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马拉松的发展

马拉松的发展

1896年举行首届奥运会时,顾拜旦采纳了历史学家布莱尔(Michel Breal)以这一史事设立一个比赛项目的建议,并定名为“马拉松”。比赛沿用当年菲迪皮茨所跑的路线,距离约为40公里200米。此后十几年,马拉松跑的距离一直保持在40公里左右。1908年第4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时,为方便英国王室人员观看马拉松赛,特意将起点设在温莎宫的阳台下,终点设在奥林匹克运动场内,起点到终点的距离经丈量为26英里385码,折合成42.195公里。国际田联后来将该距离确定为马拉松跑的标准距离。女子马拉松开展较晚,1984年第23届奥运会才被正式列入比赛项目。

1896年首届奥运会后,马拉松赛在世界各地广泛举行,美国从1897年起举行波士顿马拉松赛,至2000年已举办了104届,成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马拉松赛。马拉松在公路上举行,可采用起、终点在同一地点的往返路线或起、终点不在同一地点的单程路线。比赛时,沿途必须摆放标有已跑距离的公里牌,并要每隔5公里设一个饮料站提供饮料,两个饮料站之间设一个用水站,提供饮水或用水。赛前需经身体健康检查,合格者方可报名参加比赛。

中国史上第一届马拉松比赛在南京举办,自近代体育传入中国后,中国有记录的首届马拉松比赛的赛道位于南京与镇江之间。其中赛道的最后一段路程,即南京的中山门到新模范马路这一段。1910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十六日),《时报》发出了一份比赛预告:“各报馆鉴:长距离竞走会从镇江金山顶起,至南京劝业会纪念塔止。十七(日)发足,十九(日)达会场”。清末民初,“竞走”是人们对于跑步比赛的通称。 [2]

今昔马拉松赛也有不少差别:比赛分3天,参赛人员主要是南京各学堂的教师,赛道被分为不连贯的三段:第一天从镇江金山到高资镇,距离约为12公里,第二天跑到南京远郊,距离约20公里。第三天上午休息,下午从南京朝阳门(今中山门)起跑到劝业会场(在今南京新模范马路附近),距离约10公里。比赛有十余人参赛,除中途退赛和犯规选手,有6人跑完全程,同时到达终点,排名不分先后。

跑马拉松腿抽筋怎么办 跑马拉松腿抽筋怎么回事

马拉松属于高强度的剧烈运动,在跑的过程中全身处于紧张状态,腿部肌肉收缩过快,放松的时间太短,局部代谢产物乳酸增多,肌肉的收缩与放松难以协调,从而引起腿部肌肉痉挛,即腿抽筋。

马拉松一般都要跑个四五个小时,运动时间长,运动量大,出汗多,如果没有及时补充盐分,体内液体和电解质会随着汗液大量丢失,代谢废物堆积,肌肉局部的血液循环不好,也容易发生腿部痉挛。

跑马拉松时的长时间剧烈运动,小腿肌肉会受到超负荷的折磨,容易发生疲劳,特别是马拉松赛场的后半程,也是腿部抽筋的高发阶段,腿部肌肉在疲劳的一定程度的时候,也容易发生抽筋。

在跑马拉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小腿肌肉一时无法适应运动状态,就可能会出现小腿肌肉痉挛。

马拉松比赛速度过快,在跑马拉松过程中,前期速度过快,而导致后期糖原储备不足,也容易出现腿部抽筋现象。

冬天在寒冷的环境中跑马拉松,小腿肌肉受寒冷刺激,也是容易引起腿抽筋的。

马拉松跑多少公里跑多久 马拉松怎么准备

1、如果想要参加全程马拉松,那么在这之前的1-2个月至少应当跑过2次30公里以上的距离,并且每次在4小时内完成。

2、如果之前已经完成了半程马拉松,那么备战全程马拉松的周期至少需要3个月;备战半程马拉松的周期至少需要2个月,前提是一直有跑步的习惯。

3、备战全程马拉松,月理想跑量应当至少达到150-180公里,普通的跑者不建议超过200公里,怕增加受伤概率。至少也需要达到100-150公里。为半马备赛,理想跑量应当达到80-100公里,至少也需要达到60-80公里。

