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治疗小儿蛔虫病的偏方

治疗小儿蛔虫病的偏方

中药处方

【辨证】蛔动不安,内扰胃肠,外袭肌腠,发为。

【治法】安蛔止痛,清热导滞,佐以凉血。

【方名】连梅安蛔汤加减。

【组成】黄连3克,乌梅10克,黄柏(炒)5克,使君子12克,槟榔10克,川椒(炒)10粒,金铃炭9克,细辛2克,土茯苓15克,赤芍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出处】李月方<蛔虫病>

蛔虫病吃什么食物驱虫

原料:胡椒、绿豆各4大粒。

做法:将胡椒与绿豆同研成细末用。酒调服。

功效:适用于治疗蛔虫引起的疼痛。

原料:鲜桃叶60片。

做法:把新鲜桃树叶洗净打烂,开水冲泡。连渣服下。

功效:适用于小儿脐周腹痛,有驱蛔虫的作用。

原料:乌梅15克,花椒10克。

做法:将乌梅与花椒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每日1剂两煎,分次服。

功效:适用于脐周疼痛,有驱蛔虫的作用。

原料:香榧150克。

做法:将香榧炒熟。清晨空腹,细嚼咽下。

功效:适用于脐周疼痛、面黄肌瘦。有驱蛔虫的作用。

原料:芝麻秸250克,葱白50克,乌梅30克。

做法:将以上原料一同用水煎。空腹服用,每日1剂两煎,连用3天。

功效:适用于脐周时常作痛、饮食不佳,有驱蛔虫的作用。

原料:牵牛子末1克,粳米50~100克,生姜2片。

做法:先用粳米煮粥,待煮沸后放入牵牛子粉末及生姜,煮成稀粥食用。短期服食。

功效:泄水消肿,通便下气,有驱虫的作用。可辅助治疗小儿蛔虫病。牵牛有小毒,用量过大可能会出现神经症状、血尿、大便有黏液血、剧烈腹痛等。因此,本粥只能短暂使用,切不可长久服用。


小儿蛔虫的七种治疗方法

[方法一]

使君子30克,猪瘦肉Z0克,面粉30克。把使君子肉捣碎,猪肉洗净剁碎,同与面粉混合均匀,做饼10个,蒸熟。每服1个,且日2次。

本方适用于小儿身体虚热而有蛔虫者。

[方法二]

使君子适量。将使君子略炒至香,按年龄每岁每日2粒,(最多每天不得超过20粒),分3次嚼服,连服3日为1疗程。

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病。

[方法三]

楝根白皮、槟榔各20克,白糖适量。将楝根白皮去净皮,与槟榔片同水煎取汁,浓缩,加白糖制成60毫升糖浆。睡前空腹饮,连用2日。

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钩虫。

[方法四]

风眼果7—10个(去壳)猪瘦肉100克。将二者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凤眼果及猪瘦肉。

本方对小儿疳积,蛔虫病有效。

[方法五]

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

本方对小儿蛔虫有效。

[方法六]

黄连3克,乌梅10克,黄柏(炒)5克,使君子12克,槟榔、川椒(炒)各10粒,金羚炭9克,细辛2克,土茯苓15克,赤芍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本方为李月方,可安蛔止痛,适用于小儿蛔虫病。

[方法七]

乌梅15克,细辛6克,川椒3克,党参、当归各9克,黄连、黄柏、干姜各6克,桂枝9克。水煎500毫升,直肠滴注,每分钟40-50滴。

本方为何成瑶方,主要适用于蛔虫性肠梗阻的小儿。

小儿蛔虫病的危害

蛔虫病是具有一定的危害性的,尤其是出现蛔虫病之后,这些蛔虫常常寄生在,我们的肠道内会造成,我们的甲状腺以及脾,肾严重的损伤。所以我们要及时的治疗蛔虫病,在生活当中及时的预防蛔虫病的发生。

蛔虫病一旦出现我们要及时的治疗,那么出现蛔虫病之后我们有哪些症状表现呢,出现蛔虫病之后,尤其是孩子经常会患有这种疾病,那么就会变得特别容易饥饿,而且还会特别挑食,经常哭闹腹泻。

出现蛔虫病之后,我们要及时的去治疗,在生活当中要预防蛔虫病的发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孩子的卫生习惯,更应该让他明白,使用过的玩具或者是,毛巾生活用品都需要清洁消毒。

