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按哪个部位可以止咳 中府

按哪个部位可以止咳 中府

胸前臂外上方骨突下第一肋骨下缘的凹陷中央。

主治咳嗽,气喘,咳吐脓血,胸膺痛,肩背痛,以及肺炎,肺结核等。

被按摩者仰卧或坐位,按摩者用拇指轻轻按揉中府穴半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2分钟,以局部酸胀感向肺部发散为佳。

小孩便秘刮痧刮哪里 孩子咳嗽能刮痧吗

孩子咳嗽是可以刮痧的。

刮痧疗法是集穴位刺激,局部按摩,药物外治于一体,通过刮拭局部体表,达到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止咳平喘目的。其平喘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刺激作用

通过对局部皮表的直接刮拭,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加速,从而使阳气流行,血运顺畅,营卫调和,达到止咳平喘作用。

2.药物介质的药理作用

刮痧疗法可采用平喘中药制成的药物介质,通过皮肤穴位的吸收,渗透进入血液循环,发挥较明显的缓解解痉,止咳平喘作用。

3.肌肤溢邪排毒作用

通过对人体皮肤进行刮拭,可使局部腠理开泄,郁滞肌表的风,寒,湿,热,痰,瘀等邪读以及内生郁积在经络气血之邪毒从皮腠排泄于外,从而起到排毒抗炎,止咳平喘的作用。

1.急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放痧穴:肺俞,太冲,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风门,肺俞,身柱,然后刮胸部中府,膻中,最后刮足背部太冲。

刮拭方法:泻法,太冲,肺俞可放痧。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中府相配可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太冲可泄肝火止咳;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嗽喘疾。

2.慢性咳嗽刮痧疗法

取穴:大椎,风门,肺俞,身柱,膻中,中府,肾俞。

刮拭顺序:先刮颈部大椎,再刮背部的风门,肺俞,身柱,肾俞,最后刮胸部中府,膻中。

刮拭方法:补法。

方义:大椎为诸阳经交会穴,可疏泄阳邪而退热,肺俞与中府相配调补肺气,止咳化痰;风门主上气咳喘;膻中理气化痰,止咳平喘;身柱配肺俞可清热宣肺,治疗咳喘。肾俞治咳喘少气。

常用的止咳中药有哪些种类

梨膏类止咳药

此止咳中成药是由梨、麦冬、贝母、款冬花、百合、冰糖等中药组成。这类膏滋药多系润燥生津之品,适用于阴虚咳嗽。此种咳嗽多见于干燥时节或久咳伤阴者,表现为咽干口渴、干咳痰少或无痰。对于寒咳较多者若误用则适得其反,同时,平常律虚者应忌用。

杏仁止咳糖浆

此止咳中成药是由杏仁、桔梗、远志、陈皮、甘草等中药组成,此糖浆用于风寒咳嗽,对于热性、风热感冒,如口干舌燥、咳痰等热性表现者则不宜。

牛黄蛇胆川贝液

此止咳中成药是由人工牛黄、蛇胆汁、川贝母等药组成,其中牛黄可清热镇惊,蛇胆属祛风化痰药物。故此,该口服液只适用于热性咳嗽,而不宜于寒咳。适应对象是“上火”较重并兼痰多者,一般用于热症较深阶段。

强力枇杷露

此止咳中成药是由枇杷叶、桑白皮、桔梗、百部、白前、罂粟壳等药制成。本露镇咳作用较强,主要是其中罂粟壳收敛止咳作用强劲,对于久咳不止,干咳无痰及使用一般止咳药无效者,中医会考虑使用该止咳中成药。

止咳穴位 膻中穴

位置:位于人体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

做法:拇指指腹轻轻揉按颤中穴2~3分钟。

按摩哪个部位可以止咳 按揉中府穴

按揉中府穴可以治疗咳嗽,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胸满痛,肩背疼等不适症状。

中府穴位置:胸前壁外侧,喙突起下方,第一肋间隙中。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用中指点按中府穴不动,约半分钟,然后向外按揉2分钟,当时即觉呼吸通畅,咳嗽症状可以缓解。