4、马拉松跑训练的开始阶段,必须承受大量跑的练习,以提高有氧代谢与跑的能力。跑的总量逐渐增加,有氧代谢跑的训练量达到总跑量的80%左右。定时跑、在野外不问断的持续跑等均属于有氧代谢训练。以后由于混合代谢跑量增加,有氧代谢跑量的比重减少,应根据不同量和强度发展有氧代谢和专项能力。掌握不同地形跑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开始训练时就应当重视跑的基本技术与不同地形跑的训练。跑的技术也应作为马拉松运动员选材的条件。

5、需要掌握上坡跑和下坡跑的技术,上坡跑时适当加大上体前倾,适当缩短步长,加快步频,两臂积极摆动,用前脚掌着地。下坡跑时,上体略直些,适当控制步长,保持适宜的步频,可用全脚掌或脚后跟自然着地。上、下坡跑时,要尽量控制好身体姿势的改变和跑的技术的变化,尽可能地减少因上、下坡跑加重腿部的负担。马拉松跑运动员还需要掌握顺、逆时针跑,拐弯跑和折返跑的技术,培养跑进中摄取饮食和饮料的能力,以免因路线的变化破坏跑的节奏和呼吸节奏。

马拉松和百米赛跑有什么区别

马拉松(Maathon)国际上非常普及的长跑比赛项目,全程距离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也有说法为42.193公里)。分全程马拉松(Full Maathon),半程马拉松(Half Maathon)和四分马拉松(Quate Maathon)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百米赛跑是短跑,短跑是人体运动器官和内脏器官在大量缺氧的条件下完成最大强度的工作,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短跑能有效地发展速度素质,因此,它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而且在其他运动项目的训练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短跑技术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体,为了便于分析,可把它分为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部分。

马拉松比赛时,运动员在起跑阶段往往都比较放松,没有哪一个人会拼劲争跑的。原因是后面漫长的征途上,需要持续地用力,要以顽强的意志和常人难以忍受的毅力才能跑到终点。

而百米赛场上,每个运动员都卯足了劲,哪怕是0.01秒也不放过。原因是,这样的赛段容不得有一丝闪失,轻易放弃了0.01秒,也许冠军就会花落别家。

跑马拉松对身体有害吗

身体体质差有危害。

马拉松是一项极限运动,在身体体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用马拉松的方式,挑战自己的极限,但是有的人身体不好,体力不够,在不允许的情况下故意跑马拉松,很有可能会过度劳累或是强烈刺激下,导致生命受影响,因为马拉松属于长距离直线型的运动,长时间跑下去会导致人体的精力,体质会受双重打击,因此有许多疾病的人不要轻易跑马拉松,会对身体有害。

跑马拉松对身体的危害

通常跑马拉松前没有做好准备工作,不科学的进行跑步,可能会给身体带来以下伤害:

马拉松的路程很长很长,是一项消耗巨大的运动,跑马拉松需要一直跑步,长久的跑动会让肌肉感到疲劳,长久以往会让肌肉的疲劳感堆积,造成肌肉劳损。

跑马拉松的时候膝关节既要承受体重的重压,又要缓冲来自地面的冲击,如果在跑前没有热身或是跑步姿势错误,会加重膝关节的磨损,时间长了就会不堪重负,在长时间的压迫下,膝关节就会出现问题。

之前没有运动基础的人突然去跑马拉松,突然增大的运动负荷,心脏功能跟不上运动量的增加,导致心脏缺血,或产生严重的供氧不足,也会诱发各种心肌病。

跑马拉松时长时间的奔跑会心脏加快,呼吸困难,一下子缓不过来就会很危险,特别是在终点冲刺阶段,速度过猛,心脏负荷不了,就可能出现猝死的现象。其中感冒、心脏有疾病、高血压、肥胖、没有运动基础的人群发生猝死的几率高一些。

