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认识淋巴肿瘤的诊断标准

认识淋巴肿瘤的诊断标准

一、详细询问病史,包括首发症状、淋巴结肿大出现的时间与以后的增大速度、有无全身症状,如发热、盗汗、皮肤搔痒、消瘦等,非何杰金淋巴肿瘤应询问有无消化道症状等。

二、体征,全身浅表淋巴结是否肿大,皮肤及附件有否侵犯,应注意咽淋巴环、乳腺、睾丸等有否侵犯。其他静脉或淋巴回流受阻,气管受压,上腔静脉综合症等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三、特殊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与分类、血小板计数、血沉率等。淋巴肿瘤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呢?血化学检查,包括尿素氮、非蛋白氮、肌酐、硷性磷酸酶、总蛋白与白蛋白、球蛋白、转氨酶及转肽酶等测定。血清免球蛋白检查。尿常规检查。髂骨穿刺涂片或活检。放射学检查,胸部正侧位x线片及双下肢淋巴造影。病理学检查:淋巴结、皮肤活检及必要时肝脏穿刺活检。细胞免疫检查:E玫瑰花结、淋巴细胞转化、巨噬细胞试验、皮肤试验等。腹部B超或CT扫描、MRI及胃肠钡餐透视等。开腹探查只在选择病例中进行,尤其对非何杰金淋巴肿瘤更应慎重。

宫颈癌的诊断标准

宫颈癌的表现的症状一般并不明显,因此,一般很难被患者发现,早期的治疗其实也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发现宫颈癌疾病时,往往就已经是中期和后期了,因此,中年的女性高发群体朋友最好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宫颈癌的诊断标准。

宫颈癌的诊断标准

1超声检查 B超显像可测知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及性质。

2放射学诊断 钡餐造影或钡剂灌肠、空气对比造影可了解消化道有无肿瘤。CT检查可对盆腔肿瘤进行定位和定性,并可了解肝、肺及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盆腔淋巴结造影可判断宫颈肿瘤奶无淋巴道转移。

3腹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肿瘤来源和大体情况,以及整个盆腹腔及横隔,以判定病变范围和期别。并可吸取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或取可疑组织作病理检查。然而,巨大肿块或粘连肿块禁忌。

4细胞学检查 经腹或后穹窿穿刺抽取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宫颈恶性肿瘤诊断。

5肿瘤标志物检查 胚胎性癌、内胚窦癌患者中甲胎蛋白aFP浓度高,aFP大于20μg/L为阳性。β-hCG测定对原发性宫颈绒癌及宫颈生殖细胞中混有绒癌成分者有诊断价值。癌抗原CA125放射免疫测定CA125大于65U/ml为阳性对上皮性癌有较高的诊断意义。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有助于无性细胞瘤的诊断。

6剖腹探查 青春期前发现宫颈增大,绝经后仍能扪及宫颈;育龄妇女有宫颈囊性肿瘤,直径大于6cm,观察3~6个月不缩小或有增大;实性肿。

宫颈癌的诊断标准?虽然宫颈癌的症状表现不明显,但临床上的宫颈癌的检查项目准确率也是非常高的,在宫颈癌的治疗也比较艰难,这与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有些是因为遗传因素而引起的宫颈癌。

淋巴瘤的特点是什么

1.病情复杂:截至2008年WHO淋巴瘤分类,淋巴瘤的亚型已达43种,各个亚型的淋巴瘤在病理结构、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表达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的方案及治疗方案也全然不同;

2.治愈率高: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得到治愈或长期生存,疗效远高于其它实体瘤;

3.诊治不规范:大部分非专科医生对淋巴瘤缺少认识,对淋巴瘤不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能应用标准治疗方案,很多本来可以治愈的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

滤泡型淋巴瘤分级有哪些

滤泡型淋巴瘤是来源于滤泡生发中心细胞的低恶性B细胞肿瘤。低倍镜下,肿瘤细胞形成明显的结节状生长方式。滤泡由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中心细胞的核有裂沟,称为小核裂细胞,中心母细胞细胞大,核圆形或分叶状,称为无核裂细胞。大多数滤泡型淋巴瘤中,中心细胞占绝大多数,中心母细胞增多,说明肿瘤的恶性程度增加。

