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怎样查骨髓癌

怎样查骨髓癌

一、实验室检查

1.血象 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无特殊意义,可正常或减少,进展至浆细胞白血病时,白细胞可增多。全面的血细胞计数能发现贫血和红细胞形态异常。反映红细胞沉降于试管底部快慢程度的红细胞沉降率(血沉),通常异常升高。本病1/3的患者由于骨骼病变导致钙释入血液而出现血钙升高。然而,最关键的诊断性实验是血清蛋白电泳和免疫电泳,可用于发现和鉴定最能说明问题的异常抗体。85%的本病患者能发现这种异常抗体。

2.血沉增快 红细胞呈缗钱样排列。这常是骨髓瘤的显著特征。

3.骨髓象 出现骨髓瘤细胞。比例多少不等,骨髓瘤细胞有灶性分布的特点,最好行骨髓活检或多部位穿刺。此外,瘤细胞容易在涂片时被推至尾部,应注意检查涂片尾部。在透射电镜下可看见瘤细胞内发达的粗面内质网。

4.M蛋白的出现 在血清蛋白电泳上表现的是一窄底高峰,在免疫电泳上表现的是异常沉淀弧以及2种轻链的不平衡。

免疫固定电泳是用单克隆抗体检测免疫球蛋白,结合免疫电泳的分离技术和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和高敏感性,因而较普通的免疫球蛋白电泳更准确、敏感、快速。其对单克隆抗体的检出敏感性为50-150 mg/dl,尤其对于疾病早期或IgD型检出率大大提高。免疫固定电泳结合血清蛋白电泳、免疫球蛋白定量可最大程度上避免漏诊、误诊。

血清游离轻链(FLC)的测定: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初开发出针对轻(L)链“隐藏区”;表位(L链通过二巯键与H链结合的表位)的检测试剂,该试剂作为抗体只与FLC结合,而不与完整的Ig上的L链结合,因此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能检测正常人FLC水平,敏感度达每升数毫克水平。与常用的M蛋白检测方法相比,血清FLC比浊法除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外,还具有检测快速、方便等优点,是一种定量的检测方法。Lachmann等比较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以及游离轻链的方法单独或联合使用测定骨髓瘤患者恤清M蛋白。结果发现,采用单独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轻链型多发性骨髓瘤和不分泌性多发性骨髓瘤的M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0%、45%和0;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对上述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95%、75%和0;单用血清游离轻链对上述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96%、100%和82%,但如果在游离轻链以及血清蛋白电泳的基础上再加上免疫固定电泳,并不能使检出进一步提高。由此可见,常用的几种检测方法中,血清游离轻链测定是检出M蛋白阳性率是最高的,尤其对只分泌L链的浆细胞疾病或不分泌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来说,M蛋白检出率是现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但是其不足之处是只能检出L链的类型,不能检出重(H)链,因此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则能对分泌完整Ig的的MM进一步明确H链分型。此外,有研究证实血清FLC的随访更能反映疾病进展情况,而且由于FLC的半衰期短,反映疾病进展以及疗效均较完整免疫球蛋白的监测要快速。

5.流式细胞检测 骨髓瘤细胞常表达CD38,CD138。

6.细胞遗传学检查 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在高危的t(4;14)患者中常有FGFR-3高表达,在这些患者中可使用FGFR-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这些患者进行自体移植的获益并不大。如果进行移植,建议使用降低预处理强度的移植(RICT)。甚至有人认为即使在FGFR-3低表达的患者也可在初始治疗时选择使用马法兰强的松(MP)+FGFR-3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常规细胞遗传学显带方法约有50%的患者可检出染色体的异常,而使用荧光原位杂交以及微阵列技术可在大多数患者中发现染色体的异常。G显带出现13号染色体的异常以及亚二倍体提示预后较差,其他显示预后较差的有t(4;14),t(14;16)以及p53缺失。FISH比传统的显带方法检出的Del13的阳性率更高,常规显带技术只有16%的检出率,FISH可有高达46%的检出率。

骨髓癌的主要症状

骨髓瘤是持续的脊柱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多发者其痛范围很广。约40%~50%的患者伴有病理性骨折。易出现截瘫 和神经根受压症状。一般有进行性贫血,血沉明显增快。部分患者血清钙增高,常伴有继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血清总蛋白量增高。球蛋白增多,白蛋白减少或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大部分有异常免疫球蛋白峰。尿蛋白常呈阳性,但本-周蛋白阳性率不高,约30%~60%。同时尿中草酸钙结晶 与碱性磷酸盐 增多。骨髓涂片呈现增生性骨髓象,浆细胞数目至少占有核细胞的8%。

