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的类型
人格分裂的类型
1.反社会人格:也称无情型人格障碍,是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一类。这类人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从小就表现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小同学、违反校规。长大后旷工,常闹事,不遵守厂规和社会常规。他们脾气暴躁,感情冷酷而肤浅,无任何责任感,做事无计划,冲动好斗,具有高度攻击性,最终常触犯法律,给社会和他人造成伤害的同时也损害了自己。
(2) 偏执型人格:较多见于男性。这类人固执,心胸狭窄,敏感多疑,总怀疑周围人对自己有敌意,傲慢,嫉妒心强,这类人易发生偏执型精神病。
(3) 分裂样人格:这类人情感冷淡,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他们常使人感觉古怪,不可理喻,不修边幅或穿戴奇特,行为不合时宜。在人群中他们孤僻,不合群,不与人交往,甚至退缩,活动能力差,无进取心。这类人童年就有此类迹象,终生如此。
(4) 循环型人格:较多见于女性。循环型人格障碍以心境良好和悲伤交替出现为特征。心境良好进他们精神振奋,充满信心,热情而好交往,但做事有始无终,常作出大量的计划,而很少付诸于行动或坚持到底。而悲伤时他们表现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办事无信心,寡言少语,自感精力不足,做事困难而吃力。也有部分病人是以其中一种情况为主。
(5) 强迫型人格:男性较多见,他们常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凡事追求完美,否则就焦虑不安。做事要先计划,且考虑问题过于详细,按部就班。平时禁拘谨小心,办事犹豫不果断,缺乏自信,事后爱反复检查,追究细节,此类型与强迫性神经症的发生有关。
(6) 癔症型人格:女性较多见。这类人日常行为夸张、做作,表情生动,暗示性和依赖性极强,极其情绪化,情感不稳定,待人似乎很热情,但感情肤浅、不真诚,很难长久与人保持良好的社会关系。高度自我中心,总是想尽办法引起他人的注意,耐不住寂寞,盼望生活像演戏一样热闹而富于刺激。这类人有时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与翔,会采取过激行为。
(7) 冲动型人格:这类人显著的特点是有高度的冲动性。他们常因一些不必要的小事而大发雷霆,情绪激烈可到狂暴的程度,甚至丧失控制,做出伤人、毁物或自伤的行为。发作间歇期情绪不稳定,可伴有空虚感和厌恶感。
精神分裂和双重人格的表现
1、人格分裂主要是心理学角度的用语,精神分裂主要是医学概念,当然精神分裂患者可能产生人格分裂的心理症状,但并不代表人格分裂者就是精神分裂。
2、近年来,我国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显,精神病总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精神分裂症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精神分裂症患者约占精神科的门诊及住院部就诊人数的三分之二。
3、精神分裂症是指在各种不同原因(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人的精神活动发生分裂,即人的思维,情感,意志行为之间互不协调,患者对正常事物产生歪曲的理解和认识,行为荒诞怪异,脱离现实。
4、据了解,我国目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达780万。全世界,每100人中就有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如果患上这种病,也不必感到不光彩或见不得人,因为每个人在其一生的某个时段都有可能患上此病。
5、双重人格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将引起他内在心里痛苦的意识活动或记忆,从整个精神层面解离开来,以保护自己,但也因此丧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体性。此类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常见,而常见于戏剧,小说中。
6、在医学上讲,双重人格的解释是:正常人在相同时刻存在两种(或更多)的思维方式,其中,各种思维的运转和决策不受其他思维方式的干扰和影响,完全独立运行。双重性格在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中华医学会心理健康部2004年的统计结果中,百分之三的人明显感到有双重性格,百分之十三的人感觉双重人格对生活产生了不利影响。
双重人格对患者的正常生活有比较严重的影响。通常来说,患者在思考问题时长长有两套思路在运转,影响了信息的采集,对于结果的选择也有不利影响:患者可能不能选择或左右不定,引发焦虑,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
人格分裂有什么危害
人格分裂它指的是一个人拥有多重人格可以自觉或者不自觉的转化,但是每一个人格都是健全而完整健康的.用比较熟悉的东西来说就是 "变化系"。人格分裂并不是一种疾病了。照普通心理学的说法,人格分裂应该是一种精神障碍啊。体现于自我的矛盾性,仅仅是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动物而必然表现出的一种特性. 而我们说得多重人格是指人格异常,它是一种精神障碍,有此类障碍的人智力是正常的,意识是清醒的,没有精神失常症状。(与此相同类的还有常见的性变态行为、行为偏离等)
多重人格真的存在吗
极少数是存在的。
多重人格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癔症。是一种自我意识障碍的表现,同时还可能会出现人格分裂、人格转换等等情况。在国外比较出名的多重人格患者就是比利·米利根,是一个美国犯下重罪却又被无罪释放的人,原因就是他是一个多重人格分裂患者,犯罪的不是他的主体人格,也是著名的多重人格小说《24个比利》的原型。再如我们以前常常听说某人被狐仙附体,或者有人被转世成了另一个人,其实都可以算是多重人格的表现。
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区别是什么
1、精神分裂的表现就是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脾气,脾气上来之后就无法控制,有时还会莫名的摔东西,有时自己跟自己说话,常常幻想自己被人杀或者去加害别人,整天胡思乱想的。
2、人格分裂就是常常忘东往西的,记忆力越来越差,而且还会出现两种性格,一会这样一会那样,有时整个人就会变的呆滞,就跟傻子差不多一样,睡觉的时候也不安稳,对身边的人和事都特别的紧张
3、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都分好几种,他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人格分裂的人有好几面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干吗,而精神分裂他是由一件事引导出来的病症,往往只要不激动一般不会发生。
