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出生体重多少算标准 孩子出生体重越重越好吗

宝宝出生体重多少算标准 孩子出生体重越重越好吗

答案当然不是。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一般为3.0公斤(2.5~4公斤)。出生体重低于2.5公斤的新生儿称为低体重儿。要是宝宝太重了,妈妈分娩的时候就更困难,而宝宝成年后得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也更高。

宝宝出生体重低怎么办 如何预防宝宝低出生体重?

产前保健是避免低出生体重婴儿和早产的最好方式之一。它可以检测任何影响宝宝生长的医疗疾病,如先兆子痫和妊娠糖尿病。产检时,医生会监测你的体重、血压、婴儿的生长。

摄取健康和营养的食物,特别是怀孕的开始。增加叶酸的摄入量,它有助于婴儿的出生体重,并让你健康。你可以食用全榖物、水果和蔬菜。

饮酒和吸烟会增加婴儿低出生体重的机会。因此,停止喝酒、抽烟和服用药物。拥有足够的睡眠、降低压力,以帮助胎儿的生长。

新生儿多重算正常

孩子出生体重当真是越重越好吗?

答案当然不是。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体重一般为3.0公斤(2.5~4公斤)。出生体重低于2.5公斤的新生儿称为低体重儿。要是宝宝太重了,妈妈分娩的时候就更困难,而宝宝成年后得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也更高。

如何生出一个体重合格的宝宝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孕期控制体重,不盲目进补,不忽视营养摄入,这才是对宝宝和孕妈咪自己负责的样子。

孕妇整个孕期体重建议增加不应超过12公斤(这是在标准体重的情况下,标准体重=身高-105,在这个基础上可上下浮动10%均算为正常),孕期体重增加并非是匀速的,孕期的前三个月,体重大约增加2~5斤;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每月约增加2~6斤,约合每周增加一斤。

如果孕妇体重低于标准体重超过10%,孕期增加14-15公斤为正常,孕期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的,应增加7-8公斤为正常。

孕期最佳的体重增加方式是缓慢而又稳定地增加,正常体型者在怀孕中晚期,每周体重增加控制在0.5kg左右为宜。

如果整个孕期增加20公斤以上或孕妇体重超过80公斤,都是危险的信号。

那么准妈妈怎样做才能避免缺乏营养,又不会营养过剩呢?

1、准妈咪在孕期应当注意摄入食物的品种多样化、合理搭配荤素、均衡体内营养,在此基础上才能保证母胎的健康。

2、准妈妈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定时、定量、定点,对于冷冻、辛辣食品应该闭上嘴巴,少吃过甜、过咸、不易消化的食物。

3、适当运动,锻炼身体,促进新陈代谢,既能消耗多余的脂肪,维持身体的平衡,也能预防病毒的感染,对于生宝宝也更有利哦~

宝宝是如何发育的

宝宝发育标准分体重增长标准基本规律,身高(长)增长标准基本规律。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2kg-4.3kg左右。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0.18kg-0.2kg,4-6个月时每周增长0.15kg-0.18kg,6-9个月时每周增长0.09kg-0.12kg,9-12个月时每周增长0.06kg-0.09kg。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kg-3kg。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kg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0.6kg

7-12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月龄×0.5kg

2-7岁体重(kg)=年龄×2+8kg

新生儿体重增长标准

新生儿体重增长规律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婴儿体重的计算标准

1~6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6

7-12个月:标准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kg)=8+年龄×2

宝宝的胖与瘦

宝宝是否健康?许多人的判断来自第一眼。肉乎乎的小胳膊小腿,这样的小宝宝给人的印象是“身体健康”,而像“虾仁”一样弱小的宝宝,不管是家人还是外人,都会为他(她)担心不已。

没有理想的出生体重

虽然出生时胖嘟嘟的宝宝比瘦筋筋的宝宝更让父母放心,但医生们并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并没有理想的出生体重,足月出生的宝宝,体重大概在2.5~4千克之间,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都是合适的体重。

胖与瘦的背后

无论孩子出生时体重是多少,重要的是要看他(她)今后的长势。在出生后第一个月,如果宝宝身体健康,每周称一两次体重比较合适,然后是每半个月称一次。在宝宝1岁前,有一个体重增长的大概值:

