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身高一年长多少 学龄前期、学龄期

儿童身高一年长多少 学龄前期、学龄期

宝宝从3周岁到14周岁的生长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平均每年长5-6厘米,若孩子的生长速度达不到,父母要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查找原因,以免耽误孩子的生长发育。

荨麻疹的病因

其常见病因,以蛋白食物为主,因为蛋白质在消化之前,以胨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引起。婴幼儿开始增加辅食,这时鸡蛋、肉松、鱼松、果汁、蔬菜、水果都可成为过敏的原因。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往往喜欢吃零食,零食种类及正餐食品较多,因此食物过敏的机会增多,诸如果仁、鱼类、蟹、虾、花生、蛋、草莓、苹果、李子、柑橘、各种冷饮、饮料、巧克力等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因。

其次是药物,以疫苗引起的多见。还有就是感染:儿童期及幼儿期的小儿抵抗力偏低,容易患各种感染,因此化脓性扁桃腺炎、咽炎、肠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一年四季均可成为荨麻疹的诱发因素。

2岁女宝宝身高体重标准是多少

婴儿期:一年长25厘米。从出生到满1周岁以前为婴儿期。这一年是人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儿正常出生时的身长,一般为50厘米。长到1岁婴儿期结束时,这一年的身高一般要长25厘米,体重一般为出生时的3倍。这种生长速度是任何时候都达不到的。

幼儿期:长高17厘米。幼儿期指的是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宝宝身高的生长速度比婴儿期稍慢点,但也相对较快。一般来说,1—2周岁时,身高会增长10厘米左右,2—3周岁这一年会增加7厘米左右。尤其需要提醒的是,低出生体重儿(包括足月但出生体重低于2.5公斤和早产儿)家长务必密切关注孩子2岁前的身高。因为80%的低出生体重儿在2岁前生长发育会追上同龄孩子,剩下约15%—20%如果不进行干预的话,可能会导致终身矮小。

学龄前期、学龄期:每年5—6厘米。学龄前期、学龄期指的分别是:从3周岁以后到6—7岁入小学前、从6—7岁入学起到12—14岁进入青春期止。王新利表示,这些年孩子的生长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平均每年长5—6厘米左右。如果生长速度达不到,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看看是什么原因。

学龄前儿童如何学外语

学前儿童能否学习外语,又该如何学习外语?这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重要问题。

科学研究表明,学前儿童的脑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其主管语言活动的区域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不仅具备学习外语的能力,而且在语音辨别、语音模仿等方面还具有明显的优势。 尽管与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相比,学前儿童在学习的目的性、坚持性、理解力等方面都处于较低水平,但是,不可否认他们在语言学习上具有的良好的潜力。

那么,学前儿童从多大开始适于学习外语呢?如果处于一个完全的双语环境,例如父母一方说英语,另一方说汉语,而其他同伴也说两种语言,那么,学习两种语言可以自然地同步进行。但在我国,很少具备完全的双语环境,儿童主要是在汉语的环境下,在有限的时间、地点,以有限的方式接触有限的外语。在这种环境下,儿童在较好地掌握了母语后(一般在两三岁),开始外语的学习较为适当。

那么,学前儿童应当如何学习外语呢?

首先,应当培养学前儿童学习外语的兴趣,并初步具备进行简单生活与日常活动交流的语言应用能力。重点是积累大量听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初步发展口头表达能力,而字母的背诵、单词的拼写、句式的强记不应成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在这一点上,家长应当保持足够的清醒和耐心,容忍孩子的沉默,接受孩子的延迟模仿行为,不要从一开始就催促或强迫孩子“说呀”、“认认这个词”、“快写字母”,以免挫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把外语的学习当成苦差、负担。

其次,学前儿童学习外语,应与儿童的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一方面,学习的内容必须是儿童感兴趣的、熟悉的,例如画画、过家家、吃冷饮、串门;学习的过程要能充分调动儿童的视觉、听觉和身体活动。下面以英语为例,介绍几个有效的方法。

