温箱的时候,妈妈们通常需要将自己的奶水挤出来,之后护士会帮忙喂养宝宝。当孩子离开保温箱的时候,妈妈们就需要自己喂养宝宝的。
在喂养早产儿的时候,我们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体重控制好奶水的量。为了防止孩子溢奶,我们要控制好喂奶量,每天喂养八次左右,尽量少吃多餐。
早产儿在妈妈的肚子里待的时间比较短,早产儿身体比足月的孩子虚弱一些,在营养需求方面和足月的孩子也存在差异。妈妈们可以购买专门针对于早产儿设计的婴儿奶粉,该类型奶粉采用独特的配方,利于为早产儿补足营养。
营养充足才能够保证早产儿在骨骼发育以及智力发育上能够和其他的孩子一样。
3、预防出现感染
早产儿身子比较虚弱,体重比较轻,身体抵抗外界病菌的能力也比较差。因此,早产儿还是需要预防出现感染的。在护理早产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宝宝用品的干净卫生。我们还需要注意从饮食起居上,都保证卫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