注意事项:
不管是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他们都需要身边的人给一个良好的环境,要细心的照顾,不要让他们受刺激,更不要去打骂他们,这样后果会更严重的。
看了上面的分析,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的区别是什么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不过我们可以肯定的就是,不管是精神分裂还是人格分裂,得了哪一种分裂症都是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的。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还是要特别注意,工作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让自己的压力过大。
分裂型人格容易导致精神分裂症么
人生在世,不同的人性格也是截然不同的,有的人天生乐观开朗什么事都能想的开,但是有的人整天郁郁寡欢,看什么都不顺眼。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分裂型的性格,这种人终日孤僻、对人也说不同的态度,临床证明,分裂型人格容易导致精神分裂症。
从心理学观点来看,人格就是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来说,一个人的人格如果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那么,他就具备了正常的人格。但也有少数人,不能适应社会环境,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与世格格不入或不相协调,其人格偏离了常态,这称之为偏常人格。分裂型人格就是偏常人格的一种。
这种人格的人表现为胆小、懦弱、自卑、孤僻、害羞、沉默寡言、不爱交往,他们活动能力差,缺乏进取心;对别人态度冷淡,不愿介入别人的事;活动好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想入非非,思维缺乏逻辑性;害怕在别人面前说话做事,生怕别人耻笑;他们几乎没有自信心,总感到事事不如人,前途渺茫。分裂型人格在学习落后、生活不如意的女性身上表现更为明显。如不注意纠正,可能发展成精神分裂症。
怎样克服分裂型人格呢?
1、尽量多干一些事情。俗话说,“笨鸟先飞”,只要依靠自己努力去实践,去奋斗,把所干的事情干好,就可以逐渐树立自信心,清除自卑。
2、宣泄疏导法。有事不要闷在心里,特别不要把痛苦、疑虑长期压在心底。如遇伤心的事,可以放声高唱,或奋笔疾书,或痛哭一场,也可以找一个自己信得过的人,把内心的疑虑、不悦和想法说出来。经常这样做,可能逐渐使自己变得开朗、活泼。
自闭症儿童不宜喝牛奶吗
美国福罗里达州大学的 医生 罗伯特在对动物做 自闭症 以及人格分裂的研究结果中发现,这两种症状可能跟人类对牛奶中的蛋白质无法适当消化吸收有关。
当人类无法消化吸收牛奶中的蛋白质时,这些蛋白质就会产生一种含有类似吗啡的合成物质,而这种物质会传到脑里与自闭症或人格分裂有关的部位,使得该部位脑细胞功能不正常。
该研究报告显示,在81位接受研究的自闭症和人格分裂的儿童中,有95%的儿童的血液及尿液中奶蛋白指数是正常指标的100倍。医学界已经开始向消化道问题与自闭症是否有关这方面做深入研究。
人格分裂的表现有哪些
常见人格分裂的种类和主要表现:
(一)自恋型人格障碍。
其特征主要如下:
1.对批评的反应是愤怒、羞愧或感到耻辱(尽管不一定当即表露出来)。
2.喜欢指使他人,要他人为自己服务。
3.过分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希望受人特别关注。
4.坚信他关注的问题是世上独有的,不能被某些特殊的人物了解。
5.对无限的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
6.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
7.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
8.缺乏同情心。
9.有很强的嫉妒心。
(二)表演型人格障碍。
是一种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行吸引注意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感情多变、容易受别人的暗示影响,常希望领导和同事表扬和敬佩自己,愿出风头,积极参加各种人多的活动,常以外貌和言行的戏剧化来引人注意。他们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恶来判断事物,喜欢幻想,言行与事实往往相差甚远。
(三)分裂样人格障碍。
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联系,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他们似乎超脱凡尘,不能享受人间的种种乐趣,如夫妻间的交融、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等,同时也缺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故大多数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独身。即使结了婚,也多以离婚告终。一般说来,这类人对别人的意见也漠不关心,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均无动于衷.过着—种孤独寂寞的生活。其中有些人,可以有些业余爱好,但多是阅读、欣赏音乐、思考之类安静、被动的活动,部分人还可能一生沉醉于某种专业,做出较高的成就。但从总体来说,这类人生活平淡、到板,缺乏创造性和独立性,难以适应多变的现代社会生活。
(四)攻击型人格障碍。
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征的人格障碍,又称为暴发型或冲动型人格障碍,通常有以下特点.
1.情绪急躁易怒,存在无法自控的冲动和驱动力。
2.性格上常表现出向外攻击、鲁莽和盲动性。
3.冲动的动机形成可以是有意识的,亦可以是无意识的。
4.行动反复无常,可以是有计划的,亦可以是无计划的。行动之前有强烈的紧张感,行动之后体验到愉快、满足或放松感,无真正的悔恨、自夷或罪恶感。
5.心理发育不健全和不成熟,经常导致心理不平衡。
6.容易产生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倾向。
(五)强迫型人格障碍。
他们过分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正常,举止是否恰当,因此表现得特别死板。如走路时有数路旁电线杆的习惯,锁上门后反复查看。他们疑虑过分,自信心不足,总有一种不完善之感,过分谨慎小心,遇事循规蹈矩,墨守成规,很少标新立异或独创。由于他们事事都追求尽善尽美和完整精确,因此,不论做什么事都要反复检查核对、怕出差错。他们还常要求别人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行事,有时妨碍他人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