?? 1~3个月,平均每天增加25克左右;

?? 3~6个月,平均每天增加20克;

?? 6~9个月平均每天增加15克;

?? 9~12个月,平均每天增加10克。

有的宝宝出生后即使不在标准体重范围内,也并非都是生长发育异常。如果孩子体重增长一直很均衡,而父母本身就是瘦弱的体形,即使孩子体重在最低线以下,也没必要担心。瘦小的孩子并不代表身体不强壮,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体重曲线下端的瘦孩子,通常只是吃得少,或者父母很瘦,并没有健康问题。

现在倒是肥胖婴儿越来越让人担心。不过,在1岁之前,宝宝胖些是很正常的。在这个时期,宝宝在储备脂肪和能量,以备成长所需,这种储备在1岁时达到高峰。第二年,宝宝开始学习走路,每天消耗会更多,体重和身高的增长都会放缓。一直到孩子6岁,体重增加得都很少

新生儿体重有什么增长规律

先了解宝宝出生时的体重,现在的月份,吃奶的量。

我们的处理方式:

告诉妈妈现在医师把宝宝体重增加的情况分成三类:

---增加得很快

---增加的很慢

---中度的增加

计算体重公式:出生体重+ 6 x 0.7+(月龄-6)x 0.5

但这三种均是因人而异,婴儿体重增加得很慢,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问题,出生时的体重约3公斤左右,到5个月-6个月大时约6公斤左右,约出生时的2倍,但出生时如较大的宝宝,则在5个月-6个月大时他的体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宝宝出生至二个月平均每月约增加0.5公斤,10-12个月每月约增加0.3公斤,2岁后每月约增加0.2公斤左右,这些资料可供妈妈作参考。小儿的体重、身长的增长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有时快有时慢,这是生理现象。

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出生体重过轻孩子很容易早熟

一项研究报告称出生时体重较轻或者婴幼儿早期体重增加过快或许会加快青春期的到来。而之前有研究发现,早熟和乳腺癌、睾丸癌、高血糖以及肥胖有关。

德国研究人员搜集215名青少年的出生体重以及他们6岁~13岁期间的身高体重等数据,来判断他们进入青春期的年龄及其和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出生时的体重低于正常值、两岁以前体重迅速增加的孩子们,青春期的到来平均比同龄人早了四至七个月。

在早熟的孩子中,近21%的孩子出生时体重较轻,而青春期“准时”到来的孩子中,只有10%的孩子出生体重较轻,在青春期较迟到来的孩子中,这一比例更只有6%。

除此以外,有42%的早熟孩子从出生到两岁期间体重曾快速增加,而在青春期“准时”或较迟到来的孩子中,这里比例分别为20%和19%。

研究人员表示,出生体重和婴幼儿早期体重与青春期开始时间这种关系的产生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

宝宝出生时多重最健康聪明

出生时越重智商越高?

你生下来的时候多少斤?快回忆一下,因为科学家说出生体重可能影响你的智商高低、身材胖瘦,甚至可以影响你一生的健康——比如说,你将来是不是更容易得糖尿病、高血压、呼吸疾病、精神疾病……甚至是癌症。别以为我“忽悠”你,这是有研究证据的。 足月的小宝宝刚生下来时,体重在5斤到8斤的范围内比较合适,如果你还不到5斤,就是低体重儿,如果超过了8斤,就是巨大儿啦。

出生时越重智商越高?

英国医学研究协会理查斯博士领导了一项研究,对3900名1946年出生的男女进行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出生体重与智力成正比,也就是说生下来的时候越重,长大以后越聪明,如果是低体重儿,认知功能则可能受到影响。至于原因,科学家们还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大宝宝的脑容量比较大,或是脑中的连结比较多。

不过,科学家也说了,不能完全“以体重论英雄”,影响人智力的因素千万种,出生体重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比如生活的空间很狭小啊,空气污染很严重啊,甚至爸妈经常爆发离婚大战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