滤泡性淋巴瘤的亚分类历时已久。在REAL (Revised Europe-American Lymphoma classification) 分类法中将1,2,3级分类法引入滤泡性淋巴瘤的亚分类,但却没有提出具体的分级诊断标准。

依照最新 WHO淋巴瘤诊断标准,滤泡性淋巴瘤以瘤性滤泡中混杂的中心母细胞的多少可分为1-3级。

1级以瘤性滤泡主要由中心细胞组成为特征,中心母细胞5个/高倍视野;

2级,中心母细胞5~15个/高倍视野;

3级,中心母细胞>15个/高倍视野。3级又可分为3级a,肿瘤细胞由中心母细胞和中心细胞混合组成;3级b,肿瘤细胞只由中心母细胞组成。这种分类法是否具有临床意义仍然不清楚。少量的资料显示3级a类似于滤泡性淋巴瘤1、2级而3级b类似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是否如此尚有待于更多的研究资料支持。

规范诊疗淋巴瘤有望治愈

每年的9月15日是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在第七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来临之际,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宣告“淋巴瘤标准诊断和治疗”项目正式启动。

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姜文奇教授表示:“淋巴瘤是一种可以治愈的疾病,50%~60%的早期患者使用免疫化疗可以被治愈。‘淋巴瘤标准诊断和治疗’项目的实施,在推进淋巴瘤的标准化治疗的同时,为广大淋巴瘤患者建立了教育沟通的平台,有利于更多患者把握治愈机会,把握生命。”

淋巴瘤发病率:逐年攀升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两大类,中国患者以非霍奇金淋巴瘤较为多发,占淋巴瘤的80%以上。随着近年来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淋巴瘤已悄无声息地挤入了中国十大恶性肿瘤的榜单,着名的新闻联播主持人罗京正是被非霍奇金淋巴瘤夺去了生命。有数据显示中国淋巴瘤的发病率每年以5%的速度上升,新发患者每年约5万人。“但公众对于淋巴瘤的认知度依然不高,缺乏足够的了解和重视。因此世界淋巴瘤联盟在2004年将每年的9月15日定为世界淋巴瘤宣传日,呼吁全世界共同关注这一严重损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同时给予淋巴瘤患者更多关爱,帮助他们走出疾病阴霾,重建美好生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教授介绍道。今年的9月15日是第7个世界淋巴瘤宣传日。

引起淋巴瘤的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一些病毒如EB病毒感染、生活环境污染的加重、有机溶剂染料过多接触、长时间处于电子辐射环境等因素相关。“而早期明确病理诊断和组织学分型、准确临床分期、恰当的治疗方案是淋巴瘤获得最佳治疗效果的前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朱雄增教授说,“淋巴瘤标准诊断和患者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助于认识疾病,早期获得治疗机会。”

淋巴瘤非绝症:可愈可求

中国公众对癌症的错误认知往往将癌症与绝症划上等号,淋巴瘤自然也未能例外。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科主任王华庆教授指出:“然而淋巴瘤并非绝症,医学研究的进步已经使淋巴瘤脱离绝症的行列。”一般定义上来说,肿瘤的“治愈”概念与“5年无病生存率”相关。长期观察发现,肿瘤患者完成治疗后如果平稳渡过第五个年头,其存在肿瘤复发的几率不到10%,此时可被认为已治愈。“虽然不同亚型的淋巴瘤治疗效果的差距还很大,但总体疗效已有很大提升,并且已成为少数能治愈的癌症中,是治疗效果最好的恶性肿瘤之一。”王教授进一步解释道。

“淋巴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免疫治疗、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其中免疫化疗以其出众的治疗效果和良好的耐受性被视为最佳的一线治疗方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朱军教授介绍。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表明,早期淋巴瘤患者在初始治疗时,使用以单克隆抗体利妥昔单抗为代表的免疫化疗,50%-60%有望获得治愈,所以淋巴瘤的治愈是可以追求的。

淋巴瘤标准化诊疗:势在必行

“淋巴瘤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淋巴瘤患者获得治愈的关键,而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是淋巴瘤患者对其疾病的认识程度。淋巴瘤相关的疾病教育不仅应向淋巴瘤患者进行开展,更需要对淋巴瘤患者的家属、医疗技术人员以及公众进行淋巴瘤防治知识的教育普及。”姜文奇教授强调。

