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些人失眠且不能使用安眠药呢

哪些人失眠且不能使用安眠药呢

◆ 孕妇忌服安眠药。有的安眠药可能使胎儿畸形,还可能出现新生儿哺乳困难、黄疸和嗜睡。

◆ 哺乳期妇女。如在哺乳期服用安眠药,安眠药的成分可能转移到母乳内,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母亲在哺乳期中服用安眠药,需避免授乳。

◆ 年老体弱者。因为如果药物白天残留较大,会有头晕和走路不稳等副作用,可能给年纪大、身体较弱者带来危险。

◆ 有心脏、肝脏及肾脏障碍者。安眠药主要在肝脏转化,由肾脏排除,肝肾疾病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

◆ 睡眠呼吸障碍者。安眠药能加深中枢抑制,所以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重症肌无力患者。这些患者服安眠药症状会急剧恶化。

◆ 喝酒后不宜服用安眠药。酒精和安眠药一样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不要同时使用,以免中枢神经过度抑制造成伤害。

中年妇女失眠的原因

1、违反生理时钟

不妨说倒夜班,或出国旅游造成时差,这些都会打破正常的生活规律,破坏了我们的生物钟,导致中年人失眠。

2、遗传

失眠患者大多数都有遗传因素,老一辈患有失眠症的人,往往下一代也会患上失眠症。

3、妇女更年期

妇女于停经时产生潮红、出汗、失眠等症候群,有些经前症候群会严重的焦虑、不安、疼痛、甚至失眠。

4、医源性

长期服用安眠药,日久成习惯,产生依靠性,最后发展成抗药性,安眠药失效了,只好夜夜失眠。

5、忽然受到重大事件的冲击

如亲人死亡,夫妻离异,争吵,失业,生意亏损,股票起落,造成情绪不稳定、失落、惊慌,久久不能平静,进而导致中年人失眠。

治疗顽固性失眠慎用安眠药

治疗顽固性失眠时,一般人都会首选安眠药,因为它能起到最直接的效果。但安眠药物的依赖性和副作用对人体的损害也相当严重,尤其是对那些长期依靠安眠药的人。

安定类药物又称安眠药,小剂量、短时间使用,是治疗失眠症的重要手段之一。安眠药的使用极为广泛,其中有些人与安眠药结下了不解之缘,却不知道长期使用安眠药会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依赖性一旦形成,患者就离不开安眠药了。如果不用药就难以入睡,失眠比用药前更严重,不仅可因缺药而高度紧张,而且有全身难受的感觉,出现生理、情绪、行为以及认知能力方面的综合症状。

长期服用安眠药的不良影响:

1、记忆力减退:长期服用安眠药,可使人认知能力降低,记忆力和智力减退。这种情况老年人更明显。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安眠药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2、呼吸抑制:某些老年人及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对安眠药特别敏感,有时一般剂量也可引起过度镇静作用而发生意外。患有呼吸功能不全的人,即使服用小剂量的安眠药,也有可能引起呼吸衰竭加重,甚至因严重呼吸抑制而死亡。患有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综合征的病人,往往因睡眠差而被当作失眠症,错误地给予安眠药治疗,结果可使病情急剧加重,甚至发生睡眠中呼吸暂停时间过长而死亡。

3、睡眠异常服:用安眠药后的睡眠与正常睡眠不完全相同,病人往往有噩梦、定时早醒或白天嗜睡等,对体力和精力的恢复均不利。

所以失眠症患者在使用安眠药时,要权衡利弊,区别不同情况,不可长期或超剂量服用。对肝肾功能不全或对安眠药高度敏感的老年人,使用时要慎重,而且用量要小。有呼吸功能不全或阻塞性睡眠呼吸障碍的病人,则禁止使用安眠药。