从出生体重看长大后身材

如果你生下来的时候瘦小枯干,别以为长大后能继续做个骨感美人,结局也许完全相反——低体重儿成年后更容易变成胖子。

专家介绍说,宫内发育迟缓的孩子,在妈妈子宫里时为了满足能量需要,只能拼命摄取营养,他小小的身体也给自己设置了符合当时情况的代谢水平——比如更容易吸收、更容易储存、不容易流失。当这个孩子出生后,营养情况发生了变化,已经能够满足他的需要了,但体内原定的程序并没有改变,造成了他之后的代谢异常。所以低体重儿成年后往往更容易肥胖,也更容易患上各种代谢性疾病。

这已经是先天的弱势了,偏偏低体重儿很容易在出生后被家长火速“催肥”,其实这样危害更大,被催肥的孩子将来患糖尿病、冠心病等的几率更大。

低体重儿易发胖,巨大儿也好不到哪里去。目前有研究显示:出生体重过大,不仅生的时候“害人害己”(想想***生你生得多辛苦~~~),将来成年后肥胖的风险也比较大,并可能易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虽然“将来是个胖子”的事实已经让人很绝望了,但很可能你不只是胖,还是又矮又胖。潘慧教授说,体重偏低的新生儿,大概有1/4将来身高达不到应有水平。除了先天不足,低体重儿出生后也更容易胃口不好,生活习惯不好,经常生病等等,所以最终的身高更容易矮小。

那剩下的3/4呢?其实,很多低体重儿出生后会实现追赶生长,如果两岁前能够达到正常水平,将来就不会是小个子。

出生体重与疾病风险

“成年疾病的胎儿起源”在国外已经有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甚至有专门的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在国内,首都儿科研究所对1948年至1954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出生的人也进行了这样研究,结论是一致的——出生体重确实可以影响成年后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胚胎发育时期的不良影响可以持续终生。

冠心病:低体重儿更容易患冠心病。研究显示:出生体重5斤以下与6斤以上的人群相比,冠心病的发生机率从11%下降到了3%。

高血压:多国研究都证实,出生体重与儿童及成年人的血压呈反比,出生体重过低的人成年后血压会更高,出生后追赶生长的人更严重。

糖尿病:国外研究证实:出生体重为5.5磅的人比9.5磅的人得2型糖尿病的几率高三倍。低体重儿易患糖尿病,但出生体重大于4.5kg时,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会提高。

呼吸系统疾病:宫内生长限制和低出生体重与肺的发育及功能的改变有密切联系,包括增加呼吸窘迫的风险,削弱呼吸道功能等。这样的儿童更易患哮喘等疾病。

免疫功能低下:研究证实,宫内营养不良会影响免疫系统发育,低出生体重的婴儿常伴有免疫系统疾病。

乳腺癌:出生体重越低,得乳腺癌的风险越小。研究发现出生体重2.5 kg以下的女性比出生体重4.0 kg 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低50%——终于有一项低体重儿的优势了。

睾丸癌:瑞典研究显示,不管是低体重儿还是巨大儿,患睾丸癌风险都会增大

肝母细胞瘤:低出生体重的婴儿有着明显的高患病率,比正常出生体重的人群高了15倍。

精神疾病:宫内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研究指出,低出生体重与精神分裂症和男性抑郁症有明显的关系。协和的研究也证实低体重儿更容易患痴呆。

婴儿体重的生长规律

先了解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吃奶的量。我们的处理方式:告诉妈妈医师把宝宝体重增加的情况分成三类:增加得很快、增加的很慢、中度的增加。

计算体重公式:出生体重+ 6 x 0.7+(月龄-6)x 0.5

但这三种均是因人而异,婴儿体重增加得很慢,并不一定表示他有什么问题,出生时的体重约3公斤左右,到5个月-6个月大时约6公斤左右,约出生时的2倍,但出生时如较大的

新生儿体重

宝宝,则在5个月-6个月大时他的体重增加不易到2倍。一般宝宝出生至二个月平均每月约增加0.5公斤,10-12个月每月约增加0.3公斤,2岁后每月约增加0.2公斤左右,这些资料可供妈妈作参考。小儿的体重、身长的增长不是呈直线上升的,有时快有时慢,这是生理现象。