详细症状

骨髓瘤是中年和晚年(40~60岁)发生的多发恶性骨髓内肿瘤。椎体、肋骨、胸骨、颅骨和骨盆为其好发部位。晚期,股骨和肱骨亦可被累,但膝和肘以下的骨质极少发生。其主要症状为疼痛,初期为间歇性,继为持续性,疼痛十分剧烈。神经可能被压迫,造成放射性疼痛或截瘫。肿瘤一旦发现后,多数患者逐渐发生进行性贫血和恶病质变化。但很少产生转移瘤,肺部极少被累。实验室检查可发现以下数种变化:①约50%病例的血清球蛋白增高;②约50%病例的血清钙增高,有高至18毫克%者;此种病例的甲状旁腺有继发性增生;⑧进行性贫血,系因造血机构被肿瘤破坏所致;④少数晚期病例的周围血液中可能发生假性浆细胞白血病现象,⑤75%病例屎中有凝溶蛋白,⑥约有70%病例在晚期发生肾病。x线检查时,在被累的骨质中,可以发现多数溶骨性穿凿形缺损,周围无反应性新骨增生,此为骨髓瘤的特点。所以病理性骨折较多。椎体发病时,则产生压缩骨折。四肢发生病理性骨折时,可以引起小量骨膜反应性新骨增生。在颅顶骨中骨髓瘤的典型x线征象为分布不规则的多发穿凿形缺损,一见即可识别。但长骨骨干发病时,骨质的破坏有时与此不同,根据x线照片无法与溶骨性骨肉瘤或转移瘤区别。[治疗]化学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具有一定疗效,对有严重贫血者可输血,有截瘫者施行椎板切除术,有病理骨折者施用适当的外固定。单发于肢体者,可以考虑截肢。疼痛严重者可施行放射线治疗。

骨髓活检和骨髓穿刺区别

骨髓活检:

骨髓活体组织检查术简称,就是用一个特制的穿刺针取一小块大约0.5~1厘米长的圆柱形骨髓组织来作病理学检查。操作方法与骨髓穿刺术完全相同,取出的材料保持了完整的骨髓组织结构,能弥补骨髓穿刺的不足。

骨髓穿刺:

骨穿,是抽取少量骨髓进行检查。骨髓充填于骨髓腔和骨骼松质网眼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有造血功能,黄骨髓有大量脂肪组织。随年龄增长,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黄骨髓代替。红骨髓保留于椎管、胸骨、肋骨、锁骨、肩胛骨、髂骨、颅骨及股骨和肱骨上端的松质内,是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血细胞的质和量的异常是血液病的重要病理变化。

骨髓癌的日常护理

1、饮食护理

在治疗期间要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给予低钠、低蛋白或麦淀粉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而有高尿酸血症及高钙血症时,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预防或减轻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2、适当运动

骨髓瘤患者可适当活动,过度限制身体能促进病人继发感染和骨质疏松,而应避免负载过重,防止跌、碰伤等,注意防止由此引起血液循环不良。

3、睡眠护理

患者要有舒适的卧位,避免受伤,特别是坠床受伤;此外还要经常给患者睡硬板床,可以防止病理性骨折,忌用弹性床。

4、口腔护理

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由于代谢物积累过多,部分废物进呼吸道排出而产生口臭,影响患者食欲,所以应做好口腔护理,适当给予0.05%洗必泰液和4%碳酸氢钠液交替漱口,预防细菌和真菌感染。

5、预防感染

1)骨髓瘤疾病多以呼吸道感染和肺炎为多见,其次是泌尿道感染,故应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温湿度适宜,避免受凉和防止交叉感染。

2)对肢体活动不便的老年卧床病人,应定时协助翻身,动作要轻柔,以免造成骨折;而受压处皮肤应给予温热毛巾按摩或理疗,保持床铺干燥平整,防止褥疮发生。

以上就是有关多发性骨髓瘤护理措施的相关讲述,希望大家都能够仔细看看,相信对于病情会有不少的帮助,治病也是贵在坚持的。最后,祝大家都能够早日痊愈。

骨髓癌的饮食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饮食宜清淡,选用抑制骨髓过度增生的食品,如海带、紫菜、裙带莱、海蛤、杏仁。对症选用抗血栓、补血、壮骨和减轻脾肿大的食品。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给予低钠、低蛋白或麦淀粉饮食,以减轻肾脏负担。如有高尿酸血症及高钙血症时,应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以预防或减轻高钙血症和高尿酸血症。

