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怎么治疗
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怎么治疗
概 述去年刘爷爷去医院做常规身体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刘爷爷患有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我想这与刘爷爷偏食的坏习惯必定有莫大关系。确诊之后,刘爷爷开始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积极配合治疗,并注意调节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下面我给大家说说刘爷爷的具体做法吧。
步骤/方法:1体检结果显示刘爷爷疑似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接着刘爷爷进行更全面和详细检查,最终确诊,然后就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确诊之后,医生了解刘爷爷的饮食习惯,并提出来相关建议,进行营养知识教育,要求纠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调和饮食习惯。
3治疗过程中发现刘爷爷经常腹泻,这可能是造成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的重要原因,于是医生先对腹泻进行彻底治疗。
4针对刘爷爷叶酸和维生素B12缺乏的情况,医生给予肌肉注射,同时服用适量钾盐,预防低血钾。
5通过饮食调节和适当的药物治疗,刘爷爷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已经明显改善。
中度贫血怎么治疗
一、维生素类药物
包括维生素b12、叶酸等,对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有特效,对其他贫血无效。大剂量的维生素b6治疗原发性或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有效,对其他贫血也无效。可见各种维生素类药物治疗贫血的机制是不同的,故不能盲目使用。
1、叶酸片
在人体内参与氨基酸及核酸的合成,并与维生素b12共同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和成熟,故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尤适用于妊娠期及婴儿型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用于恶性贫血时,需与维生素b12合用,可防治其神经症状。
2、维生素b12针剂
对骨髓造血功能及肝脏功能等均有一定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或恶性贫血,疗效较好。此药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故不可滥用。
3、辅酶维生素b12片
是一种新型的维生素b12。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等。需避光密闭贮存。
4、肝精片
含有维生素b12、叶酸等成分,用于恶性贫血等。但作用较弱。
怎样防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误诊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与巨幼细胞性贫血十分相似,如何防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误诊呢?请注意以下两点?
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骨髓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相当一部分病人可出现细胞遗传学改变,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具有诊断价值。若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核型均正常,未出现非随机染色体改变,故可除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诊断有一定提示作用,表明对于存在有类病态造血的病人,其遗传学检查尤为重要。
②巨幼细胞性贫血(表现的多样性日益明显,已不能单凭血红蛋白下降、大细胞形态改变等指标变化来诊断,而应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测定、染色体检查等多方面综合诊断,方不至于出现误漏诊而延误治疗时机。
正确的诊断是有效治疗的基础,熟悉每种疾病的检查特征,对疾病的鉴别有很大的帮助。
孕期贫血的分类
1.缺铁性贫血与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临床上常见的孕妇贫血为缺铁性贫血和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比较缓慢,而发生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则较急,且以消化道症状为主。
2.生理性贫血与病理性贫血因为妊娠期血容量增加,其中血浆增加比红细胞增加得多,血液被稀释,使正常孕妇的血色素下降至10克,则为生理性贫血,一般分娩后,血色素可逐渐上升至正常水平。如果血色素下降到10克以下,红细胞在330万/立方米以下者,则为病理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表现
(1)贫血 贫血起病隐匿,特别是维生素B12缺乏者常需数月。而叶酸由于体内储存量少,可较快出现缺乏。某些接触氧化亚氮者、ICU病房或血液透析的患者,以及妊娠妇女可在短期内出现缺乏,临床上一般表现为中度至重度贫血,除贫血的症状如乏力、头晕、活动后气短心悸外,严重贫血者可有轻度黄疸,可同时有白细胞数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偶有感染及出血倾向
(2)胃肠道症状 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舌炎,舌面光滑、乳突及味觉消失、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及便秘偶见。