老年人失眠吃什么药比较好

1、老年人失眠吃什么药:中药调治

中医药治疗失眠会有相对比较理想的作用,传统的西医药物治疗对老年人的副作用比较大,对这方面要有所警惕,中医药具有安眠药没有的优点,并且,也不会出现西医安眠药成瘾的情况出现,常见的中医中药包括九味神安胶囊、李氏睡香贴、百合酸枣仁胶囊等。但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失眠的患者,对于药物的使用一定不能太过于依赖,否则,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这方面要高度警惕。

2、老年人失眠吃什么药:老年人慎服安眠药

老年人失眠一定要慎重使用安眠药,要知道的是,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减弱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若是经常服用安眠药的情况下,就会使得肝肾功能衰竭的情况出现,甚至也会引起耐药性,引起精神障碍的出现,对这方面要有足够的警惕。

3、老年人失眠吃什么药:保健方法

建议老年人失眠的人群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及时明确失眠的具体因素,并且,也应该注意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不要紧张,树立信心等,失眠其实不是严重的疾病,只要及时认真调理得情况下,效果一般都是比较理想的。

老人晚上失眠要早治

1.老人失眠治疗方法要点一

首先各位患者不要感到紧张压迫,一定要对治疗这种疾病有充足的信心。想要真正的治好这种疾病的话,那么大家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同时也可以通过配合食疗或者是中西药以及针灸和气功来进行调理。

2.老人失眠治疗方法要点二

患有失眠的老人切记不要长时间的服用安眠药,因为安眠药是一种比较有依赖性的药物。长时间服用安眠药的话,副作用会比较大,对自己的身体会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

3.老人失眠治疗方法要点三

一般患有失眠的患者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食疗以及中药进行调理。合欢花和酸枣仁是调理失眠症状最佳的食物,因为这些对患者不会产生副作用。

老人失眠要怎么用药呢

一、用非药物疗法纠正失眠

失眠的老年人 ,应当尽量采用非药物疗法来改善睡眠状况 ,如白天不要睡觉 ,夜间按时就寝 ,增加室外活动 ,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采用气功疗法或利用食品催眠等。

二、不要单一用药

不能因偶尔失眠或精神焦虑 ,就服用安眠药。而应该找出失眠的原因 ,对症下药 ,祛除病根。确实需要服用安眠药时 ,不要长期单一用药 ,应选择 23种以上药物交替使用。失眠好转后应该立刻停药 ,这样可以避免药物成瘾。

三、选用短效类安眠药

需要服用安眠药的老年人 ,应该选用短效类安眠药 ,如速可眠和水合氯醛等 ,也可以服用安神镇静的中药 ,如酸枣仁、夜交藤等 ,不要服用安眠酮和苯巴比妥等长效类安眠药。

四、成瘾者要科学撤药

如果服用安眠药已经成瘾 ,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递减药量撤药法和轮换替代撤药法逐步停药 ,绝不可以突然停药 ,以防发生意外。

老人服用安眠药注意事项

1.明确病因。

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较多,既有社会因素,也有自身的疾病因素,不是所有失眠都适合用安眠药。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失眠时最好先测测血压,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应遵医嘱服降压药。在这时服用安眠药,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可能掩盖症状,延误治疗。明确是神经因素引起的失眠,应遵医嘱用药。

2.适度减量。

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肾脏的排泄也较慢。以常用的安眠药地西泮(安定)为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地西泮的半衰期(药物在血液中最高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也随之延长,这就意味着地西泮在老年人体内容易造成蓄积,其毒性反应率也相应增加。地西泮在20岁年轻人体内的半衰期为20小时,80岁的老人约为90小时,毒性反应率也相应从1.9%升至7.1%~39%。因此,老年人服地西泮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量。

3.活动要慢。

服用安眠药本身也容易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嗜睡、头痛、头晕、乏力、运动失调等。这些反应与剂量相关,剂量越大,越容易出现反应。老年患者由于药物代谢能力的下降,更易出现以上问题。老人用安眠药后行动宜缓慢,早上要慢慢下床,以防跌倒。

此外,老人在服安眠药前,还要确认自己正在用什么药,尽量减少服药种类。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还应遵医嘱减少用药剂量,了解药物副作用,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老人失眠慎用药

