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静脉瘘的并发症
肺动静脉瘘的并发症
(1)肺不张
主要因术后咳嗽无力,支气管内分泌物及小的凝血块排出不畅,引起支气管堵塞, 患者感觉气短或憋气, 听诊肺部局部呼吸音弱或消失,气管可偏向患侧,床旁胸部X 线透视可予以证实。术后应经常鼓励和协助患者作有效咳嗽,咳出堵塞支气管的带血稠痰,痰液不易咳出,可将沐舒坦15mg 加蒸馏水30ml 雾化吸入每日2 次。
(2)脓胸
(1) 术中操作不慎使癌瘤、脓肿或结核空洞破溃污染了胸腔,如在关胸前未彻底冲洗胸腔或患者体质极弱、抵抗力低、胸膜腔可以感染成脓胸。
(2) 肺切除后余肺表面细小支气管瘘,如肺段切除后的粗糙面及楔形切除术后的肺缝合边缘长期不封闭愈合, 则易感染胸膜腔形成脓胸。尤其术后呼吸功能不全,需用呼吸机作持续辅助呼吸时,由于肺内有一定的压力,瘘口更不易愈合,久之易形成脓胸。高热者一旦形成脓胸,应及早行闭式引流或胸腔穿刺抽脓以使肺复张及闭合脓腔。
主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1.栓塞治疗
是近年来随着心血管介入放射学技术的进展,开创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文献报告逐渐增多。最常用的栓塞材料为不锈钢弹簧圈,其次是球囊、组织粘合剂、可吸收明胶海绵、硅塑料小球等。因栓塞材料一旦置入血管就不能取出,故放置前应准确定位。此方法的优点是不开胸,保留更多的肺组织;缺点是栓塞需要在X线下定位,栓塞不准确或脱落导致栓塞并发症,易导致肺炎,花费较高,治疗不彻底易复发。所以栓塞治疗是否为首选尚有争议。但多发广泛弥漫性肺动静脉病变为手术禁忌,可考虑应用超小型不锈钢线圈,准确的置于通向瘘的肺动静脉分支内栓塞治疗。
2.手术治疗
单发肺动静脉瘘,可楔形切除病变部位,或肺叶/肺段切除术,原则上尽可能保留最多的正常肺组织。但仍需注意病变肺的血供,肺动静脉瘘畸形可有多种变异,在病理切片时发现畸形的血管多种变异,有的病变肺组织较小,术中很难发现,术后易复发。有文献报道,手术中B超可准确找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的动静脉畸形病灶,协助定位切除病变组织。
动脉损伤有哪些症状
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动脉损伤症状,尤其是动脉损伤的早期症状,动脉损伤有什么表现?得了动脉损伤会怎样?以及动脉损伤有哪些并发病症,动脉损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动脉损伤常见症状:
以上是对于动脉损伤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动脉损伤并发症,动脉损伤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动脉损伤常见并发症:
小腿动脉损伤、腘动脉损伤、股动脉损伤、前臂动脉损伤
一、并发病症
可并下以下病症:
1、血栓形成 动脉血栓与血管断裂一样可造成远端供血障碍导致坏疽。静脉血栓可引起回流障碍形成后遗症。
2、感染 由于开放损伤可合并细菌感染,亦有发生破伤风及气性坏疽。
3、伤后水肿 组织损伤并遗留有静脉及淋巴回流受阻。
4、假性动脉瘤 动脉部分断裂后,裂口周围血肿,血肿外层机化形成腔,动脉血与血肿腔相通并逐渐增大形成外伤性假性动脉瘤。
5、外伤性动静脉瘘 动静脉同时损伤,高压动脉血流向低压静脉腔内形成外伤性动静脉瘘,如不及时处理会造成循环障碍、心脏功能衰竭。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体征
体检时发现在面部,唇部,口鼻粘膜,手指和脚趾尖端出现特有的从红色到紫色不等的毛细血管扩张,即可作出诊断.类似的病变可能存在于胃肠道粘膜上,从而导致胃 肠道出血.有些病人也可能有反复大量鼻出血的病史.有些病人可能兼有肺动静脉瘘(参见第212节动静脉瘘).动静脉瘘造成自右向左分流(短路),引起呼吸困难,乏力,发绀或红细胞增多症.
