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肝脏变化的症状
老年人肝脏变化的症状
1、肝脏血流量减少
男性超过25岁,女性超过20岁后,肝脏循环血流量以每年0.3%-1.5%的比例下降,60岁比20岁时肝脏血流量下降40%-50%。而血液是护肝养肝的基础,肝脏血流量下降导致肝脏吸收营养、代谢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以及免疫功能相应衰退。老年人肝脏趋于“硬化”,不如青壮年的柔软和富于弹性,伴有长期饮酒史的更明显。
2、肝脏体积重量、再生能力下降
50岁时的肝脏平均体积是1150立方厘米,80岁以上肝脏平均体积仅849立方厘米;85岁时的肝细胞仅是40岁左右肝脏细胞的50%。老年人肝细胞会出现双核、多核、胞体固缩、核染色体变性等退化表现,肝细胞量和质的退化使分泌、消化、吸收等生理功能也相应退化。
3、肝脏脂肪增多
广州市调查2913名非体力劳动中老年人的脂肪肝患病情况,50-59岁年龄组患病率为12.14%。高体重指数、高甘油三酯、离胆固醇、高血糖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严重脂肪肝可进展至肝硬化、肝癌。
4、对于药物损伤耐受力下降
老年人感觉敏锐度下降,病情严重程度反映、交流不准确、不及时,会掩盖、延误病情。老年人肝病并发症多,老年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发生率较年轻患者高,更易发生消化道出血。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消化、骨关节等疾病罹患率均高于年轻人,与肝脏功能、肝脏状态互相影响。
老年人肝硬化的症状
(1)黄疸多见:老年人肝硬化的黄疸发生率较高,可达84.4%,程度亦较深。黄疸的发生除提醒病变呈活动性、肝细胞进行性坏死、老年人肝功能减退对胆红素的代谢能力降低外,应特别警惕并发恶性梗阻性疾病的可能。
(2)腹水与水肿明显:老年人肝硬化与腹水较明显,发生率分别是89.8%和83.5%。实验室检查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者占82.7%,这与老年人肝硬化合成白蛋白的能力明显降低和营养状况低下有关。因此,老年人肝硬化所引起的腹水比较顽固。
(3)并发症:老年人肝硬化并发症比较多见,包括并发感染、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消化性溃疡、胆石症、结核、慢性心肺疾患明显增高。
(4)低热症状
肝硬化患者因为本身的肝脏机能发生衰退,不能正常的灭活身体内的致热性激素,这就导致部分属于活动性肝硬化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规则的低热情况。
(5)消化道症状
一般表现为营养状况较差,食欲明显减退,进食后即感到上腹不适和饱胀、恶心、甚至呕吐,肝硬化晚期对脂肪和蛋白质耐受性差,进油腻食物,易引起腹泻。肝硬化患者因腹水和胃肠积气而感腹胀难忍,晚期可出现中毒性鼓肠。
(6)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的出现常是肝硬化已属晚期,在这种肝硬化晚期症状出现前常先有肠胀气。
(7)全身症状
一旦到了肝硬化晚期,那么患者的肝功受损程度会很严重,此时会表现出一系列的全身不适症状,例如全身疲倦乏力、皮肤粗糙、多发性神经炎、肝脾肿大等,这些都是肝硬化晚期症状特点中非常明显的表现症状。
肝硬化是什么,此外,对于有些肝病患者体质相对较弱的人来说,抗病毒治疗是减少和降低乙肝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关键。如果不进行抗病毒治疗,45%的乙肝患者最终将发生肝纤维化,32%的病人发生严重肝纤维化,22%最后发展成肝硬化,而且这种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如果不及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仅仅采用传统的护肝降酶手段使肝功能正常,仍不能防止肝硬化的发生,因为没有抑制病毒复制。肝病患者一旦找准病灶,就要选择积极的治疗手段来进行控制。
老年人肝硬化的症状
(1)这种疾病的患者子啊生活中国常会患上的症状就是食欲下降,体重下降。肝硬化患者由于消化道的吸收功能很差,再加上食欲大大的下降,供给身体的营养就会不足,长时间下去就会导致体重减轻,日益的消瘦。
(2)疲倦乏力。这种疾病的症状也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疾病是肝硬化患者的早期症状之一,也是因为消化功能下降、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或障碍以及神经、肌肉功能出现不正常导致的。