A

自服安眠药越吃越多

宋阿姨60多岁了,10多年前她就出现失眠、多梦的情况,第二天虽精神差了点,但还可以应付。逐渐地,失眠变得严重了,为了减轻睡不着的痛苦,她开始偶尔吃点安眠药,后来变成每天都服用,而且用量从每天一粒逐渐增加。由于听说安眠药有很多严重的副作用,因此每次吃药她都很纠结,几乎每次都是在床上翻来覆去折腾一个多小时,最终放弃抵抗,起身吃上一两粒,然而不是没有效果,就是迷糊一小会儿就又醒过来,于是接着再吃一两粒。这样一个晚上至少要吃七八粒,有时甚至一晚要吃10多粒。白天迷迷糊糊的,丢三落四磕磕碰碰是家常便饭,记忆力也减退了不少。家人都非常反对她吃安眠药,她觉得家人不能理解她失眠的痛苦,因此经常吵架。

深圳市康宁医院睡眠障碍科主任江帆说,由于失眠让人痛苦,因此安眠药成为一些失眠老人的无奈之选,他们像宋阿姨这样,不愿服安眠药,却又不得不服药。

B

老人失眠原因不少

江帆认为,通常来说,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会与年轻人有很大的区别,多为浅睡眠,睡眠持续性更易被打乱。有很多因素会导致老年人出现失眠。

老年人睡眠不佳,首先与年龄增长导致身体储备降低有关。上了年纪后,多个身体器官、系统的生理储备下降,这种身体机能的改变同样会出现在维持睡眠的系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引起维持高质量睡眠的生理储备减少的因素开始变多,比如活动量小、光照不足、唤醒阈降低、自主神经活动能力改变、昼夜节律改变等。因此年龄越大,睡得越少。

年老多病,而很多躯体疾病也会导致睡不着觉。其中疼痛是最常见原因,风湿性关节炎、腰背痛、滑囊炎、纤维性肌痛尤其容易导致老年人睡眠的中断。缺血性胸痛、呼吸困难、夜尿等,也使老年人出现失眠的概率大为增加。而脑部病变,如高血压、脑出血、脑梗塞、痴呆等,会减少脑部血流量,引起脑代谢失调而产生失眠。

抑郁症是导致老年人失眠的常见精神疾病,通常伴有入睡困难,早醒,深度睡眠变少,或者白天睡眠过度。据估计,在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可高达30%。而过度思考、内心不安、烦恼、焦虑、忧伤、痛苦等心理社会因素,都可能使老年人出现失眠,躺在床上浮想联翩、辗转反侧而睡不着觉。

江帆建议,由于失眠原因多样,因此应综合治疗失眠症,而不是一遇到失眠就向安眠药求助。

C

老年人使用安眠药有禁忌

“老年人一定要慎用安眠药物。” 江帆指出,由于机体对于安眠药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老年人服用安眠药的副作用更大,身心健康会受到更大损害。

首先,长期使用可形成依赖,甚至成瘾。有些老年人在临睡前必须服用安眠药,否则就难以入睡乃至通宵不眠,或者一定要确信床边备有安眠药以便随时服用,如果没有安眠药在手边就高度紧张等,这就已经产生了依赖性。

其次,导致记忆力减退,甚至提高患痴呆症的风险。长期服用安眠药会降低人的认知能力,使记忆力和智力出现减退。研究表明,长期服用安眠药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有一定的关系。法国和美国研究人员对1000多名平均年龄为78岁的老人进行了为期1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开始时这些老人都没有痴呆症状,后来其中部分人开始服用安定类安眠药,结果显示,这部分人出现痴呆症的风险比其他人高60%。研究人员表示,虽然这项研究目前只是揭示了一种相关性,不能完全证明安定类安眠药与痴呆症之间的因果关系,但为谨慎起见,建议人们尽量不要服用此类药物,医生在为失眠患者开此类药物时也应慎重。