全面活动反应法(TPR)这种方法主要是由成人用英语发出活动的指令,如“Close youreyes,andnodyourhead(闭上眼,点点头)”然后逐步由孩子自己来做出相应的身体动作。使用TPR教学法,儿童不会因为听不懂或不会说而产生焦虑、担心而回避,他们往往会应用自然的动作模仿积极地参加到活动中去,经过多次“指令动作”的联系,自然地听懂、学会表达。在活动过程中,指令要求的动作越特别、有趣,儿童活动的兴趣就越高,其学习语言的效果也就越好。

游戏活动熏染法将语言学习与儿童日常的游戏活动结合起来,由成人用英语来组织儿童画画、数数、手工制作、玩娃娃家等。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成人完全用简单的英语加上手势来引导儿童游戏,只对儿童用英语提出的请求和意见进行反应,因此在特定的时候为儿童创设了一个微型的英语环境。在儿童学习的初期,成人应使用大量的手势、动作和图画来帮助儿童理解活动的目的、要求和方法;随着学习的进行,成人可逐渐减少辅助方法,促使儿童学会以英语与他人进行沟通。

动画片学习法如果家长或教师自身的英语水平有限,不能有效地应用英语组织活动,则可以借助于录像带、VCD或游戏软件来为孩子提供学习英语的良好工具。在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尽管儿童的注意力集中在有趣的人物、绚丽的色彩和滑稽的情节上,但他们在反复观看的过程中,就能熟悉英语的语音,并能自动地将语音与情节逐步地对应起来,这就为其进一步地学习奠定了基础。在观看时,成人不要反复询问“说什么了”、“什么意思”,也不要性急地为孩子讲解,而要鼓励他们根据画面来猜测人物对话的含义,模仿人物的评议。在此基础上,成人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猜,或者对照故事的说明和他们一起讨论,帮助他们逐步将对话和情节结合起来。在有条件时,也可以请英语较好的成人带着孩子一起看,重点聆听、了解、喜欢英语的目的。

此外,成人还可以利用英语歌曲、歌谣、儿歌的形式,使孩子有机会接触广泛的英语语言材料,获得丰富的视听经验。

宝宝一天尿几次正常呢

★尿量

小儿尿量个体差异较大。正常情况下,婴儿每天排尿量为400~500毫升,幼儿为500~600毫升,学龄前儿童为600~800毫升,学龄儿童为800~1400毫升。

★排尿次数

出生后头几天,孩子摄入量少,每天排尿仅4~5次;一星期后,小儿代谢旺盛,进水量较多,但由于膀胱容量较小,于是排尿次数突然增至每天20~25次;到一岁时每天15、16次。在家长教养下,孩子一般在一岁半时可养成控制排尿习惯,排尿间隔逐渐延长,学龄前和学龄期每天6、7次。

另外,不要过早添加辅食,包括米汤。孩子消化不了。淀粉类食品要到宝宝4个月后才能消化,因为宝宝4个月才开始有淀粉酶。4个月前吃这些淀粉类食品,基本上不能消化、吸收,而是全部拉掉。最先添加的辅食是蛋黄,也应该要3个月才宜添加(早产儿可略早添加)。过早添加淀粉类食物,宝宝原本好好的肠胃都被搞坏了。

2个月时就喂了米糊,现在已有8个月了,连着拉了6个月的肚子,而且一吃完辅食就拉,弄得营养明显不足。

记住,3个月可添加蛋黄,适应了蛋黄,4个月后才可添加米粉。一般来说一天尿8次以上是正常的哦,如果宝宝在睡觉的话,也会不尿的哦,没事的,再观察看看呢,只要宝宝吃奶和哈岁都正常,一般是没有问题的刚出生的新生儿一天排尿只有4-6次,一周后的新生儿排尿的次数可增加到一天20-25次,1岁左右时,排尿的间隔逐渐延长,每天排尿15-16次;学龄期儿童膀胱的容量增大,每天排尿6-7次。

