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糖尿病的孩子在运动时持续多少时间比较好
患糖尿病的孩子在运动时持续多少时间比较好
运动时间太少效果差,太多有危险性,因此,掌握运动时间是保证运动有 效和安全的关键。一般中等强度的运动以20~30分钟为好;低强度的运动 以45~60分钟为好。但仍需因人而异,若运动过程中出现头晕、胸闷、大汗、 面色苍白等现象应立即停止。
秋季如何预防腹泻和咳嗽
1.秋天又是一个长“膘”的好时机,孩子夏天发育不良,秋天是很好的生长机会。
一旦秋天生病,孩子最好长“膘”的机会错过了是非常遗憾的。
2.如果天气早晚凉中午热,建议家长外出的时候拿一件小衣服搭一条毛巾,热的时候把小马甲小衣服拿下来,冷的时候一定把明汗擦掉,一个是额头的明汗,一个是后背的明汗,如果明汗不擦掉把衣服浸湿,孩子咳嗽感冒的机会特别多。
3.注意孩子运动时的循序渐进,根据体质不同逐渐增加运动量。
比如去年容易生病咳嗽的孩子,运动量在秋天不建议过大,过大之后孩子咳嗽的机会特别多。
4.给孩子加衣服不要太着急,可以慢一点,标准比同室户外活动的大人穿的少一点,这样可以更好的锻炼孩子的抵抗力。如果捂得过量,孩子秋天容易出汗,我们经常说捂着的孩子特别容易生病,一旦生病不容易好,秋天跟春天不一样,春天要多捂。天气骤冷骤热的时候减衣服慢一点,秋天加衣服慢一点不要加得太快,防止孩子生病着凉咳嗽。
糖尿病对身体的健康影响
糖尿病影响了美国数百万人口。但是新研究认为它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患者。
糖尿病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血管狭窄和视力丧失。
通过考察糖尿病患者随着时间的健康变化,最近一个研究发现,对于年老患者来说由于血管狭窄引起的死亡风险是一个更加迫切的担忧。而年轻的糖尿病患者有着更大的糖尿病视力下降的风险。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全球卫生乔治研究所的Sophia Zoungas(MD,PhD)及其同事研究了年龄和糖尿病持续时间对于死亡和血管并发症风险的影响。
血糖水平太高时会出现糖尿病。当身体不能生产胰岛素(1型)或者不能相应胰岛素(2型)时会出现糖尿病。
大血管病变通过使动脉狭窄影响大血管。微血管糖尿病并发症影响小血管,如眼睛里的血管,因此引起视力问题。
作者研究了11,140例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他们的平均年龄是66岁,并且均老于55岁。他们在被确诊糖尿病时的平均年龄是59岁。
年龄每增加5岁,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增加33%。而死亡的风险增长到56%。
患糖尿病时间每增加5年,大血管并发症增加13%。死亡的风险增加15%。
对于这些发现,作者说:“预防需要疾病所有阶段和所有年龄组的警惕性。随着年龄的增加应该加强对大血管并发症的监测。”
糖尿病持续时间每增加5年,小血管并发症增加28%。
作者写道,糖尿病持续时间 “对年轻人而不是老年人影响最大。”因为在越年轻的时候患糖尿病会比年老患糖尿病的患者活得更长。
作者建议在年轻患者中好好控制血糖以降低糖尿病视力衰退的风险。
糖尿病运动的最佳时间
糖尿病人每日运动最好围绕服药、就餐的时间开展,把握适当的强度和持续时长。无论有氧运动还是无氧运动,只要糖尿病人进行运动,就会有降糖效果,低血糖的风险随之而来。特别是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后,药物与运动两者的降糖作用同时叠加,最容易引发低血糖。而进食可以升高血糖,所以糖尿病人每日运动最好参考就餐和服药的时间。一般来说,胰岛素刚注射完或降糖药服用半小时内就运动,会加快降糖药物的吸收,更易发生低血糖。而餐后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开始升高,降糖药的药力在餐后1小时左右也有所减弱。所以,建议糖尿病人进餐后及时服用/注射降糖药,半小时到1小时后再开始运动,此时运动出现低血糖的风险小一些。此外,糖尿病人早晨运动前,最好测一次随机血糖,低于7mmol/L者要先进食再运动。
饭后多少时间运动比较好
运动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如果能够坚持在平时生活中进行适当的运动,那是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使人变得更为健康的,当然了,运动得掌握好时间。
