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颚口线虫在临床上有什么表现

颚口线虫在临床上有什么表现

(一)皮肤颚口线虫病

疾病初期有发热、恶心、呕吐或上腹部疼痛等前驱症状,随后身体各部皮肤可间歇出现丝状疹、点状匐形疹或移行肿块,局部轻度发红、水肿、疼痛、瘙痒感,呈游走性。虫体近体表则呈皮肤硬结。

(二)内脏颚口线虫病

眼部病变引起视力障碍或眼球突出和失明;耳部病变引起听力障碍;消化系统病变引起腹痛等症状;呼吸系统病变在咽喉部可引起局部水肿、呼吸困难。胸肺型则引起咳嗽、胸闷、咯出幼虫,肺部发生炎症或胸膜炎;泌尿系统病变可引起膀胱炎,阴茎肿块;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脑脊髓炎,出现头痛、瘫痪、癫痫、甚至昏迷,中枢受累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达13%;心血管系统病变偶可引起急性心肌梗塞、休克,病死率高。

检查诊断

外周血象、脑脊液中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采用本成虫或幼虫制备的抗原做皮试或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阳性可协同诊断;体表、眼、子宫颈、尿、痰及脑脊液中发现虫体可确诊。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有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泥鳅、鳝鱼、鸡、鸭、猪、蛇、青蛙等肉史;皮肤反复出现匐形疹、移行肿块;发热或内脏、肌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可辅助诊断。

用了被鳝鱼刺骨污染的杯子会得颚口线虫吗

我认为你这个是想多了,虽然这个餐具是清洗消毒过的,但很多人吃饭前有洗碗筷的习惯而己,他顺手给了你,我认为并不是故意的,这个只是一个很小的善意的动作,因为他事先也并不知这个垃圾筒内有鳝鱼骨和血液,不知会粘到杯子上,更不知这样的行为存在污染的可能。

再者,他这个行为并不一定会粘到这些污染物的,况且这些鱼骨上并不一定会携带有病原体的,故我认为你这个情况完全是没有必要担心的哦。

哪些食物有寄生虫 黄鳝

黄鳝的生活习性决定了黄鳝易感染寄生虫,在某个季节感染率超过50%,体内有多种寄生虫,而颚口线虫的幼虫进入体内,像无头苍蝇的在人体内乱窜,进入眼球的话,很容易造成失明。

人为什么会感染颚口线虫

人体颚口线虫的感染主要是由有棘颚口线虫引起的,少数病例为刚棘颚口线虫感染。人体感染以日本和泰国最为多见,我国人体感染颚口线虫并不多见,迄今报道的病例不超过50例。

颚口线虫主要分布于亚洲,日本、中国、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 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均有人体感染的报道。此外,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喀麦隆也有此虫或疑似此虫的病例报道。日本和泰国有食鱼生的习惯,人体感染较为严重。在日本某些地区乌鳢的感染率高达80.4%,人感染率3.2%。我国江苏洪泽湖区淡水鱼感染此虫较为严重,当地居民又有“快炒乌鱼片”的饮食习惯,是人体感染此虫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体感染主要途径是经口感染,但也有经皮肤或经胎盘感染的病例报道。在泰国和日本,患者大多是因生食或食入未熟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鱼、鸡肉、鸭肉和猪肉所致。另有报道用含有早期第三期幼虫的剑水蚤可感染灵长类实验动物,因此专家提出人也有通过饮入不洁水源而感染的可能。第三期幼虫自皮肤感染后,大部分在皮下组织和附近肌肉移行,在侵入肝脏,少数侵入隔肌、腹肌和背肌。经皮肤感染的幼虫侵入胃壁后发育为成熟成虫,个别则成为未成熟幼虫。

人体并非颚口线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多数见到的是第三期幼虫或未成熟幼虫。在人体中的寄生方式可分为静止型和移行型。致病部位广泛,几乎遍及全身各处。由皮肤侵入的幼虫,多数情况下会在身体的个部位发生皮肤肿块。由于幼虫的游走性,在皮肤的表皮和真皮间或皮下组织形成隧道,引起皮肤幼虫移行症。此虫可在各脏器内寄居,肺、气管、胃肠道、尿道、子宫、阴茎、眼、耳、脑和脊髓中都有虫体发现的报道。虫体在人体内可以存活数年乃至十几年。

人体感染颚口线虫除了上述的被动途径外,还有部分主动行为感染者。民间有食入猪胃虫(颚口线虫)治胃病的说法,个别病例就是因此而感染并引起严重的颚口线虫病。

吃黄鳝会感染寄生虫吗

吃黄鳝会感染寄生虫吗?

