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什么中药可以开胃 莱菔子消食除胀

什么中药可以开胃 莱菔子消食除胀

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肺,脾,胃经。

功效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用法用量:煎服5-12g,生用吐风痰,炒用消食下气化痰。

注意事项: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心衰的饮食护理

1、莱菔子粥 食材:莱菔子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洗净,莱菔子洗净,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熬成汁,取出纱布袋不用。粳米,汤汁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作早、晚餐食用,利水消肿明显。 莱菔子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临床习用于治疗实食、湿、积滞证。

2、白茯苓粥 食材: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早、晚餐食用。利尿效果较好。 白茯苓利尿,解毒作用能使尿中排汞量略增加。《神农本草经》中就把它列为上品,称其“主胸胁气逆,利小便,久服能安魂养神,暖肚延年”。自古便被列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甘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所以常用于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与猪苓、白术、泽泻等配伍,用于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及或水肿、小便不利;与滑石、阿胶、泽泻等配伍,治疗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之水肿;与附子、生姜同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肿症。茯苓能健脾补中,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症。与桂枝、白术、甘草配伍,用于治疗痰饮之目眩心悸。

3、莱菔子山楂红枣汤 食材:莱菔子10克,山楂50克,红枣100克。 做法:将莱菔子用小纱布袋装好,红枣,山楂去核、洗净一同放入锅内煮熟即可食用。每日两次,早、晚餐服用。具有利尿、补血、消食作用。 莱菔子能治疗人体血清胆固醇升高、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提示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治疗习惯性便秘

老年人群精血渐衰,脏腑功能减弱,津液匮乏,导致大肠功能失调,传化无力 而发生便秘,莱菔子有消食除胀,利大小便的功效,用莱菔子炒食,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而且炒莱菔子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油脂有养阴益气,润肠通便的功效。

莱菔子的营养价值 润肠通便的功效

莱菔子有消食除胀,利大小便的功效,用莱菔子炒食,可以有效缓解大便秘结症状,而且炒莱菔子中含有丰富的油脂,油脂有养阴益气,润肠通便的功效。

节日饮食失节 节后要如何消滞

■麦芽山楂饮

用料:麦芽10克,山楂6克,红糖10克。

制法:取麦芽除去杂质炒黄,山楂炒焦。将以上两味加水煮30分钟,去渣取汁约250克,放糖分次服完。

功用:消食化积,和胃。适用于食积停滞,厌食不饥。

食物功效:麦芽能消食和胃。人体实验表明,麦芽对胃酸与胃蛋白酶的分泌似有轻度促进作用,故有助消化。另麦芽含淀粉酶、转化糖酶、蛋白分解酶,这些消化酶能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伤食、食积等。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功能健脾开胃,化滞消食,增进食欲。

■桂皮山楂饮

用料:桂皮6克,山楂肉10克,红糖30克。

制法:桂皮切成2厘米见方,同山楂一起放入锅内,煮熬30分钟。加入红糖即可。

功用:温阳散寒,消积导滞。用于食滞引起的不欲饮食、腹胀。

食物功效:桂皮味辛,性温。功能温暖脾胃,散风寒。阴虚有火者忌服。

■鸡内金莱菔子麦芽煎

用料:鸡内金3-5个,炒黄,莱菔子6克,麦芽16克,苍术9克。

制法:将鸡内金等四味水煎服。

功用:消食健脾,和胃。用于食欲不振和消化不良。

食物功效:鸡内金,功能消食健脾。莱菔子能消食除胀,降气化痰。苍术味辛、苦、性温,能燥湿健脾、散寒解表,用于不欲饮食。

保和丸治什么病的

保和丸出自《丹溪心法》,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翅、莱菔子组成,系消导剂之首方。功效消食和胃,主治食积停滞,胸脘痞满,腹胀时痛,嗳腐厌食,大便不调,舌苔腻,脉滑。那么,保和丸治什么病的?