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 全程马拉松世界纪录是多少

为了鼓励运动员创造佳绩,国际田联从2004年1月1日起设立马拉松的世界纪录,目前全程马拉松的世界纪录如下:

男子马拉松世界记录:是丹尼斯·基米托2014年9月28日在柏林马拉松创造的2:02:57。

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2017年4月23日,伦敦马拉松肯尼亚名将玛丽·凯塔尼以2小时17分01秒成为最新的世界纪录。

跑马拉松为什么会猝死 哪些人跑马拉松容易猝死

马拉松是田径运动中距离长、消耗大、负担重的一个项目,属于高强度的运动,患有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人不适合进行。此外,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或是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痛,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也不适合跑马拉松,容易出现猝死情况。

感冒如病毒性感冒,会诱发心衰和心肌炎,其中暴发型病毒性心肌炎会有突然死亡的可能,不适合参加马拉松。另外感冒如果长达两周没有好,还伴有咳嗽、胸闷、心慌、憋气,就要引起重视,及时就诊避免诱发心脏病。

跑马拉松后,肾上腺素上升,血压和心率上升,容易导致血压飙升和心律失常,存在猝死的隐患。

过于肥胖者往往有代谢障碍,当跑马拉松运动消耗过大时,就容易引起猝死等危险。

缺乏训练或是本身体质弱的人群,参加马拉松比赛发生猝死的几率很大,因此不建议进行。

跑马拉松为什么会猝死

跑马拉松发生的猝死现象被称为运动性猝死,多是心脏猝死,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心脏猝死里由于心律不齐而引起的占绝大多数,在跑马拉松时突然增大的运动负荷,心脏功能跟不上运动量的增加,导致心脏缺血,或产生严重的供氧不足,也会诱发心律不齐等各种心肌病,从而导致猝死。

马拉松多数猝死事件多发生在终点附近,可能由于参赛者体能接近极限,在终点处,选手容易亢奋,周围人的鼓励和叫喊也可能让其运动超过自身的身体极限,一旦再加速冲刺,心跳加速越快,血氧若跟不上,就会引起心肺功能衰竭,出现心脏骤停的现象。

之前根本就没有任何运动基础,体能差、体质弱,赛前又没经过系统训练,或是有过训练但停止了一段时间没有跑马拉松的参赛者,突然进行马拉松比赛,也会出现心脏不堪重负而停跳,导致猝死的状况。

一部分人赛前感冒了,但是没有在意,而感冒发烧会使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马拉松运动会进一步加速免疫力下降,病毒易于入侵,如果入侵心肌,会形成病毒性心肌炎,也会引发猝死。

在高温天气下跑马拉松,全身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心脏为了跟上新陈代谢的步伐不得不加大泵血量、加快泵血速度,这种情况对心脏来说在超负荷工作,有诱发心源性猝死的风险。特别是在天气热,湿度大,没有风的天气里跑马拉松,最容易出意外。

高强度的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会使人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分和钾、钠等丢失,易引发电解质紊乱,如果不及时进行补液,低钾状态容易触发恶性心律失常,如果本身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容易诱发猝死。

跑马拉松穿什么鞋

马拉松训练鞋是马拉松跑者穿的最多的鞋,作为专业跑步鞋,训练鞋在轻便,支撑,保护,舒适性等方便都做了很好的取舍,是更适合平常跑步训练和马拉松比赛的鞋子,通常鞋身重量是230克,有一些缓冲避震功能,体重比较大,训练不足,全马成绩不算快的跑友都适合选训练鞋跑马拉松,是想要马拉松成绩进步的跑者的好选择。