餐后与运动前的间隔时间长短,大多要依餐点及用量而定,其它决定性因素还包括年龄、体能条件及运动强度。假设这位读者是一般的中年人吧!如果你运动前的用餐量很大,而且多半是以含有高量蛋白质及脂肪为主的食物间隔时间应为两小时以上;如果用餐量较少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间隔时间可以缩短为30分钟至1小时。任何改变最好都采取渐进的方式,但如果出现任何肌肉上或消化上的问题,就得暂停。
一般来说,不经常运动的人和体弱的人,最好在饭后0.5~1小时运动较为适宜。正式的锻炼和剧烈的竞赛,最好在饭后1.5小时再进行。饭后不宜剧烈运动并不排除在饭后进行轻松的运动,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做适量
的运动,例如散步或做其他轻微活动,对增进健康还是有利的。
以上就是小编针对饭后多久可以运动问题所做的解答,希望大家可以好好参考一下,运动固然重要,但是正确的运动习惯,对身体的影响更为关键,所以大家要养成良好的运动方式,才不会对身体造成隐患。爱运动的人要特别注意了,不要让原本的健康锻炼变成伤害自己身体的利器。
胖宝宝皮肤发黑小心糖尿病
现在越来越多孩子长得胖胖的,看上去是很可爱,但过度肥胖带来的健康风险也很大。
近的来说,孩子太胖,运动能力受限,在学校会有自卑感;远的呢,那就更糟糕了,肥胖的孩子将来患糖尿病、高压血、冠心病的可能性很大。而事实上,一些十几岁的小胖墩已经出现血糖、血脂升高的现象了。
儿科专家提醒说,如果胖孩子出现颈部、腋窝处皮肤发黑、粗糙的情况,那就更要当心了。因为有研究已证实,胖孩子出现黑棘皮症,是胰岛素抵抗的表现,长此以往,患糖尿病的风险非常大。
患黑棘皮的胖娃易患糖尿病
据统计,黑棘皮症在胖孩子中的发病率大约37%左右。胖孩为什么容易长黑棘皮?可能是胰岛素有偿增殖的作用,高浓度胰岛素刺激皮肤,使得棘层细胞和纤维细胞的胰岛素受体过度生长,从而导致皮肤黑棘皮症的发生。
胖孩子的黑棘皮症已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因为有调查表明,肥胖儿童患黑棘皮症,80%的孩子会出现高胰岛素血症,而胰岛素与血糖关系密切,孩子这么小就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将来患糖尿病的可能性非常大。也就是说,患黑棘皮症的肥胖儿童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管理好孩子的饮食
儿童单纯性肥胖将引起成人期患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危险性增高,影响儿童身体健康,值得家长重视。
因此,管理好孩子的饮食和运动,让孩子保持合理的体重是家长必须要做的工作。如何管理孩子的饮食呢?下面提出了几点建议:1.均衡饮食。三餐不可吃得太饱,适当减少主食。现在很多孩子午餐都在学校或托管吃,伙食会差一些,家长就觉得晚餐应该给孩子“补一补”,于是准备了大鱼大肉。其实,晚餐吃得太多太好,对孩子的身体是不利的。
2.不可偏食。孩子吃零食、甜品、饮料和油炸食品也容易超重。
3.慢慢进食。孩子吃得太快太急,往往没有饱腹感,容易吃得超量。
4.制订运动计划。孩子们的学业普遍较重,没有太多时间运动,家长可以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喜欢的全身运动,如游泳、骑车、球类等。持之以恒的运动是减肥的良方。同时,父母也要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运动,效果更好。
5.记录孩子每日的运动时间、饮食日记、每周体重等,督促孩子把体重保持在合理的范围。
6.一旦发现代谢异常,应该早期干预治疗。
秋季如何预防腹泻和咳嗽
1.秋天又是一个长“膘”的好时机,孩子夏天发育不良,秋天是很好的生长机会。
一旦秋天生病,孩子最好长“膘”的机会错过了是非常遗憾的。
2.如果天气早晚凉中午热,建议家长外出的时候拿一件小衣服搭一条毛巾,热的时候把小马甲小衣服拿下来,冷的时候一定把明汗擦掉,一个是额头的明汗,一个是后背的明汗,如果明汗不擦掉把衣服浸湿,孩子咳嗽感冒的机会特别多。
3.注意孩子运动时的循序渐进,根据体质不同逐渐增加运动量。
比如去年容易生病咳嗽的孩子,运动量在秋天不建议过大,过大之后孩子咳嗽的机会特别多。4.给孩子加衣服不要太着急,可以慢一点,标准比同室户外活动的大人穿的少一点,这样可以更好的锻炼孩子的抵抗力。如果捂得过量,孩子秋天容易出汗,我们经常说捂着的孩子特别容易生病,一旦生病不容易好,秋天跟春天不一样,春天要多捂。天气骤冷骤热的时候减衣服慢一点,秋天加衣服慢一点不要加得太快,防止孩子生病着凉咳嗽。
