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血压不达标易痴呆

血压不达标易痴呆

研究人员对990位平均年龄为83岁的老年人进行随访,历时5年。数据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57.7%发展为老年痴呆症;而血压正常者仅为28%。因此,研究者称,控制血压至正常范围,可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痴呆的几率下降一半。研究人员同时指出,神经系统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致残原因,其中以脑血管疾病为首位因素,第二位就是老年痴呆症。

这并非偶然现象,就在几周前,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刘易斯•库勒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在美国老年高血压女性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现象。而且,在该研究中,头颅核磁检查揭示了其背后隐藏的秘密———长期高血压会导致大脑白质发生变性。白质部分占全部大脑组织的60%,其内密布神经纤维,负责大脑各区域之间的信息传递。与血压正常者相比,多年以后,高血压患者大脑的白质部分出现损害的情况显著增加。而且,损害主要位于大脑的前部,这里是人类的情绪和性格中枢。

目前,全球高血压的发病率都比较高,控制率偏低。而且,高血压患者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专家呼吁,高血压患者应该在年轻时就开始重视对血压的控制。

老年痴呆如何检查

老年性痴呆发病初期的症状是记忆障碍,通常表现为对以前的记忆的缺失,还有一部分人则表现出性格孤僻,非常自我,对身边的东西不感兴趣,没有生活热情,与发病前相比简直是两个人。有权威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交往活动会对人体的脑部形成必要的刺激,可以很好地预防老年痴呆。

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诊断思路:

1、根据痴呆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明确是否为痴呆:对于既往智能正常,之后出现获得性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障碍,并有失语、失用、失认和抽象思维或判断力中至少一项障碍),妨碍患者的社会活动或日常生活,可拟诊痴呆(建议认知功能损害最好由神经心理评估客观证实)。最后还应排除意识障碍、谵妄,排除假性痴呆(抑郁等导致)以及短暂意以混乱和智能下降(药物、毒物等导致)等后方可确立诊断。

2、确定痴呆类型:病因学诊断步骤可分为几步:(1)皮质性特征还是皮质下特征;(2)有无多发性缺血发作特征;(3)有无运动障碍;(4)有无明显的情感障碍;(5)有无脑积水。根据上述痴呆诊断步骤,可确定大多数痴呆患者的病因。

3、依据临床表现、日常能力受损情况、认知坪估等确定痴呆的严重程度。常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或总体衰退量表(CDS)做出严重程度的诊断。

老年性痴呆症的诊断标准:

痴呆的诊断标准包括痴呆本身的诊断标准和痴呆亚型的诊断标准。

1、怀疑标准:在发病或病程中缺乏足以解释痴呆的神经、精神及全身性疾病;痴呆合并全身或脑部损害但不能把这些损害解释为痴呆的原因;无明显病因的单相认知功能进行性损害。

2、可能标准:临床检查为痴呆,并由神经心理检查确定;进行性恶化;意识状态无改变;40—90岁起病,常在60岁以后;排除了系统性疾病或其他器质性脑病所致的记忆或认知障碍。

3、支持可能诊断标准:特殊认知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如失语、失用、失认);日常生活能力损害及行为的改变;家族中有类似病人;实验室检查结果,腰穿脑压正常,脑电图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如慢波增加。

4、排除可能AD的标准:突然及脑卒中样起病;病程早期出现局部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感觉障碍和视野缺损等;发病或病程早期出现癫痫或步态异常。

对一个可能性的老年痴呆病人,第一步就是要评定有无认知方面的障碍,如果有,认知障碍影响了哪些功能,以及障碍的严重性。一般来说,在认知方面,老年痴呆症的诊断主要依靠记忆测试和简易智商测量表。对认知方面的测试,还可以通过记忆测试、脑电图等仪器来进行诊断。

低血压易得老年痴呆症吗

在患有低血压或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收缩压下降超过15个点,会增加3倍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患血管疾病的人,随着血压下降,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逐步上升。

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显示了收缩压下降的极限,特别是患有血管疾病的人,收缩压下降低于极限水平,会加速老年痴呆症的进程。