小儿蛔虫病的症状

孩子有偏食表现,并好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布头等;

孩子常喊肚子痛,尤以脐周部位为多,揉按后可缓解;

孩子吃得多,易饥饿,爱吃零食,但总也胖不起来,严重的会出现面黄肌瘦等症状;

孩子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

小儿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即“虫斑”;

孩子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

主要症状多数小儿蛔虫病可无症状,或有消化功能紊乱,如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轻度腹泻或便秘等。久则可见偏食、异嗜,及营养不良、贫血、生长发育迟缓。最常见的症状是腹痛,以脐周或上腹部为主,痛无定时,可反复发作。还可出现精神不宁、易怒、睡眠不安、磨牙、易惊等。蛔虫病的并发症有蛔虫性肠梗阻,常起病急骤,阵发性剧烈腹痛,频繁呕吐,或见吐出蛔虫。腹胀可有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亢进,腹部可扪及条索状包块。还有胆管蛔虫病,见突然出现剑突下或右上腹阵发性强烈绞痛,痛时屈体弯腰捧腹,哭叫打滚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可吐出胆汁和蛔虫,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腰背。腹部扪诊仅在剑突下或稍偏右方有局限性压痛,无肌紧张。若虫体完全钻入胆管甚至胆囊,可出现发热蛔虫卵主要通过手和食物感染。人生吃瓜果不洗烫,饭前便后不洗手,喜吃生凉拌菜和泡菜,喝不洁生冷水,特别是河水,都是感染蛔虫的重要因素。

小儿玩物不洁,吮指,喜用嘴含东西,也能带进蛔虫卵。蛔虫寄生在体内主要以小肠内乳糜液为食物,不但掠夺宿主营养,同时又分泌对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酶及组织蛋白酶E等的抑制剂,影响宿主对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肠道蛔虫可无任何症状,或有食欲不佳和腹痛,疼痛一般不重,多位于脐周或稍上方,痛无定时,反复发作,持续时间不定。痛时喜人揉按腹部,多无压痛,亦无肌紧张。个别患儿可有偏食或异食癖,喜吃炉渣、土块。也易发生恶心、呕吐、轻泻或便秘。大量蛔虫寄生不仅消耗营养,而且妨碍正常消化与吸收,即使患儿食量较大,也常造成营养不良、贫血、甚至生长发育迟缓、智力发育较差等现象。

小儿蛔虫病的另一特点是易出现精神、神经系症状。由于虫体代谢产物或崩解物被吸收后较易引起低热、精神萎靡或兴奋不安、头痛、易怒、睡眠不好、磨牙、易惊,甚至反复呕吐等。蛔虫有游走钻孔的习性,当蛔虫过多或于小儿高热、消化不良、驱虫不当时均可使蛔虫产生骚动,引起严重的临床现象。常见的并发症有蛔虫性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脓肿,蛔虫性阑尾炎。

小儿蛔虫病的偏方

偏方一

主治:蛔虫病(心痛如刺,口吐清水)。

材料:用白熟艾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程式内服,能把虫吐出。又方:取生艾捣汁,天明时,先吃一点香甜食品,随好服艾汁一程式,可把虫打下。

偏方二

主治:蛔虫攻心(刺痛,吐清水)。用龙胆一两,去头,锉碎,加水二碗,煮成一碗。

用法:头天晚上停食,第二天清晨,将药一顿服完。

偏方三

〔组成〕苦楝树根皮 9g,大血藤 9g,萹蓄 10g,甘草 1.5g。

〔用法〕前 3 味药先煎,后放入甘草,过滤。成人一次服全量,儿童 2~4 岁服 1/3 量,5~8 岁服半量,9~12 岁服 2/3 量,上午 9~10 时或下午 2~3 时一次服完。

偏方四

〔组成〕红藤根适量。

(用法〕研粉,每次吞服 4.5g。

〔附注〕此方用于小儿蛔虫病腹痛。

在生活中,很多朋友可能都会遇到蛔虫病的影响,它主要是引起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和厌食等症状,所以患者在平时遇到这种情况,应该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后,确认是蛔虫病在来使用文章介绍的治疗偏方,这样才可以控制病情的发展。

