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胃溃疡需做两项检查
确诊胃溃疡需做两项检查
1、内镜检查
内镜下溃疡可分为三个病期:①活动期:溃疡基底部蒙有白色或黄白色厚苔,周围黏膜充血、水肿(A1),或周边黏膜充血、水肿开始消退,四周出现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A2)。②愈合期:溃疡缩小变浅,苔变薄,四周再生上皮所形成的红晕向溃疡围拢,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H1),或溃疡面几乎为再生上皮所覆盖,黏膜皱襞更加向溃疡集中(H2)。③瘢痕期:溃疡基底部白苔消失,呈现红色瘢痕(S1),最后转变为白色瘢痕(S2)。
2、X线钡餐检查
可见龛影及黏膜皱襞集中等直接征象。单纯痉挛、激惹现象等间接征象。影像学检查特征:
(1)龛影 为消化性溃疡的直接征象。切线位,龛影凸出于胃内壁轮廓之处,呈乳头状或半圆形;正位,龛影为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缘光滑整齐。
(2)龛影周围黏膜纹 切线位,龛影与胃交界处显示1~2mm的透明细线影,见于龛影的上缘或下缘,或龛影的整个边缘。
(3)“狭颈征” 切线位,龛影口部与胃腔交界处有0.5~1cm一段狭于龛影的口径,称为“狭颈征”。
(4)“项圈征” 在龛影口部有一边缘光滑细线状密度减低区,如颈部戴的项圈。
(5)龛影周围的“日晕征” 正位,龛影周围有宽窄不一致的透亮带,边缘光滑。
(6)以龛影为中心的黏膜皱襞纠集 呈放射状分布,其外围逐渐变细消失,为慢性溃疡的另一征象。
(7)胃溃疡的其他X线征象 ①胃大弯侧指状切迹;②胃小弯侧缩短;③胃角切迹增宽;④幽门管狭窄性梗阻,胃内滞留液。
看看胃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胃炎检查包括:胃镜、B超、钡餐、胃液生化分析、幽门螺杆菌检测等。该做什么检查应由医生根据病人病情选择,不应该是有什么设备就给病人做什么检查,甚至不考虑病人负担,动不动就做全面检查。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就能准确诊断的,最好不借助仪器设备做检查。胃镜检查是目前胃炎检查项目中最直观最准确的一种,可以详细了解胃壁是否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胃镜通过这么多年来的改进,现在采用电子胃镜,连小朋友都很容易接受检查,早已不是过去人们想象的那么难受了。多功能彩色B超目前大医院基本上都有,它只是胃炎检查的方法之一,作用在于观察从胃入口的贲门—胃底—胃体—胃窦—幽门—十二指肠的形态,能发现实体肿瘤和大块的溃疡。超声诊断对腹部肝、胆、胰、脾等实质性脏器的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胃和肠是空腔器官,在超声反射中是无回声的,而胃肠的主要病变,如肿瘤与溃疡也同属无回声或低回声,检查时无法产生明显反差。所以,对黏膜缺损很小的溃疡,超声检查很难发现,黏膜糜烂超声则无法测出,早期胃癌超声检查也发现不了。
胃溃疡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都有一种感觉,那就是应酬不断,正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应酬,导致患上胃溃疡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疾病和患者的日常饮食习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许多人胃痛就以为是胃炎,其实还可能是胃溃疡,那么我们要如何确定自己患上的是不是胃溃疡呢?