现在家长们看了上面的讲述,都知道宝宝一天尿几次正常了吧,其实这些只是家长门最好在孩子出生前就学一学,这时候等孩子生出来了,然后就可以很好的了解孩子的动态,看看孩子是否健康,各方面发育是否良好的情况了呢。

孩子长高的三个黄金时期

基础阶段——— 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4~6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孩子长高的基础阶段。6岁左右补钙,对儿童今后的成长非常重要,此时,人体骨骼处于储备期,骨骼发育日需钙元素量为每日800毫克。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可能存在偏食、厌食、钙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影响到骨骼中的钙质储备,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个头矮小、发育期身高增幅减小。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表明,我国居民膳食钙摄入量只达到推荐摄入量的40%左右,因此此阶段的孩子需要补钙。

突增阶段——— 学龄期

10~16岁是孩子发育期,孩子个头好比雨后春笋,“嗖嗖”地直往上蹿。研究发现,此阶段孩子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质,身高便可多长1厘米,而一般家庭所提供的日常膳食,摄取的钙含量不到孩子所需钙质的50%,远不能满足生长发育所需,因此需要额外补钙。?

冲刺阶段——— 青春期

男性17~25岁,女性16~23岁,是长高的最后冲刺阶段。研究发现,此阶段青少年骺软骨还未真正愈合,每年还存在着2~3厘米的长高潜能。此时,补充足量的钙质,就能充分挖掘他们的长高潜能,让他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儿童年龄是怎样界定的

1、儿童年龄是怎样界定的

婴儿期:从出生到12个月末的这一年龄阶段。也就是人们所说的1周岁以内的“吃奶的孩子”。

幼儿期:儿童从1~3周岁末的这个时期称为幼儿期。这是学龄前期之前的时期,因此,也有人称为“先学前期”。

学龄前期:儿童从3周岁到6~7周岁这一年龄阶段。这是儿童正式进入学校之前的一段时间,即接受正规学习之前的准备阶段。

学龄期:儿童从6~7周岁到15周岁这一年龄阶段,教育心理学中又把此期开始的6~7周岁至12~13周岁称为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时期。

儿童年龄是怎样界定的

2、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什么特点

2-3岁,要关注能不能处理好分离焦虑。如果,爸爸妈妈不在身边,他能不能自己独立。

3-4岁,需要注意到自信心及共情(同理心)。爸爸妈妈要不断培养他理解别人想法和情绪的能力。

4岁是个重要的年龄分水岭,因为4岁开始孩子的认知能力大幅成长,也更有情绪控制能力,所以可以开始培养许多重要的情商能力。

5岁之后,因为宝宝认知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爸爸妈妈就要开始培养宝宝乐观、诚实、责任心等情商能力。

6岁小朋友是一个转折器,妈妈们会发现宝贝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的温柔,乖巧了,他们慢慢的开始向以自我为中心转化。

孩子怎么长高最快呢

3-5月的长高规律

对于3岁至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每年身高应增长5-7厘米。

若增长值小于5厘米,可能是生长轴有问题,应积极排查矮小的可能;

若增长值大于7厘米,可能是性腺轴出了问题,应积极排查性早熟。

若发现孩子在3-5月的长高季仍长得慢,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进行检查,以排除病理性的长得慢。

每个阶段长多少算正常?