药物治疗高血压是重要的,但避免将血压降到危险极限以下,是十分必要的。

什么是脑血管病性痴呆

什么是脑血管病性痴呆?脑血管病性痴呆是指由于脑血管病损害脑功能而引起的痴呆。是老年痴呆较常见的一种类型。有的报道称,脑血管病性痴呆可占全部痴呆的8~39%,而在日本常报告脑血管病性痴呆为60%左右,我国也有报告为60%左右的。可见脑血管病引起痴呆还是较多见的。

脑血管病性痴呆主要是由脑动脉硬化、多发性腔隙脑梗塞或单一的大面积脑梗塞所致,而且小的梗塞越多,出现痴呆的机会越大。但一个中等程度以上的脑梗塞或脑出血有时也可引起痴呆,尤其病变发生在与痴呆发生有密切关系的脑部位时,更易发生痴呆。所以脑血管病性痴呆的发生与脑梗塞灶的大小、多少及部位有密切关系。

脑血管病性痴呆的一般症状有失眠、夜间调妄、焦虑、抑郁及情绪改变、强哭或强笑,或伴有幻觉、妄想、行为人格改变、不洁行为、语言不利或失误以及记忆力障碍、智能低下等。

脑血管病性痴呆常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病史,病情呈阶梯式进展,即早期呈部分脑功能缺失,而其它脑功能尚存在,如记忆力明显障碍,但判断力、理解力尚正常。少数患者起病隐袭,缓慢进展,无反复中风史。

1979年美国精神病协会规定的脑血管病性痴呆诊断标准为:

①痴呆患者在意识清楚下,表现智能低下,记忆力减退,并有下列至少两项不正常:抽象思维、判断力、语言、行为和人格改变。

②病程呈阶梯式进展,早期呈“斑点状痴呆”(即部分功能缺失,而其它功能尚存)。

③局灶性神经症状体征如单肢无力、病理征阳性、深反射力进或步态异常。

④从病史、体检或实验室检查证明有明显脑血管病证据,且被认为是本病的病因。

老年痴呆疾病的诊断方法

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诊断思路:

1、根据痴呆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明确是否为痴呆:对于既往智能正常,之后出现获得性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障碍,并有失语、失用、失认和抽象思维或判断力中至少一项障碍),妨碍患者的社会活动或日常生活,可拟诊痴呆(建议认知功能损害最好由神经心理评估客观证实)。最后还应排除意识障碍、谵妄,排除假性痴呆(抑郁等导致)以及短暂意以混乱和智能下降(药物、毒物等导致)等后方可确立诊断。

2、确定痴呆类型:病因学诊断步骤可分为几步:(1)皮质性特征还是皮质下特征;(2)有无多发性缺血发作特征;(3)有无运动障碍;(4)有无明显的情感障碍;(5)有无脑积水。根据上述痴呆诊断步骤,可确定大多数痴呆患者的病因。

3、依据临床表现、日常能力受损情况、认知坪估等确定痴呆的严重程度。常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或总体衰退量表(CDS)做出严重程度的诊断。

老年性痴呆症的诊断标准:

痴呆的诊断标准包括痴呆本身的诊断标准和痴呆亚型的诊断标准。

1、怀疑标准:在发病或病程中缺乏足以解释痴呆的神经、精神及全身性疾病;痴呆合并全身或脑部损害但不能把这些损害解释为痴呆的原因;无明显病因的单相认知功能进行性损害。

2、可能标准:临床检查为痴呆,并由神经心理检查确定;进行性恶化;意识状态无改变;40—90岁起病,常在60岁以后;排除了系统性疾病或其他器质性脑病所致的记忆或认知障碍。

3、支持可能诊断标准:特殊认知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如失语、失用、失认);日常生活能力损害及行为的改变;家族中有类似病人;实验室检查结果,腰穿脑压正常,脑电图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如慢波增加。

4、排除可能AD的标准:突然及脑卒中样起病;病程早期出现局部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感觉障碍和视野缺损等;发病或病程早期出现癫痫或步态异常。

老年痴呆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

AD的诊断首先必须认识AD的临床症状,详细询问病史,其次进行仔细的精神状态和神经系统检查。

1、1993年我国制订的诊断标准如下:

⑴智力检测证实痴呆;

⑵至少有2项识别功能障碍;