(3)腹泻、腹胀。这种疾病的症状也是比较常见的吗。尤其就是这是非常见的症状,腹泻多是因为肠吸收不良或寄生虫感染细菌导致的;而腹胀多是因为低钾血症、胃肠积气以及腹水或肝脾肿大导致的。
(4)腹痛。造成腹痛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脾周围炎、肝细胞进行性坏死以及肝周围炎等。老年肝硬化的症状有哪些?疼痛主要发生在上腹部,一般是阵发性的,有时候又是绞痛性质的。
(5)出血。由于患者的肝功能减退,所以凝血原酶及其他的凝血因子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患者的身体各部位出现出血的症状,比如鼻出血、呕血以及牙齿出血等,女性患者的月经量也会增多。
肝脏有毒素的症状 情绪变化
肝脏是体内调节情绪的脏器,一旦肝脏内的毒素囤积,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血运行,就会产生明显的不良情绪,如抑郁,暴躁,易怒等症状。
老年人怎么预防肝硬化
(1)加强支持疗法:随着衰老的进展,老年人全身生理功能逐渐低下,体质较差,肝脏合成蛋白的能力降低,因此应特别注意加强支持疗法,如果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或有腹水、水肿时,可定期输注血浆、蛋白制剂并口服复合氨基酸制剂,有助于腹水消退和预防感染的发生等。
(2)积极预防与治疗并发症:老年人肝硬化合并症较多,特别是并发感染的机会增多,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迅速控制感染。应选择最有效的抗生素,剂量应足够,疗程应适当长一些,但应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
(3)用药剂量应严谨:老年人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对药物代谢能力低下,特别是单胺氧化酶系统的功能低下,因此对老年肝硬化患者用药应慎重,剂量要比青壮年适当适少,以免发生意外。
(4)合理应用利尿剂:对于有腹水和水肿的老年肝硬化患者,注意掌握好剂量,一般剂量要偏小。在使用利尿剂的过程中,还应特别注意防止水和电解质的紊乱。
(5)及时处理好上消化道出血:老年人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时,输血是一项必要的措施,但应注意输血量和输血速度,以防发生肺水肿。有冠状动脉硬化者应避免使用血管加压素,对于这类患者,急诊手术死亡率很高,亦应尽量避免。或根据具体情况选用。
(6)老年人肝硬化如果hbvdna阳性,且alt和/或ast增高者,也应考虑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同时辅以免疫调节、抗纤保肝和对症治疗。但应注意:老年肝硬化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好转后停药,一旦病变又活动,病情复发,由于老人肝脏贮备功能有限,很易发生急性肝衰竭,死亡率很高。这类事件,已有不少教训。
(7)即为早诊断、早治疗,应积极组织老年人进行有效体检,及时发现无症状的肝硬化病人,监测肝脏结构及功能状态,防止严重的并发症的发生,并采取适宜的保健措施,延缓机体衰老。
(8)即建立诊断并通过合理治疗,减少肝硬化对机体的损伤,减少并发症对机体危害,并通过社区服务及时与二、三级医院建立联系,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9)应通过健康教育防止病因达到无病预防的目的。应积极预防病毒性肝炎,增高生活水平,合理营养,调整影响肝脏功能的药物,少饮酒等。
总之老年肝硬化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对老年肝硬化患者应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作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进行脏器功能监测,预防功能衰竭,加强支持疗法,合理用药,以利延长病人的生命。
警惕老年人肝脏肿瘤莫误诊
前日从省人民医院转过来一位62岁老年女性,CT检测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肿瘤标志物基本正常。因不能确诊,该患者被推荐到我的专家门诊。因CT成像不典型,阅片后考虑为:(1)肝脏左内叶胆管细胞癌(ICC);(2)血管瘤不排除。为明确诊断,建议患者行MRI检查,结果为:考虑胆管细胞癌,伴肝总动脉周围淋巴结肿大。患者即入院行接受手术。武汉协和医院急诊科陈立波
剖腹后即发现:肝脏左内叶胆管细胞癌约6CM,肝左静脉受压,肿瘤经贴肝中静脉;肝总动脉周围2枚淋巴结约5CM。行选择性阻断下扩大左半肝切除加肝蒂、肝总动脉、腹腔干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后恢复良好。
