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疝的先兆表现
脑疝的先兆表现
(一)小脑幕切迹疝
1.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及频繁呕吐,其程度较在脑疝前更形加剧,并有烦躁不安.
2.意识改变:表现为嗜睡,浅昏迷以至昏迷,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或消失.
3.瞳孔改变:两侧瞳孔不等大,初起时病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稍迟钝,以后病侧瞳孔逐渐散大,略不规则,直接及间接光反应消失,但对侧瞳孔仍可正常,这是由于患侧动眼神经受到压迫牵拉之故.此外,患侧还可有险下垂,眼球外斜等.如脑疝继续发展,则可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这是脑干内动眼神经核受压致功能失常所弓[起.
4.运动障碍:大多发生于瞳孔散大侧的对侧,表现为肢体的自主活动减少或消失.脑疝的继续发展使症状波及双侧,引起四肢肌力减退或间歇性地出现头颈后仰,四肢挺直,躯背过伸,呈角弓反张状,称为去大脑强直,是脑干严重受损的特征性表现.
5.生命体征的紊乱:表现为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的改变.严重时血压忽高忽低,呼吸忽快忽慢,有时面色潮红,大汗淋漓,有时转为苍白,汗闭,体温可高达41℃以上,也可低至35℃以下而不升,最后呼吸停止,终于血压下降,心脏停搏而死亡.
(二)枕骨大孔疝:病人常只有剧烈头痛,反复呕吐,生命体征紊乱和颈项强直,疼痛,意识改变出现较晚,没有瞳孔的改变而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三)大脑镰下疝:引起病侧大脑半球内侧面受压部的脑组织软化坏死,出现对侧下肢轻瘫,排尿障碍等症状.
紧急处理: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严重状况,必须作紧急处理.除必要的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外,应立即降颅内压治疗由静脉输给高渗降颅内压药物,以暂时缓解病情.然后进行必要的诊断性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及部位,根据具体情况作手术,去除病因.如病因一时不能明确或虽已查明病因但尚缺乏有效疗法时,则可选择下列姑息性手术来缓解增高的颅内压:
1.脑室外引流术:可在短期内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暂时缓解病情.对有脑积水的病例效果特别显著.
2.减压术:小脑幕切迹疝时可作颈肌下减压术,枕骨大孔疝时可作枕下减压术.这种减压术常造成脑组织的大量膨出,对脑的功能损害较大,故非迫不得已不宜采用.
3.脑脊液分流术:适用于有脑积水的病例,根据具体情况及条件可选用①脑室脑池分流术;②脑室腹腔分流术;③脑室心房分流术等.
4.内减压术:在开颅术中遇到脑组织大量膨出,无法关闭脑腔时,不得不作部分脑叶切除以达到减压目的.但这只能作为一种最后的方法来考虑.
脑出血有什么先兆表现
1、经常出现反复性的流鼻血。
2、突然发作较为剧烈的头痛,或病程较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
3、和他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口齿不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
4、意识出现障碍,神志不清醒,大小便失禁。
5、出现头晕的症状,感到周围环境不停旋转,无法稳定的站立或是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是一过性的,也可反复出现或是愈发严重。
6、眼睛有重影出现,颈部变得僵直。
7、走路不稳定,身体一侧通常会感到麻木、乏力、不能灵活运动,手持物掉落,嘴歪、流口水。
8、一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一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使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此时如果大脑血管出现险情,大脑供血供氧就会出现问题,出现困倦、乏力症状。此外还会有手指麻木、原因不明跌倒、精神状态发生变化等前兆。专家表示,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刻不容缓。
脑疝的观察与抢救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头痛是进行性加重,且伴恶心、呕吐,可考虑为脑疝。
2.观察瞳孔变化: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灵敏度。
3.观察意识情况:通过谈话、疼痛刺激及肢体活动情况来判断意识障碍程度。
4.观察生命体征:血压升高、脉搏变慢有时达40一50次/分,呼吸深慢,是颅内压增高的早期症状。
护理措施
1.同神经外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发现脑疝先兆的症状.市即告知医师,同时予脱水药物(20%甘露醇)快速滴入,以降低颅内压力。
3.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4.呼吸停止应迅速进行气管插管,以呼吸机进行人工吸氧。