第三,当心诱发其他疾病。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逐渐减退,随便吃安眠药,可能造成肝肾功能衰竭,产生耐药性,引起精神障碍,诱发其他疾病。因为安眠药在体内大多是经过肝脏、肾脏代谢的,长期服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有的还会引起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浮肿、蛋白尿、血尿及恶心、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肝肾功能损害及肠胃反应。有的安眠药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智力减退,血压下降等蓄积中毒症状,甚至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情况。

第四,安眠药会抑制呼吸,因此有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使用安眠药物更有禁忌。如重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往往因睡眠差而被当成失眠症,此时如果错误地进行安眠药治疗,可使病情急剧加重,甚至发生睡眠中呼吸暂停时间过长而死亡。

D

服安眠药一定要遵医嘱

“安眠药的使用,一定要在专科医生和专业药师的指导下进行。” 江帆强调,有些病人,如重症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者,在没有同时采取有效治疗的情况下,是禁忌使用安眠药的。

如果具备使用安眠药的适应症且无禁忌症,使用安眠药进行治疗则应本着“最短疗程、最小剂量”的原则。建议睡前一次服用足够治疗剂量,不要像宋阿姨那样一次次加药。如果服药感觉无效,不要自己调药,而是要去医院复诊,请主治医生来明确问题,调整用药。

对于长期用药的老年失眠患者,不能骤然停药或强行撤药,此时小剂量使用安眠药反而是必要的。应在医生指导下,有步骤地慢速逐渐递减剂量。如将药物分开吃,或减少夜间用药;开始时一般每1周或2周减少1次;持续治疗停止后,可再间歇用药一段时间。“整个停药过程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之久,且需根据病情弹性调整。骤然停药很容易出现戒断反应,导致患者对停药产生恐惧,延缓停药进度。”江帆解释。

康宁医院临床药师曾环思还建议,安眠药不要与酒精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同时服用,同时注意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如有问题或疑问,应及时与医生和药师保持有效沟通。

老年人失眠切不可盲目使用安眠药

前不久,发生的商丘老人北京输液后死亡护士打吊瓶用错药的事件引起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因此,老年用药一定慎重。随着岁月的流逝,老年人的健康每况愈下,难免会出现失眠等老人疾病,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今天康路网小编为你详细介绍老年人遭遇睡眠障碍需慎用安眠药,希望对你有用呦!

据8月29日美国某网站报道,近20年使用安眠药的人逐渐增多,其中老人增长更为明显,他们出现副作用的风险也更高,应注意以下问题。

明确病因。老年人睡眠障碍的原因较多,既有社会因素,也有自身的疾病因素,不是所有失眠都适合用安眠药。患有高血压的老人失眠时最好先测测血压,如果是高血压引起的,应遵医嘱服降压药。在这时服用安眠药,不仅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可能掩盖症状,延误治疗。明确是神经因素引起的失眠,应遵医嘱用药。

适度减量。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代谢能力下降,肾脏的排泄也较慢。以常用的安眠药地西泮(安定)为例,随着年龄的增长,地西泮的半衰期(药物在血液中最高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也随之延长,这就意味着地西泮在老年人体内容易造成蓄积,其毒性反应率也相应增加。地西泮在20岁年轻人体内的半衰期为20小时,80岁的老人约为90小时,毒性反应率也相应从1.9%升至7.1%~39%。因此,老年人服地西泮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减量。

活动要慢。服用安眠药本身也容易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嗜睡、头痛、头晕、乏力、运动失调等。这些反应与剂量相关,剂量越大,越容易出现反应。老年患者由于药物代谢能力的下降,更易出现以上问题。老人用安眠药后行动宜缓慢,早上要慢慢下床,以防跌倒。

此外,老人在服安眠药前,还要确认自己正在用什么药,尽量减少服药种类。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还应遵医嘱减少用药剂量,了解药物副作用,并注意观察用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以上就是有关老年人遭遇睡眠障碍需慎用安眠药的详细介绍,希望对你进一步了解老年用药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广大老年朋友们一定要积极关爱和呵护自己,避免睡眠障碍的发生。一旦出现失眠等状况时,需要慎用安眠药等。祝您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7种人失眠千万别乱服用安眠药