保和丸主要成分:山楂,神曲,半夏、茯苓等中药,起消食和胃的作用。主治: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呃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保和丸能抑制小鼠胃排空和家兔十二指肠自发性活动,拮抗乙酰胆碱、氯化钡、组织胺所致家兔和豚鼠离体回肠痉挛性收缩,也可部分解除肾上腺素对肠管的抑制,故保和丸有较好的解痉止痛及止泻的作用。连翘、陈皮、茯苓具有保肝作用;半夏、陈皮可促进胆汁分泌,增强胆道的输送功能而有利胆作用。

保和丸中重用酸甘性温之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味苦微寒,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则诸症自除。

心衰吃什么好

1、莱菔子粥

食材:莱菔子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洗净,莱菔子洗净,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熬成汁,取出纱布袋不用。粳米,汤汁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作早、晚餐食用,利水消肿明显。

莱菔子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临床习用于治疗实(食、湿、积滞)证。

2、白茯苓粥

食材: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早、晚餐食用。利尿效果较好。

白茯苓利尿,解毒作用能使尿中排汞量略增加。《神农本草经》中就把它列为上品,称其“主胸胁气逆,利小便,久服能安魂养神,暖肚延年”。自古便被列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甘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所以常用于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与猪苓、白术、泽泻等配伍,用于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及或水肿、小便不利;与滑石、阿胶、泽泻等配伍,治疗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之水肿;与附子、生姜同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肿症。茯苓能健脾补中,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症。与桂枝、白术、甘草配伍,用于治疗痰饮之目眩心悸。

血压高中药能调理好吗 莱菔子

莱菔子也就是萝卜的种植,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中医认为,其性平,味辛,甘,归肺,脾,胃经,具有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的功效,莱菔子中含有降压物质-芥子碱硫氰酸盐,可增加血流量,扩张血管,稳定血压。

便秘能吃莱菔子吗

每种可以被食用的食物,都是可以单独存在的,因为它们都是拥有着自己的营养成分,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去食用多种食物的原因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我们身体所需要的额营养元素得到平衡。那么便秘能吃莱菔子吗?

莱菔子,别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类圆形或椭圆形,略扁,长2至4毫米,宽2至3毫米。种皮薄,表面红棕色、黄棕色或深灰棕色,放大镜下观察有细密网纹,种子一侧有数条纵沟,一端有黑色种脐。可用于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着,有“冲墙倒壁”之称。临床习用于治疗实(食、湿、积滞)证。然而,该品并非仅仅是消食除胀,对虚证用之,获效亦佳,因其性和平,其气味又不峻,无偏胜之弊,不可囿于“冲墙倒壁”之说,有破气之嫌(实则是平气之有余),而弃之不用。

治老年便秘:老年便秘,与《伤寒论》中的“脾约”相似。“脾约”乃脾弱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尿数便难。取炒莱菔子研细15g,于饭后开水冲服,“借以消食顺气,转不伤气,因其能多进饮食,气分自得其养也”(见《医学衷中参西录》)。余持之以恒,胃阴降而糟粕行,受益匪浅。在临床凡欲除陈,荡积滞以通便的,也不拘泥于“寒下、温下、润下、攻补兼施”四大法,随证加炒莱菔子,多有效应。

便秘的人是能吃莱菔子的,因为食用莱菔子的功效是可以有效地帮助治疗老年人的便秘情况。所以说只有清楚的了解了食物,才能够更好的去有针对性的食用并且使用这些食物。只有食用多种食物才可以增加我们的体力和免疫力那么这样才会有抵抗外界的能量。

心衰的饮食保健方法有哪些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一个危重结局.在经积极治疗后,绝大多数病人心衰有所控制,但病情却并非稳定.究其原因在于,器质性改变发生的心脏病本身不易消除。心衰对于我们的健康损害很大,患者的体质比较虚弱,因此我们有必要做好患者的护理保健,其中饮食护理是比较关键的一步。

1、莱菔子粥

食材:莱菔子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洗净,莱菔子洗净,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纱布袋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中火熬成汁,取出纱布袋不用。粳米,汤汁放入锅内,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作早、晚餐食用,利水消肿明显。