下面就来了解一下胃溃疡的诊断标准。
1.临床特点 餐后2h出现深在的上腹痛,通常无异常体征。
2.辅助检查 胃溃疡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症状,胃镜加活检,钡餐检查,另外胃酸测定,血清胃泌素测定,血清钙测定也有一定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近年随着电子胃镜的应用,胃溃疡的诊断符合率极高。
鉴别诊断
1.功能性消化不良 通常有消化不良综合征,如反酸,嗳气,恶心,上腹饱胀不适,但胃镜和钡餐检查多无阳性发现,属功能性。
2.慢性胃,十二指肠炎 有慢性无规律性上腹痛,胃镜可鉴别,多示慢性胃窦炎和十二指肠球炎但无溃疡。
3.胃泌素瘤 亦称卓-艾综合征,是胰腺δ细胞分泌大量胃泌素所致,诊断要点是:
①BAO>15mmol/h,BAO/MAO>0.6;
②X线检查示非典型位置溃疡,特别是多发性溃疡;
③难治性溃疡,易复发;④伴腹泻;⑤血清胃泌素增高>200pg/ml(常>500pg/ml)。
4.胃溃疡恶变或胃癌 最重要的鉴别诊断方法是胃镜加活检和钡餐检查,胃镜检查时需作活检,明确良恶性,对于胃溃疡需行胃镜检查加活检连续追踪观察。
5.胃黏膜脱垂症 间歇性上腹痛,制酸剂不能缓解,而改变体位如左侧卧位可能缓解,胃镜,钡餐可以鉴别,X线钡餐检查可显示十二指肠球部有“香蕈状”或“降落伞状”缺损阴影。
6.其他 另外并发大出血时还需与门脉高压症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相鉴别,并发穿孔时还应与各种常见急腹症相鉴别,如胰腺炎,阑尾炎,胆道疾患,肠梗阻等等。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的就是胃溃疡的一些诊断标准,广大的读者朋友可以对照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做一个判断,如何您的情况和上文中的几项都比较吻合,那么就有可能是患上了胃溃疡,这个疾病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损害,一定要及早就医治疗。
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的三种检查方法
作为消化系统疾病,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往往不典型,仅靠临床症状很难确诊。当患者感到自己有慢性、周期性发作的上腹不适或者其他消化不良症状时,应怀疑是十二指肠溃疡,同时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
下面介绍十二指肠溃疡的几项常规检查方法:
1.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方法,虽然其名为胃镜,但是也可对十二指肠黏膜直接观察、摄像,还可在直视下取活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因此对溃疡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1964年日本畸田隆夫的分期法,将内镜下溃疡可分为活动期(A)、愈合期(H)和瘢痕期(S)三个病期,其中每个病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部分患者可能会对胃镜检查的过程不能忍受或心存恐惧,这时可考虑麻醉后再行胃镜检查(即无痛胃镜),以减轻胃镜检查的不适感。
2. 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检查在溃疡的诊断及胃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上的准确性不如胃镜,常用于年纪较大,有心脑血管疾病或因其他原因而无法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如发现龛影,则亦有确诊价值。
3. 尿素酶试验或核素标记C13呼气等试验:目的在于检测是否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主要用于评价幽门螺旋杆菌根除治疗后的疗效。
胃溃疡患者需做的检查项目
1、胃肠钡餐检查:x线胃肠钡餐检查是诊段胃溃疡的重要方法,可发现直接与间接二种征象。
直接征象:胃溃疡多发于与分泌区毗邻的胃窦,胃小弯和留门前区,可见溃疡四陷部分被钡剂充盈,呈现密度增高的阴影,称为垒影。
间接征象:在溃疡的局部有压痛;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粘膜褶皱粗乱。幽门梗阻时,胃影扩大,蠕动加强和胃排空时间延长。
2、胃液分析
胃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正常,或低于正常人;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多于常人,尤以空腹和夜间更明显。
3、纤维胃镜检查
纤维胃镜下可见消化性溃疡呈椭圆形,底部平整,边缘整齐,深浅不一,早期病变限于粘膜下层,晚期可探达肌层。
4、粪便臆血试验
粪便臆血试验阳性提示溃疡有活动性。经过1~3周的适当休息和治疗,即加转为阳性。直口为癌变,多呈持续阳性。
胃溃疡怎么检查及要注意什么
胃溃疡检查项目:
1、X线钡餐检查(X线钡餐造影):针对全身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胃镜检查者,或肝功异常者,疑患有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穿孔,胃出血及幽门梗阻等多种疾病者,推荐X线钡餐检查,患者口服硫酸钡充盈剂,X线透视时它可将胃的轮廓清楚地显示出来。
2、胃镜检查:纤维胃镜检查是目前对胃病最有诊断价值和常见方法之一,它具有检查安全、图像直观、诊断准确、治疗方便等特点。
检查前注意事项