夜夜失眠这可如何是好,床上辗转反侧睡不着,第二天醒来没精神,工作总是出错。失眠了,那就吃几片安眠药来帮助睡眠吧。可是大家都知道,失眠患者对安眠药有依赖作用,而且安眠药副作用很大。最重要的是,安眠药不能随意吃,以下这些人群不易吃。

1、孕妇忌服安眠药

有的安眠药可能使胎儿畸形,还可能出现新生儿哺乳困难、黄疸和嗜睡。

2、哺乳期妇女

如在哺乳期服用安眠药,安眠药的成分可能转移到母乳内,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母亲在哺乳期中服用安眠药,需避免授乳。

3、年老体弱者

因为如果药物白天残留较大,会有头晕和走路不稳等副作用,可能给年纪大、身体较弱者带来危险。

4、有心脏、肝脏及肾脏障碍者

安眠药主要在肝脏转化,由肾脏排除,肝肾疾病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

5、睡眠呼吸障碍者

安眠药能加深中枢抑制,所以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

6、急性闭角型及患者

这些患者服用安眠药时,症状会急剧恶化。

7、喝酒后不宜服用安眠药

酒精和安眠药一样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不要同时使用,以免中枢神经过度抑制造成伤害。

哪些人群不宜服用安眠药

有很多人都饱受着失眠的痛苦,而且大多数人都喜欢用药物来解决,但是专家称:安眠药不是解决失眠的最好方法,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吃安眠药,那么哪些人失眠不适合吃安眠药呢?

哪些人失眠不适合吃安眠药?

1.孕妇忌服安眠药。有的安眠药可能使胎儿畸形,还可能出现新生儿哺乳困难、黄疸和嗜睡。

2. 哺乳期妇女。如在哺乳期服用安眠药,安眠药的成分可能转移到母乳内,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

如果母亲在哺乳期中服用安眠药,需避免授乳。

3.年老体弱者。因为如果药物白天残留较大,会有头晕和走路不稳等副作用,可能给年纪大、身体较弱者带来危险。

4.有心脏、肝脏及肾脏障碍者。安眠药主要在肝脏转化,由肾脏排除,肝肾疾病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

5.睡眠呼吸障碍者。安眠药能加深中枢抑制,所以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

6.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及重症肌无力患者。这些患者服安眠药症状会急剧恶化。

7.喝酒后不宜服用安眠药。酒精和安眠药一样有抑制中枢神经作用,不要同时使用,以免中枢神经过度抑制造成伤害。

哪些人失眠不适合吃安眠药?这把你知道了吧。专家提醒,安眠药治疗失眠的效果虽然好,安全范围也较大,但是如果超过正常治疗剂量或长期使用正常治疗量都可形成药物依赖。所以如果你失眠,建议您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安眠药吃多了患者会上瘾么

经常会有人认为不服用安眠药睡眠就会不好,只有服了药后才能睡好,所以我已经依赖安眠药了。其实这不能称为依赖。所谓成瘾性简单说就是为了趋利避害而不断使用某种药物。

治疗失眠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1、由于倒时差,睡眠环境的改变、当天比较兴奋或明天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处理出现的偶尔性或短期失眠,可按需服用安定。

2、长期失眠或因为抑郁焦虑而引起的失眠需联合运用抗抑郁药和安定。

3、精神分裂症引起的失眠要运用抗精神病药,积极控制精神症状才能改善失眠。

4、其他器质性疾病所致失眠需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并根据需要按需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柳辉艳 整理)

不要错误认识安眠药

观点1:安眠药不能用,一用就上瘾。

这类人群过分夸大了安眠药的成瘾性,把安眠药归入“毒品”范畴。这实在是一个大误区。我告诉患者:大部分患者使用安眠药一段时间后好了,逐渐缓慢减药,安眠药是可以顺利停用的。