莱菔子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临床习用于治疗实(食、湿、积滞)证。

2、白茯苓粥

食材: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

做法: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成粥。每日两次,早、晚餐食用。利尿效果较好。

白茯苓利尿,解毒作用能使尿中排汞量略增加。《神农本草经》中就把它列为上品,称其“主胸胁气逆,利小便,久服能安魂养神,暖肚延年”。自古便被列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甘平,作用和缓,无寒热之偏,所以常用于治疗寒热虚实各种水肿。与猪苓、白术、泽泻等配伍,用于表邪不解,随经入腑之膀胱蓄水及或水肿、小便不利;与滑石、阿胶、泽泻等配伍,治疗水热互结,阴虚小便不利之水肿;与附子、生姜同用于治疗脾肾阳虚水肿症。茯苓能健脾补中,善渗泄水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常与人参、白术、甘草同用于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倦怠乏力等症。与桂枝、白术、甘草配伍,用于治疗痰饮之目眩心悸。

3、莱菔子山楂红枣汤

食材:莱菔子10克,山楂50克,红枣100克。

做法:将莱菔子用小纱布袋装好,红枣,山楂去核、洗净一同放入锅内煮熟即可食用。每日两次,早、晚餐服用。具有利尿、补血、消食作用。

莱菔子能治疗人体血清胆固醇升高、防止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提示在治疗冠心病方面也可能有一定作用.

莱菔子的介绍

性味

辛、甘,平。

归经

归肺、脾、胃经。

功效

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

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相关配伍

1、治痢疾有积,后重不通:莱菔子五钱,白芍药三钱,大黄一钱,木香五分。水煎服。(《方脉正宗》)

2、治跌打损伤,瘀血胀痛:莱菔子二两,生研烂,热酒调敷。(《方脉正宗》)

3、痰嗽:杏仁(去皮、尖)莱菔子各半两。为末,粥丸服。(《丹溪心法》)

怡口香莲茶的主要成分

薄荷:清新怡神,改善口腔异味。

中医认为薄荷性凉味辛,有宣散风热、淸头目、透疹之功。薄荷具有兴奋大脑、促进血液循环、发汗解表,清利咽喉,消炎镇痛、止痒解毒和疏散风热的作用。其淸凉香气,还可平缓紧张愤怒的情绪,提振精神、使身心欢愉。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等。

莱菔子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其作用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可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

山楂:消食积,散瘀血,驱绦虫。

主要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作用。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汗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等。主温中下气,开胃健脾,催生下胎,化宿食,除胀满,止吐逆,破徵,消痰痞。

什么中成药治胃病最好 保和丸和胃降逆

该药方由六神曲,山楂,莱菔子,法半夏,陈皮,茯苓,苍术,白术,枳实,厚朴,香附,连翘,黄芩,黄连所组成的。

方中山楂,六神曲,莱菔子 消食导滞,其中山楂长于消肉食油腻,莱菔子长于消面食之积并能豁痰下气,快膈宽胸,六神曲长于消酒食可除陈腐停滞,均为主药;以半夏,陈皮,茯苓和胃利湿,降逆止呕;配白术,苍术健脾燥湿,以助运化,为辅药;佐以枳实,厚朴,香附消除胀满,下气止痛,且能引导食滞下行,用连翘,黄芩,黄连散结清利肠胃湿热。诸药相伍,则有和胃降逆,消食导滞之功,对消化不良,饮食停滞有很好的疗效。

莱菔子能不能泡水喝

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莱菔子是什么东西,其实莱菔子是植物萝卜的种子,一般来说,莱菔子的作用是作为中药的配方使用。有些人对于这个莱菔子会有些许的疑问,就是这个莱菔子能不能泡水喝,其实是可以的。因为这个莱菔子是可以帮助人们治疗一些消化不良的肠胃疾病,很有效果的。

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应酬,或者到了节假日的时候都会出现大鱼大肉的情况,很多人都会在这样的情况吃的太饱了。这个时候就可以用这个莱菔子来泡水服用,可以去除胃气的。

莱菔子,又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等,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可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该品辛散耗气,故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莱菔子种子类圆形或椭圆形,略扁,长2至4毫米,宽2至3毫米。种皮薄,表面红棕色、黄棕色或深灰棕色,放大镜下观察有细密网纹,种子一侧有数条纵沟,一端有黑色种脐。子叶2片,乳黄色,肥厚,有纵密褶,气微,味略辛。全国各地普遍栽培。