糖尿病饭后运动多久 糖尿病患者饭后运动多长时间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时间要固定,每次应该锻炼30到60分钟,每周4到6次,如果是以降低血糖代谢为目的,每周运动不得少于三次。如果是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减肥,运动频率可以增加至5次以上。
最适合宝宝锻炼身体的运动
孩子运动有益身心健康,但不是每种运动都适合孩子锻炼身体的,有些运动还会对孩子的身体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了解一下,适合孩子的运动有哪些,让孩子正确地做运动,才能更好地锻炼身体。
从运动科学的角度来讲,适合孩子的运动应该以轻体育活动,适宜增加耐力的有氧运动为宜。忌剧烈运动,高难度动作等,另外考虑到孩子的天性,有趣味性的运动更加适宜。
孩子运动的时间不应该太长,学龄前儿童每次的运动时间应在半小时为宜,而且应该有休息的时间。每次运动后,孩子能微微出汗、没有心跳过速、呼吸不畅和过度疲劳感比较好,不过因为大部分的孩子出汗都比较多,所以在出汗这个标准上还应以孩子自身的情况为标准。
比较好的运动方法
爬楼梯运动
爬楼梯运动消耗的能量更多,因为除运动能消耗能量外,还要克服自身重力,如爬10层楼,就相当于把100多斤的体重提升30来米高,这部分能量消耗是相当大的。据测定,上下楼梯所消耗的能量相当于散步的5倍、游泳的2.5倍。
爬楼梯运动每次半小时,每天1-2次。要从小运动量开始,逐步达到要求。理想爬梯速度每分钟30-50个台阶,爬10分钟休息5分钟。运动后心率应在140次/分钟以下,以110-130次/分钟较适宜。
什么人易患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的并发症中就有糖尿病眼病,由于糖尿病眼病的危害很大,严重的会造成失明。所以,专家希望糖尿病人要做好糖尿病眼病的预防措施。特别是容易患糖尿病眼病的人。那么,什么人易患糖尿病眼病呢?
一、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血糖波动较大的患者;还包括同时口服避孕药丸、吸烟等患者。
二、胰岛素依赖型的糖尿病人。这类患者发病早、病情重,容易患眼病。
三、低龄患者。确诊年龄为19岁以前者,7%的病人10年后将发生糖尿病眼病。确诊年龄为20—39岁者,10%的病人10年后发生糖尿病性眼睛病变。
四、糖尿病长期控制不好者。高血糖持续时间长,容易引起糖尿病眼病。
五、病史较长的患者。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前已有多年病史,还有出现眼病并发症时才发现糖尿病的。
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建议这类患者每3个月检查眼底1次。
以上就是什么人易患糖尿病眼病的详细介绍,专家温馨提示:大家一定要保护好我们的眼睛,不要让糖尿病伤害了自己,请关爱自己的健康。
糖尿病运动时间 七类糖尿病患者不宜运动
1.I型糖尿病患者:这类患者胰岛素绝对缺乏,运动会使血糖升高,脂肪分解增加,在缺乏胰岛素的情况下,不能氧化分解酮体,从而增加酮症酸中毒的危险。
2.糖尿病合并患有肾病,尿中有蛋白,红细胞及管型者应该主动减少运动量,尿中有酮体者严禁运动。
3.糖尿病合并有明显的眼底出血,视网膜脱落及青光眼者,也不适宜运动降糖,应该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再参加运动。
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血压大于160/100毫米汞柱者不能运动,应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时再运动。
5.合并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心绞痛或心肌梗死,急性感染,肝肾功能不全,活动性肺结核的糖尿病患者禁止运动。
6.有明显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四肢,肌肉的感觉和运动者,必须在有效的保护和监测下进行运动,糖尿病病足患者必须进行评估,降低运动量,严重者要停止运动。
7.妊娠,腹泻,呕吐,不能进食,有低血糖危险,血糖太高,胰岛素用量太大者最好不要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