但我国一直缺少系统的、规范的淋巴瘤患者教育体系来贯彻执行淋巴瘤的规范诊断和治疗,为此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启动了“淋巴瘤标准诊断和治疗”项目,实行《淋巴瘤患者教育管理系统》,对淋巴瘤患者进行随访、教育和管理,及时了解、汇总和分析中国淋巴瘤诊断和治疗的现状。

诊断淋巴肿瘤指标是什么

一、病情确诊

由于病变部位和范围不尽相同,临床表现很不一致。原发部位可在淋巴结,也可在结外的淋巴组织,例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骨骼或皮肤等。结外淋巴组织原发部变多见于NHL。疾病播散方式有从原发部位向邻近淋巴结依此转移如HD,也有越过邻近而向远处淋巴结转移者,常见于NHL。NHL还可以多中心起源。所以临床一旦确诊,常已播散全身。

二、分期诊断

诊断建立后尚须确定病变范围,进行临床分期,有利于制订合理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1970年Ann Arbor会议所推荐的临床分期法,现仍采用,主要用于HD,NHL也可参用。

Ⅰ期:病变仅限于一个淋巴结区(Ⅰ)或淋巴结以外单一器官(ⅠE)。

Ⅱ期:病变累及横膈同一侧二个或更多的淋巴结区(Ⅱ),或病变局限侵犯淋巴结以外器官及横隔同侧一个以上的淋巴结区(ⅡE)。

Ⅲ期:隔上下都已有淋巴结病变(Ⅲ),可以同时伴有脾累及(ⅢS),或淋巴结以外某一器官受累,加上膈两侧淋巴结受累(ⅢE);

Ⅳ期:病变已侵犯多处淋巴结及淋巴结以外的部位,如累及肺、肝及骨髓等。所有各期又可按患者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达38℃以上连续3天、盗汗及6个月内体重减轻1/10或更多)为B组,无全身症状为A组。

为了做好病期划分,除细致的病史和体格检查外,尚须作胸部X线摄片以除外纵隔、肺门淋巴结及肺部病变。对膈上Ⅰ或Ⅱ期患者而疑有腹膜后或盆腔淋巴结肿大时,可作下肢淋巴管造影、B型超声波或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高位腹膜后、胰周围、肝门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显影,CT较淋巴管造影为佳。淋巴管造影能显示淋巴结结构,有利于鉴别。超声显像仅能发现大于2cm的淋巴结并无法鉴别肿大原因。

B型超声显像尚能发现肝脾肿大及肿瘤结节,但不能发现弥漫性浸润。由于临床分期与病理检查很多颇不一致,其相符率仅55%~65%,尤其对ⅢA患者,所以国外文献有主张剖腹探查,合并切脾及活检,有助于肯定诊断,全面了解病变范围,使分期更为正确,以便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剖腹对患者损伤较大,一般不易接受。由于B超声显像及CT的广泛应用,仅在检查结果对方案拟订有很大出入者,才考虑剖腹。

诊断淋巴肿瘤的常识

1、谓淋巴瘤?临床分几类?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结或其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组织学可见淋巴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肿瘤性增生。

临床按肿瘤细胞特征、疾病起病方式、淋巴结外组织器官的的涉及率、病程进展以及对治疗反应的不同将淋巴瘤分为两类,即霍杰金病(HD)和非霍杰金淋巴瘤(NHL)。

2、什么是HD?其发病特点是什么?

HD是一种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疾病,是由于恶性细胞即R-S细胞在反应性炎性细胞的基础上恶性增殖的结果。

其特点:①主要发生于淋巴结内,早期发病部位往往是体表单侧性的一组或单个淋巴结,以后累及其他部位淋巴结和/或淋巴器官和组织。②该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③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可伴有肝脾肿大,盗汗、乏力、晚期有贫血、发热、恶病质等。④组织病理学上显示多形性细胞成分,主要出现典型R-S巨细胞。

3、淋巴瘤的发病情况如何?