1.)尽量放松心情,避免过分紧张。总体上讲胃镜检查是一种痛苦较小的检查方法,而且医生可以直接看到所检查器官的情况,较X线钡餐检查效果好。它能直观地发现病变,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必要时还可以在病变部位取小块标本、作病理检查,在显微镜下看病变细胞的状况。
2.)如果已做钡餐检查,由于钡餐钡剂可能附于胃肠粘膜上,特别是溃疡病变的部位,使胃镜诊断发生困难,故必须在钡餐检查3天后再做胃镜检查。
3.)在检查的前一日晚12点后就应禁食水,检查之日的早晨不要吃早餐。
4.)检查前需先做病毒性肝炎指标等化验检查,以避免交叉感染。
5.)带心电图检查结果(60岁以上者必须有)。
6.)进入检查室后,遵从医生嘱咐,松开领口及裤带,取下假牙及眼镜,取左侧卧位。
3、胃液分析:即一般性状检查,化学检查和显微镜检查;胃液分析不仅能反映一个人胃酸分泌是否正常,还对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甚至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4.大便潜血试验:有呕血或黑便,或怀疑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可选择大便潜血试验。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则可提示胃出血。
消化系统疾病可以选择哪些检查项目
随着高科技和大型医疗设备在诊疗中的应用,现在临床上常用的检查项目很多,但并非新设备、高价格就是最好的检查项目,只有针对具体病情,选择恰当的检查项目,才能达到最佳结果。
上消化道X线钡餐
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与胃镜检查同做可起到互补的作用。通常在检查前8~12小时病人应禁食,检查前4小时应禁水。通过钡餐检查可观察到的病变有:
1.食管病变。食管癌、息肉、平滑肌瘤、食管静脉曲张或狭窄、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溃疡、憩室、食管裂孔疝、食管纵隔瘘。
2.胃部病变。胃癌、息肉、外压性改变、胃石、胃溃疡、胃扭转、胃黏膜脱垂、幽门梗阻等。
3.十二指肠病变。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变形、憩室、肿瘤、狭窄、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胰头癌、壶腹癌等。一般来说,胃镜对观察胃黏膜病变较好,而X线钡餐检查对胃形态、黏膜下或外压性病变较优。
胃镜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胃镜大多为纤维内窥镜,小部分为电子内窥镜。纤维内窥镜是指用玻璃纤维作为导光的内窥镜;电子胃镜无光导纤维,而是微电子摄像系统,它与纤维胃镜相比,具有图象清晰、分辨率高、有录象储存功能等特点。胃镜的作用主要有诊断和治疗两个方面。由于它具有直接、可重复观察的特点,加上必要的活检,可确诊几乎所有的胃黏膜病变。但胃镜检查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凡有上腹部不适、怀疑有胃病,经过检查不能确诊者;X线检查发现溃疡、肿物及其他病变不能明确性质者;急性胃出血及慢性原因不明失血者;各种胃病如胃炎、胃术后、胃溃疡的随诊;息肉治疗、异物取出等。
2.禁忌症。急性咽炎、食管化学烧伤、休克、重症心脏病及肺病、精神病或不配合病人都不宜行胃镜检查。胃镜检查虽比较安全,但也可有咽后壁、食管及胃穿孔等危险,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确诊胃溃疡需要做哪些检查
1、胃肠钡餐检查:x线胃肠钡餐检查是诊段胃溃疡的重要方法,可发现直接与间接二种征象。
直接征象:胃溃疡多发于与分泌区毗邻的胃窦,胃小弯和留门前区,可见溃疡四陷部分被钡剂充盈,呈现密度增高的阴影,称为垒影。
间接征象:在溃疡的局部有压痛;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粘膜褶皱粗乱。幽门梗阻时,胃影扩大,蠕动加强和胃排空时间延长。
2、胃液分析:胃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正常,或低于正常人;十二指肠溃疡胃酸分泌多于常人,尤以空腹和夜间更明显。
3、纤维胃镜检查:纤维胃镜下可见消化性溃疡呈椭圆形,底部平整,边缘整齐,深浅不一,早期病变限于粘膜下层,晚期可探达肌层。
4、粪便臆血试验:粪便臆血试验阳性提示溃疡有活动性。经过1~3周的适当休息和治疗,即加转为阳性。直口为癌变,多呈持续阳性。
胃溃疡病患者及家属,应注意病情变化,一旦发现上述某项蛛丝马迹都要警惕,及时去医院检查,发现问题,以便尽早治疗,防止造成不良后果。
脾虚患者需做哪两项检查
1、胃肠道疾病的超声检查
胃肠道为空腔脏器,常有气体影响,超声从体表探测不易得到满意的声像图,胃肠道疾病的诊断常依靠胃镜和x线钡餐检查。近年来由于胃肠声学造影术及超声内镜两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拓宽了胃肠疾病的诊断范围。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胃肠壁的层次结构,发现胃肠壁肿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态,估计病变侵犯胃肠壁的程度,特别是了解周围器官的转移情况,弥补胃镜和x线检查的不足,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胃肠道功能动力学检查
胃肠道功能动力学检查包括胃运动功能测定,肠道通过时间测定和压力测定,直肠-肛门运动功能测定,胃电图(EGG),胆道运动功能检测,胃充盈及排空功能检查,小肠充盈及排空功能检查,酸返流试验八项检查,主要检查胃肠道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