咳嗽拔罐拔哪个位置

肺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常用腧穴,按摩该穴位有清热理气,解表宣肺之功效,主治咳嗽,胸满喘逆,头项强痛,盗汗,自汗,肺痿,喉痹,呕吐等病症。配伍中府按摩可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中府穴为肺经之募穴,肺部若有疾患,此穴常可出现压痛,经常按摩刺激中府穴有平咳喘,调肺气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病症。

尺泽穴为肺经之合穴,主治肺热引起的各种疾患,按摩刺激尺泽穴有清肺泻火,调理肠俯的功效,主治咳嗽,气喘,咳血,肺炎,肺结核等病症。尺泽配肺俞按摩,可降气,止咳,平喘。

俞府的定位在哪里

俞府的准确位置

俞府穴属足少阴肾经经脉的穴道,在人体的上胸部位,人体正面中线左右三寸宽处,锁骨正下方。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锁骨下可触及一凹陷,于胸骨中线与锁骨中线连线的中点处。

2.仰卧位,先取云门,云门与前正中线的内1/3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俞府主治疾病

俞府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肾经之气由此入胸腔,适当刺激本穴可益气补虚,止咳平喘,和胃降逆,对支气管炎,肺充血,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咳嗽,胸中痛,久喘,呕吐,不嗜食,呼吸困难等病症有良好的调理和保健作用。

临床上常配伍天突,肺俞,鱼际穴,治疗咳嗽,咽喉肿痛;配足三里,合谷治疗胃气上逆之呕吐,呃逆。

俞府保健按摩手法

1.正坐或仰卧,举起双手,用大拇指的指尖垂直揉按胸前两侧,锁骨下穴位,有酸痛的感觉,每天早晚左右穴位各揉按3-5分钟,或者两侧穴位同时揉按。

2.用身体对侧的手五指并拢,左右各按摩俞府穴2分钟,先左后右。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有图 俞府穴止咳平喘

俞府穴是足少阴肾经的常用腧穴之一,肾经之气由此进入胸腔,平素体虚有哮喘者可适当刺激本穴, 有益气补虚,止咳平喘,和胃降逆之功效,主治咳嗽,气喘,痰多,呃逆,呕吐,胸满等病症。

按摩穴位止咳

(1)咳嗽痰黄

痰黄说明是肺热之证,选择的穴位当然要有泻肺热的作用,鱼际是手太阴肺经的荥穴,少商为手太阴肺经的井穴,两穴都有泻肺热的功效。

鱼际穴位于手掌大鱼际部的中点处,靠近第一掌骨的边缘,点此穴时,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点按,更易出现明显的酸胀感。

少商是手太阴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拇指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掐之可泄肺中之热。由于穴区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较其它穴位为甚,甚至会出现灼热痛感,均属正常。除掐按外,还可用三棱针刺血,而刺血的方法还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特别有趣的是在哪一侧少商刺血,几乎同时,同侧的咽喉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注意这两个穴位在刺激时手法一定要重一些,因为轻柔的手法为补,而重刺激的手法则有泻的作用。

(2)干咳咽痒

干咳或咽痒,往往肺阴不足的表现,治疗时一方面要止咳,另外一方面还要滋阴,前者治标,后者治本,所以列缺与照海两穴合用,就是标本同治的方法了。

列缺是肺经的络穴,功效就是止咳,所以单纯性的咳嗽,没有其他症状时,只按列缺就可以缓解咳嗽的症状了。怎么找这个穴位呢?将两手虎口交叉,手腕要伸直,将食指点在手腕的侧面,可以感觉到食指下面的骨头上有一个明显的纵向裂隙,这里就是列缺穴,名字够形象吧。因列缺位于窄小的骨缝中,所以治疗时需将拇指立起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照海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在五脏的功能中,肺主气司呼吸,而肾主纳气,以引气归元,肾气不足时多有咳、喘等逆气之症。加上列缺与照海两穴都是八脉交会穴,列缺通于任脉,照海通于阴跷脉,而两条奇经又会聚于咽喉处,因此两穴形成了一对儿经典的组合。照海又怎么取呢?沿内踝尖向下循按到内踝的末端,可以感觉到这里有一个明显的骨缝,即为照海穴,用指尖掐按,每次3-5分钟,每日5-10次。