医生说,从黄鳝沉渣里挑出来的叫做颚口线虫,用肉眼看非常小,最长的可能也就几毫米,实验人员在我们买的10斤黄鳝中,找到了250条颚口线虫!而这些只是颚口线虫的幼虫,它们在黄鳝体内还会长大!

寄生虫病研究所工作人员做了一个关于黄鳝体内寄生虫的研究。他们特地去病例比较多发的地方采购黄鳝,包括杭州在内一共去了五六个农贸市场,采购了10斤黄鳝。结果总共分离出了整整250条活的颚口线虫。

据了解,由于黄鳝喜欢在淤泥中钻洞,又以小鱼、小虾等为食,这样的生活习性和食物构成,决定了黄鳝体内容易滋生寄生虫。野生黄鳝体内的颚口线虫数量肯定比养殖的多,但很多时候都需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

黄鳝体内的寄生虫对人体有多大危害?

“颚口线虫不但存在于黄鳝的内脏中,也存在于肌肉中,其中肝脏位置最多。”而颚口线虫的危害确实明显,原因是它可以在人体内存活好几年,会全身游走,游到哪里,就会对哪里的组织器官带来损伤。“特别是进入脑子里,危害最大,危及生命。”工作人员表示。

专家表示,颚口线虫病是最危险的寄生虫病之一,如果到消化道,就会表现出腹痛、腹泻、便秘等;到胸部,可引起胸膜炎;到肺部可产生咳嗽和胸痛等症状;到喉部可导致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到唇舌可引起说话困难;到耳部可引起听力障碍;到膀胱系统可出现血尿、痒痛等;到子宫可引起慢性宫颈炎。如果是到眼睛,可能失明。如果钻到大脑里或心脏,能会剧烈的头痛、癫痫、昏厥,甚至死亡。

生吃泥鳅的后果

生吃泥鳅的后果很严重,会感染寄生虫:棘颚口线虫病。

棘颚口线虫病是由棘颚口线虫的幼虫寄生人体引起的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该病多见于东南亚地区。日本和泰国有食生鱼的习惯,人体感染较为常见。我国南方地区偶可出现棘颚口线虫感染,北方则极为少见。

感染途径:

剑水蚤、泥鳅、黄鳝、蛇、青蛙等为棘颚口线虫的宿主。人体感染主要途径是经口感染,即生吃或食用末煮熟的青蛙、泥鳅和鱼虾等,但也有经皮肤或经胎盘感染的病例报道。人体并非棘颚口线虫的适宜宿主,除个别病例外,多数见到的是第三期幼虫或未成熟幼虫。

嘎巴虾有什么寄生虫

华支睾吸虫, 日本分体吸虫(日本血吸虫)等。淡水鱼虾是肝吸虫(华支睾吸虫)、异形吸虫、棘口吸虫、棘颚口线虫和肾膨结线虫的中间宿主,这些寄生虫的幼虫进入鱼虾后在其体内形成囊蚴或以幼虫形式存在,囊蚴或其幼虫肉眼看不到,但若人吃了未熟的含有囊蚴或幼虫的鱼虾,这些寄生虫就会在人体内寄生,并使人得肝吸虫病、异形吸虫病、棘口吸虫病等。

伊维菌素的用途

伊维菌素广泛用于牛、羊、马、猪的胃肠道线虫、肺线虫和寄生节肢动物,犬的肠道线虫,耳螨、疥螨、心丝虫和微丝蚴,以及家禽胃肠线虫和体外寄生虫。

(l)牛、羊 伊维菌素按0.2mg/kg量给牛、羊内服或皮下注射,对血矛线虫、奥斯特线虫、古柏线虫、毛圆线虫(包括艾氏毛圆线虫)、圆形线虫、仰口线虫、细颈线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网尾线虫以及绵羊夏伯特线虫成虫及第4期幼虫、驱虫率97%~100%。上述剂量对节肢动物亦很有效:如蝇蛆〔牛皮蝇、纹皮蝇、羊狂蝇)、螨(牛疥螨、羊痒螨)和虱(牛腭虱、牛血虱和绵羊腭虱)等。伊维菌素对嚼虱(毛虱属)和绵羊羊蜱蝇疗效稍差。

伊维菌素对蜱以及粪便中繁殖的蝇也极有效,药物虽不能立即使蜱死亡或肢解,但能影

响摄食、蜕皮和产卵,从而降低生殖能力。一次给动物皮下注射0.2mg/kg或每天喂低浓度

(0. 01mg/kg)药物后5天时,蜱出现上述现象最为明显。按0.2mg/kg剂量一次皮下注射对在粪便中繁殖的蝇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牛用药9天后其粪便中面蝇、秋家蝇幼虫不能发育成虫,再过5天,由于蛹的畸型和成虫成熟过程受阻而使蝇的繁殖大为减少,对血蝇(扰血蝇)用上述剂量,4周后情况相似。