儿童保健专家提议,在小儿出生后的2、4、6、9、12个月应各称一次体重;1-3岁,每隔半年称1次;3-7岁每年称1次。将每次结果标在生长图上,描成体重曲线,然后对小儿体重曲线的形态和趋势进行客观的评价。如果孩子的体重曲线与标准体重曲线平行,表示生长速度正常;如果体重曲线平坦或向下,则表示生长缓慢,应该积极寻找原因。

参考数据:

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时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按体重增长倍数来算,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在出生第二年,宝宝体重平均增长2500-3000克。

新生儿生长规律

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000克左右,一直到青春发育期。

不同阶段宝宝体重计算公式:

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

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

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宝宝出生时多少斤最健康聪明

从出生体重看长大后身材

如果你生下来的时候瘦小枯干,别以为长大后能继续做个骨感美人,结局也许完全相反——低体重儿成年后更容易变成胖子。低体重儿成年后往往更容易肥胖,也更容易患上各种代谢性疾病。这已经是先天的弱势了,偏偏低体重儿很容易在出生后被家长火速“催肥”,其实这样危害更大,被催肥的孩子将来患糖尿病、冠心病等的几率更大。

低体重儿易发胖,巨大儿也好不到哪里去。目前有研究显示:出生体重过大,不仅生的时候“害人害己”,将来成年后肥胖的风险也比较大,并可能易患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出生体重与疾病风险

出生体重确实可以影响成年后多种疾病的患病风险,胚胎发育时期的不良影响可以持续终生。

冠心病:低体重儿更容易患冠心病。研究显示:出生体重5斤以下与6斤以上的人群相比,冠心病的发生机率从11%下降到了3%。

高血压:多国研究都证实,出生体重与儿童及成年人的血压呈反比,出生体重过低的人成年后血压会更高,出生后追赶生长的人更严重。

糖尿病:国外研究证实:出生体重为5.5磅的人比9.5磅的人得2型糖尿病的几率高三倍。低体重儿易患糖尿病,但出生体重大于4.5kg时,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会提高。

呼吸系统疾病:宫内生长限制和低出生体重与肺的发育及功能的改变有密切联系,包括增加呼吸窘迫的风险,削弱呼吸道功能等。这样的儿童更易患哮喘等疾病。

免疫功能低下:研究证实,宫内营养不良会影响免疫系统发育,低出生体重的婴儿常伴有免疫系统疾病。

乳腺癌:出生体重越低,得乳腺癌的风险越小。研究发现出生体重2.5 kg以下的女性比出生体重4.0 kg 以上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低50%——终于有一项低体重儿的优势了。

相关推荐

宝宝每个月体重应该增加多少

新生儿出生后2~3天,由于胎粪的排出、胎脂的吸收及丧失水分较多,加上初生孩子吸吮能力弱、吃奶少,可以出现暂时性的体重下降,甚至比出生时的体重还低,临床上称“生理性体重下降”。到出生第3~4天,体重减轻可达出生体重的6~9%。如:出生体重3700克,到第3~4天可以减轻222~333克,此后,随着孩子吃奶量的增多,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逐步调整,体重会逐渐增加,恢复到出生体重。若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或生后第10天仍未回升到出生时水平,那就不是正常的“生理性体重下降”了,应该找找原因,是否喂养不当、

出生宝宝一个月长几斤正常 宝宝一岁内体重增长参考标准

1、正常足月的宝宝出生体重为2500—3999克左右。 2、最初3个月,宝宝每周体重增长180—200克。 3、4—6个月时每周增长150—180克。 4、6—9个月时每周增长90—120克。 5、9—12个月时每周增长60—90克。 6、按体重增长倍数来宝宝在6个月时体重出生时的2倍,1岁时大约是3倍,2岁时大约是4倍,3岁时大约是4.6倍。 备注:不同阶段宝宝体重公式:6个月以内体重=出生体重+月龄×600克;7—12个月体重=出生体重+月龄×500克;2—7岁体重=年龄×2+8000克。