ML占全部恶性肿瘤的3%左右,其中80%为NHL,HL仅占5%,近20年来,全世界NHL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而HL则显著下降,在我国也是类似情况,以上海为例,1972~1974与1993~1994年间的标化发病率男性升高33.3%(由3.3/10万升至14.4/10万)每年上升1.5%,女性升高了66.2%(由1.8/10万升至6.0/10万),每年上升2.3%,而HL发病率则明显下降,男性由1.0/10万降至0.3/10万,下降了67.9%每年下降4.4%,女性从0.6/10万降至0.3/10万,下降了52.2%,每年下降3.5%。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预防卵巢囊肿

方法一、腹腔镜检查。卵巢囊肿的诊断检查方法有什么?采用腹腔镜检查的方法,可以直接看到肿物的大体情况,对整个盆腹腔有个大致了解,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可疑部位进行多点活检,提供检查的准确度。

方法二、放射学诊断。以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吞钡检查,淋巴造影等协助诊断。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可鉴别良、恶性肿瘤,盆腔肿块合并肠梗阻的诊断,显示肝、肺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方法三、需要哪些方法来检查卵巢囊肿?免疫学检查。若囊肿为恶性的卵巢肿瘤,和其他肿瘤一样,能制造和释放抗原,激素及酶等多种产物,这些物质在患者血清中可通过免疫学,生化等方法测出,称为肿瘤标志物,提示体内存在某种肿瘤。

方法四、观察腹围大小。患者在出现卵巢囊肿之后,会表现为腹围增粗,用手触摸可以发现腹内肿物,这是识别的方法之一,同时也可以作为诊断的标准,如果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衣服或腰带显得紧小,就要警惕卵巢囊肿了。

肿瘤标志物筛查是查什么

肿瘤标志物就是用来筛查肿瘤的,肿瘤标志物不仅适用于正常人的肿瘤筛查,对于有一些肿瘤患者的复查、肿瘤的发展、预后、肿瘤治疗效果的观察以及评价,都是有较大的价值跟意义的。

肿瘤标志物检测只是作为诊断肿瘤的一种辅助诊断标准之一,因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还是病理诊断,不要因为肿瘤标志物有轻度增高,就认为是得了癌症。

宫颈癌的诊断标准

宫颈癌的表现的症状一般并不明显,因此,一般很难被患者发现,早期的治疗其实也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在发现宫颈癌疾病时,往往就已经是中期和后期了,因此,中年的女性高发群体朋友最好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宫颈癌的诊断标准。

宫颈癌的诊断标准

(1)超声检查 B超显像可测知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及性质。

(2)放射学诊断 钡餐造影或钡剂灌肠、空气对比造影可了解消化道有无肿瘤。CT检查可对盆腔肿瘤进行定位和定性,并可了解肝、肺及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盆腔淋巴结造影可判断宫颈肿瘤奶无淋巴道转移。

(3)腹腔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肿瘤来源和大体情况,以及整个盆腹腔及横隔,以判定病变范围和期别。并可吸取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或取可疑组织作病理检查。然而,巨大肿块或粘连肿块禁忌。

(4)细胞学检查 经腹或后穹窿穿刺抽取腹水进行细胞学检查,有助于宫颈恶性肿瘤诊断。

(5)肿瘤标志物检查 胚胎性癌、内胚窦癌患者中甲胎蛋白(aFP)浓度高,aFP大于20μg/L为阳性。β-hCG测定对原发性宫颈绒癌及宫颈生殖细胞中混有绒癌成分者有诊断价值。癌抗原CA125放射免疫测定(CA125大于65U/ml为阳性)对上皮性癌有较高的诊断意义。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有助于无性细胞瘤的诊断。

(6)剖腹探查 青春期前发现宫颈增大,绝经后仍能扪及宫颈;育龄妇女有宫颈囊性肿瘤,直径大于6cm,观察3~6个月不缩小或有增大;实性肿。

宫颈癌的诊断标准?虽然宫颈癌的症状表现不明显,但临床上的宫颈癌的检查项目准确率也是非常高的,在宫颈癌的治疗也比较艰难,这与宫颈癌的发病因素尚不明确有很大的关系,甚至有些是因为遗传因素而引起的宫颈癌。

淋巴瘤的特点是什么

1.病情复杂:截至2008年WHO淋巴瘤分类,淋巴瘤的亚型已达43种,各个亚型的淋巴瘤在病理结构、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表达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治疗的方案及治疗方案也全然不同;