(2)马 马内服0.2mg/kg伊维菌素对下列属大型和小型圆形线虫的成虫及第4期幼虫均有高效(95%~100%);如大型圆形线虫(普通圆形线虫、马圆形线虫、无齿圆形线虫)、蛔虫(马副蛔虫)、蛲虫(马尖尾线虫)、胃虫(大口德拉西线虫、柔线属线虫)、小肠线虫(艾氏毛圆线虫、韦氏类圆线虫)、肺线虫(安氏网尾线虫)等。对移行或胃居留期的三种马胃蝇蛆,引起皮肤损伤的盘尾丝虫微丝蚴以及胃线虫第三期幼虫,虽然一次应用0. 2mg/kg量也很有限,但最佳方案是在一个月后按上述量再用药一次。

特别有重要意义的是,伊维菌素推荐剂量(0.2mg/kg) 对普通圆形线虫早期和第4期幼虫,移行期造成的肠系膜动脉损害治疗的有效率约为99%,通常用药2天后,症状明显减轻,约28天损害症状全部消失。

(3)猪 肌内注射0.3mg/kg伊维菌素对猪具广谱驱虫活性。如猪蛔虫、红色猪圆线虫、兰氏类圆线虫、猪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后圆线虫、有齿冠尾线虫成虫及未成熟虫体驱除率达94%~100%,对肠道内旋毛虫(肌肉内无效)也极有效。上述用药法对猪血虱和猪疥螨也有良好控制作用。

(4)犬、猫 国外有专用剂型〔按6~12μg/kg量)用于防治犬心丝虫微丝蚴感染,我国可试用50μg/kg内服法治疗心丝虫微丝蚴虫感染(成虫无效)。临床试验证实,高剂量伊维菌素对犬多种寄生虫有高效,如一次皮下注射50μg/kg对犬钩口线虫、巴西钩口线虫、欧洲犬钩口线虫,100μg/kg对犬鞭虫,200μg/kg对犬弓首蛔虫成虫及第四期幼虫均有极佳驱只效果。对狮弓蛔虫,按200μg/kg量,皮下注射疗效仅69%,而内服则达95%。本品一次皮下注射,对犬寄生于肺部的嗜气毛细线虫(200μg/kg)、奥氏欧斯勒线虫(400μg/kg)

也有极佳驱除效果。内服或皮下注射200μg/kg,两周后再用一次,对肠道粪类圆线虫(第

3期幼虫除外)有效率95%~100%。

伊维菌素对犬、猫的某些节肢动物感染也有效,犬、猫皮下注射200μg/kg剂量,两周

后再用一次能排除耳螨、疥螨、犬肺刺螨的感染。按300μg/kg量,连用两次(间隔2周)

对姬螯螨感染也很有效。治疗犬蠕形螨病最好按600μg/kg皮下注射量,间隔7天.连用5次。

(5)禽 对家禽线虫如鸡蛔虫和封闭毛细线虫以及家禽寄生的节肢动物,如膝螨(突变膝螨)等,按200~300μg/kg量内服或皮下注射均有高效。但本品对鸡异刺线虫无效。

(6)驯鹿 对驯鹿的牛皮蝇蛆(Oedemagena tarandi)感染,按牛用量(200μg/kg)皮下注射即可。

相关推荐

蟑螂的危害

蟑螂是四大害虫之一,其危害位居四害之首,是令人们深恶痛绝的一类昆虫。其恶贯满盈,罪行累累的形象已经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他的生命力极其顽强,因此人们给他取名为小强,繁殖能力非常可怕。 蟑螂是杂食性昆虫,食物种类非常广泛。各类食品,包括面包、米饭、糕点、荤素熟食品、瓜果以及饮料等等,尤其喜食香、甜、油的面制食品。蟑螂嗜食油脂的习性,在各种植物油中,香麻油对它们最引诱力,所以些地方称它们为“偷油婆”。 蟑螂几乎什么都吃,香的、臭的、硬的、软的。时候它还会去啃书脊里面的浆糊,把书咬破;钻进电视机、收音机里