由于感染或非感染栓子所引起的临床表现,首先可能出现脑脓肿,暂时性缺血或卒中.脑或脊髓动静脉瘘可发生于某些家族,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或偏瘫.若有肺动静脉瘘家族史,在青春期进行肺CT或脑MRI检查,将有助于诊断.大多数病人的化验检查除缺铁性贫血外,通常都正常.
肺动静脉瘘的检查
X线表现
心影大小正常,但分流量大的肺动静脉瘘则有心脏扩大。约50%病例在胸片上显示单个或多个肿块状、球状、结节状、斑点状阴影,大小不一,位于1个或多个肺野。病变血管呈绳索样不透光阴影,从瘘处向肺门延伸,钙化少见。肋骨侵蚀可因肋间动脉扩大所致,但不常见。透视时病人做Valsalva动作。引起胸内压增高时,则见动静脉瘤缩小。定位性诊断依靠心血管造影。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搏出量和心腔压力正常也无心内分流存在。颜料稀释试验可用于测试分流量和部位,注意避免导管进入瘘内,警惕破裂危险。在肺动脉注射造影剂可显示动静脉瘘的部位和大小,可见扩张、伸长、扭曲的血管。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体征
体检时发现在面部,唇部,口鼻粘膜,手指和脚趾尖端出现特有的从红色到紫色不等的毛细血管扩张,即可作出诊断.类似的病变可能存在于胃肠道粘膜上,从而导致胃 肠道出血.有些病人也可能有反复大量鼻出血的病史.有些病人可能兼有肺动静脉瘘(参见第212节动静脉瘘).
动静脉瘘造成自右向左分流(短路),引起呼吸困难,乏力,发绀或红细胞增多症.由于感染或非感染栓子所引起的临床表现,首先可能出现脑脓肿,暂时性缺血或卒中.脑或脊髓动静脉瘘可发生于某些家族,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癫痫或偏瘫.若有肺动静脉瘘家族史,在青春期进行肺CT或脑MRI检查,将有助于诊断.大多数病人的化验检查除缺铁性贫血外,通常都正常.
肺动静脉瘘如何鉴别诊断
1、肺内转移瘤
肺动静脉瘘尤其是多发性的肺动静脉瘘,其胸部CT显示肺部有多处的占位病变,极易误诊为肺内转移瘤,应根据其病历还有血气分析等资料进行辨别,尤其要分清楚两者在CT上的区别。
2、肺结核
PAVF与其他类型肺结核的主要鉴别要点有:
(1)肺结核多有发热、纳差、乏力、盗汗等中毒症状,而PAVF则少见;
(2)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血红细胞沉降率及白细胞多轻至中度升高,而PAVF一般无明显变化;
(3)肺结核病人PPD试验多强阳性,而PAVF一般阴性;
(4)肺结核病人在X线胸片上的病灶多位于肺上叶尖、后段或下叶背段,而PAVF常位于两下肺叶及中叶近胸膜脏层;
(5)肺结核病人痰检抗酸酐菌多阳性,而PAVF病人均为阴性。另外,给予抗结核治疗后,肺结核病人的症状很快好转,复查X线胸片(或胸部CT)亦可见病灶有吸收,但PAVF病人的症状及肺部病灶则无明显变化。
3、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及肺动静脉瘘在临床症状上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反复地咳嗽、咯血,因此临床诊断时应对两者进行鉴别。一般来说,如果有以下几个特点时,都应考虑肺动静脉瘘:
①胸片上可见一个或多个圆形或卵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边界清楚,可有分叶征象,有时在肿块的近心端可见两个条索状阴影与肺门相连,这就是肺动静脉瘘的流入和流出血管;
②透视下可见肺门血管搏动,作Valsalva操作法(紧闭声门的持续而用力的呼气)由予胸内压升高,流入胸腔的血液减少,可见圆形阴影显著缩小;
③患者可有紫绀,杵状指(趾)及红细胞增多征,确诊可行肺动脉造影,可以看到瘘的大小,部位及血管数等特征。
肺动静脉瘘的症状
①本病多见于青年,分流量小者可无症状,仅在肺部X线检查时发现。分流量大者可出现活动后呼吸急促、紫绀,但多在儿童期出现,偶见於新生儿。多数病人从儿童期有紫绀,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并有呼吸困难。
②25%患者有惊厥、共济失调、复视等神经症状。
③35%~50%患者具有家族性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状,如鼻衄、咯血、血尿、消化道出血。
④肺动静脉瘘破裂时,患者可出现胸痛并有血胸。
⑤若瘘较大,于瘘所在部位可听到收缩期或连续性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