宝宝一岁三个月不爱吃饭怎么办 疾病治疗

宝宝一岁三个月不爱吃饭还可能是疾病导致,小儿发热、口腔溃疡、小儿蛔虫病等都会引起宝宝食欲不振,前二者可以通过测量宝宝体温、观察宝宝口腔来确定,小儿蛔虫病需要到医院进行大便图片检查才能确诊。

一旦确定室友疾病导致的宝宝不爱吃饭,一定要及时遵医嘱治疗,不要听信偏方。


治疗小儿蛔虫病的民间偏方

蛔虫病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的感染,如果不及时的驱虫治疗,除了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外,还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比如胆道蛔虫病。在治疗小儿蛔虫病时,民间的偏方也是能有良好的效果的,以下就推荐几个民间的治疗小儿蛔虫病的偏方。

民间偏方之一、风眼果7—10个(去壳)猪瘦肉100克。将二者加清水适量煲汤,用食盐少许调味,饮汤食凤眼果及猪瘦肉。本方对小儿疳积,蛔虫病有效。

民间偏方之二、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

民间偏方之三、使君子适量。将使君子略炒至香,按年龄每岁每日2粒,(最多每天不得超过20粒),分3次嚼服,连服3日为1疗程。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及蛲虫病。

民间偏方之四、使君子30克,猪瘦肉Z0克,面粉30克。把使君子肉捣碎,猪肉洗净剁碎,同与面粉混合均匀,做饼10个,蒸熟。每服1个,且日2次。本方适用于小儿身体虚热而有蛔虫者。

民间偏方之五、楝根白皮、槟榔各20克,白糖适量。将楝根白皮去净皮,与槟榔片同水煎取汁,浓缩,加白糖制成60毫升糖浆。睡前空腹饮,连用2日。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钩虫。

民间偏方之六、南瓜子若干洗净,晾干,去壳取仁,研极细末,备用;5岁以上小儿每次10---15克,5岁以下小儿每次6--9克,均用蜂蜜调服,日2次,连服2--3天。本方对小儿蛔虫有效。

对于小儿蛔虫病,如果是使用驱虫药,一定要看清楚服用的剂量等,如果服用过量,可能会造成儿童身体的损伤。

小孩肚子有蛔虫怎么办

蛔虫症是小儿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由于蛔虫卵可在泥土中存活较长时间,当孩子玩泥土和在地上爬玩时,如果沾上虫卵,吮手或吃东西时没洗手,就可能吃入腹中,使其感染上蛔虫。此外,生吃的瓜果蔬菜没洗净,沾有虫卵也会让孩子患病。蛔虫的寿命是1~2年,只要孩子注意个人卫生,不再吃不洁食物,不吮手、饭前便后要洗手,1年内,虫体就可自然从腹中排出,使孩子病愈。当然,也可给孩子服药,可用肠虫清或其他驱蛔药。食疗食醋功能:安蛔止痛,驱虫。主治:小儿蛔虫病伴腹痛。处方:食醋、生姜、花椒等。制作:生姜100克洗净,切丝,放入250毫升米醋中,置罐中密封7日后即可。服法:每日早晨空腹服10毫升,可治蛔虫病。食醋30毫升温服,6小时1次,连服2日。可治蛔虫病。茶叶3克置杯中,开水冲泡5分钟,滤出茶汁,加入陈醋2毫升,经常服用,可驱蛔虫。醋60毫升,加入花椒少许,煮开后去花椒,1次服下,可治胆道蛔虫病。青梅黄酒功能:生津止渴,和胃安蛔,驱蛔止痛。主治:小儿蛔虫病、钩虫病,以及该病引起的恶心呕吐,腹痛。处方:青梅(也可用食品店出售的糖饯青丝代替,但用量要加大)30克,黄酒100毫升。制作:青梅洗净,放入碗内,倒入黄酒,加盖。放入锅内,隔水蒸30分钟即可。服法:每次取5—10毫升,早晨空腹服下(服前需炖热),连服7天。

蛔虫病偏方治疗

蛔虫性肠梗阻早期多为部分性,表现为阵发性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有时吐出或便出蛔虫等症状。腹痛多呈绞痛性质。查体时,腹肌紧张不明显,多数病人可在脐周或右下腹摸到条索状或香肠样肿块,指压有高低不平感或有窜动感,肿块可有轻度移动。晚期可出现完全性梗阻,梗阻的部位多位于回肠末端。