⑶记忆及识别障碍进行性加重;

⑷无意识障碍;

⑸40-90岁起病;

⑹无其它躯体或脑部疾病能解释上述病情。

支持条件:

⑴进行性加重的失语、失用、失认;

⑵日常生活及行为障碍;

⑶家族中有相似患者;

⑷脑脊液正常,脑电图无特异改变,CT有脑萎缩,且进行性加重。

AD病理诊断指标比较明确:⑴60岁痴呆者,脑活栓组织中应有大量SP(≧15个/10个低倍视野)和NFT;⑵70岁痴呆者,脑组织中仅见SP,而无NFT者,其SP必须甚多;⑶脑组织中仅有NFT者,只符合拳击痴呆诊断,不诊断痴呆;⑷痴呆脑组织中无SP或NFT者,应考虑其他原因。

2、DSM-IV(1994年)诊断标准

3、WHO的ICD-10(1992年)诊断标准

美国神经系统传染性疾病及卒中研究所(NICFS)及老年性痴呆及其相关性疾病协会(ADRDA)标准规定根据症状、量表及神经影像学所见,只能诊断为“可能为老年性痴呆”,确认则有赖于脑组织活检。这在我国较难被患者及家属接受,早期诊断AD存在更多困难。

目前美国已开展双标免疫化法以检出NFT;立体异构生物学技术计算出神经元数目及tau数量。我国有些单位开展了脑脊液中测定磷酸化神经纤维丝(phospho-ryltedneurofilament,PNF)/PHF值。

无论如何,痴呆临床误诊率尚很高(>15%),尤其是早期诊断,困难较大。CT/MRI具有诊断价值。正电子放射成像技术(PET)研究应用正受到重视。

【鉴别诊断】

血管性痴呆,起病迅速,阶梯式进展,智力非全面障碍,记忆障碍明显,情绪易波动,人格改变不明显,有明显的脑局灶体征,多有高血压及卒中史。CT或MRI检查发现有多发生脑梗塞,总体积达50ml以上,或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多位于丘脑及额颞叶,或有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表现。脑电地形图显示两侧非对称性的弥漫性慢波功率增强,α波功率正常。脑脊液中GuZu-SOD活性不高,胆碱脂酶活性不低,这些与老年性痴呆均不相同。

正压性脑积水:痴呆发展较快,颅内压不高,双下肢步态失调,走路不稳,尿失禁,CT或MRI示脑室扩大显著,皮质萎缩不明显。

寿命长短竟由它决定,这个部位太小,特容易中风!化解方法在此 腰臀比

腰臀比不达标,易患上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

腰臀比是判断腹型肥胖的重要指标。

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推荐的评价方法是,当男性的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94,女性的腰臀比大于或等于0.82时,其患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险性就会大大增加。

中国男性腰臀比高于0.9,女性在0.8以上,可能就说明内脏脂肪过剩了。

男性<0.9,女性<0.8。

测量方法:测出腰围后,再环绕臀部最宽处测量出臀围,两者相除即得腰臀比(腰臀比例=腰围/臀围)。

正确做法:腰臀比超标的这类人除了进行运动,更要注意饮食上少精多粗,把一部分精米白面换成豆类、粗粮,少吃肥肉和油炸品,把炒、炸的烹饪方式改成蒸煮、炖等。

阿尔茨海默的诊断标准

虽然老年性痴呆患者脑组织有其病理特征,但生前尚无可靠的诊断标志,故目前诊断主要依据其临床症状符合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标准,缓慢进行性发展的特征,结合CT、MRI等辅助证据综合分析,排除可引起痴呆的其他躯体和脑的疾病,如血管性痴呆、脑炎后遗症性痴呆、脑外伤后遗症性痴呆等。

目前常采用的关于老年性痴呆的国际疾病诊断标准:

(1)存在痴呆。

(2)潜隐起病,缓慢变化,通常难以指明起病的时间,但他人会突然察觉到症状的存在。在进行性发展过程中,可出现一个相对稳定期。

(3)无临床依据或特殊检查的结果能够提示精神障碍是由其他可引起痴呆的全身性疾病或脑的疾病所致(例如,甲状腺功能低下、高血钙、维生素B12缺乏、烟酸缺乏、神经梅毒、正常压力脑积水或硬膜下血肿)。