鞋底薄,非常轻,支撑弱,稳定性差,对跑者自身跑步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寿命比训练鞋要短很多,一双马拉松比赛鞋大概能跑三,五百公里,不到训练鞋寿命的一半,继续穿就容易造成腿脚伤痛。新鞋磨合时间也比较短,穿两三次,跑几十公里即可,质量好的比赛鞋,甚至不用磨合,直接跑马拉松。

如果你的跑姿正确且膝盖附近的肌肉还算发达的话,并且想在42km的比赛中冲冲成绩的,可以试着穿比赛鞋。

马拉松跑全程是多少 四分马拉松多少公里

全程距离10,548.25米(全程马拉松长度的1/4)。

四分马拉松,一般不需专业训练也可完成,所以国际上比较普及的是四分马拉松长跑,初始者需要大约1小时45分钟完成。

跑马拉松穿什么鞋

选择合脚舒适减震的专业慢跑鞋或马拉松跑鞋为佳。

跑马拉松对于选择穿什么鞋是非常重要的,其要求要比平时普通的跑鞋更高些,需要有较好的稳定性性、支撑性、舒适性、减震性等,一般对于初级跑马拉松的选手来说,马拉松以慢跑半走的方式进行,选择的鞋子可以是较为休闲健身的款式,以慢跑鞋为好;而对于专业跑马拉松的选手则需要选择更薄更轻更稳的比赛鞋,不过需要先磨合使用,而且寿命也比较短。

马拉松跑多少公里跑多久 马拉松有几种

马拉松一般分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四分马拉松三种,以全程马拉松比赛最为普及,一般提及马拉松,即指全程马拉松。

全程马拉松世界纪录是多少

男子马拉松世界记录:是丹尼斯·基米托2014年9月28日在柏林马拉松创造的2:02:57。 女子马拉松世界纪录:2017年4月23日,伦敦马拉松肯尼亚名将玛丽·凯塔尼以2小时17分01秒成为最新的世界纪录。

马拉松跑多少公里跑多久 半程马拉松多少公里

路程长度是21.0975公里,或13.1英里。

因为半程马拉松的程长很有挑战性,但对跑步者的要求又不像全程马拉松那么严苛,对于很多人来说半程马拉松完成起来并不是很困难。

目前半程马拉松最好成绩:

男子:厄立特里亚选手Zersenay Tadese于2010年3月21日在葡萄牙里斯本创造的58:23。

女子:肯尼亚选手乔塞琳·杰普科西盖于2017年4月1日在布拉格创造的1:04:52。

相关推荐

马拉松后膝盖疼 注意事项

1、在跑完马拉松之后,建议休息几天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这个期间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做一些简单的放松拉伸动作即可。 2、跑马拉松不想膝盖等部位受伤,就要在赛前经过系统的训练,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不要贸贸然的随便去跑。 3、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参与,不要强逼自己一定要完成全程马拉松,量力而为即可,出现不适要及时停下。

跑完马拉松吃什么 多喝水

人体在跑马拉松的时候,身体的水分是不断的被蒸发的,一圈下来基本会处于缺水的状态,因此在跑完马拉松之后人体应该尽快的补充一些水分,不让身体里面的水分流失太多。

窦性心律不齐能跑马拉松

窦性心律是否能跑马拉松,要看具体情况。因为我们窦性心率是凡起源于窦房结的心率,都称为窦性心律,属于正常的一个心率。马拉松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比较长,一般里程数从少到多慢慢的增加,主要是要量力而为,有经验的跑手可以跑的多一些,大量的长跑训练,获得良好的耐力之后再进行这一项比赛,但是同时也会带来运动伤害的风险。对于只希望能完成比赛的新手,建议训练时间为每周四天,最少持续四个月,很多教练建议每周增加跑步里程数不要超过百分之十,他们也建议在开始马拉松专项训练前,有超过六周以上的跑步经验,让身体适应新的节奏。