体重儿会引发什么疾病

足月新生儿的出生体重,是胎儿营养以及出生后健康发育的一项指标。 宝宝因孕周已足,但出生后能力低下,容易发生营养不良、胎粪吸入、肺炎等感染性疾病,还有低体温、红细胞增多症、高胆红素血症、低血糖、颅内出血、寒冷损伤综合征、宫内感染、产科因素引起的疾病及畸形等先天异常。尤其容易发生发育、神经行为及智力落后,且小于胎龄儿死亡率为正常足月儿的8倍。 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可能会影响儿童及青春期的血压。出生体重越低的儿童,在4-18岁时血压越高,并且波动范围也越大。这提示低体重儿今后可能有发生高血压的危险。

两个月宝宝多重正常 两个月宝宝体重方法

每个宝宝出生体重不一样的,家长也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计宝宝的正常体重: 1-6个月婴儿体重出生体重(kg)+月龄×0.7 7-12个月婴儿体重=6kg+月龄×0.25 例如:宝宝出生时为4kg,那2个月后的正常体重应该为:4+2×0.7=5.4 kg。

儿童肥胖的标准

孩子理想体重的科学标准 1—6个月: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6; 7—12个月:标准体重(千克)=出生体重(千克)+月龄×0.5; 1岁以上:标准体重(千克)=8+年龄×2。 根据公式:(实测体重/标准体重—1)×100%,如果超过了标准体重的10%,可以看做超重,一旦超过了20%,则属于肥胖。 儿童肥胖程度可分为三级: 轻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20%—30%。 中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30%—50%。 重度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标准体重50%以上。

影响婴儿体重的因素

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初产年龄:初产年龄在30岁以下,新生儿出生体重随孕妇年龄增加而增加,超过31岁则随年龄增加而减少。 2、孕周:胎儿在母体中的时间太短或太长,均会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孕35至39周,新生儿出生体重随 周增加而明显增加:孕40周至43周,体重增加较慢;孕44周后,体重反而下降。 3、胎次及多胎:第二胎第五胎新生儿出生体重与第一胎相比,呈递增现象,多胎新生儿体重一般都较低。 4、孕妇健康状况:孕妇患高血压、心脏病、肾病等疾患,新生儿出生体重低。如感染病毒或其它微生

新生儿体重下降是为什么

任钰雯:非常非常正常,不但是母乳喂养的孩子,只要婴儿出生以后他的出生体重受种种因素的影响,比如说妈妈在生产过程当中是不是有过量输液,是不是产程过长,种种因素影响婴儿的出生体重标准是婴儿出生以后两周之内体检体重能够恢复到出生体重,这个都是正常的。婴儿出生的时候有一个正常自然现象就是胎便的排掉,小婴儿本来才几斤,不停地排胎便(把体内的胎便排掉)首先就是体重下降的过程,还有水分的丢失,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如果产程很长母亲又过多输液可能造成婴儿出生体重略微上升一点。在出生前后的两周体重下降都是很正常,只要两

一周岁宝宝身高体重标准测量方法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计方法身高、体重是衡量小儿生长发育是否正常的一项重要指标。现将小儿正常身高、体重标准公式方法介绍如下: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出生后第一年大约增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以后每年大约平均增长5厘米,因此2—12岁以后小儿身长(厘米)

早产儿体重增长标准是多少

1.早产儿体重标准 早产儿,其出生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少数早产儿体重超过2,500g,其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为差者,仍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凡因胎盘功能不足等因素而出生体重减轻到该胎龄正常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或较平均数低两个标准差以下者称为小于胎龄儿(小样儿,成熟不良儿)。亦把出生体重2,500g以下的统称为低体重儿,把出生体重低于1,500g者称为极低体重儿,其中都包括早产儿和小于胎龄者。 2.早产儿体重多少正常 作为一般的标准出生体重2000克以上的早产儿长到

如何合理控制宝宝的身高和体重

婴幼儿体重标准测量公式 1-6个月时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6(公斤) 7-12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或3公斤)+月龄×0.5(公斤) 2-10岁体重(公斤)=年龄×2+7(或8) 婴幼儿身高标准的增长规律 足月儿身长平均为50厘米,孩子出生后第一年大约会长25厘米,所以一岁时大约是75厘米,如果矮了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