(4)缺乏突然性、卒中样发作,在疾病早期无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如肢瘫、感觉丧失、视野缺损及运动协调不良(但这些症状会在疾病晚期出现)。

老年性痴呆尚可通过各种痴呆量表如MMSE、HDS、HIS以及ADL,并结合临床表现确定是否存在痴呆或可疑痴呆,是阿尔茨海默型痴呆还是血管性痴呆?痴呆的程度?痴呆的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

老年痴呆的前兆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老年人收缩压略微高出标准时,如果降压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我们发现由于整体血压下降造成的脑部缺血可以加速老年痴呆症的进程。

研究人员从1987年开始对947个没患老年痴呆症的中老年人进行了长达16年的追踪研究。在每三年一次的随访中,将血压和精神状况作为评测指标。结果发现,在研究对象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头3年和后3年,出现了明显的血压下降。与之相对照,在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前6年至前3年则没有明显的血压下降。

在患有低血压或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收缩压下降超过15个点会增加三倍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而对于患有血管疾病的人,随着血压下降,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逐步上升。

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显示了收缩压下降的极限,特别是患有血管疾病的人,收缩压下降低于极限水平会加速老年痴呆症进程。药物治疗高血压是重要的,但是他们认为监控那些人们认为很熟悉的药物的使用,避免将血压降到危险极限以下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低血压和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血压偏高或偏低同样会损害健康。

什么人容易得老年痴呆

痴呆已被称为当前世界上的“流行病”之一,四五十岁就可能发病,在发达国家被列为第四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1、年龄越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越高,老年女性比男性痴呆比例更高,有痴呆家族史的人得痴呆的风险是其他人的3倍。

2、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不仅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3、有抑郁病史、兴趣狭窄、精神创伤、受教育程度低、家境贫困、吸烟、酗酒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有的危险因素比如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不良生活习惯和血管性危险因素是可以纠正或控制的。我们要尽量消除不良嗜好,培养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躯体疾病,才能将发生老年痴呆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老年痴呆的治疗费用

治疗老年痴呆需要多少费用?

一、老年痴呆治疗花钱多少和治疗效果并不是平衡的。也就是说治疗老年痴呆并非花钱越多,疗效越好,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一定要找对治疗方法,这样不但价格相对便宜,对于治愈的患者效果也比较稳定,这无形中就降低了最终的治疗费用。

权威专家说,“生物细胞移植疗法”就是很好的老年痴呆方法,它针对老年痴呆患者自身类型,实现了真正的个性化治疗。临床治疗5-10天即可明显见效,临床治愈率达到95%以上,康复率达到98%以上。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患者治疗时间,也不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二、对于老年痴呆的治疗一定要标本兼治。临床经常发现一些老年痴呆病人一旦出现老年痴呆就吃相应的药物,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就吃缓解症状的药。这看似对症下药,实际上都是治标。

老年痴呆症的诊断思路

老年性痴呆症的临床诊断思路

1、根据痴呆的定义和诊断标准明确是否为痴呆:对于既往智能正常,之后出现获得性认知能力下降(记忆力障碍,并有失语、失用、失认和抽象思维或判断力中至少一项障碍),妨碍患者的社会活动或日常生活,可拟诊痴呆(建议认知功能损害最好由神经心理评估客观证实)。最后还应排除意识障碍、谵妄,排除假性痴呆(抑郁等导致)以及短暂意以混乱和智能下降(药物、毒物等导致)等后方可确立诊断。

2、确定痴呆类型:病因学诊断步骤可分为几步:(1)皮质性特征还是皮质下特征;(2)有无多发性缺血发作特征;(3)有无运动障碍;(4)有无明显的情感障碍;(5)有无脑积水。根据上述痴呆诊断步骤,可确定大多数痴呆患者的病因。

3、依据临床表现、日常能力受损情况、认知坪估等确定痴呆的严重程度。常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或总体衰退量表(CDS)做出严重程度的诊断。

