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闷应该缓解
胸闷应该缓解
心律失常:最常见原因。正常人心跳节律规整,频率适合生理需要。休息时跳动慢些,运动时跳动加快;儿童跳动快些,老人跳动慢些。心脏的规律跳动靠其特殊组织“窦房结”发出的微弱电信号的规律刺激,若这种电信号的产生和传导出现问题,心跳就会过快、过慢或不规律,这就是心律失常。
左心衰竭:多见于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先兆症状表现为睡眠时喜欢把枕头垫高,常被胸闷憋气搅醒。突然发作的夜间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典型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患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时,通常受阻导致肺泡扩大、弹性减退,肺功能受损,常见于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鸣喘、肺结核等,表现为呼吸困难,稍一活动则加剧咳嗽,痰不易咳出,应及早治疗。
肺栓塞:多见于心瓣膜病,如出现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等症状,需警惕。冠心病冠状动脉供血不全时,老年人常感胸部憋闷,最好及时做心电图检查。
胸闷憋气怎么缓解呢
胸闷气短有两种:一种是功能性胸闷气短,另一种是由心脏神经官能症造成。功能性胸闷主要是由于老年人呼吸的空气不新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别人发生口角、或处于气压偏低的气候中造成的;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身体的心肺器官出现病症或衰退造成的。
老年人胸闷气短往往会使老人感到心悸、呼吸不畅、心前区疼痛和全身乏力等,还容易引起老年人激动、失眠、多汗、发抖、眩晕、多梦等多种病症。对于患有胸闷气短的老人来说,为了轻松、舒适的生活,平时除了就医治疗之外,也要注重饮食的疗养
饮食疗养五原则
1.“除燥润肺”食物多吃
老年人平时多选用具有健脾、益肺、补肾、理气、化痰的食物,如猪、牛、羊肺脏及枇杷、橘子、梨、百合、罗汉果、大枣、莲子、杏仁、核桃、蜂蜜、银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具有止咳、祛痰、解痉、清热、润肺之功效,对防治慢性心肺疾病有一定作用。
2.“易消化”食物常吃
心脏不好老人由于血液循环功能减退,胃肠道瘀血,消化、吸收功能降,因此,所进食物应易于消化。
3.“限盐低脂”日常饮食
限制钠盐可以减轻老人心脏负荷、防治心衰、避免水肿;食盐每日约3克以内为宜,少吃含盐分高的食物,如酱菜及腌制品等。低脂饮食,有利于老年人肠胃的消化,减轻胃肠与心脏负担;脂肪含量高容易引起老年人血脂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局部血流缓慢,加重心肺疾病。
4.“营养均衡”全面关注
保证足够的热量供给,及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如乳类蛋白、瘦肉、鱼类、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维生素A、B、C等,可保护心肌,有利于心肌病损的恢复。
小编最后提醒大家,心脏差的老人不宜吃得过多,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避免心脏工作量增加。晚饭应早些吃,宜清淡,晚饭后不进或少进任何食品和水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适当的锻炼,多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
五款药粥缓解胸闷心悸
草芪龙苓粥
炙甘草、黄芪、龙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许。将炙甘草、黄芪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龙眼肉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补气安神,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结代等。
生脉粥
党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与大米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生脉口服液1支,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补气养阴,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疲乏无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色淡白无华、舌红苔薄、脉结代而细等。
胸闷气短怎么缓解
适当的增加一些运动,特别是有氧运动。在清晨多呼吸一些新鲜空气。
1减少吸烟的数量,多喝水
减少吸烟的数量,多喝水。
即便是非要夜间工作,白天也要保障睡眠,特别是保障睡眠的质量。
不要心里面老放不下一些事情,耿耿于怀。
你可能比较容易冲动,和别人的一点小事,就一直无法释怀。
学着心胸宽广一点,大气一点,每天在做适量的运动,一定会好的。
孕妇胸闷气短怎么缓解
孕妇出现胸闷气短问题,一定要把体位调整好,上身保持挺直,而肩膀需要向后舒展开来,这样能够让胸部尽可能的展开而缓解胸闷气短的作用,睡觉的时候可以把枕头枕高一些,采用左侧卧的睡姿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改善效果。
孕妇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还应该注意好好的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如果通过饮食的方法没有达到好的改善效果,就可以补充一些液体补充剂或者是维生素补充剂,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服用,这样才能让铁的水平有所提高,还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其他营养元素。
孕妇胸闷气短还可以适当的锻炼身体,让体质变得更好,当然应该做一下轻缓的动作,像散步,做孕妇瑜伽等能够让肺活量有所提高,让胸闷气短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孕妇出现胸闷气短的情况一定要好好补充所需要的营养物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一定要充分,如果蛋白质摄入不好就会影响到身体健康情况,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体重超标就会对脊柱以及心脏造成压迫,影响到循环系统,所以平时蛋白质摄入量可以增加。
孕妇胸闷气短怎么缓解
1. 精神心理缓解法:
专家建议准妈妈应放慢生活节奏,调整心态、放松精神。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神经系统与各器官、系统的协调统一,使机体的生理代谢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反馈性地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力,改善神经功能。出现心慌和气短这时不要勉强自己,应该多休息。
2. 体质锻炼:
轻量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孕妇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调整大脑功能。另外,适度运动能调节准妈妈的情绪,增强体质。活动或运动的时候,准妈妈切忌太勉强自己。保持上身挺直,肩向后展开,让肺部尽量扩展开。晚上睡觉时可采用左侧睡姿势,或者并多用一个枕头垫高头部,可减缓气短胸闷情况。
如何缓解胸闷加咳嗽呢
患者的病情描述,主要症状表现为出现胸闷、咳嗽的情况,已经出现多年,考虑慢性支气管炎的可能性比较大。
1、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是很多的,可能和感染、吸烟、环境、哮喘等疾病有关,针对这种情况要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2、导致出现近期的呼吸困难和难以入睡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感染性疾病诱发的呼吸困难有关,建议要及时到当地医院的呼吸内科进行相应的检查措施。
食疗方法
1.核桃仁:取核桃仁1000克研细,补骨脂500克为末,蜜调如饴,晨起用酒调服一大匙。不能饮酒者用温开水调服,忌羊肉。适用于肺虚久嗽、气喘、便秘、病后虚弱等症。
2.杏仁粥:杏仁10克去皮,研细,水煎去渣留汁,加粳米50克,冰糖适量,加水煮粥,每日两次温热食。能宣肺化痰、止咳定喘,为治咳喘之良药。
天热胸闷喘不上气 天热胸闷怎么缓解
当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时,首先不要慌张,要先让自己平静下来,多做几次深呼吸;
打开门窗,注意通风,让室内的空气流通。
当出现短暂的胸闷气短时,可以试试按揉内关穴;
内关穴是心脏的保健穴,能够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内关穴的位置:手掌朝上,当握拳或者手掌上抬时就能看到手掌中间有两条筋,内关穴就在两条筋中间,腕横纹上两寸。
心情不好、心理负担重也会引发胸闷,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缓解压力;
可以多去空气清新的地方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瑜伽等;
听音乐、唱歌、和朋友相聚谈心也是不错的舒缓压力的方法。
如果是病理原因引起的胸闷气短,如肺部疾病、心脏疾病、呼吸道疾病等,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全面的检查,并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气短胸闷如何快速缓解
首先,如果患者出现了胸闷气短的症状,要增强自身免疫力,同时还要及时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帮助机体有效抗击病毒入侵。在平常生活中多运动、同时要保持室内通风和卫生。胸闷气短的患者还要注重饮食的平衡,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尽量不吸烟,以避免这些烟对气管和支气管起到刺激的作用,同时在生活中也不要去有烟的地方。
当出现短暂性的胸闷气短,适当按揉内关穴,这是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守治疗方法。在中医的解释上,内关穴是心脏的保健要穴,能够帮助人体宁心安神。同时,按摩劳宫穴也能够减轻老人的胸闷气短,还能够缓解紧张的情绪,按揉一下劳宫穴,紧张的情绪就会消除。
侧掌振膻中穴法消除胸闷气短的问题。取仰卧位,然后让家人坐患者的旁边,用右手小鱼际部着力,轻轻的按压膻中穴处,然后做一些屈伸式的摆动,带动小鱼际振颤胸口的部位,约1~2分钟。如果穴位按摩的方法没有效果的话,可以通过医生的指导进行其他方法的治疗。
由于引起气短胸闷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因此在治疗气短胸闷这种疾病时,一定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再针对引起疾病的不同病因,才能采取正确合适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减少疾病对患者带来的不适,还能更好的帮助患者有效解决问题。
缓解心悸胸闷的粥品
慢性心功能不全,又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中医认为,本病多为气阴两虚、心脉瘀阻、阳虚水泛所为,当以养心益气、温阳化瘀、回阳利水为治。
草芪龙苓粥
炙甘草、黄芪、龙眼肉各10克,茯苓粉、大米各50克,白糖少许。将炙甘草、黄芪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加茯苓粉、大米、龙眼肉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补气安神,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剧、面色淡白或有自汗、舌淡苔白、脉结代等。
生脉粥
党参、麦冬、五味子各10克,大米50克,冰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水煎取汁,与大米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或将生脉口服液1支,调入稀粥中服食,每日2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补气养阴,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疲乏无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面色淡白无华、舌红苔薄、脉结代而细等。
参粉归芪粥
高丽参粉5克,当归、黄芪、大枣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高丽参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益气养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健忘、面色无华、头晕目眩、食欲不振、浮肿尿少、腹胀恶心、舌淡苔薄白、脉结代或细而无力等。
三七三子粥
三七5克,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诸药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除痰化瘀,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怔忡、胸闷心痛、头晕气短、唇甲青紫、苔白腻或有瘀点、脉弦结等。
参附桂枝粥
红参粉5克,附片、桂枝各10克,大米30克,冰糖适量。将诸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待熟时调入红参粉、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7天为1疗程,连续2~3疗程。可温肾通阳,适用于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悸胸闷、头晕头痛、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质淡胖、脉沉迟等。
快速缓解胸闷气短方式 情绪引起胸闷气短的缓解方式
1.调节情绪,避免情绪长时间影响自身。
2.听轻松的音乐,看搞笑的影视都可以缓解烦闷的心情。
3.注意好好休息,喝一杯暖茶,舒缓紧张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