骨髓瘤的饮食调理食疗方

(1)抑制骨髓过度增生食疗方桃花鱼片:青鱼肉适量,桃仁酥10g。鱼肉切丝,共炒熟即可。适用于各型多发性骨髓瘤。

(2)抗血栓食疗方山楂甜羹:山楂50g,红花50g。煮羹作点心食。适用于伴有高粘滞血症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3)补血、抗消耗食疗方黄芪银耳汤:黄芪9g,银耳12g,加水300ml,文火煮1小时加冰糖适量,每日服一次。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缓解期,气阴虚,口干,盗汗,失眠者。

血小板降低的原因

生理性有妇女月经期;病理性有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骨髓纤维化,何杰氏病,结核病,骨髓癌移植,坏血病,恶性贫血,肝炎,部分巨幼红细胞贫血,严重感染,苯、砷、金制成中毒,放射线及过度镭照射,抗癌药,抗甲状腺药,噻嗪类利尿剂,特发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脾功能亢进,进行体外循环时,血栓性血小板降低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巨大血管瘤等。

骨髓癌的饮食宜忌

骨髓瘤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忌口应该科学合理,因时节,因病,因人而异,如夏天不宜食用温燥性的食物,冬季则应该避免凉冷食物,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饮食宜清淡,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病人应忌燥热伤阴食品。油炸、腌制、煎制、熏制、烤制的视频在烹制过程中,因高温,腌渍等等方法,容易产生致癌物质,病人更应该少吃。那么,骨髓瘤的饮食禁忌有哪些。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该注意食物一定要濡软,不要吃过硬和有渣、煎炸的食物,以防引起肿瘤表面破溃,引起大出血。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忌口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

骨髓瘤患者的饮食忌宜:

1、宜

(1)骨髓瘤患者宜多吃具有抗骨癌作用的食物:山羊血、鲎、蟹、羊脑、海参、牡蛎、鳖、龟、沙虫、鹿血、大叶菜、麦片、小苋菜、油菜籽、沙枣、香芋、栗、野葡萄。

(2)骨髓瘤患者宜吃具有止痛消肿作用的食物:芦笋、藕、慈姑、山楂、獭肉、鹭肉、蟹、鲎、海龟、海蛇。

(3)骨髓瘤患者宜吃预防放疗、化疗副作用的食物:蜂乳、核桃、猕猴桃、银耳、香姑、大头菜、花粉。 多发性骨髓瘤食疗方子:

1、抑制骨髓过度增生食疗方 桃花鱼片:青鱼肉适量,桃仁酥10g。鱼肉切丝,共炒熟即可。适用于各型多发性骨髓瘤。

2、抗血栓食疗方 山楂甜羹:山楂50g,红花50g。煮羹作点心食。适用于伴有高粘滞血症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

3、补血、抗消耗食疗方 黄芪银耳汤:黄芪9g,银耳12g,加水300ml,文火煮1小时加冰糖适量,每日服一次。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缓解期,气阴虚,口干,盗汗,失眠者。 2、忌

(1)骨髓瘤患者需忌烟、酒。

(2)骨髓瘤患者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3)骨髓瘤患者忌肥腻食物。 (4)骨髓瘤患者忌发物

以上内容就是我们详细介绍的有关得了骨髓瘤的饮食禁忌有哪些的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多发性骨髓瘤患的患者以及家属。同时作为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为了自己和家人能够更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更应该做好预防保健工作,尽量避免疾病的侵入。或者异常肿物需要考虑髓外浆细胞瘤或者淀粉样变。

淋巴癌的诊断标准都有哪些呢

诊断淋巴癌之1、血液和骨髓检查: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常有贫血,诊断淋巴癌的方法都有哪些呢?白细胞增多,以粒细胞为主,骨髓涂片找到R-S细胞是骨髓浸润的依据;非霍奇金淋巴瘤白细胞多正常,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加,晚期出现白血病样血象和骨髓象。

  诊断淋巴癌之2、化验检查:化验检查也是检查淋巴癌的方法之一,淋巴癌活动期有血沉加快、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诊断淋巴癌之3、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还可以包括浅表淋巴结检查,淋巴癌的诊断的方法都有哪些呢?纵膈与肺的检查,腹腔、盆腔淋巴结的检查,肝、脾的检查,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等等。

  诊断淋巴癌之4、病理学检查:可以根据肿瘤部位大小、有较大的、完整的淋巴结,可以作为切片、染色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该法是淋巴癌诊断的金标准。

  诊断淋巴癌之5、剖腹探查:这种方法一般不为患者所接受,当发热等待检查、临床高度怀疑淋巴癌、B超发现腹腔淋巴结肿大但无体表淋巴结肿大可供活检时,为明确诊断也需要做剖腹探查,同时做脾切除并做活检。