观点2:安眠药是药,既然失眠我就用,随意用。

这些人往往一粒不够用两粒,两粒不行用三粒。他们很“勇敢”,自己在家“闷着头”吃药,或者随便到药店自己挑一种吃。这样的患者往往会乱用 安眠药甚至滥用,长期依赖安眠药帮助睡眠,比较容易造成成瘾。要知道,安眠药的使用有其特殊性,安眠药属于国家管制的药品。不是所有的医生都懂得安眠药如 何使用的,也不是所有医生都有安眠药的处方权,安眠药的使用需要专业的培训。安眠药只有在有处方权的专科医生指导下服用才是安全的。

观点3:保健品比药物更安全。

还有一类人群因为受失眠的困扰,感觉很痛苦,一旦听到朋友、好心人的说法,马上就会掏钱去买保健品,以希望快捷地解决问题。他们往往容易轻 信广告、甚至会相信医托导致受骗上当。有的保健品临时有效,但是并没有切实帮助患者解决问题,短期的失眠可能因为没有及时治疗拖成了慢性的失眠,后悔莫 及。浪费了金钱,还消除不了痛苦。

很多人错吃了安眠药

辗转反侧,数星星,数绵羊……有人感叹,倒在枕头上就能睡着的人怎能理解不眠人的痛苦。但美国CDC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数据却显示,睡眠9个小时 甚至更久的人群中有5.3%的人使用安眠药,1.1%的受访者没有经过医生认定睡眠问题,却服用了安眠药物。3.1%被诊断无睡眠紊乱的人群也在使用安眠 药。总而言之,很多人并不需要却正在服安眠药。

暂时性失眠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服用安眠药,仅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服安眠药。一是因为某些身 体病痛或手术后引起的入睡困难,可以考虑适当服用;二是失眠症状相当严重,失眠者白天精神极度疲乏、压力过大,这时可酌量服用帮助恢复睡眠,只需服用一两 个晚上就已足够;三是极少数失眠原因不明者,在医生的严密监护下,可服用安眠药进行治疗,除非有特别医嘱,连续服用时间通常不宜超过2周;四是周期性失眠 者,经其他方法如心理、行为治疗均无效的情况下,可以试服安眠药,但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用药时间宜短,以观察效果。与此同时,最好是寻求自己生活和工作 中的兴趣点,注意力集中地做完一件事后,可以有效改善睡眠。

随意到药店购买服用,或者无视医生的处方、增大药量使用安眠药,可能导致疲 乏、头昏、嗜睡、注意力下降、记忆减退等,对于肝、肾、心脏病和睡眠呼吸暂停、哮喘患者,随意服用安眠药还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认为自己需要服用安眠药的患 者,一定要将身体状况和失眠症状对医生讲清楚。经常失眠别拒绝吃药,偶然失眠要先放松自己。

老年人服安眠药弊大于利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失眠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很多老年人长期使用安眠药来助眠。但是,由于机体对于安眠药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能力减弱,导致老年人服安眠药的副作用更大,身心健康受到更大的损害。

这些不良影响主要有:

1、白天遗留镇静作用。晚间服用安眠药,特别是较大剂量时,转天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等症状。

2、药物耐受性增加。长期服用安眠药者剂量会不断增加。

3、依赖性增加。服用安眠药成瘾,戒除安眠药十分困难。

4、出现戒除综合征。长期大剂量服用安眠药,突然停药可出现失眠、昏迷、厌食、焦虑和抽搐等症。

5、过敏反应。对某些安眠药敏感的老人,常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

6、长期大剂量服用安眠药,对肝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可诱发黄疸、浮肿甚至肝肾功能衰竭。

7、安眠药可抑制呼吸,加重老年人在睡眠期间的呼吸障碍症状。

老人失眠慎服安眠药

老人失眠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老人失眠怎么办呢?专家给出的建议是慎用安眠药,最好是通过精神调节的方法来控制失眠,那么究竟老人失眠怎么办呢?以下是专家给出的具体建议。