方药 花椒9~12g,麻油100~200ml。

用法 将麻油放置在锅中煎熬,放人花椒,炸至微焦即捞出。待花椒油微温后1次口服。小儿酌情减量。服药后症状未完全消失者,4小时后可再服1次。

方药 熟花生油。

用法 年龄在15岁以下的患者,每次服50ml,服后症状不见好转者,6小时后可再服1次。年龄在16岁以上者,每次服80ml。服1~4次多可见效。服后呕吐者可加入调味剂或从胃管灌人。一般在服药后6~10小时内腹痛减轻,多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8~10小时开始排气、排便、排虫。

熟花生油有滑肠、通便、下积、驱虫的作用,用以治疗蛔虫性肠梗阻见效快,排虫率高,病人多在1~2天症状缓解,2~3天症状体征消失,平时也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千万不能食用一些不干净的食物,以免蛔虫病的出现。

蛔虫病症状

消化道异常

1蛔虫病多会引起食欲不振或腹痛现象出现,腹痛发病部位多为肚脐周围或者上腹部,并且腹痛可持续反复发作,时间不定,一段时间后疼痛自行缓解。小儿发病时可能有偏食行为出现,容易发生恶心呕吐或是便秘现象。

情绪异常

2蛔虫病可能引起精神不振,情绪易怒,夜间睡觉出现磨牙症状,易惊厥。小宝宝会出现烦躁不安,面色发红,目光呆滞,伴随阵发性苦恼,嗜睡,呕吐等症状。

胆道蛔虫病

3胆道蛔虫病是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时右上腹会发生剧烈绞痛,恶心呕吐现象,腹部检查没有明显的阳性体征。胆道发生感染时,患者可以出现黄疸,发热,外周血白细胞数量增多症状,个别患者可出现蛔虫窜入肝脏引发出现,脓肿或虫体钙化症状。

蛔虫性肠梗阻

4这种现象多见于小儿蛔虫病患者,并以两岁以下儿童发病率最高,蛔虫会在肠道内扭结成团,导致肠道梗阻;蛔虫性肠梗阻发病急,发病时肚脐四周或右下腹有剧痛感,并会出现呕吐现象,做腹部X线检查是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使君子的营养价值 驱蛔虫

使君子中含有的使君子氨酸钾在体外对整体猪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驱蛔虫的有效成分,因此可用使君子治疗小儿蛔虫病。


使君子的功效与作用 杀虫

使君子味甘气香而不苦,性温又入脾胃经,有良好的杀虫作用,可作为驱虫药治疗小儿蛔虫病、蛲虫病、虫积腹痛等疾病。


香榧哪些人不能吃 小孩香榧一天吃几个

3个即可。

小孩子的肠胃消化能力较弱,而香榧属于高热量、高蛋白、高油脂的食品,一次性食用量不可过多,一般幼儿吃3个香榧比较合适,注意吃的时候,将表面那层外壳和黑衣去掉,以免卡喉或加重消化负担。

注意:香榧在中医上是一味具有杀虫作用的食物,如果需要治疗小儿蛔虫、钩虫等,香榧用药最好咨询医生。


相关推荐

小儿蛔虫病应该怎样检查呢

1)患有蛔虫病的小孩,舌面上常有红斑出现,边缘整齐,呈圆形,可突出舌面,乳头状,数量多少不一,部位也不固定。2)可见孩子的下唇黏膜上出现针尖米粒样的颗粒丘疹,多为灰白色。3)常在孩子的巩膜上出现蓝色斑块,呈三角形、圆形或半月形,多分布于巩膜网状毛细管的顶端,不突出表面。4)面部可见有白斑,一般呈圆形,边缘较整齐,中间呈淡白色,不凸于皮肤黏膜。

怎样给宝宝防治蛔虫病

蛔虫病流行很广,是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以乡村儿童发病最多。成虫寄生在小肠,一般症状轻微或无,儿童或体弱者可有不思饮食、偏食、异嗜癖、腹痛,久之会造成营养不良。病人和带虫者小肠中寄生的成虫卵随粪便排出,特别是小儿随地大便,造成家庭内及其周围环境污染。用新鲜人粪施肥可污染蔬菜。食用污染了蛔虫卵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饮水等)后便受到感染。小儿常在地上爬玩,有的习惯将手指放入口中;或通过污染的玩具将虫卵