中医治疗骨髓癌

而只有根据患者的具体全身状况以及病情的发展,而选择一个好的治疗方法才能有效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以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通常对于骨髓瘤的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放疗、化疗以及中医治疗最为常见。

方法一、中医治疗

采用中医治疗晚期骨髓瘤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中医治疗主要以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的,其药物大多具有活血通络、清营泄热、补益肝肾以及凉血解毒的功效。能够有效的抑制骨髓肿瘤细胞的恶性增长、控制肿瘤细胞的扩散与转移,以及提高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从而达到的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方法二、放、化疗结合中医治疗

通常,在骨髓瘤晚期采用放、化疗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采用放疗治疗骨髓瘤由于其对于放射线的敏感度不是很高,因此其放疗的照射剂量也跟着病情而有所不同。而化疗则比较广泛应用,其治疗效果比较显著。然而放、化疗都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如果在治疗时结合中医同时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减轻放、化疗给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自身的免疫功能。

关于骨髓瘤能活多久,关键在于患者的病情以及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法。而选择到一家正规的医院,另外选择一个专业的医生,还有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只有做好了这些才能够大大地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和寿命。因此大家要记住千万不要自暴自弃,及时治疗还有生还的机会和希望。

骨髓癌有哪些危害

一、高粘滞血症:由于M-蛋白增多,可引起血液粘滞度增高,微循环障碍,视网膜、脑、肾最易受累。可表现为头昏、视力障碍、手足麻木、肾功能不全等。

二、肾脏损害:由于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于肾小管内、高粘滞血症、淀粉样变性、骨髓瘤细胞浸润以及合并肾盂肾炎等因素,50%患者在诊断时已存在“骨髓瘤肾病”。

三、感染:M-蛋白不具有正常的免疫活性,故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加之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患者易发生感染。

四、血小板生成减少、M-蛋白对血小板与凝血系统功能的干扰、血管壁淀粉样变等均可能是出血的重要原因,患者多表现为粘膜和皮下出血,晚期可有内脏和颅内出血。

五、高血钙:广泛的溶骨性病变,可引起血钙和尿钙增高,表现为厌食、恶心、多尿、烦渴、烦躁、心律失常,甚至昏迷。

以上内容为大家介绍的就是骨髓癌的相关防治常识,由于骨髓癌发作之后患者的身体健康会受到巨大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过去,骨髓癌患者的病情还会不断加重,因此及早开始对其进行治疗,并且注意全面做好骨髓癌的护理是不容忽视的,希望以上关于骨髓癌的介绍对大家有帮助。

相关推荐

淋巴细胞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淋巴细胞正常的参考值是20%-40%,淋巴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升高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某些病毒性的感染,比如免疫性感冒还有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有时候药物注射的时候,一些药物的副作用也可以考虑导致淋巴细胞增高。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淋巴细胞白血病,主要是造血功能的异常导致正常造血细胞的减少,淋巴细胞偏高,这种情况需要做骨髓穿刺骨髓象来确诊。

骨髓炎检化验

1.实验室检 血白细胞计数可以正常。但esr和c-反应蛋白几乎总是增高。 2.x线检 x线改变晚于临床,初期仅有软组织改变,发病2周后,病变部位有骨质改变:a骨质破坏:早期表现为局部骨质疏松,骨小梁模糊,消失,病变迅速发展,骨破坏呈多发性虫蚀状改变,边缘模糊,骨皮质破坏,显示皮质连续中断或有不规则密度减化区。b骨膜反应:表现为分层状,花边状或不规则改变。c死骨形成:死骨密度增高,死骨周边为肉芽组织和脓液,构成环绕死骨的密度减低区,形成明显分界。d骨质增生:早期骨破坏的同时,常伴有新生骨的形成,以骨破坏

介绍白血病的常见病因

白血病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所以了解白血病的病因是很有必要的,那么具体的白血病的病因有哪些呢?针对这个问题下面就有专家来给大家具体叙述下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希望大家都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主要的白血病的病因是: 1、血管外组织内的粒细胞需求增加,消耗加速 2、混合因素如慢性特发性粒细胞减少症、周期性粒细胞减少症等。临床上上述三类白细胞减少常混合存在,宜注意分析 。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是自身抗体、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作用于粒系分化的不同阶段,致骨髓损伤,粒细胞生成障碍。