该病例提醒我们,对于老年人的肝脏包块,一定要明确诊断。和中青年不同,老年人发生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几率要高出很多,因此,除非已完全明确,对于老年人肝脏包块一定不能轻易地下“血管瘤”的结论,尤其是要警惕“胆管细胞癌(ICC)”的可能。
老年人肝脏萎缩有哪些表现
当人步人老年,身体各内脏器官都会发生变化,肝脏也不例外。一般来说,老年人肝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肝脏循环血流量减少
男性过了25岁,女性过了20岁,肝脏循环血流量平均每年下降0.3%一1.5%。到了60岁时,肝内血流量比20岁时减少40%一50%。
2.肝脏代谢功能下降
老年人的肝脏代谢功能比青年人要明显下降,其代谢和解毒功能平均要下降40%以上,肝脏内具有吞噬入侵异物和微生物的枯否氏细胞的功能平均要下降67%。这主要是因为肝脏循环血流量的减少使肝内血液循环功能下降,肝脏吸收营养、代谢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应减退。有人曾对老年人进行了磺溴酞钠试验,发现有25%的人出现滞留。在肝功能检查时,虽然谷丙转氨酶、麝香草酸浊度试验正常,但它的解毒能力和对蛋白质的合成能力降低,以白蛋白减少尤为明显,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呈1:1(正常值为1.5:1—2.5:1)。3.肝细胞量减少
研究表明,人在60岁后,肝细胞量随年龄增长而锐减。85岁时的肝细胞数量仪是40岁左右时肝细胞的50%,肝细胞还出现双核、核、胞体固缩、核染色体变性等老化现象,肝脏趋向硬变,重量明显下降。90岁老年人肝脏的平均重量只有30岁左右青年肝重的51.8%。
老年人肝性脑病的症状
1、一期(前驱期) 患者仅有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例如欣快激动或淡漠少言,衣冠不整或随地便溺、焦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应答尚准确,但吐词不清且较缓慢。2、二期(昏迷前期) 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失常为主。前一期的症状加重。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对时、地、人的概念混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图(如搭积木、用火柴杆摆五角星等),言语不清、书写障碍、举止反常也很常见。多有睡眠时间倒错,昼睡夜醒,甚至有幻觉、恐惧、狂躁而被看成一般精神病。此期患者有明显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痉挛及阳性征等。
3、三期(昏睡期) 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各种神经体征加重。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昏睡状态,但可以唤醒。醒时尚可应答问话,但常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肌张力增加,四肢被动运动常有抗力。
4、四期(昏迷期) 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和不适体位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扑翼样震颤无法引出。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可出现阵发性惊厥、踝阵挛和换气过度。脑电图明显异常。
老年人肝性脑病不能吃什么
对于老年人肝性脑病这种疾病,如果老年人知道在生活中不能吃什么食物,这样有助于患者在生活中提高老年人肝性脑病的治愈几率,而且对于控制老年人肝性脑病是有很大帮助的。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往往因原有肝病的性质、肝细胞损害的轻重缓急以及诱因的不同而很不一致。急性肝性脑病常见于急性重型肝炎,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急性肝功能衰竭,诱因不明显,患者在起病数天内即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昏迷前可无前驱症状。
开始数天内禁食蛋白质。每天供给热量5.0~6.7kJ和足量维生素,以糖类为主要食物,昏迷不能进食者可经鼻胃管供食。脂肪可延缓胃的排空宜少用。鼻饲液最好用25%的蔗糖或葡萄糖溶液,每毫升产热量4.2J。每天可加进3~6g必需氨基酸。
胃不能排空时应停鼻饲,改用深静脉插管滴注25%葡萄糖溶液维持营养。在大量输注葡萄糖的过程中,必须警惕低钾血症、心力衰竭和脑水肿。神志清楚后,可逐步增加蛋白质至40~60g/d。