药用价值

性味:性平,味辛、甘。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

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临床习用于治疗实(食、湿、积滞)证。然而,该品并非仅仅是消食除胀,对虚证用之,获效亦佳,因其性和平,其气味又不峻,无偏胜之弊,不可囿于“冲墙倒壁”之说,有破气之嫌(实则是平气之有余),而弃之不用。

使用注意: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以上就是向大家解释了关于莱菔子能不能泡水喝的一些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这个莱菔子的认识会更多,我们要懂得生活中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物质,这样对自己的健康和生活都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如果有朋友胃气过多的话可以尝试一下的。

治胃病最好的中成药 香砂养胃丸补脾胃消食积

该药由党参,茯苓,白术,苍术,甘草,半夏曲,陈皮,砂仁,藿香,木香,香附,枳壳,厚朴,六神曲,南山楂,麦芽,莱菔子所组成。该药是治疗脾胃虚弱,饮食不消的常用中成药。

方中党参,茯苓,白术,苍术,甘草健脾补气,增强运化功能;以六神曲,山楂,麦芽,莱菔子消食导滞,开胃;佐以半夏曲,陈皮和中降逆,安胃止呕,砂仁,藿香方向化湿,醒脾开胃;配木香, 香附,枳壳,厚朴宽中散满,行气止痛,诸药相伍,具有补脾胃,消食积之功,对于脾胃虚弱,又有食积者最为适宜。

相关推荐

四类治疗腹胀的中成药

中医认为,腹胀多因食积停滞、湿阻脾胃、肝胃气滞以及脾胃气虚引起,因而在选择中成药治疗腹胀时候,也需分型治疗。治疗腹胀的中成药主要分为消食导滞、燥湿健脾、行气和胃以及补气健脾四类。 四类治疗腹胀的中成药 一、消食导滞类中成药 1.保和丸:本品由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陈皮、制半夏、茯苓、连翘等组成。具有消食化积的功能。主治饮食积滞,腹部胀满,嗳气吐酸,胃中嘈杂不舒,不思饮食等。每次服6~9克,日服2~3次。 2.沉香化滞丸:本品由神曲、麦芽、沉香、木香、香附、砂仁、陈皮、藿香、莪术等组成。具有消食开胃、行

上班族的4款健脾养胃粥

1、山楂莱菔子粥 用料:山楂10g、莱菔子10g、粳米50g。 制作要点:将药材及粳米一同放进煲内,加清水1000ml,煲至粳米开,粥变黏稠,调味即成。 汤方分析:山楂有消积化滞之功,尤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即“肉滞”)之要药;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常用于食积“气滞证”;粳米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功效。 适用人群:大鱼大肉导致消化不良、上腹饱胀、食欲不振者。 上班族的健脾养胃粥 健脾养胃粥 2、淮山莲子粥 用料:淮山10g、莲子10g,粳米适量。 制作要点:将洗净的药材及粳米一同放进煲内,加清水100

健脾养胃喝什么茶 山楂茯苓茶

组成:山楂15克,茯苓、制半夏各9克,六曲6克,连翘、陈皮、莱菔子各3克。 制法:将上述药装入药袋,放进保温瓶中,加入1000毫升沸水,盖紧盖闷泡,30分钟后即可饮用。 用法:每日1剂,可反复多次饮用。 效果:健脾和胃,清热散结,消食除积。

莱菔子的功效和作用

莱菔子的功效与作用 可下气,祛痰,消食,消积;用于咳嗽痰喘,胸闷腹胀,食积气滞,下痢后重等症。 ①《日华子本草》:“水研服,吐风痰:醋研消肿毒。” ②《日用本草》:“治黄疸及皮肤目黄如金色,小水热赤。” ③《滇南本草》:“下气宽中,消膨胀,降痰,定吼喘,攻肠胃积滞,治痞块、单腹疼。” ④《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疮疹。” ⑤《医林纂要》:“生用,吐风痰,宽胸膈,托疮疹;热用,下气消痰,攻坚积,疗后重。” ⑥《本草再新》:“化痰除风,散邪发汗。” ⑦《随息居饮食谱