蛔虫怎么治 偏方治疗

1、大蒜适量,菜油少许。将蒜去外皮捣烂,加菜油少许拦匀,临睡前涂拭肛门周围,连用7天。杀虫止痒。2、韭菜适量。每晚临睡前将韭菜煎汤,待温后洗肛门。也可将韭菜用凉开水洗净捣烂绞汁,滴入肛门,每次3~5滴。驱虫止痒。

感冒了能吃洋葱吗

可以。洋葱性温,味辛辣,具有温肺化痰,温胃消食,宽中理气,解毒杀虫,疗疮消肿,降血压,降血脂等功用,适用于腹中冷痛,小儿蛔虫,风湿关节炎,脚气肿痛,皮肤溃疡,痢疾,百日咳,失眠症以及滴虫阴道炎等症。

小儿蛔虫病的症状与危害

1.幼虫期致病自二期幼虫侵入人体肠壁开始,经肝、肺移行,发育至最后在小肠内寄生,均可引起组织损伤,其中以肺病变更为明显。重度感染时,幼虫也可侵入甲状腺、脾、脑、肾等器官,引起异位损害。若通过胎盘,也可到胎儿体内寄生。2.成虫期致病肠蛔虫病绝大多数病例无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中儿童以腹痛为最常见,常从大便中排出蛔虫或呕吐出蛔虫。儿童可引起神经症状,如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等。蛔虫病可发生多种并发症,可

黑胡椒可有效治疗小儿遗尿

夜遗尿是一种常见病,在我国男孩子比女孩患此病的概率高,排除疾病引起尿床的原因,原发性夜遗尿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下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下黑胡椒可有效治疗小儿遗尿的偏方治疗小儿遗尿偏方小儿不自觉地排尿。睡中自出者,俗称尿床。常见于三岁以上的小儿。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如下为大家介绍一款黑胡椒有效治疗小儿遗尿的民间小偏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材料:黑胡椒适

如何预防蛔虫病

蛔虫是怎样进入人体的?蛔虫成虫,一般生活在小肠,每条雌虫每次产卵约20万,这些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受精卵在合适的条件下,逐渐变为有感染力的虫卵,通过各种途径,被人吃到肚里,在小肠里面虫卵脱壳,变为幼虫,穿过肠壁进入血流,长途跋涉,移行到肺,穿过微血管进入肺泡,然后沿支气管树向上逆行,抵达咽喉,被人咽下,经胃到小肠定居。从虫卵进入人体,到成虫产卵约60~75天。幼虫在移行的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小儿蛔虫病的护理方法

1.加强营养增进小儿食欲,供给含高热量、大量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的食物。2.减轻疼痛可采用腹部按揉或热敷。遵医嘱应用解痉镇痛药,如颠茄或阿托品。观察驱虫药疗效及药物副作用。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的症状和体征并配合医生积极处理。4.健康教育医学|教育网整理搜集指导家长和患儿掌握疾病防治知识,注意个人卫生,培养小儿良好饮食习惯和餐前便后洗手的卫生习惯。

小儿蛔虫病的不良反应

蛔虫病是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病,尤其在儿童最多见。主要是因小儿常在地上玩,手上带着含有蛔虫卵的尘土,不经洗手,就拿东西吃,或者生吃未洗净的瓜果、蔬菜,都会将蛔虫卵带入口中,进入胃肠道而感染得病。蛔虫寄生于肠道内摄取小儿的营养,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由于营养缺乏,病儿可见面黄、消瘦、贫血、发育迟缓。本病还会引起胃肠道症状,如肚脐周围阵痛、恶心、呕吐,有时还会从嘴里吐出虫子来。蛔虫能产生多种毒素,可使病儿出

小儿蛔虫病应该怎样检查呢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四大症状判断孩子是否患有蛔虫病:1)患有蛔虫病的小孩,舌面上常有红斑出现,边缘整齐,呈圆形,可突出舌面,乳头状,数量多少不一,部位也不固定。2)可见孩子的下唇黏膜上出现针尖米粒样的颗粒丘疹,多为灰白色。3)常在孩子的巩膜上出现蓝色斑块,呈三角形、圆形或半月形,多分布于巩膜网状毛细管的顶端,不突出表面。4)面部可见有白斑,一般呈圆形,边缘较整齐,中间呈淡白色,不凸于皮肤黏膜。温馨小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