颚口线虫在临床上有什么表现
颚口线虫在临床上有什么表现
(一)皮肤颚口线虫病
疾病初期有发热、恶心、呕吐或上腹部疼痛等前驱症状,随后身体各部皮肤可间歇出现丝状疹、点状匐形疹或移行肿块,局部轻度发红、水肿、疼痛、瘙痒感,呈游走性。虫体近体表则呈皮肤硬结。
(二)内脏颚口线虫病
眼部病变引起视力障碍或眼球突出和失明;耳部病变引起听力障碍;消化系统病变引起腹痛等症状;呼吸系统病变在咽喉部可引起局部水肿、呼吸困难。胸肺型则引起咳嗽、胸闷、咯出幼虫,肺部发生炎症或胸膜炎;泌尿系统病变可引起膀胱炎,阴茎肿块;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脑脊髓炎,出现头痛、瘫痪、癫痫、甚至昏迷,中枢受累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达13%;心血管系统病变偶可引起急性心肌梗塞、休克,病死率高。
检查诊断
外周血象、脑脊液中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采用本成虫或幼虫制备的抗原做皮试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可协同诊断;体表、眼、子宫颈、尿、痰及脑脊液中发现虫体可确诊。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泥鳅、鳝鱼、鸡、鸭、猪、蛇、青蛙等肉史;皮肤反复出现匐形疹、移行肿块;发热或内脏、肌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可辅助诊断。
用了被鳝鱼刺骨污染的杯子会得颚口线虫吗
我认为你这个是想多了,虽然这个餐具是清洗消毒过的,但很多人吃饭前有洗碗筷的习惯而己,他顺手给了你,我认为并不是故意的,这个只是一个很小的善意的动作,因为他事先也并不知这个垃圾筒内有鳝鱼骨和血液,不知会粘到杯子上,更不知这样的行为存在污染的可能。
再者,他这个行为并不一定会粘到这些污染物的,况且这些鱼骨上并不一定会携带有病原体的,故我认为你这个情况完全是没有必要担心的哦。
哪些食物有寄生虫 黄鳝
黄鳝的生活习性决定了黄鳝易感染寄生虫,在某个季节感染率超过50%,体内有多种寄生虫,而颚口线虫的幼虫进入体内,像无头苍蝇的在人体内乱窜,进入眼球的话,很容易造成失明。
人为什么会感染颚口线虫
人体颚口线虫的感染主要是由有棘颚口线虫引起的,少数病例为刚棘颚口线虫感染。人体感染以日本和泰国最为多见,我国人体感染颚口线虫并不多见,迄今报道的病例不超过50例。
颚口线虫主要分布于亚洲,日本、中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体感染的报道。此外,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喀麦隆也有此虫或疑似此虫的病例报道。日本和泰国有食鱼生的习惯,人体感染较为严重。在日本某些地区乌鳢的感染率高达80.4%,人感染率3.2%。我国江苏洪泽湖区淡水鱼感染此虫较为严重,当地居民又有“快炒乌鱼片”的饮食习惯,是人体感染此虫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体感染主要途径是经口感染,但也有经皮肤或经胎盘感染的病例报道。在泰国和日本,患者大多是因生食或食入未熟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鱼、鸡肉、鸭肉和猪肉所致。另有报道用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剑水蚤可感染灵长类实验动物,因此专家提出人也有通过饮入不洁水源而感染的可能。第三期幼虫自皮肤感染后,大部分在皮下组织和附近肌肉移行,在侵入肝脏,少数侵入隔肌、腹肌和背肌。经皮肤感染的幼虫侵入胃壁后发育为成熟成虫,个别则成为未成熟幼虫。
人体并非颚口线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多数见到的是第三期幼虫或未成熟幼虫。在人体中的寄生方式可分为静止型和移行型。致病部位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各处。由皮肤侵入的幼虫,多数情况下会在身体的个部位发生皮肤肿块。由于幼虫的游走性,在皮肤的表皮和真皮间或皮下组织形成隧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此虫可在各脏器内寄居,肺、气管、胃肠道、尿道、子宫、阴茎、眼、耳、脑和脊髓中都有虫体发现的报道。虫体在人体内可以存活数年乃至十几年。
人体感染颚口线虫除了上述的被动途径外,还有部分主动行为感染者。民间有食入猪胃虫(颚口线虫)治胃病的说法,个别病例就是因此而感染并引起严重的颚口线虫病。
吃黄鳝会感染寄生虫吗
吃黄鳝会感染寄生虫吗?