老年性痴呆症的诊断标准

痴呆的诊断标准包括痴呆本身的诊断标准和痴呆亚型的诊断标准。

1、怀疑标准:在发病或病程中缺乏足以解释痴呆的神经、精神及全身性疾病;痴呆合并全身或脑部损害但不能把这些损害解释为痴呆的原因;无明显病因的单相认知功能进行性损害。

2、可能标准:临床检查为痴呆,并由神经心理检查确定;进行性恶化;意识状态无改变;40—90岁起病,常在60岁以后;排除了系统性疾病或其他器质性脑病所致的记忆或认知障碍。

3、支持可能诊断标准:特殊认知功能的进行性衰退(如失语、失用、失认);日常生活能力损害及行为的改变;家族中有类似病人;实验室检查结果,腰穿脑压正常,脑电图正常或无特异性改变,如慢波增加。

4、排除可能AD的标准:突然及脑卒中样起病;病程早期出现局部的神经系统体征,如:偏瘫、感觉障碍和视野缺损等;发病或病程早期出现癫痫或步态异常。为研究方便,可分为下列几型:①家族型②早发型,发病年龄<60岁,③21号染色体三联体型④合并其他变性病,如帕金森病等。

5、很可能标准:根据痴呆综合症可作出;存在有继发性系统或脑部疾病可作出

6、确定标准:临床很可能,且有病理证据。

老年痴呆的前兆

很多人认为血压偏低一些不会影响健康。尤其是一些高血压患者在使用药物降压时,认为血压只要降下来就行了,稍低点没关系。

最近研究人员发现,老年人收缩压略微高出标准时,如果降压会增加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我们发现由于整体血压下降造成的脑部缺血可以加速老年痴呆症的进程。

研究人员从1987年开始对947个没患老年痴呆症的中老年人进行了长达16年的追踪研究。在每三年一次的随访中,将血压和精神状况作为评测指标。结果发现,在研究对象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头3年和后3年,出现了明显的血压下降。与之相对照,在被确诊为老年痴呆症的前6年至前3年则没有明显的血压下降。

在患有低血压或血管疾病的患者中,收缩压下降超过15个点会增加三倍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而对于患有血管疾病的人,随着血压下降,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逐步上升。

研究人员说,这些发现显示了收缩压下降的极限,特别是患有血管疾病的人,收缩压下降低于极限水平会加速老年痴呆症进程。药物治疗高血压是重要的,但是他们认为监控那些人们认为很熟悉的药物的使用,避免将血压降到危险极限以下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低血压和高血压患者需要将血压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血压偏高或偏低同样会损害健康。

相关推荐

3类人最易得老年痴呆

1、年龄越大老年痴呆的发病率越高,老年女性比男性痴呆比例更高,有痴呆家族史的人得痴呆的风险是其他人的3倍。 2、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等不仅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也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危险因素。 3、有抑郁病史、兴趣狭窄、精神创伤、受教育程度低、家境贫困、吸烟、酗酒的人更容易患老年痴呆。有的危险因素比如年龄、性别、遗传等因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是不良生活习惯和血管性危险因素是可以纠正或控制的。我们要尽量消除不良嗜好,培养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控制好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躯体疾病,才能将

嗅觉下降小心老年痴呆

血压患者要小心血管性痴呆 近日,我国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社区55岁以上人群血管性痴呆(VD)的患病率为0.8%。血管性痴呆是指由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造成记忆、认知和行为等脑区低灌注的脑血管疾病所致的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和脑缺血缺氧等原因均可导致脑血管性痴呆。 大部分血管性痴呆患者都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梗等病史,所以高血压患者要特别小心血管性痴呆的出现,因为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血压不稳定,而时高时低的血压则容易导致梗塞出现,进而引发血管性痴呆。 嗅觉改变是痴呆

老年痴呆的原因是什么

人上了年纪,就容易得病,像老年痴呆这是很多老年人容易的常见病,虽然我们对于老年痴呆有所了解,但是并不是很深入,其实老年痴呆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其治疗方法也有很多,因此需要对症治疗,那么老年痴呆的原因是什么? 1一般情况下,年龄越大老年痴呆的几率也就越高。同时遗传因素也占有一定的几率。 2在生活中如果长期吸烟喝酒,缺乏锻炼,那么到一定年纪的时候得老年痴呆的可能性越来越多了。 3倘若在生活中出现有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脑炎、气体中毒等,可诱发痴呆的可能性就越大。 注意事项:倘若在生活中出现有