5.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或脓肿部位已确定的病人,情况紧急时配合医师先做穿刺临时降低颅内压。
6.对颅内压增高病人一般禁忌腰穿和高压灌肠。
脑中风常见的7个先兆
1、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2、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反复发作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3、跌跤: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可产生共济失调与与平衡障碍,而容易发生跌跤,也是一种中风先兆症状。
4、说话吐字不清:脑供血不足时,使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还有原因不明的口角歪斜、口齿不清或伸舌偏斜都要注意。
5、哈欠不断:如果无疲倦、睡眠不足等原因,出现连续的打哈欠,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缺血,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的表现,是中风病人的先兆。
6、精神改变:如嗜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现象,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精神状态发生变化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先兆。
7、流鼻血:中老年人鼻出血症状可能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经医学观察,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可能会发生脑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
颅内压增高综合症护理
(1)颅内压增高的动态观察:避免各种刺激因素(情绪激动、紧张、大量饮水、过量快速补液等)。对有颅高压症状的病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要及时处理。
(2)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运动的变化:意识改变是颅脑疾患病人最常见的体征之一。它往往反映了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状态。幕上肿瘤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朦胧意识等是脑疝的先兆症状。颅脑损伤病人有昏迷——清醒——昏迷过程,即有中间清醒期再昏迷是硬膜外血肿的有力证据。瞳孔的调节、对光反应灵敏度与动眼神经有关。瞳孔的观察在神经外科有着特殊的定位意义。幕上肿瘤病人出现病侧瞳孔先小后大、对光反应迟纯、消失,警惕颞叶疝的发生。颞叶疝首先出现意识、瞳孔、肢体运动的障碍,呼吸、循环系统的障碍在后期出现。枕骨大孔疝时突然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的障碍,后出现意识、瞳孔的改变。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宜在早期进行治疗,发生脑疝后再抢救则可留下不可弥补的后遗症。
(3)抢救的配合:脑疝的抢救需同心协力、争分夺秒,颞叶疝时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mg,要求在20分钟内滴完(可迅速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颅内压作用快,维持时间长)。以后视病情可每4~6小时重复滴注。枕骨大孔疝呼吸突然停止者可立即进行眶脑室穿刺术,挽救病人生命,同时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及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及应用兴奋剂。有脑室引流管的病人可先剪开引流管再接脑室引流瓶。
(4)脑室引流护理:
①引流瓶挂在高于病人头部10~15cm部位(病人额骨到引流葫芦瓶滴管之间的距离),过高不能起到引流的目的。过低引流过快可使脑室塌陷引起皮层和脑室内出血。
②引流管要保持通畅,不能扭曲或皱折。
③观察滴出脑脊液的颜色及量。滴出血性脑脊液证明有活动性出血,滴出混浊脑脊液证明有感染。
④注意保持伤口敷料及各衔接处敷料干燥。发现敷料湿时要及时寻找原因。
⑤脑室外引流不宜放过长时间,1周内应给予处理。
⑥病情稳定考虑拔管前先将引流瓶持高至20~25cm处,观察2日,注意有无颅压增高症状出现,若无不适可夹管2日,2日后正常无不适反应可考虑拔管。
⑦若挂高后仍出现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可考虑做脑脊液分流手术(脑室——腹腔引流术或脑室——心房引流术)。
脑出血八大先兆
脑出血发病急促,往往会在发病数小时或几天之内夺走患者的生命,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
其实,在脑出血发病之前,是有一些先兆表现的,可是,这些先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以至于很多患者错过了防治该病的最佳时机。
那么脑出血的先兆表现有哪些呢?