2.治愈率高:经过规范化的治疗,大多数患者能够得到治愈或长期生存,疗效远高于其它实体瘤;

3.诊治不规范:大部分非专科医生对淋巴瘤缺少认识,对淋巴瘤不能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不能应用标准治疗方案,很多本来可以治愈的患者未能得到有效治疗

淋巴肿瘤的发病征兆

淋巴肿瘤是恶性肿瘤疾病之一,它常发生于青壮年,对劳动力的影响很大。如果能认识淋巴肿瘤的发病征兆,我们就可以及早发现及治疗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35万新发淋巴肿瘤患者,死亡人数超过20万。我国淋巴肿瘤每年新增患者约2.5万人,死亡2万人,呈上升趋势。要做到淋巴肿瘤的早期预防早期治疗,需警惕淋巴肿瘤的早期发病征兆。

多数淋巴肿瘤发病表现为无痛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后其他部位如颌下、腋窝淋巴结也会陆续被发现。淋巴结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坚韧、均匀而丰满。纵隔也是淋巴肿瘤的好发部位之一,多数病人在疾病初期常无明显症状,X线检查才会发现有中纵隔和前纵隔的分叶状阴大约有50%的非霍奇金淋巴肿瘤(NHL)会侵犯肝脏。部分病例可以肝脾肿大为淋巴肿瘤的发病征兆之一,但因为这部分病人的肝功能大多无明显异常,并且由于肿块弥散,肝脏扫描也少有大的占位病变,因此有时不容易被发现。

淋巴肿瘤除了这些病变局部的表现以外,还有肿瘤所致的全身表现,大约有10%的患者以发热、皮疹、盗汗和消瘦等全身症状为最早出现的症状。有的患者长期不规则发热的原因不明,几年以后才发现有浅表淋巴结肿大,经过检查才确诊。也有少数患者伴有比较隐匿的病灶,但常常会有周期性低热。持续发热、多汗、体重下降等多种症状的存在可能标志着疾病的进展。此外,神经系统、皮肤、骨髓等也常常被累及。

肝癌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肝癌的出现给患者朋友带来了很大的危害,肝癌的诊断标准对确诊疾病是很重要的依据,只有准确的诊断才能做出更好的治疗方案,有一个更加合理的治疗,为了避免出现误诊的现象,我们来了解一下肝癌的诊断标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希望。

肝癌的诊断标准:

1、Ia:单个肿瘤最大直径≤3 cm,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 A。

2、Ib: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 cm,在半肝,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 Child A。

3、Ⅱa: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10 cm,在半肝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 cm,在左、右两半肝,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 A。

4、Ⅱb: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10 cm,在半肝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 cm,在左、右两半肝,或多个肿瘤,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 A。肿瘤情况不论,有门静脉分支、肝静脉或胆管癌栓和/或肝功能分级Child B。

5、Ⅲa:肿瘤情况不论,有门脉主干或下腔静脉癌栓、腹腔淋巴结或远处转移之一;肝功能分级Child A或B。

6、Ⅲb:肿瘤情况不论,癌栓、转移情况不论;肝功能分级Child C。

以上是对肝癌的诊断标准的相关的介绍,想必大家都有了自己的认识了吧,肝癌的给患者朋友有很大的伤害,出现了这种现象,大家一定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进行检查治疗,避免对身体造成更大的伤害。祝您早日康复!

非霍奇金淋巴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 早期患者血象多正常,继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或肿瘤累及骨髓可发生贫血、血小板减少及出血。约9%~16%的患者可出现白血病转化,常见于弥漫型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滤泡型淋巴瘤、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及弥漫型大细胞淋巴瘤等。

2)生化检查 可有血沉、血清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及碱性磷酸酶升高,单克隆或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升高,以上改变常可作为肿瘤负荷及病情检测指标。

3)血沉 血沉在活动期增快,缓解期正常,为测定缓解期和活动期较为简单的方法。

4)病理活检 是诊断MHL及病理类型的主要依据。本病只有通过被切除的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才能作出诊断.组织学上通常的诊断标准是正常淋巴结的结构受到破坏,以及包膜和邻近的脂肪被典型的肿瘤细胞侵犯.

