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推140公斤什么水平 具体水平与体重有关
卧推140公斤什么水平 具体水平与体重有关
卧推能推到140公斤,已经属于非常厉害的水平了。但是具体是什么水平,还与个人的体重有关。80kg的人和60kg的人,同样推起140公斤,显然强壮程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来说——
50公斤:身体较弱,尚需加强练习;
60公斤:达到基本标准,身体健康;
70公斤:力量增强,稍显强壮;
80公斤:很强壮,胸肌轮廓明显;
90公斤:在国内属于非常强壮的人了;
100—110公斤:非常壮硕,胸肌明显,肌肉鼓起,力量很大,有专业运动员的感觉;
130—140公斤:健美运动员水平。
即使一开始做不了大重量卧推也没关系,只要坚持科学有效的锻炼,就可以很快的提升力量了。
如何快速练肌肉
一、发达肌肉的主要方法
发达肌肉的主要方法是杠铃卧推举,其它练法是辅助性的。因为所练肌肉的体积与所举的重量成正比 。而卧推杠铃的重量相对来说比哑铃要大得多。
若用大重量哑铃做卧推举或“飞鸟”,那是很困难的。 正常情况下,若卧推举重量达60公斤,每组做8一10次,则胸围可练到95厘米。用100公斤练,则胸围会超过100厘米,达120厘米。
二、卧推举杠铃的设计和练法
杠哑铃锻炼,主要以铃重、握杠方式、握距、举的角度、举的速度和组次数等因素影响被练的肌肉。
卧推举杠铃的杠径以稍粗为佳,外径35一40毫米,壁厚2.5一3.0毫米。杠杆粗些,可减少对于掌的单位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利于手臂推起。握位至铃片的距离以短为好,大约100毫米,使重量(作用力)集中在接近胸肌的垂直面上,并可减兔力偶的产生。
杠杆起落的位置必须放在被练的胸肌部位(下至横隔,上至锁骨)。练胸应由下至上、由宽到窄,即先练下胸(倒斜卧),再练中胸(平卧),后练上胸(正斜卧)。先宽握杠,再中握杠,后窄握杠。宽握杠练胸肌宽度,窄握杠练胸肌高(厚)度。
至于卧推举凳,倒斜卧推(20一30度)与平卧推用短凳,推举时仅上背接触凳面,可使胸部挺起,并增大单位压力。正斜卧推用坐式弧形凳(30一45度)可使上胸挺起,成水平位,使杠铃垂直作用于上胸肌。
预防儿童肥胖从母孕开始
童肥胖症在孩子未出生前就可能显现出来。儿童肥胖与妇女怀孕期体重增重有关。孕妇增重越高,新生儿体重越重。专家建议,为预防儿童肥胖,孕妇应从孕中期就开始定期监测体重、血糖和甘油三脂的水平。
专家透露,据介绍,全世界肥胖病发病率正以每5年—10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长,并呈低龄趋向。它已与吸烟、艾滋病一起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严重问题。据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的调查,目前,本市妇女孕期增重平均达15公斤,较以往12公斤标准已有较大提高。
卧推的其他公斤级 卧推什么时候增重
训练一段时间后,肌肉适应了训练强度,也就是适应了卧推重量,肌肉增长就会停滞,所以就需要增加卧推重量。
当卧推能做到10个以上时,就可以考虑增加重量。当卧推做到15个甚至25个以上时,卧推就变成了耐力训练,没有了增肌的效果。所以应当在能做10-15个时增加重量。
卧推的增加的重量和选择重量一样,都要求为:该重量下所能连续做的最高卧推次数是6-12次。
手足口病疫苗多久产生抗体 手足口病疫苗能抵抗多久
2—3年。
一般家长带宝宝进行两次EV 71手足口病疫苗接种后,其免疫持久性经观察结果显示,中和抗体水平和临床保护效力在2—3年内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具体免疫效果如下:
1、两剂次EV71疫苗接种后28天,血清抗体阳转率为88.1%-91.7%,对于EV71感染相关HFMD的保护效力在90%以上。
2、接种后56天到8个月,EV71中和抗体滴度有所下降。
3、8~14个月抗体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但抗体阳性率未见下降。
4、接种手足口病疫苗后的26个月,幼儿体内中和抗体阳性率可达到85.7%,GMT为1:27.6,仍高于免疫学替代终点1:16,依然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
卧推140公斤什么水平 卧推什么时候增重
训练一段时间后,肌肉适应了卧推重量,肌肉增长就会停滞,所以此时需要增加卧推重量,才能刺激肌肉增长。
1.在新手重量的阶段,一般做到20个就要增加重量。
2.在经典训练的重量阶段,一般做到10个以上时,就可以考虑增加重量。当卧推做到15个甚至25个以上时,卧推就变成了耐力训练,没有了增肌的效果。此时必须要增加重量了。
怎样用哑铃练胸肌
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哑铃呢?