(3)神经系统症状 维生素B12缺乏特别是恶性贫血的患者常有神经系统症状,主要是由于脊髓后、侧索和周围神经受损所致。表现为乏力、手足对称性麻木、感觉障碍、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小儿及老年人常表现脑神经受损的精神异常、无欲、抑郁、嗜睡或精神错乱。部分巨幼细胞贫血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可发生于贫血之前。
网织红细胞百分比高是什么样的状况
1、在周围血液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功能,因而对血液病的诊断和治疗反应的观察均有其重要意义.(1)提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缺乏叶酸,维生素B12)贫血,失血性贫血,尤以溶血性贫血时增加最为显著,常>10%.。(2)缺铁性贫血及巨幼细胞性贫血在给予铁剂,维生素B12,叶酸治疗之后,可见网织红细胞明显增加。
2、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系统的增生旺盛。多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特别是急性溶血性贫血,急性大出血引起的失血性贫血。当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有效时,可出现短时间的网织红细胞大量增加,以后即降至正常或稍高于正常。
3、这一项常用于辅助判断贫血的原因,如果没有贫血,它升高这么一点点是没有意义的.它反映人的造红细胞的能力,升高了提示造血旺盛.如果血常规中仅有这一项高了一点,说明血红蛋白是正常的,也就是说没有贫血.此时检查网织红意义不大.。
4、百分比高提示造血正常,平时多注意休息,饮食上营养平衡,不要偏食,多吃水果。
以上就是对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高所做出的详细解释。很多患者几乎都是过了50的老年人,他们的身体素质比较低,容易受到病毒的攻,为了避免这样的状况产生,可以多休息,多吃水果和蔬菜,提高自己的免疫力。
老年人贫血的症状
缺铁性贫血
可占20%~50%。常见的原因是慢性失血,以消化道失血为多见,老年人易患痔疮、肛裂、胃肠道癌肿、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及食管裂孔疝等。老年人由于牙齿脱落,咀嚼困难,或者患有食管疾病、中风,引起吞咽困难进食少,造成铁摄入不足。又常因患慢性胃炎、胃酸缺乏、胃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等导致铁的吸收障碍,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常见症状有头昏、耳鸣、乏力、忧郁、激动、幻觉等神经系统症状。有的表现为气短、胸闷、心悸、踝部水肿,易被误诊为心脏病。还有舌黏膜萎缩、口角炎、指甲扁平等表现。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对贫血耐受性差,即使轻、中度贫血,症状也很明显。
早期的胃肠道肿瘤伴出血常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盲肠癌肿在症状出现前常已有较长时间的隐匿性失血。如果忽略了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其后果不堪设想。
巨幼细胞性贫血
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老年人病情多数症状较重。除一般贫血症状外,消化道症状比较突出,如厌食、腹胀、腹泻、便秘。舌炎也较常见,舌质红且光滑,易误诊为消化道肿瘤。维生素B12缺乏时,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手足麻木、感觉障碍、步伐不稳、走路困难。
有的老年人还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淡漠、抑郁、嗜睡或精神错乱。
系统疾病性贫血
慢性感染、炎症或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称慢性病贫血。肺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肺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外伤、烧伤和恶性肿瘤、淋巴瘤、白血病等是常见的原发疾病。
系统疾病性贫血也称继发性贫血。常见的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贫血。慢性肾功能衰竭常有贫血,并随肾脏病变发展而加重。当血清肌酐超过309。4微摩尔/升(3。5毫克/分升)时,绝大多数患者出现贫血,称为肾性贫血。
它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人体所需要的叶酸和维生素B12都来自食物,动物性食品如肉类、动物肝、鱼、蛋、肾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新鲜蔬菜、水果、酵母,动物肝、肾和蘑菇中含有较多的叶酸。有些老年人偏食,长期吃素,或因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盲目控制饮食,或患空肠、回肠疾病以及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会造成叶酸、维生素B12的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
食物烹调过度、腌制及贮存过久,会破坏叶酸。胃大部切除后,内因子缺乏会影响B12吸收。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氟脲嘧啶、对氨柳酸钠等可影响叶酸或维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上述这些都会造成巨幼细胞性贫血。
患有严重的贫血怎么护理呢