跑完马拉松能喝酒吗 跑完马拉松喝酒有什么坏处

本来跑完马拉松,体内的盐分、钙、铁、磷等物质会随着汗液大量流失,出现电解质失衡,脱水的现象,而在这时喝酒的话,因为酒精会刺激肾脏,产生尿液,加速体内水分的丢失,可能会加重脱水现象。 进行完像马拉松这样的剧烈运动后喝酒,特别是像冰啤酒,肠胃道和全身毛细血管会因为受到寒冷刺激,急剧降温而收缩,血流量减少,这样不但会影响消化吸收,还不利于身体散热,严重的时候会出现痉挛性腹痛和寒性腹泻,此外酒喝多了,体内酒精急剧,反而会加重口干舌燥,全身发热的感觉。 很多人喜欢跑完马拉松马上喝冰镇啤酒,认为这样很爽,但实际上这样

马拉松需要什么装备 注意事项

1、穿鞋上马拉松赛场前,应该要穿几次进行磨合,另外建议赛前先穿着鞋子试跑节奏跑和一次马拉松配速的长跑,更保险的再加一次赛前减量期的测试跑。 2、马拉松穿的鞋子最重要的就是合脚、舒适,以免跑的过程中有磨脚情况。 3、跑马拉松时鞋带要松紧适度,系太紧长距离跑步,脚会充血肿胀,太松又容易跑的过程中散掉,跑前建议将鞋带头塞在前面的鞋带下面压着,以防途中鞋带松掉。 4、在跑前一定要注意修剪脚趾甲,脚趾甲长了,脚趾间容易磨伤,另外趾甲抵触鞋子,跑久了,会黑趾甲。

马拉松乳头流血 跑马拉松为什么多是男性出现乳头流血

马拉松乳头流血这种情况多发生在男性跑者身上,因为女性跑马拉松时会穿戴紧身的运动文胸,能隔绝乳头与衣物的直接摩擦,起到保护作用,自然也少有乳头出血的情况了。

马拉松要注意什么 做系统训练

不管是之前有没有跑马拉松基础的人在赛前都需要做系统训练,特别是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具体的训练计划如下: 完整的马拉松训练周期一般是在赛前的3-6个月就开始了,如果想要效果更好,可以提前更久进行训练。 第一阶段:长距离跑+力量训练 对于马拉松来说,长距离跑是最好,最有针对性的练习,也是打基础的训练,因为它最接近马拉松本身,长期训练累积下来对比赛的帮助是最大的。 一般每周至少4次,总共约40公里(全马)或约24公里(半马)的跑量,每次循序渐进的增加里程。 备战全程马拉松,月理想跑量应当至少达到150-180公里

马拉松脚趾甲掉了 跑马拉松怎么预防掉脚趾甲

马拉松选择合适的鞋子是很重要的,要注意不要穿新鞋,尺码一定要合脚,根据自己的脚型来选择,不仅要看鞋子的内长,还要看内宽和高度,对于跑马拉松穿的鞋,建议增加半码,因为长时间的跑步,脚会变得大些,要给脚趾甲留下大的空间。 要知道如果脚趾甲太长的,跑马拉松过程中会和鞋子顶部直接接触,从而导致其受到过重的冲击和重力,导致黑趾甲和掉落情况,因此在赛前一定要及时的修剪脚趾甲。 跑马拉松时不能穿太薄的袜子,不推荐全棉袜,尽量选择运动袜,更容易吸汗及排热量,以防止增加热量积聚,也能对脚趾甲起到保护作用。 跑马拉松之前,

跑完马拉松适合吃什么 适合喝水

马拉松耗时非常长,这个过程中身体会消耗大量水分,使身体处于脱水的状态,在马拉松结束后应该立即补充水分,防止脱水产生的不良影响。

马拉松穿什么鞋好

训练鞋。 体重比较大,训练不足,全马成绩不算快的跑友都适合选训练鞋跑马拉松,是想要马拉松成绩进步的跑者的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