医生说,从黄鳝沉渣里挑出来的叫做颚口线虫,用肉眼看非常小,最长的可能也就几毫米,实验人员在我们买的10斤黄鳝中,找到了250条颚口线虫!而这些只是颚口线虫的幼虫,它们在黄鳝体内还会长大!
寄生虫病研究所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关于黄鳝体内寄生虫的研究。他们特地去病例比较多发的地方采购黄鳝,包括杭州在内一共去了五六个农贸市场,采购了10斤黄鳝。结果总共分离出了整整250条活的颚口线虫。
据了解,由于黄鳝喜欢在淤泥中钻洞,又以小鱼、小虾等为食,这样的生活习性和食物构成,决定了黄鳝体内容易滋生寄生虫。野生黄鳝体内的颚口线虫数量肯定比养殖的多,但很多时候都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
黄鳝体内的寄生虫对人体有多大危害?
“颚口线虫不但存在于黄鳝的内脏中,也存在于肌肉中,其中肝脏位置最多。”而颚口线虫的危害确实明显,原因是它可以在人体内存活好几年,会全身游走,游到哪里,就会对哪里的组织器官带来损伤。“特别是进入脑子里,危害最大,危及生命。”工作人员表示。
专家表示,颚口线虫病是最危险的寄生虫病之一,如果到消化道,就会表现出腹痛、腹泻、便秘等;到胸部,可引起胸膜炎;到肺部可产生咳嗽和胸痛等症状;到喉部可导致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到唇舌可引起说话困难;到耳部可引起听力障碍;到膀胱系统可出现血尿、痒痛等;到子宫可引起慢性宫颈炎。如果是到眼睛,可能失明。如果钻到大脑里或心脏,能会剧烈的头痛、癫痫、昏厥,甚至死亡。
生吃泥鳅的后果
生吃泥鳅的后果很严重,会感染寄生虫:棘颚口线虫病。
棘颚口线虫病是由棘颚口线虫的幼虫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该病多见于东南亚地区。日本和泰国有食生鱼的习惯,人体感染较为常见。我国南方地区偶可出现棘颚口线虫感染,北方则极为少见。
感染途径:
剑水蚤、泥鳅、黄鳝、蛇、青蛙等为棘颚口线虫的宿主。人体感染主要途径是经口感染,即生吃或食用末煮熟的青蛙、泥鳅和鱼虾等,但也有经皮肤或经胎盘感染的病例报道。人体并非棘颚口线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多数见到的是第三期幼虫或未成熟幼虫。
嘎巴虾有什么寄生虫
华支睾吸虫, 日本分体吸虫(日本血吸虫)等。淡水鱼虾是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棘颚口线虫和肾膨结线虫的中间宿主,这些寄生虫的幼虫进入鱼虾后在其体内形成囊蚴或以幼虫形式存在,囊蚴或其幼虫肉眼看不到,但若人吃了未熟的含有囊蚴或幼虫的鱼虾,这些寄生虫就会在人体内寄生,并使人得肝吸虫病、异形吸虫病、棘口吸虫病等。
伊维菌素的用途
伊维菌素广泛用于牛、羊、马、猪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和寄生节肢动物,犬的肠道线虫,耳螨、疥螨、心丝虫和微丝蚴,以及家禽胃肠线虫和体外寄生虫。
(l)牛、羊 伊维菌素按0.2mg/kg量给牛、羊内服或皮下注射,对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古柏线虫、毛圆线虫(包括艾氏毛圆线虫)、圆形线虫、仰口线虫、细颈线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以及绵羊夏伯特线虫成虫及第4期幼虫、驱虫率97%~100%。上述剂量对节肢动物亦很有效:如蝇蛆〔牛皮蝇、纹皮蝇、羊狂蝇)、螨(牛疥螨、羊痒螨)和虱(牛腭虱、牛血虱和绵羊腭虱)等。伊维菌素对嚼虱(毛虱属)和绵羊羊蜱蝇疗效稍差。