一般来说,根据身高和体重来进行选购。如果你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可以参考以下的原则,这是根据国人常规体质和运动强度来制定的,同时考虑到以后哑铃健身强度增加的阶段。
身高1.60米以下体重60公斤内-25公斤组合(一对25公斤,下同)
身高1.70米以下体重70公斤内-30公斤组合
身高1.80米以下体重80公斤内-35公斤组合
身高1.90米以下体重95公斤内-45公斤组合
怎样用哑铃练胸肌:
一、哑铃卧推
1、哑铃平板卧推(胸肌中部)
仰卧在长凳上,保持身体自然水平,双脚保持稳定着地。
两肘弯曲双手持哑铃,拳眼相对,手心向腿部的方向,使哑铃的轴线位于乳头的正上方1厘米处。
向上推起,两肘内收速度要平稳,夹肘的同时夹胸,最后两臂接近伸直,动作完成后呼气。
然后,两臂缓慢弯曲使哑铃垂直下滑,下降到起始状态,动作完成后吸气。重复练习即可。
2、哑铃上斜卧推(胸肌上部)
哑铃凳调节成上斜角度(30-45度之间)。双腿撑住地面,双手抓牢哑铃。
慢慢放下哑铃,时间超过1秒到2秒。哑铃大概平行于乳头位置·,双手使哑铃平行举起。
胸部保持紧张状态,如要获得更好效果,可以收缩一下胸肌。
3、哑铃下斜卧推(胸肌下部)
下斜哑铃卧推是在哑铃平卧推的基础上,改变凳子的位置,躯干与地面成15-25度角,头部低于躯干。
推举哑铃至几乎要互相接触的位置,作短暂停留,进行顶峰收缩,然后缓慢平稳下落到初始位置。
动作全程保持对哑铃的控制,动作缓慢平稳,切忌贪图重量影响训练效果。
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称,该中心于2010年至2011年间,共收集了133种食物样本,包括肉类、蔬菜、豆类及麦制品等。结果发现样本中47%的食物含有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其中,零食类所含最高,平均达到每公斤680微克,其次是蔬菜及其制品,平均每公斤含53微克。
该中心又将22种蔬菜样本送到实验室,将它们分别用1200瓦和1600瓦电力的电磁炉不加食油干炒,时间为3分钟和6分钟。结果发现炒菜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蔬菜释放出的丙烯酰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干炒的检测结果无异。
其中,西葫芦高温加热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达360微克,仅低于零食类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条(390微克)。大蒜、洋葱在高温烹调后,平均每公斤分别释放200微克、150微克丙烯酰胺,位列第二、第三名。此外,空心菜(140微克)、灯笼椒(140微克)、茄子(77微克)、芥兰(61微克)、丝瓜(60微克)、西芹(54微克)、芥菜(52微克)均进入前十名。相比之下,生菜、菠菜、苋菜在炒制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较少,平均每公斤低于10微克。
另外,报告显示,香港人每日膳食中,平均摄入丙烯酰胺量为每公斤体重0.21~0.54微克,暴露限值介于334~1459。而中国内地居民平均每日丙烯酰胺摄入值为每公斤体重0.286~0.49微克,暴露限值在367~1069之间。一般来说,暴露限值越小,对公众健康值得关注的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总的来说,香港和内地都处于“值得关注”的水平。
炒西葫芦排致癌首位
研究报告称,2010年至2011年间,共收集了133种食物样本,包括肉类、蔬菜、豆类及麦制品等。结果发现样本中47%的食物含有可能令人致癌的丙烯酰胺,其中,零食类所含最高,平均达到每公斤680微克,其次是蔬菜及其制品,平均每公斤含53微克。
将22种蔬菜样本送到实验室,将它们分别用1200瓦和1600瓦电力的电磁炉不加食油干炒,时间为3分钟和6分钟。结果发现炒菜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蔬菜释放出的丙烯酰胺就越多,加入食用油炒和干炒的检测结果无异。
其中,西葫芦高温加热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平均每公斤高达360微克,仅低于零食类的薯片(680微克)和炸薯条(390微克)。大蒜、洋葱在高温烹调后,平均每公斤分别释放200微克、150微克丙烯酰胺,位列第二、第三名。此外,空心菜(140微克)、灯笼椒(140微克)、茄子(77微克)、芥兰(61微克)、丝瓜(60微克)、西芹(54微克)、芥菜(52微克)均进入前十名。相比之下,生菜、菠菜、苋菜在炒制后,释放出的丙烯酰胺较少,平均每公斤低于10微克。
另外,报告显示,香港人每日膳食中,平均摄入丙烯酰胺量为每公斤体重0.21~0.54微克,暴露限值介于334~1459。而中国内地居民平均每日丙烯酰胺摄入值为每公斤体重0.286~0.49微克,暴露限值在367~1069之间。一般来说,暴露限值越小,对公众健康值得关注的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总的来说,香港和内地都处于“值得关注”的水平。
卧推100公斤什么水平
卧推能推举100公斤,是属于合格或者优秀的水平了,具体是哪种水平,则是与个人的体重有关。体重90公斤和体重60公斤的推举100公斤,显然不是一个水平。
一般认为,卧推需要推起一倍自身体重,才算合格。而在美国对爆发型运动选手的卧推要求中,则是一律要求达到1.5倍体重。因此,体重66公斤以下的,能卧推100公斤属于优秀水平,而体重90公斤的,则只是合格水平以上。
哑铃卧推多少公斤合格
和杠铃卧推一样,在健身中,哑铃卧推推起的合格重量,是和自身体重相关的,90kg的人和60kg的人,同样卧推90kg的重量,自然不是同一个水平。
一般认为,卧推能推起自身体重一倍的重量才能算是合格的,而在美国对爆发型运动选手的卧推要求中,则是一律要求达到1.5倍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