5)免疫学表型检测 单克隆抗体免疫表型检查可识别淋巴瘤细胞的细胞谱系及分化水平,用于诊断及分型常用的单克隆抗体标记物包括CD45(白细胞共同抗原)用于鉴定其白细胞来源;CDl9、CD20、CD22、CD45RA、CD5、CDl0、CD23、免疫球蛋白轻链κ及γ等用于鉴定B淋巴细胞表型;CD2、CD3、CD5、CD7、CD45RO、CD4、CD8等鉴定T淋巴细胞表型;CD30和CD56分别用于识别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及NK细胞淋巴瘤,CD34及TdT常见于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表型。免疫过氧化酶检查:确定白细胞公共抗原(CD45)存在,而排除转移性癌.本方法可在固定组织上使用来测定白细胞公共抗原.使用免疫过氧化酶方法也可在固定组织上对大多数表面标志进行检查,然而基因重排和细胞遗传学检查必需新鲜组织.

6)遗传学 90%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存在非随机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常见为染色体易位、部分缺失和扩增等。不同类型(entity)的非霍奇金淋巴瘤多有各自的细胞遗传学特征。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发生于单一亲本细胞的单克隆恶性增殖,瘤细胞的基因重排高度一致。IgH基因重排常作为B细胞淋巴瘤的基因标志,TCR γ或β基因重排常作为T细胞淋巴瘤的基因标志,阳性率均可达70%~80%。细胞遗传学及基因标志可用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分型及肿瘤微小病变的检测。

7)骨髓象 早期正常,晚期浸润骨髓时骨髓象可发生变化,如找到淋巴瘤细胞,此时可称为淋巴瘤白血病。

2.影像学检查

1)胸片正侧位、腹盆腔CT扫描、胸部CT扫描、全消化道造影、MRI、脑、脊髓MRI。

2)B超 胸、腹部B超、淋巴结B超。

3)骨扫描。

4)淋巴造影术。

5)胃肠镜检查。

相关推荐

淋巴瘤分类复杂并且非常关键

生活当中无意发现表浅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块应该到医院检查,这就属于早期发现,这里提出第二个建议,专科病专科治。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国家从一级社区医院,到二级地区医院,到三级省市级大医院,医院级别不一样,淋巴瘤的诊断水平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并不是倡导都到大医院看病,但是作为恶性淋巴瘤的专科,我个人认为专科病专科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我们国家,只有大型的肿瘤专科医院或者三级甲等医院的病理科,才能够帮助我们正确诊断。 因为恶性淋巴瘤分类非常复杂,并且分类确定也经过了非常漫长的过程,随着人类对淋巴瘤的认识的进步,不断

T细胞淋巴瘤为何易被误诊

t细胞淋巴瘤(MCL)是人类认识较晚的一个淋巴瘤类型,在上世纪90年代初才被科学界认识。精确诊断是精确治疗的前提,但MCL早期可能表现为惰性病程,但随之便会快速发展,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淋巴瘤,其中位生存时间只有2~3年。因此,将MCL从惰性的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中鉴别出来非常重要。但在临床工作中,MCL常常出现误诊、漏诊等现象。 一方面,是由于目前国内的临床工作者对套细胞淋巴瘤的认识起步于本世纪初,因此多数病理科/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深甚至不认识该病。有临床统计显示,有2/3的MCL患者曾有过误诊为其他淋巴瘤

外阴恶性淋巴瘤如何诊断鉴别

诊断 Fox等曾认为诊断原发性外阴淋巴瘤必须符合下列标准: 1.临床上病变仅局限于外阴,经全身检查未能发现身体其他处存在淋巴瘤,方可考虑原发于外阴,但尚需排除临近淋巴结或器官的恶性淋巴瘤扩散或浸润至外阴。 2.外周血及骨髓应无任何异常细胞。 3.如远处部位出现继发性淋巴瘤必须与原发淋巴瘤相隔数月。 4.以往无淋巴瘤病史,Boston等(1974)提出数月应该明确定为6个月。 Macleod等建议最好采用外阴肿块切开或切除活检,因为针刺或针吸活检可能会因取到的组织,细胞太少既不能定性,也多不能分型,另外,需

肝癌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1、Ia:单个肿瘤最大直径≤3 cm,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 A。 2、Ib: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 cm,在半肝,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 Child A。 3、Ⅱa: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10 cm,在半肝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 cm,在左、右两半肝,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肝功能分级Child A。 4、Ⅱb:单个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10 cm,在半肝或两个肿瘤最大直径之和5 cm,在左、右两半肝,或多个肿瘤,无癌栓、腹腔淋巴结及