有的老同志由于严重失眠不得不靠安定类来催眠,久而久之与安定就成了“好朋友”。这种现象在中老年朋友中十分普遍,觉得安定多服点没关系,其实,长期使用可形成依赖,甚至成瘾。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减弱随年龄的增加而减退,随便吃安眠药可造成肝肾功能衰竭,产生耐药性,引起精神障碍,诱发其它疾病。

长期用药的老年病人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强行撤药,这种情况下小剂量使用安眠药反而是必要的。需要减低用药剂量时,应该采取逐级递减的方法,防止引起睡眠紊乱或反跳现象。慢性肺功能障碍者,因安眠药物可引起呼吸抑制,因此应慎用安定类药物。

以上是对老人失眠慎用安眠药做出的分析,专家指出老人失眠是常见现象,我们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老人失眠的方法,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大家的健康。

相关推荐

安眠药的危险在入睡之后

根据作用时间长短,安眠药可分为长效、短效、中长效三大类。其中长效安眠药包括地西泮(安定)、氯硝西泮等,作用维持时间长,适合睡眠维持困难、容易早醒者,但次日会有头昏、反应迟钝等症状,也就是“宿醉”效应;中效安眠药包括舒乐安定、劳拉西泮等,有助于减少夜间醒来次数;短效安眠药包括佐匹克隆、唑吡坦、三唑仑等,主要用于入睡困难者。失眠者应请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开药,服药后效果不佳时,不要随意加量,应及时就诊。服药期间,还应注意预防以下几大问题。 合理选药更有效。《报告》中的数据提示,我国存在安定依赖的问题,英国的数据也

老年失眠传染吗

尽量不用安眠药:老年一旦出现失眠,先不要急于用药,不妨先找找失眠的原因。若是由于无所事事,入睡过早引起的早醒,则稍微晚点睡觉,若是白天小睡过多影响夜间睡眠,则可在白天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或参加些活动,如旅行、下棋、看书、看电视等,并减少白天小睡的次数。 注意老年抑郁症:抑郁症在老年中发生率较高,患有这样的疾病,千万不能大意,家应注意观察,如果发现有抑郁症状,应及时到医院诊治,也不要随便使用安眠药,否则会耽误病情。对已确诊的老年性抑郁症患者,要采用正确方法积极抬疗。 清心寡欲,随遇而安:现实生活纷繁复杂

老年失眠如何缓解

失眠对于年轻来说都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容易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对于老年来说,失眠更是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无数老年都在被它所困扰。那么,老年失眠要怎么缓解呢? 第一,了解自己的生物钟。不同的有不同的生物钟,为了改善失眠的情况,老年应该摸索出自己的生物钟,并按照生物钟来调整作息时间。 第二,睡前的准备工作要做好。晚饭不能吃太饱,也要避免喝水过多,以免晚上需要起夜。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脚,让自己得到放松,这样能保证入睡更快。 第三,平时多吃一些能帮助入睡的食物。比如香蕉、桂圆、核桃、红枣等。 第四,将

患上失眠切勿盲目用药

盲目用药易成瘾 据医生介绍,在失眠患者中,不合理用药的现象相当普遍。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盲目吃药,睡不着就找两片安定吃。安定类药物有成瘾性,服药者容易对其产生依赖性。况且,该类药物的半衰期很长,达50小时,若随意服用会使昏沉,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对于失眠,患者首先要分析原因,再进行针对性处理,不必都使用药物。 依赖安眠药也会产生更严重的睡眠障碍。目前涉及最多的药物主要是利眠宁、安定以及巴比妥、速可眠等。由于剂量的增加,白天药物残留效应情况加重,患者可能出现反应迟钝、言语含糊不清、傍晚情绪不安等。更糟糕的是