1:经常出现反复性的流鼻血。
2:突然发作较为剧烈的头痛,或病程较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
3:和他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口齿不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
4:意识出现障碍,神志不清醒,大小便失禁。
5:出现头晕的症状,感到周围环境不停旋转,无法稳定的站立或是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是一过性的,也可反复出现或是愈发严重。
6:眼睛有重影出现,颈部变得僵直。
7:走路不稳定,身体一侧通常会感到麻木、乏力、不能灵活运动,手持物掉落,嘴歪,流口水。
8:—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使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此时如果大脑血管出现险情,大脑供血供氧就会出现问题,出现困倦、乏力症状。
脑溢血先兆的症状
1.突然感到一侧身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手持物掉落,嘴歪、流涎,走路不稳;
2.与人交谈时突然讲不出话,或吐字含糊不清等;
3.出现短暂的视物模糊,之后又自行恢复了,或者也可能失明;
4.突然感到天旋地转,站立不稳甚至晕倒。这些表现可以短暂地出现一次,也可以反复出现或逐渐加重。一般来说,先兆症状出现后的第一年内,发生脑出血的风险性很高,2个月内发生的风险尤其高。出现这些先兆症状后,以下几个动作,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你检验是否患上了脑出血。[1]
脸部皱纹变了。脑出血发生之后,病变部位是在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它会影响到人身上所有肌肉的功能。脑出血发生后,面部肌肉控制力发生变化,皱纹也可能突然变轻。
吹不成口哨。脑出血的情况下,人的面部可能会瘫痪,此时吹口哨会出现漏风,发不出声音。
双手平举,手会下落。把双手向前平举起来,2分钟后,如果有一侧手下垂或者落下来了,说明很可能脑出血,这也与脑出血后的肌肉控制能力有关。
踮脚走不了路。踮起脚来,如果无法顺利走几步就摔倒了应警惕脑出血。练习该动作时,一定要在有扶手或可倚靠物体的旁边。
脑梗塞的先兆是什么
脑梗塞的先兆是什么?这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先兆,这就要求我们积极认真的了解,那么具体的脑梗塞的先兆是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看看能够得到哪些启示。
脑梗塞的先兆:
1、头晕、头痛突然加重或由间断性头痛变为持续性剧烈头痛。一般认为头痛、头晕多为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而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则多为出血性脑梗塞的先兆。
2、短暂性视力障碍,表现为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看东西不完整,这种现象多在一小时内自行恢复,是较早的脑梗塞预报信号。
3、语言与精神改变,指发音困难、失语,写字困难;个性突然改变,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或急躁多语、烦躁不安,或出现短暂的判断或智力障碍,嗜睡。
4、其他先兆表现,如恶心呕吐或扼逆,或血压波动并伴有头晕眼花或耳鸣,不明原因的反复鼻拙血,常为高血庇脑拙血的近期先兆。
5、困倦与嗜睡,表现为哈欠连连,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的反应。随着脑动脉硬化加重,动脉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严重恶化?80%左右的人在缺血性脑梗塞发作5至10天前,频频打哈欠,所以,千万不要忽略了这一重要的报警信号。
以上是对脑梗塞的先兆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脑梗塞是脑部比较严重的疾病,一定要认真的对待,最后建议大家在发现了脑梗塞的先兆的情况下一定要积极的到正规的医院咨询,以寻求到最佳的治疗方案。
脑血栓先兆有哪些
一、睡觉流口水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彦华说,如果老年人在睡觉时经常流口水的话,要留心脑血栓风险。
劳累过度、初戴假牙等,虽然也可引起流口水,但对于原本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危险因素的老年人来讲,经常流口水就很有可能是脑血栓或者脑血栓的先兆了。这类人流口水有三大特点:
首先,经常在夜间不自觉地流口水。门诊上经常听到一些脑血栓病人反映,自己夜里睡得正香的时候,突然会呛咳,甚至咳醒。这其实就是流口水造成的。
其次,患者流口水的时候,并不像劳累或者初戴假牙后流口水一样,睡觉时头侧向哪一边就往哪一边流,而是总朝一侧流。这主要是因为脑血栓多会造成咽腔局部肌肉功能不协调,进而出现单侧的吞咽功能障碍。在对这类脑血栓病人进行问诊的时候,很多人会说,自己除了有流口水的症状外,还出现过言语不清晰、一过性的单侧肢体不适、反应迟缓等。
再者,部分流口水的患者还会伴有周围性面瘫,如口角歪斜等,这都是轻度脑血栓所致。
二、哈欠不断
老人出现频频打哈欠等症状,不要以“睡眠不好”或“过度劳累”等原因来“自我安慰”。这种表现很可能就是发生中风的先兆,应提高警惕,立即就医。
患缺血性脑血栓病者,80%发病前5~10天会出现哈欠连连的现象。
三、血压异常
血压突然持续升高到200/120mmHg以上时,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血压突然降至
80/50mmHg以下时,是形成脑血栓的前兆。
四、高血压病人的鼻出血
这是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危险信号。
数次大量鼻出血,再加上眼底出血、血尿,这种人可能在半年之内会发生脑血栓。
五、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腿无力是偏瘫的先兆症状之一。
如果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变化,并伴肢体麻木无力时,则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信号。