1.胎儿期:

孕期营养不良,宝宝出生后身高可能受影响;

2.婴儿期(1周岁前):

一年长25厘米;

3.幼儿期(1周岁-3周岁):

生长速度比婴儿期稍慢,长高17厘米;

4.学龄期(3周岁到12-14岁):

每年5—7厘米;

5.青春期:

每年不低于7厘米。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骺完全闭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孩子长高有三个黄金期

一是婴儿期(包括新生儿期),该时间段是人一生中生长最快的阶段,是出生后第一个生长高峰期。

二是儿童期,包括学龄前期(3-6或7岁)和学龄期(6或7岁-11或12岁)。

三是青春期,该时间段平均持续6-7年,是第二个生长高峰。男孩睾丸发育,女孩乳腺发育是青春期开始的标志。

生长和发育同孩子的其他能力一样,不是无止境,有时候真的就是“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

所以,对于家族遗传身高矮小的孩子,对于家族遗传身高很高、但孩子的身高却总达不到遗传预测靶身高曲线上的孩子,对于性发育提早的孩子,对于在班里总坐第一排的孩子,如果男孩小于9岁时出现睾丸发育,女孩小于8岁时出现乳房发育,家长一定要注意了,应该及早就诊,医生可以帮助你了解孩子的生长是否正常。

儿童身高一年长多少 婴儿期

婴儿期是从出生到满1周岁时,这一年也是人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儿正常出生时的身长,一般为50厘米,长到一周岁时,一般要长25厘米,体重一般为出生时的3倍。

学龄前儿童健身操

1、基本体操。对学龄前的儿童来说,要求以徒手操为主,并选学1~2套轻器械操,每套6~8节。家长要教小儿学习立正、稍息、看齐、向左(右)转、原地踏步、立定、齐步走、跑步走、左(右)转弯走等基础动作。对于动作方面,学龄前儿童走步要求步伐均匀,有精神地走;跑步时要求上体稍前倾,两手半握拳,屈肘在体侧,前后自然摆动,用前脚掌着地跑;跳跃时要求屈膝摆臂,四肢协调,用力蹬地跳起,轻轻落地,以保持平衡。

2、韵律体操。韵律体操指的是在徒手操和持轻器械体操的基础上,发展成以节奏为中心、以自然性动作为基础,并在音乐的伴奏下进行的、有节奏的、有韵律的、连续性的身体练习。韵律体操的内容非常丰富,且动作新颖独特,把音乐舞蹈、技巧等融为一体,综合艺术和美的身体活动练习。韵律体操不仅可以发展孩子的柔韧、协调、灵活和耐力等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帮助孩子锻炼健美的体形,提高节奏感和表现能力。

孩子每年长多少正常啊

婴儿期:婴儿期是从出生到满1周岁时,这一年也是人一生中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婴儿正常出生时的身长,一般为50厘米,长到一周岁时,一般要长25厘米,体重一般为出生时的3倍。

幼儿期:幼儿期是指1周岁到满3周岁,此时宝宝的身高增长速度要比婴儿期稍慢,1-2周岁时,身高会增长10厘米左右,2-3周岁时,身高会增长7厘米左右。但是出生时的低体重儿,父母要特别关注宝宝2岁前的身高,因为80%低体重儿在2岁前生长发育会追上同龄的孩子,剩下约15%-20%若不进行干预,则可能导致终身矮小。

学龄前期、学龄期:宝宝从3周岁到14周岁的生长速度是相对恒定的,平均每年长5-6厘米,若孩子的生长速度达不到,父母要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做检查,查找原因,以免耽误孩子的生长发育。

青春期:孩子的青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骼完全闭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一般的,男孩身高每年平均增加7-10厘米,增速最快的一年可以长10-12厘米,女孩身高每年平均增长6-8厘米,最快的一年可达10厘米。若是男孩每年平均长高低于7厘米,女孩低于6厘米,说明生长出现偏差,要尽快就医。此外,青春期提前,也会导致生长期缩短,身高受到影响。

婴儿身体发育迟缓的表现

1、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渐进不均衡的过程,它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一般将小儿年龄分为七期,即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及青春期。每个阶段小儿的生长发育有其特殊性。

2、新生儿期:从胎儿娩出脐带结扎时开始至28天之前。此期包含在婴儿期,是婴儿期的一个特殊阶段。出生时平均身长50厘米。

3、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之前。是生长发育极其旺盛的一年,是生后身高增长的第一个加速期。这一年身高增加25厘米左右,即1岁时身长约75厘米。