保和丸与加味保和丸有何区别

保和丸与加味保和丸有何区别?保和丸由山楂、神曲、麦芽、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组成。加味保和丸组成包括:白术(麸炒)、茯苓 、陈皮 、厚朴(姜炙)、枳实 、枳壳(麸炒)、 香附(醋炙)、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法半夏。 保和丸的功能主治是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加味保和丸的功能主治是食滞胃肠或吸收不良,主要证候是腹胀腹泻,大便黏滞,伴有不消化之物,或夹有黄色脂块,臭如败卵,日行数次;脘酸腹胀,泻后痛减,嗳腐吞酸,恶闻食嗅,呕恶,舌苔厚腻,脉滑。 保和丸是由

越鞠保和丸的主要成分

越鞠保和丸的化学成分:栀子(姜制)、六神曲(麸炒)、香附(醋制))、川芎、苍术、木香、槟榔等。以以上诸药为末,姜汁泡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即得同仁堂越鞠保和丸。 方中香附、木香行气解郁,以治气郁;当归、川芎活血化瘀,以治血郁;栀子、连翘、黄连清热泻火,以治火郁;苍术、白术、枳实、半夏、陈皮、茯苓理气化痰,燥湿运脾,以治痰郁、湿郁;神曲、山楂、莱菔子消食导滞,以治食郁。诸药合用,则气、血、痰、火、湿、食诸郁随之而解。 综上所述,越鞠保和丸具有舒肝解郁,开胃消食的主要功效,在治疗气郁停滞,倒饱嘈杂,胸腹胀痛,消

宝宝急性肠胃炎食疗药膳

1、莱菔仔(萝卜仔)粥:取萝卜仔10g,粳米50g。先将莱菔仔炒至香熟,然后研成细末。将粳米加水煮粥,再加莱菔仔末调和食用。莱菔仔有理气和助消化的作用,适用于8个月以上宝宝伤食性腹泻。 2、豆蔻粥:取豆蔻5g,生姜2片,粳米50g。将豆蔻捣碎研末将粳米加水煮沸后加生姜及豆蔻末煮成粥食用。有温胃、消食作用,适用于1岁以上有腹冷、呕吐、虚泻的宝宝。 3、香姜脱脂奶:取丁香2粒,姜汁5ml,脱脂奶250m;。将姜汁、脱脂奶及丁香同放锅内煮沸,去丁香加少许糖饮用。可温胃有止吐泻的作用。适用于3个月以上有消化不良腹

贲门癌推荐饮食

1、红糖煲豆腐:豆腐100克,红糖60克,红糖用清水冲开,加入豆腐,煮10分钟后即成。经常服食,具有和胃止血,吐血明显者可选用此食疗方治疗。 2、陈皮红枣饮:桔子皮1块,红枣3枚。红枣去核与桔子皮共煎水即成。每日1次,此食疗方行气健脾,降逆止呕、适用于虚寒呕吐。 3、莱菔粥:莱菔子30克,粳米适量。先将莱菔子炒熟后,与粳米共煮成粥。每日1次,早餐服食,此药方消积除胀,腹胀明显者可选用。 4、陈皮瘦肉粥:陈皮9克,乌贼鱼骨12克,猪瘦肉50克,粳米适量。用陈皮、鱼骨与米煮粥,煮熟后去陈皮和乌贼骨,加入瘦肉片

保和丸的介绍

本品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酸、涩、甜。 现代应用/保和丸 用于消化不良,小儿厌食。 主要成分/保和丸 本品主要成份山楂、神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 包装规格/保和丸 每8丸相当于原生药3g。 药性分析/保和丸 方中山楂消油腻肉积;神曲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消面食痰浊之积;陈皮、半夏、茯苓理气和胃,燥湿化痰;连翘散结清热。诸药合用,有消食导滞,理气和胃之功。

莱菔子的营养价值 消食化积的功效

莱菔子味辛行散,擅长消食化积、除胀行滞,尤以消面积食滞为特长。凡食积气滞而见嗳腐吞酸,甚至腹胀疼痛者尤为适宜。常与山楂、神曲、陈皮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