以用植物蛋白为最好。植物蛋白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较少,含支链氨基酸较多,且能增加粪氮排泄。此外,植物蛋白含非吸收性纤维,被肠菌酵解产酸有利于氨的排除,且有利通便,故适用于肝性脑病患者。
以上是关于老年人肝性脑病不能吃什么的介绍,希望患者在生活中可以好好的理解一下,这对于大家在生活中治疗老年人肝性脑病是有很大帮助的。对于老年人肝性脑病这种疾病,患者还应该要知道它治疗方法和发病原因。
老年人肝性脑病吃什么好
老年人肝性脑病吃什么好呢,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老年人肝性脑病以及老年人肝性脑病可以采用何种食疗的方式治疗,只有了解了这些,我们就能找到适合老年人肝性脑病患者的食物。
适宜食物:
1、对能进食者供给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选葡萄糖、米汤、藕粉、果汁、果酱、果冻等,以及细粮和纤维少的水果。豆制品含丰富的亮氨酸、异亮氨酸等支链氨基酸,为肝性脑病病人蛋白质的良好来源。牛乳蛋白质产氨较少,在病情好转时可适量逐渐增加。要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纠正电解质紊乱。
2、肝昏迷前驱期,宜选用易消化的低蛋白、低脂肪、低盐、高碳水化合物的半流质饮食或流质饮食,已有昏迷者,可用鼻饲流食。
3、肝昏迷少渣半流质饮食:能量(1600kcal),蛋白质30g, 脂肪30g,碳水化物300~320g,食盐1~2g,铜3mg,锌15mg。微量元素不足者可应用相应的营养素补充剂补充。
4、肝昏迷鼻饲流质饮食:能量5.9~(1400~1500kcal),蛋白质20g,脂肪30g,碳水化合物280g,食盐1~2g,铜3mg,锌15mg。
不适宜食物:肉类、蛋类等蛋白质产氨较多,不宜供给。
食疗:1.舒肝理气、健脾养胃食疗方:鸡内金10克,生山楂9克,茯苓10克,薏米10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疗程2个月。
2.活血养阴、补肾益肝食疗方:桑葚10克,麦冬10克,沙参9克,紫河车9克,圆肉6克。每日一副,煎熬后,分4次口服,疗程2个月。
上文我们强调了疾病预防的重要性,我们也介绍了如何护理疾病以及护理疾病的重要性,上文介绍了一种疾病就是老年人肝性脑病,我们知道老年人肝性脑病的患者需要饮食的护理,上文也介绍了老年人肝性脑病吃什么好。
教你日常如何养肝护肝
肝脏对人体的作用很大,人体主要是靠肝脏来代谢的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分泌胆汁、储藏动物淀粉,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作用。肝脏还是人体内最大的解毒器官,体内产生的毒物、废物,吃进去的毒物、有损肝脏的药物等等也必须依靠肝脏解毒。需要注意的是,肝脏是一个脆弱的器官,如保护不好便可致病。病毒侵入肝脏后,肝脏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肝细胞变性肿胀,肝脏内出血,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肝脏肿大,正常功能衰退。大部分肝病可治愈,但少数迁延不愈,变成慢性肝炎。
肝病,是“最大的隐形杀手”
肝脏很容易患上如A型或B型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或是肝硬化等疾病。其中,最为严重者是肝癌。一旦患上肝癌,病人是九死一生的,而且病情发作快,死亡也快。
肝病可怕之处,正是在于病人并没有特别显著的症状。 患病者可能会腹胀、胸口闷、食欲降低、伤风感冒、发烧、作呕等,但平常人都不会把这些现象当作一回事,而自己到药房里买药吃,导致病情恶化,最后甚至丧命。或者,许多人都会就表面的诊断或推测自己是否得了肝病。专家却解释,一般疲惫、腹胀、肚痛、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不表示肝功能不好;但即使是能吃、能喝、能跑、能跳,或是运动健将,也不代表安好无恙。正因为大部分的肝病是没有症状的,这也就是医生称肝病为“最大的隐形杀手”的原因,所以不可不慎。
肝脏预示人体衰老的两大征兆
人衰老不只表现在外部体态容貌上,身体各内脏器官都会发生变化,其中肝脏改变亦很明显。
1、肝血流量要减少。男过25岁,女过20岁以后,肝脏循环血流量平均每年下降0.3%~1.5% 。60岁时的肝内血流量约比20岁时减少40%~50%。血液是护肝养肝的基础,血流量的减少使肝内血液循环功能下降,肝脏吸收营养、代谢和清除毒素的能力也相应减退。
2、研究表明,人在60岁后,肝细胞数量随年龄增长而锐减。肝脏趋向硬变,重量明显下降。90岁老年人肝脏的平均重量只有30岁左右青年人肝重的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