4、幼儿期:从1岁至满3周岁之前。此期生长发育较前稍减慢,在生后第二年身高增加10-12厘米,即2岁时身长约87厘米。

5、2岁之后至青春期前,身高每年增长6-7厘米。

6、青春期:是身高增长的第二个加速期,男孩的身高增长高峰约晚于女孩2年,而每年的身高增长值大于女孩。因此,最终的身高,一般来说男孩比女孩高。此期身高可增加20-25厘米。

7、如果您的孩子在某个阶段,生长速度偏离了正常范围,则有必要及时找内分泌医生,寻找原因,及时予以诊治。

孩子在什么时候长高最好呢

3-5月为儿童长高旺季,因为这3个月阳光充足,户外活动开始增多,维生素D可

在体内得到转化,促进钙吸收。错过了黄金期孩子间的身高差可能就“参差不齐“了,家长们可一定要注意:饮食、运动、睡眠都有啥讲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3-5月的长高规律

对于3岁至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每年身高应增长5-7厘米。

若增长值小于5厘米,可能是生长轴有问题,应积极排查矮小的可能;

若增长值大于7厘米,可能是性腺轴出了问题,应积极排查性早熟。

若发现孩子在3-5月的长高季仍长得慢,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到正规医院的生长发育门诊进行检查,以排除病理性的长得慢。

每个阶段长多少算正常?

1.胎儿期:

孕期营养不良,宝宝出生后身高可能受影响;

2.婴儿期(1周岁前):

一年长25厘米;

3.幼儿期(1周岁-3周岁):

生长速度比婴儿期稍慢,长高17厘米;

4.学龄期(3周岁到12-14岁):

每年5—7厘米;

5.青春期:

每年不低于7厘米。该期从体格生长突增开始,到骨骺完全闭合、躯体停止生长、性发育成熟而结束。

相关推荐

儿童入学年龄急待重界定

有些家,希望孩子早上学,千方百计地将未到国家规定入学年龄的孩子塞进学校学习。另有些家,却担心孩子小,担负不了繁重的功课,适应不了学校 的环境,到了规定的入学年龄也不让孩子上学,其实,过早对孩子进行正规教育,不但是徒劳无益的,而且还是有害的。而让孩子过迟接受正规教育也是不利的。 人的学习以脑力活动为主,故正教育开始的最佳时期,是以脑发育的决定性时期为基础的。因此孩子的入学年龄就以脑发育为重要的生理指标。据科学家研究,6周岁时,大脑已从出生婴儿的350克,生到1200克,达到成人脑重量的90%,智力发展

慢性咳嗽需警惕那些疾病

1.咳嗽变异性哮哮喘:是引起儿童尤其是学龄前和学龄儿童慢性咳嗽的最常见原因。通常为干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运动、遇冷空气后咳嗽加重,临床上无感染征象或经过较时间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支气管舒张剂诊断性治疗咳嗽症状明显缓解;肺通气功能正常,支气管激发试验提示气道高反应性;有过敏性疾病病史,以及过敏性疾病阳性家族史。过敏原检测阳性可辅助诊断。(目前我市无相关检测手段) 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常见学龄前与学龄儿童。各种鼻炎、鼻窦炎、慢性咽炎、腭扁桃体和(或)增殖体肥大、鼻息肉等上气道疾病均可能引起慢性

骨骼多少岁停止发育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身高。一般是急速成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 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

学龄儿童身体发育特点

神经系统的发育 3岁的孩子,由于大脑神经系统发育迅速,头部看上去显得特点大,此时脑的重量已是出生时的3倍,约为1000克;4岁时为出生时的4倍;5岁时脑的大小和重量已与成人脑十分接近。学龄前期结束时,几乎所有皮质传导纤维都已髓鞘化。在小儿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环境的刺激可以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通路的结构与功能,其可塑性、代偿功能也很强,是记忆力特别强的时期。此期脑的功能不断趋向成熟,但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往往不平衡,单纯或过多、过久的活动容易引起疲劳。由于他们的兴奋过强于抑制过程,所以,表现得易激动、好活动、