引起白细胞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一)骨髓损伤: 1.药物引起的损伤:抗肿瘤药物和免疫抑制剂都可直接杀伤增殖细胞群,药物抑制或干扰粒细胞核酸合成,影响细胞代谢,阻碍细胞分裂。药物直接的毒性作用造成粒细胞减少与药物剂量相关。其它多类药物亦可有直接的细胞毒性或通过免疫机制使粒细胞生成减少。 2.化学毒物及放射线:化学物苯及其衍生物、二硝基酚、砷等对造血干细胞有毒性作用,X线和中子能直接损伤造血干细胞和骨髓微环境,造成急性或慢性放射损害,出现粒细胞减少。 3.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粒细胞减少是自身抗体、T淋巴细胞或自然杀伤细胞作用于粒系分化的不

骨髓瘤症检

骨髓瘤症起病缓慢,部分患者可长期无症状,但血清蛋白电泳发现有单克隆经过免疫球蛋白(IG)峰,或尿中轻链阳性,称之为“骨髓瘤前期”,此期可长达3~5年。 1.血清异常球蛋白增多,而白蛋白正常或减少。尿凝溶蛋白半数阳性。 2.贫血多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血小板正常或偏低。 3.骨髓检:浆细胞数目异常增多,可伴有形态异常。 4.骨骼X线检可见多发性溶骨性穿凿样骨质缺损区或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

得了单核细胞增多症需要到医院做哪些检

1.血液检 主要包括血常规、外周血涂片、电解质、免疫学检、肿瘤标志物等。如血液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中血常规常提示多系异常。而血液系统疾病时外周血多可发现原幼稚细胞,疟疾感染时外周血厚片可发现疟原虫。免疫学检可有助于免疫系统疾病诊断。肿瘤标志物升高往往提示恶性肿瘤可能。 2.骨髓检 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有赖于骨髓穿刺检。骨髓的培养也有助于发现病原菌。 3.病原体检 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包括血、脓液、尿、粪、唾液或组织等中分离病原体,血清免疫学检等。

怎样淋巴癌

1、血液和骨髓检 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常有贫血,白细胞增多,以粒细胞为主,骨髓涂片找到R-S细胞是骨髓浸润的依据;非霍奇金淋巴瘤白细胞多正常,淋巴细胞相对或绝对增加,晚期出现白血病样血象和骨髓象。 2、化验检 淋巴癌活动期有血沉加快、血清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乳酸脱氢酶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3、影像学检 影像学检包括浅表淋巴结检,纵膈与肺的检,腹腔、盆腔淋巴结的检,肝、脾的检,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等等。 4、病理学检 取肿大部位、较大的、完整的淋巴结,作切片、染色的组织病理学检,该法是淋巴

骨髓穿刺检

1.骨髓穿刺检是血液系统疾病的重要检验方法之一.通过骨髓涂片的细胞学检可了解骨髓内各种细胞的生成情况,各种细胞的形态,成分的改变及发现异常的细胞等,以明确诊断,观察疗效,估计预后.例如,对贫血的诊断,可以从形态上帮助诊断贫血的原因,如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诊断各种类型的白血病; 关于恶性肿瘤方面,骨穿对多发性骨髓瘤,骨髓转移瘤,淋巴瘤侵犯骨髓的判断都有重要意义. 2.另外,骨髓涂片还可以进行寄生虫和细菌方面的检,可发现寄生虫(如疟疾)和细菌培养时发现伤寒及其他败血症.

如何正确诊断癌症

1、非特异性检:绝大多数血液检是非特异性的。这意味着它们能显示血液中的异常,表示有某些疾病,但不能明确具体是哪一种。 例如,血常规检出贫血。为什么会贫血?原因许多,其中包括癌症。贫血可能与肿瘤无关,但需排除有肠道出血史,并且X线检未发现结肠癌。肝脏功能检显示肝功能的异常,原因可能是胆石、肝炎、肿瘤或药物毒性所致。一些检验指标提示肿瘤或其他原因的胆汁阻塞。而另一些指标提示肝炎,但这些指标实际上只是重要的线索。但不能解决诊断问题。 有如此多的用于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检方法,使医生能获得完善的检

骨髓炎检诊断

1、血象检 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多正常,可有血红蛋白量减少。 2、血液检 血沉往往增快。 3、病原菌检 病灶组织细菌培养的阳性率在60%左右。 X线检对诊断本病具有重要意义。因病变部位、病灶形状和周围组织反应的不同,其X线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Roberts等将其分成6个类型,已被普遍接受。 1.Ⅰ型 为长骨干骺端中心性病变,可见一个大小不等的透亮区,有时其周围有骨硬化反应,以前将此型病变称为布隆迪(Brodie)脓肿。 2.Ⅱ型 也是发生于干骺端的病变,特点是髓腔内脓肿向一侧皮质蔓延,使骨皮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