​年轻人也可患老年痴呆

年轻人也可患老年痴呆 医学中老年痴呆亦称为老年期痴呆,其中有50多种类型的痴呆,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老百姓口中的‘老年痴呆’其实是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脑内代谢减慢、脑内介质分泌减少导致的,目前病因不是特别清楚。 此外,如果脑血管病导致的理解力、记忆力等症状不能在3个月内自动修复,那么脑血管病患者也会得老年期痴呆。曾经有20多岁的年轻人因心脏问题抢救回来后得了老年期痴呆,这样的痴呆属于血管性痴呆,由脑血管堵塞等所致。 临床中发现血管性痴呆患者比老年性痴呆患者多,血管性痴呆治愈的几率大,

什么容易老年痴呆血压患者

血压史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对脑组织的影响是一个持续而渐进的过程,与与中年期认知功能减退、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发病以及海马萎缩等有关。因此中年时期患高血压能够增加痴呆风险。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

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 1、符合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2、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 3、起病缓慢,痴呆的发展也缓慢,可有一段时期不恶化,但不可逆。 4、排除脑血管病所致的痴呆。 5、通过病史和精神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排除任何其他特定原因所致的痴呆。 6、通过病史和精神检查,排除抑郁所致的假性脑器质性痴呆

辨别老人痴呆很简单

老年痴呆是常见的隐性退行性变性脑病,发病十分缓慢,初期不易被人发觉。多数家属及亲人不了解痴呆的早期症状,认为人老了记忆减退、脾气古怪是常事,不以为然,结果耽误了早期诊治。等到病情发展到中、晚期,已经丧失最佳治疗时机。目前有三种说法,任选其一或方法2、3并用进行预测,对早期判断老年痴呆有很大帮助。 1.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提出的背单词记忆力检查法,有助于诊断早期痴呆。首先向受检查者出示10个单词,如香烟、食盐、手表、纽扣、草地、火车、鲜花、手指、摩擦、书本。让受检者识记一分钟后休息。间隔五分钟后,再让受检查者背

老年痴呆分类中比例最大的是 老年痴呆分为几种

老年痴呆的分类因标准不同而有多种多样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淮。 按病因划分: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类型的痴呆这四大类。这是临床上被广泛采用又简明实用的一种分类方法。 按照脑的病理变化划分为:萎缩型、脑血管闭塞型和混合型。 按临床表现划分:皮质型、皮质下型和混合型。 按病情进展划分:慢性痴呆、急性痴呆。 按症状划分为:单纯型(单纯智能减退)、抑郁型(以抑郁和多疑为主)、躁狂型(伴有躁狂型兴奋或夸大)、幻觉型痴呆四类。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鉴别

诊断 1.目前临床广泛应用NINCDS-ADRDA诊断标准,由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卒中研究所(NINCDS)和Alzheimer病及相关疾病协会 (ADRDA)建立的NINCDS-ADRDA专题工作组(1984)推荐,内容如下, 1.很可能的Alzheimer病(probable Alzheimer’s disease) ①临床检查确认痴呆,神经心理测试MMSE及Blessed痴呆量表支持;②必须有2种或2种以上认知功能障碍;③进行性加重的记忆力及其他智能障碍;④无意识障碍,可伴精神和行为异常;⑤发病年

每天散散步能防老年痴呆

据英国一则报刊报道,一项新研究发现,每次散步20分钟,每周3次以上,能大幅降低罹患阿尔茨海默症(老年痴呆症)的风险。 科学家通过对30项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65岁以上老人中,痴呆症(分为老年痴呆、血管性痴呆、混合型痴呆和其他类型痴呆)发病率达1/3,而老年痴呆症最为常见,1/3的患者发病原因是因为生活方式,如缺乏运动、肥胖、吸烟、高血压以及受教育程度低。其中,缺乏运动是最重要的病因。 研究人员认为,健康生活方式有助减少患老痴的风险,每周若干次健走运动,能有效预防该病。即使每天散步,也能起到相同效果。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