食用大玻璃草叶的日常注意事项

大玻璃草叶对哪些病有辅助治疗的作用? 骨质疏松 哪些人群适宜食用大玻璃草叶? 怀孕期,孕妇,乳母,学龄儿童学龄儿童,特殊工作人群,熬夜人群,老人 哪些体质的人适宜吃大玻璃草叶? 健康体质平和质,气虚体质,湿热体质,阴虚体质 食用禁忌 暂无相关资料。

学龄儿童营养搭配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谷类食物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我国传统膳食的主体,可为儿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费纤维。儿童的膳食也应该以谷类食物为主体,并适当注意粗细粮的合理搭配。 二、每天饮奶、常吃大豆及其制品 奶类是一种营养成分齐全、易消化吸收、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维生素A,奶类含钙量较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儿童摄入充足的钙有助于加骨密度,从而延缓其成年后骨质疏松的年龄。目前我国居民膳食提供的钙普遍偏低,应鼓励每日饮奶。 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钙,及维生素

儿童风疹块有哪些特点

多是过敏反应所致,其常见多发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因年龄不同,饮食种类不同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各异,如婴儿以母乳、牛奶、奶制品喂养为主,可引发荨麻疹的原因多与牛奶及奶制品的添加剂。随着年龄增大,婴幼儿开始增加辅食,这时鸡蛋、肉松、鱼松、果汁、蔬菜、水果都可成为过敏的原因。学龄前期及学龄儿童,往往喜欢吃零食,零食种类及正餐食品较多,因此食物过敏的机会增多,诸如果仁、鱼类、蟹、虾、花生、蛋、草莓、苹果、李子、柑橘、各种冷饮、饮料、巧克力等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因。 2-7岁的小儿缺乏自治能力,到室外、野

梅童鱼的注意事项

1、哪些人不能吃梅童鱼 婴儿,幼儿,母婴,更年期妇女,久病体虚人群。 2、梅童鱼的适用人群 学龄儿童,学龄儿童,青少年,特殊工作人群,儿童青少年,老人,职业人群。 3、梅童鱼的食用禁忌 高血压的人士谨慎食用。

宝宝荨麻疹怕见风吗 宝宝起荨麻疹谨防过敏

幼儿荨麻疹多是过敏反应所致,其常见多发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因年龄不同,饮食种类不同引起荨麻疹的原因各异,如婴儿以母乳、牛奶、奶制品喂养为主,可引发荨麻疹的原因多与牛奶及奶制品的添加剂。 婴幼儿开始增加辅食,这时鸡蛋、肉松、鱼松、果汁、蔬菜、水果都可成为过敏的原因。学龄前期及学龄儿童,往往喜欢吃零食,零食种类及正餐食品较多,因此食物过敏的机会增多,诸如果仁、鱼类、蟹、虾、花生、蛋、草莓、苹果、李子、柑橘、各种冷饮、饮料、巧克力等都有可能成为过敏原因。 2-6岁的小儿缺乏自治能力,到室外、野外

如果孩子不肉太瘦怎么办

很多家都反应,孩子咋只身高肉,太瘦,一摸下去就一把骨头。孩子不肉太瘦怎么办呢?这可急坏了我们的父母辈们,变着法的做各种好吃的让孩子吃,孩子吃也吃了那么多,就是不肉,不知道吃的东西去哪儿了。其实,只要孩子能吃能睡爱活动,没有必要太去介意胖瘦。 虽说孩子太胖了不好,但没肉(体重没增加)同样令父母担心。不少父母说,我们变着花样给孩子搭配营养,为什么半年一年过去了,孩子还是瘦呢? 对于学龄儿童在很一段时间内体重不增的情况,父母不用太着急。因为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并且这一年龄段的孩子有其自身身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