伊维菌素对蜱以及粪便中繁殖的蝇也极有效,药物虽不能立即使蜱死亡或肢解,但能影
响摄食、蜕皮和产卵,从而降低生殖能力。一次给动物皮下注射0.2mg/kg或每天喂低浓度
(0. 01mg/kg)药物后5天时,蜱出现上述现象最为明显。按0.2mg/kg剂量一次皮下注射对在粪便中繁殖的蝇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牛用药9天后其粪便中面蝇、秋家蝇幼虫不能发育成虫,再过5天,由于蛹的畸型和成虫成熟过程受阻而使蝇的繁殖大为减少,对血蝇(扰血蝇)用上述剂量,4周后情况相似。
(2)马 马内服0.2mg/kg伊维菌素对下列属大型和小型圆形线虫的成虫及第4期幼虫均有高效(95%~100%);如大型圆形线虫(普通圆形线虫、马圆形线虫、无齿圆形线虫)、蛔虫(马副蛔虫)、蛲虫(马尖尾线虫)、胃虫(大口德拉西线虫、柔线属线虫)、小肠线虫(艾氏毛圆线虫、韦氏类圆线虫)、肺线虫(安氏网尾线虫)等。对移行或胃居留期的三种马胃蝇蛆,引起皮肤损伤的盘尾丝虫微丝蚴以及胃线虫第三期幼虫,虽然一次应用0. 2mg/kg量也很有限,但最佳方案是在一个月后按上述量再用药一次。
特别有重要意义的是,伊维菌素推荐剂量(0.2mg/kg) 对普通圆形线虫早期和第4期幼虫,移行期造成的肠系膜动脉损害治疗的有效率约为99%,通常用药2天后,症状明显减轻,约28天损害症状全部消失。
(3)猪 肌内注射0.3mg/kg伊维菌素对猪具广谱驱虫活性。如猪蛔虫、红色猪圆线虫、兰氏类圆线虫、猪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后圆线虫、有齿冠尾线虫成虫及未成熟虫体驱除率达94%~100%,对肠道内旋毛虫(肌肉内无效)也极有效。上述用药法对猪血虱和猪疥螨也有良好控制作用。
(4)犬、猫 国外有专用剂型〔按6~12μg/kg量)用于防治犬心丝虫微丝蚴感染,我国可试用50μg/kg内服法治疗心丝虫微丝蚴虫感染(成虫无效)。临床试验证实,高剂量伊维菌素对犬多种寄生虫有高效,如一次皮下注射50μg/kg对犬钩口线虫、巴西钩口线虫、欧洲犬钩口线虫,100μg/kg对犬鞭虫,200μg/kg对犬弓首蛔虫成虫及第四期幼虫均有极佳驱只效果。对狮弓蛔虫,按200μg/kg量,皮下注射疗效仅69%,而内服则达95%。本品一次皮下注射,对犬寄生于肺部的嗜气毛细线虫(200μg/kg)、奥氏欧斯勒线虫(400μg/kg)
也有极佳驱除效果。内服或皮下注射200μg/kg,两周后再用一次,对肠道粪类圆线虫(第
3期幼虫除外)有效率95%~100%。
伊维菌素对犬、猫的某些节肢动物感染也有效,犬、猫皮下注射200μg/kg剂量,两周
后再用一次能排除耳螨、疥螨、犬肺刺螨的感染。按300μg/kg量,连用两次(间隔2周)
对姬螯螨感染也很有效。治疗犬蠕形螨病最好按600μg/kg皮下注射量,间隔7天.连用5次。
(5)禽 对家禽线虫如鸡蛔虫和封闭毛细线虫以及家禽寄生的节肢动物,如膝螨(突变膝螨)等,按200~300μg/kg量内服或皮下注射均有高效。但本品对鸡异刺线虫无效。
(6)驯鹿 对驯鹿的牛皮蝇蛆(Oedemagena tarandi)感染,按牛用量(200μg/kg)皮下注射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