(3)咳嗽痰白

很典型的风寒咳嗽,一般发生在冬天,特点是咳嗽,咽痒,咳痰清稀,痰白稀薄,鼻塞流清涕,舌苔白等,要想防止风寒咳嗽,一定要加强抵御寒气的能力。

低头时,摸到颈后最突起的高骨,在这块高骨的下方就是大椎穴,这里是人体所有阳经汇聚之处,阳气聚集。用手掌搓热颈后的大椎穴,以皮肤发热发红这度,帮助振奋阳气,抗御外邪。如果能洗上热水澡,那么就用热水多冲冲这个部位吧,哪怕只用热气腾腾的毛巾晤晤大椎,都能抵御寒气的侵袭。

咳嗽按摩哪个部位有图 中府穴清肺热止咳喘

中府穴为肺经之募穴,肺部若有疾患,此穴常可出现压痛,经常按摩刺激中府穴有平咳喘,调肺气的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结核等病症。

按哪个部位可以止咳 膻中

在胸部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中线的交点。

主治咳嗽,哮喘,胸痛,呃逆,噎膈,少乳,及心绞痛,支气管哮喘,乳腺炎等。

用拇指自下而上推膻中穴约2分钟,以胀麻感向胸部发散为佳。

相关推荐

吹空调咳嗽流清鼻涕 吹空调咳嗽流清鼻涕要怎么办

一、冰糖蒸橙子 用料:等大小的橙子1个,冰糖适量。 做法: 1、将橙子洗净,切成6-8瓣,装碗,撒上适量冰糖。 2、将橙子放入蒸锅中,隔水蒸半小时左右。 3、端出,放至温热,连皮一起食用。 功效:生津止渴,开胃下气、化痰止咳,适用于冬天咳嗽有痰,食欲不振。 二、川贝雪梨盅 用料:雪梨1个,冰糖25克,川贝少许。 做法: 1、雪梨洗净削皮切开去核掏空,成一个梨盅。川贝砸碎。 2、梨盅里放入砸碎的川贝和冰糖,盖上梨盖,用牙签固定。 3、将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隔水蒸30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生津润肺、清热

云门的准确位置是在哪里

云门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胸前臂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以手叉腰,锁骨外端下方出现的三角窝的中点处。 2.在胸前臂的外上方,锁骨下缘,距前正中线6寸处。 云门为手太阴肺经腧穴,本穴为手太阴脉气所发,具有通经行气,肃肺止咳,清肺理气,泻四肢热,疏经活络,平喘之功。 主治病证: 1、肺气失宣或壅滞之咳嗽,气喘,胸中烦满,胸痛诸症。 2、经络不通之肩臂痛诸症。 常用配伍 云门+俞府:云门为手太阴肺经腧穴,有肃肺止咳,通经行气之功;俞府为足少阴肾经腧

香蕉和冰糖一起蒸能止咳吗 香蕉炖冰糖会上火吗

适量使用不会。 香蕉性寒、味甘,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有较高的食用价值,而冰糖性平、味甘,是常见的止咳中药,两者一起食用,有生津止渴、化痰止咳的功效,适量食用并不会导致上火。

夜间咳嗽白天不咳嗽 夜间咳嗽白天不咳嗽怎么办

虽然说许多外部原因如空气寒冷、睡眠姿势、饮食不当等会诱发咳嗽,但这也说明咳嗽者本身是患有如支气管炎、咽喉炎、过敏性咳嗽等疾病的,因此出现夜间咳嗽白天不咳嗽的情况时,还是要积极看医生,治疗疾病。 许多人可能在经过西医治疗后发现仍然存在夜间咳嗽白天不咳嗽的情况,那么建议找专门的中医进行调理,因为气血亏虚、体质阴虚、肺经不通的人群都可能在夜间肺经运行时出现咳嗽症状。 夜间咳嗽白天不咳嗽的患者,还需要注意保持卧室的空气清新,在一些环境较好的地区,夜间可以将窗户半开或者开一条缝,保持空气流通。而对于一些空气污染比较