​老安眠药副作用更大

停药后反跳性失眠 老年长期服用安眠药,会产生药物依赖性,如果突然停药,就可能引起反跳性失眠,甚至出现比用药前更为严重的失眠症状。临床观察显示,长期服用短效安眠药的老年,一般在停药当天就会出现反跳性失眠;而服用长效安眠药的老年,一般在停药3天后才出现严重失眠。 睡眠期间呼吸障碍 医学临床实践表明,安定类药物可抑制呼吸,加重老年在睡眠期间的呼吸障碍症状。并且,老年长期服用安眠药会导致夜间死亡率较高,可能与该药引起的睡眠期间呼吸暂停有关。 焦虑和早醒失眠 焦虑和早醒失眠多发生在使用短效安眠药的老年

老年服用安眠药的正确方法

失眠是老年的一种常见疾病和症状老年为了能够进入睡眠首选的就是吃安眠药。但是相关老年疾病的专家指出服用安眠药也要注意方法和用量,否则会引起老年身体的不适。因此睡眠不好的老年也应该注意方法: 一、如何老年睡不着觉只是变现为单纯的难入睡状体,这可以服用安眠药就可以。安眠药有效成分是唑吡坦,它属于新一代的非苯二氮类催眠镇静类药物。一般情况下,老年失眠患者在口服一片(10毫克)服用安眠药后的15~30分钟即可入睡,而且不会发生长睡不醒或醒后乏力等症状。 二、如果老年失眠症状为睡眠质量差,入睡时间长入睡

睡不着吃安眠药从半片开始

许多都有过半夜睡不着觉的经历,在床上辗转反侧,越想入睡越睡不着。想吃片安眠药,又怕第二天犯困;不吃睡不着,白天照样没精神。那么这些应该怎么服用安眠药呢? “这些可以服用半粒安眠药。”卫生部北京医院药学部临床药师张亚同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小剂量短时间使用安眠药是治疗失眠的重要手段。对于第一次用药的成来说,大多对药物比较敏感,最好先服用半粒或者1/4粒。儿童一般不要使用安眠药,老年应减小剂量、慎重使用,肝肾功能减退者和哺乳期妇女及孕妇忌用。 张亚同还指出,失眠类型不同,服用安眠药的种类和方法也有所

失眠吃什么药好

我们都知道,所有安眠药均有副作用,特别是长期的大剂量的使用副作用更甚。它会使机体产生依赖性和耐药性(所需的剂量越来越大),因此不能凭自己的判断乱用安眠药。但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安眠药物,可以缓解严重的失眠,有利于恢复正常睡眠。 一般认为,失眠了就用安眠药。对安眠药使用,目前存在两种极端的态度:一是乱用滥用,长期依靠安眠药睡眠;二是怕用,即便自己有很严重的失眠,也不敢吃一片安眠药。一般短暂性或暂时性失眠不一定需要看病、吃药,但长达2~3周以上的持续性失眠则需要看医生用药了。在长达2~3周以上的持续

七种失眠不能服用安眠药

◆孕妇忌服安眠药。有的安眠药可能使胎儿畸形,还可能出现新生儿哺乳困难、黄疸和嗜睡。 ◆ 哺乳期妇女。如在哺乳期服用安眠药安眠药的成分可能转移到母乳内,对新生儿造成不良影响。如果母亲在哺乳期中服用安眠药,需避免授乳。 ◆ 年老体弱者。因为如果药物白天残留较大,会有头晕和走路不稳等副作用,可能给年纪大、身体较弱者带来危险。 ◆ 有心脏、肝脏及肾脏障碍者。安眠药主要在肝脏转化,由肾脏排除,肝肾疾病患者不宜服用安眠药。 ◆ 睡眠呼吸障碍者。安眠药能加深中枢抑制,所以呼吸道阻塞性疾病或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不宜服用安眠

孕期失眠怎么办 孕妇失眠可以服用安眠药

根据研究显示,孕期若因失眠而自行服用安眠药,很可能会提升剖腹产的比例,胎儿也较易早产。怀孕用药千万要小心,尤其妊娠初期孕妇对于药物相当敏感,不建议自行服用安眠药助眠。如果孕妇有失眠问题,试过以上各种方式仍无法顺利入眠时,应求助于妇产科医师。非经专科医师评价、使用特定药物治疗失眠,孕期切忌自行服用安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