六、突然发生眩晕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身医学门诊副主任医师彭国球提醒说,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尤以清晨起床时发生得最多。此外,在疲劳、洗澡后也易发生。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2天反复出现5次以上眩晕,发生心脑疾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
七、突然发生剧烈头痛
任何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伴有抽搐发作;近期有头部外伤史;伴有昏迷、嗜睡;头痛的性质、部位、分布等发生了突然的变化;因咳嗽用力而加重的头痛;疼痛剧烈,可在夜间痛醒。
颅压增高的缓解方法
(1)颅内压增高的动态观察:避免各种刺激因素(情绪激动、紧张、大量饮水、过量快速补液等)。对有颅高压症状的病人(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要及时处理。
(2)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运动的变化:意识改变是颅脑疾患病人最常见的体征之一。它往往反映了大脑皮质和脑干网状结构的机能状态。幕上肿瘤病人出现烦躁不安、嗜睡、朦胧意识等是脑疝的先兆症状。颅脑损伤病人有昏迷—— 清醒——昏迷过程,即有中间清醒期再昏迷是硬膜外血肿的有力证据。瞳孔的调节、对光反应灵敏度与动眼神经有关。瞳孔的观察在神经外科有着特殊的定位意义。幕上肿瘤病人出现病侧瞳孔先小后大、对光反应迟纯、消失,警惕颞叶疝的发生。颞叶疝首先出现意识、瞳孔、肢体运动的障碍,呼吸、循环系统的障碍在后期出现。枕骨大孔疝时突然出现呼吸、循环系统的障碍,后出现意识、瞳孔的改变。颅内压增高的病人宜在早期进行治疗,发生脑疝后再抢救则可留下不可弥补的后遗症。
(3)抢救的配合:脑疝的抢救需同心协力、争分夺秒,颞叶疝时静脉快速滴注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mg,要求在20 分钟内滴完(可迅速提高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颅内压作用快,维持时间长)。以后视病情可每4~6小时重复滴注。枕骨大孔疝呼吸突然停止者可立即进行眶脑室穿刺术,挽救病人生命,同时行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器辅助呼吸及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ml及应用兴奋剂。有脑室引流管的病人可先剪开引流管再接脑室引流瓶。
脑中风常见的先兆
1、肢体麻木:中老年人出现肢体麻木的异常感觉,除颈椎病、糖尿病外,如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或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时,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突然发病或单侧肢体乏力,站立不稳,很快缓解后又发作要当心。
2、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全恢复正常,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因为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反复发作的眩晕欲吐、视野缩小或复视。
脑溢血先兆的介绍
脑溢血又称脑出血,发病急,且进展迅速。数据显示,在发生脑出血的患者中,50%有先兆症状。脑溢血是指脑内微血管破裂出血,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好发于寒冷的冬季。常表现为突然的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瘫痪,因此病人会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跌倒,或手中的物品突然掉地,同时伴有口角歪斜、流口水、语言含糊不清或失语,严重者伴有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病因多与高血压、动脉硬化有关,具有起病急、后遗症多等特点,对老人的危害很大,是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脑瘤日常护理
下面讲述脑膜瘤患者护理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1)肿瘤位于欠状窦旁、小部、领顶部者,府注意现察病人的肢体活动。
(2)有癫痫病史者血注意观察癫痫发作的先兆症状,持续时间、性质、次数,按时服用抗颧痢药,并设专人陪护。
(3)大脑凸面脑膜瘤受压明显时可有精神症状,在护理时应注层保护病人,加强巡视,给予专人陪护。
(4)位于左侧个球的凸面脑膜瘤应观察各种失治的发生及种类、程度。采取合效的沟通方式.加强语言训练。
(5)对丁巨人帅瘤病人小现颅内压增高者,应注意观察头痛的程度、神志、脸7L、牛命体征的变化,防止脑疝的发生。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应该如何护理
一、密切观察病情:
严密观察患儿的神志、意识,生命体征及瞳孔变化,给予低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及血氧饱和度监测。颅内压增高可影响脑脊液循环,使脑水肿进一步加重,严重可致脑疝危急生命。患儿颅内压增高发生时间越早,压力越高,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因此对颅内压增高先兆的观察尤为重要。年长儿可自诉头痛,婴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差,如果发现幼儿紧邹眉头或抚摩额头,血压升高,心率、呼吸变慢,前囟门膨隆,烦躁、惊厥等表现,则为颅内压升高,若出现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呼吸不规则,瞳孔缩小或大小不一,对光反射迟钝,提示脑疝的可能。应立即报告,并积极配合抢救抢救。
二、补液适当:
因补液不足,易发生循环不良,补液过多,又容易引起脑水肿,故护理过程中要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