夜间快速止咳的方法 最安全的夜间止咳方法:穴位按摩

在夜间咳嗽时,如果没有现成药物或者不清楚如何用药时,还可以采用穴位按摩的方法来止咳,既快速,又安全。 1.按压咳喘穴 位置:咳喘穴位于手掌内面的食指与中指、无名指与小指的交叉处。 方法:用右手拇指侧面按压咳喘穴,以穴位有酸痛胀感为好,成人在可忍受情况下稍微用力,小儿则不宜用力过大。先按压穴位不动,5分钟后改为点压,一松一压为一次,3分钟后再保持按压状态,如此重复。 功效:主治咳嗽、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头痛。 2.按揉三间穴 位置:微握拳在食指桡侧.笫二掌指关节后,笫二掌骨小头上方处即为三间穴

中庭是哪个位置 中庭配伍对症治疗

中庭穴在胸骨正中之下端,可宽胸快膈,舒调心气,降逆止呕;中府为肺经腧穴,位于前胸外上方,内应肺脏,有清宣上焦,疏调肺气,下气平喘,祛痰止咳之力,中庭以降气为主,中府以宣散为要。二穴配伍,一宣一降,宣降合法,宽胸利膈,止咳平喘,温中散寒,增进食欲之功益彰。 主治: 1.寒邪为患,内袭膈膜,以降升降功能失调,表现为胸脘痞满,下食不易,甚则呕吐,反胃等症。 2.咳嗽,气喘诸症。

晚上咳嗽没有药怎么办 按压中府、肩井穴

位置:中府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平第1肋间隙处。肩井穴位于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前直对乳中,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 方法:在2分钟内,先用右手拇指,再用左手拇指分别按压中府、肩井穴30-60次,按压到局部产生较强的酸胀感为宜。可独自操作完成,也可由伴侣家人操作完成,被按摩者宜仰卧或坐位。 功效:中府穴为肺经募穴,按揉有止咳平喘、清肺化痰、补气健脾的作用。肩井穴属于胆经,按揉有祛风清热,活络消肿的作用,二者配伍可治疗咳嗽,气喘,少气不得息,肺

晚上咳嗽厉害怎么办

晚上咳嗽厉害,可以尝试让后背垫高倾斜一些睡觉,这样粘液就不会攒着喉部,或许能够减轻咳嗽。 另外,也可以试试换一个枕头,从平躺改为侧卧,调整呼吸道角度,以缓解剧烈的咳嗽。 如果夜间咳嗽厉害,并且还有喉咙痒痒的情况,那么可能是因为嗓子里有衣服纤维、动物毛发、灰尘颗粒等东西,引起喉咙发痒才会不停的咳嗽,而淡盐水对口腔有消毒作用,可以打通喉咙通道,使呼吸畅通,缓解咳嗽症状。 倒一杯凉开水,放入一勺盐,反复漱口几次,直到咽喉痒痒的感觉减轻,咳嗽也会快速缓解。 (1)大蒜敷涌泉穴 在半夜一直咳嗽不止时,如果家里恰好有

中府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府的准确位置图

中府穴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5寸。 科学取穴: 1.正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下方凹陷处的云门,在云门直下约1寸,平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或仰卧位,以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3指并拢,以指腹按压在左胸窝上,锁骨外下端,感到有酸胀感之处。

艾灸中府的作用

中府为肺经的募穴,这个穴位是肺脏气血直接输注的地方,又是脾肺之气汇聚的地方,因此可以兼治脾肺两脏之疾,这个穴有很好的调气作用,人体的气顺了,肺脏功能自然就会正常。 中府是诊断和治疗肺肺病的重要腧穴,有止咳平喘,疏调肺气之功效。肺部若有疾患,此穴常可出现压痛,经常刺激该穴位有平咳喘,调肺气的作用。因其近治作用,还能治疗肩背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