鼻型淋巴瘤症状

目前尚未发现淋巴瘤的明确病因,某些感染因素、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环境污染等很可能是近年来淋巴瘤发病率明显增加的重要原因。 淋巴瘤临床表现和症状 淋巴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约半数患者还会出现发热、盗汗、乏力、消瘦、皮疹、搔痒等全身症状。 淋巴瘤的发病部位不一,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他肿瘤相比,诊断更为困难。病理诊断是淋巴瘤诊断的“金标准”。获取足够的高质量的肿瘤组织是病理诊断的前提。活检比较麻烦,甚至有风险,但是对于确诊淋巴瘤是必须的。某些情况下,取材不理想,则可能需要再次活检。更有少数情况甚至

淋巴癌的诊断标准都有哪些呢

诊断淋巴癌之1、血液和骨髓检查: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常有贫血,诊断淋巴癌的方法都有哪些呢?白细胞增多,以粒细胞为主,骨髓涂片找到R-S细胞是骨髓浸润的依据;非霍奇金淋巴瘤白细胞多正常,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加,晚期出现白血病样血象和骨髓象。 诊断淋巴癌之2、化验检查:化验检查也是检查淋巴癌的方法之一,淋巴癌活动期有血沉加快、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诊断淋巴癌之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包括浅表淋巴结检查,淋巴癌的诊断的方法都有哪些呢?纵膈与肺的检查,腹腔、盆腔淋巴结的检查,肝

卵巢囊肿的检查费用是多少

想知道卵巢囊肿检查费用,先了解卵巢囊肿检查方法: 方法一、腹腔镜检查。卵巢囊肿的诊断检查方法有什么?采用腹腔镜检查的方法,可以直接看到肿物的大体情况,对整个盆腹腔有个大致了解,必要的时候可以对可疑部位进行多点活检,提供检查的准确度。 方法二、放射学诊断。以腹部平片,静脉肾盂造影,吞钡检查,淋巴造影等协助诊断。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可鉴别良、恶性肿瘤,盆腔肿块合并肠梗阻的诊断,显示肝、肺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方法三、免疫学检查。若囊肿为恶性的卵巢肿瘤,和其他肿瘤一样,能制造和释放抗原,激素及酶等多种产物

乳腺纤维瘤的诊断标准

乳腺纤维瘤是发生于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混合性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一般认为与雌激素都是作用活跃有密切关系好发于性功能旺盛时期。那么,乳腺纤维瘤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乳腺纤维瘤的诊断标准 1、肿块。大多在无意中发现乳房有肿块,2/3的肿块大小在1cm-3cm,个别有达10cm以上者,最大可达24cm。部位多在乳腺外上方,大多为单发性,少数为多发,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具韧性,活动良好,与表皮和胸肌无粘连。 2、疼痛大多为无痛性肿块,仅14%有轻度疼痛,呈阵发或偶发或月经时激发

肿瘤良恶性判断标准会发生变化吗

随着人们对某种肿瘤认识的深化,长期或更多病例观察经验的积累,或是新的技术的应用,肿瘤的病理诊断标准每隔若干年(快的3~5年,一般5~10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更新。按照新的诊断标准,可能有些过去诊断为高度恶性的肿瘤现在认为是低度恶性,甚至属于良性的了,也会有些过去诊断为良性的现在认为是低度恶性肿瘤了。

睾丸癌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

1.实验室检查 肿瘤标志物(瘤标),AFP、HCG、LDH乳酸脱氢酶、PLAP胎盘碱性磷酸酶、尤其是AFP和HCG对睾丸生殖细胞的诊断、分期、治疗反应的监测及预后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 2.超声检查对阴囊内容物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诊断正确率97%,能直接而准确测定睾丸肿瘤的大小和形态。此外,对睾丸肿瘤淋巴结转移、腹腔脏器转移有诊断价值。 3.胸部正、侧位片,以了解肺部和纵隔情况。 4.CT 更能敏感发现肺部转移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已取代静脉尿路造影和淋巴管造影,且能发现直径小于2cm淋巴结转移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