贫血是指人体血液中血细胞数量的减少,主要是血红蛋白的减少,一般认为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数目<120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数目<110g/L,孕妇体内血红蛋白数目<100g/L,就可以认为有贫血症状。临床上有很多类型的贫血,像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主要变现为患者循环,呼吸,甚至泌尿生殖系统等都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不同类型和程度的贫血的护理方式是不一样的。,
经验: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血,导致缺铁性红细胞的产生,正常的红细胞数目相对减少,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贫血类型,患者一般表现为乏力,头晕,头痛,消化不好,有时伴有苍白和心率加快等。临床上的治疗对策一般是口服铁剂,如琥珀酸亚铁0.1g,每天三次,可有很好的效果。
巨幼细胞性贫血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贫血类型,多见于孕妇,主要是由于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发哦之红细胞发育不良而产生的贫血,这种患者一般脸色较苍白,严重的患者有反复感染和出血,消化功能也会有一定的障碍,一般对应的补充叶酸和维生素就能缓解贫血的症状。
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是较为常见的贫血,其恶性程度也要高得多,一般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出现障碍引起综合病症,患者会出现全血细胞的减少,但一般没有肝脾的肿大,治疗的办法一般是促造血治疗,注入一些激素或者是促造血因子来促进血细胞的生成。
巨幼细胞性贫血预防
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偏食习惯及不正确的烹调习惯。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在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高发区应积极宣传改进食谱。
对慢性溶血性贫血或长期服用抗癫痫药者应给予叶酸预防性治疗,全胃切除者应每月预防性肌内注射维生素B12一次。加强营养知识教育,纠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调习惯。
不酗酒。血液透析,胃肠手术患者加强营养,补充叶酸、维生素B12。服用影响叶酸、维生素B12吸收利用的药物时应及时补充叶酸、维生素B12。
婴儿应提倡母乳喂养,合理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孕妇应多食新鲜蔬菜和动物蛋白质,妊娠后期可补充叶酸。
三大老年人贫血症状
缺铁性贫血
可占20%~50%。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失血,以消化道失血最为多见,老年人易患、肛裂、胃肠道癌肿、溃疡性结肠炎、憩室、息肉及食管裂孔疝等。老年人由于脱落,咀嚼困难,或者患有食管疾病、中风,引起吞咽困难进食少,造成铁摄入不足。又常因患慢性胃炎、胃酸缺乏、胃切除术后、慢性腹泻等导致铁的吸收障碍,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常见症状有头昏、耳鸣、乏力、忧郁、激动、幻觉等神经系统症状。有的表现为气短、胸闷、心悸、踝部水肿,易被误诊为心脏病。还有舌黏膜萎缩、口角炎、指甲扁平等表现。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衰退,对贫血耐受性差,即使轻、中度贫血,症状也很明显。
早期的胃肠道肿瘤伴出血常以缺铁性贫血为首发症状。盲肠癌肿在症状出现前常已有较长时间的隐匿性失血。如果忽略了胃肠道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其后果不堪设想。
对于缺铁性贫血,治疗方法其实很简单,服用铁之缘片等铁剂就可以改善了,并应该多吃含铁量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红枣、鸡蛋、菠菜等。
巨幼细胞性贫血
它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人体所需要的叶酸和维生素B12都来自食物,动物性食品如肉类、动物肝、鱼、蛋、肾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2,新鲜蔬菜、水果、酵母,动物肝、肾和蘑菇中含有较多的叶酸。有些老年人偏食,长期吃素,或因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盲目控制饮食,或患空肠、回肠疾病以及萎缩性胃炎、慢性腹泻,会造成叶酸、维生素B12的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
食物烹调过度、腌制及贮存过久,会破坏叶酸。胃大部切除后,内因子缺乏会影响B12吸收。某些药物如苯妥英钠、氟脲嘧啶、对氨柳酸钠等可影响叶酸或维生素B12的吸收和利用。上述这些都会造成巨幼细胞性贫血。
患巨幼细胞性贫血的老年人病情多数症状较重。除一般贫血症状外,消化道症状比较突出,如厌食、腹胀、腹泻、便秘。舌炎也较常见,舌质红且光滑,易误诊为消化道肿瘤。维生素B12缺乏时,常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手足麻木、感觉障碍、步伐不稳、走路困难。
有的老年人还常出现精神症状,如淡漠、抑郁、嗜睡或精神错乱。
系统疾病性贫血
慢性感染、炎症或恶性肿瘤引起的贫血称慢性病贫血。肺脓肿、胆囊炎、泌尿系感染、肺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严重外伤、烧伤和恶性肿瘤、淋巴瘤、白血病等是常见的原发疾病。
系统疾病性贫血也称继发性贫血。最常见的有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及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的贫血。慢性肾功能衰竭常有贫血,并随肾脏病变发展而加重。当血清肌酐超过309。4微摩尔/升(3。5毫克/分升)时,绝大多数患者出现贫血,称为肾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