避免唇腭裂孕妇最好与烟保持距离

唇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平均每生600-1000个婴儿中就1个患唇腭裂。唇腭裂不仅严重影响面部美观,还因口、鼻腔相通,直接影响发育,经常招致上呼吸道感染,并发中耳炎。小孩因吮奶困难导致明显营养不良,在儿童和家长的心理上造成严重的创伤。 颚裂在女性比男性多见,是一种延软颚中线或硬恶及软颚中线的先天缺陷,使口腔及鼻腔之间产生异常的信道,这是因为胚胎的两外侧颚突未能相互愈合所致。颚裂时向前伸展形成牙槽突裂及唇裂。 唇颚裂对孩子的伤害性是很大的,不但造成颜面上的畸形,造成语言学习的障碍,同时还会

蟑螂从皮肤上爬过会怎样吗

一般无大碍。 蟑螂可人工感染导致亚洲霍乱、肺炎、白喉、鼻疽、炭疽以及结核等病的细菌,还可携带蛔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牛肉绦虫、绕虫、鞭虫等多种的蠕虫卵,一般蟑螂爬到人身上只要不被蟑螂咬伤,就不会感染蟑螂身体所携带的细菌,但是蟑螂爬过身上要马上洗澡,从而减少其虫卵对人造成的危害,部分肌肤敏感的人可能出现红肿、瘙痒等过敏现象,需及时就医用药治疗。

线状苔藓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显示,本病主要发生于5~10岁儿童,婴儿及成人少见,女性多于男性,好发于某一肢体的一侧,上肢比下肢多见。皮损为肤色或灰白色,部分为淡红色的苔藓样小丘疹,沿肢体呈连续或间断的线状排列。多为单侧性分布,偶见双侧者。无自觉症状或偶发痒。部分病例合并白色糠疹、轻度异位性皮炎、甲营养不良等。是否一定的联系,待于临床进一步的观察研究。 根据皮炎的特点,发疹部位,无自觉症状、特征的皮肤病理改变,可诊断本病。但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①线状扁平苔藓:好发于成人,皮损为多角型紫红色扁平丘疹,表面可见Wickha

白线疝临床表现

一)症状 1.腹痛 白线疝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为上腹部疼痛。多数病人仅表现为上腹局限性隐痛而少数表现为较严重的深部疼痛。腹痛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疝块压迫通过白线的肋间神经纤维导致局限性疼痛,大网膜、肝圆韧带受到牵扯引起深部疼痛。腹痛可放射到下胸部及背部。疼痛程度与体位、进食及重体力劳动关体位改变,尤其是平卧时疼痛常减轻或消失而进食后或重体力劳动后可加重腹痛的严重程度与疝的大小不成正比,往往疝很小而临床症状很重。 2.恶心、呕吐 少数白线疝病人除腹痛外可伴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发生机制为:①脱出的大网膜和肝圆

蜱虫头没取出会产卵吗

不会。 蜱虫的头部主要由颚基、螯肢、口下板及须肢组成,颚基是一个界限分明的骨化区,呈六角形、矩形或方形,螯肢是重要的刺割器,口下板位于螯肢的腹面,与螯肢合拢时形成口腔,螯肢的两侧为须肢,这些器官都不具备产卵的功能,因此蜱虫头部没取出时,不用担心蜱虫在皮肤内产卵。

婴儿鹅口疮潜伏期

鹅口疮主要是由于真菌感染引起,一般潜伏期一周左右,但是主要是由于口腔的免疫力下降引起的,空气中每时每刻都真菌的存在,只要加强口腔护理,注意维生素的补充,一般会缓解鹅口疮的发病,但是一旦症状的鹅口疮出现,需要及时积极的治疗。 本病潜伏期约2—6天,病程4—7天,最长10天。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口痛、厌食及低热38℃左右,亦可不发热。口腔内可见散在小疱疹,疱疹约1天左右破裂成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疱疹位于舌面、颊黏膜及硬颚等处,还可波及软颚、牙龈、扁桃体及咽部。疱疹从数个至数十个,大小不一,小如针尖,大如黄豆

烫水蛭的种群分类

日本医蛭:又名:医用蛭。体狭长稍扁,略呈圆柱形,体长3~5厘米,宽4~5毫米(固定)。 日本医蛭背面绿中带黑,黄色纵线5条。腹面子坦,灰绿色,无杂色斑纹。体环数103;环带不显著,占15环。雄生殖孔在31~32环沟间;雌孔在36~37环沟间。眼5对,列成弧形。体前端腹面一前吸盘。食道纵褶6条,颚3片,半圆形,颚齿发达。后端腹面一后吸盘,碗状,朝向腹面,肛门在其背侧。生活于水田及沼泽中。吸人、畜血液。行动敏捷,能作波浪式游泳和尺蠖式移行。春暖时即活跃,6~10月为产卵期,冬季蛰伏。再生力很强,如将其切

为什么会得钩虫病

钩虫感染(95%): 主要是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或美洲钩口线虫两种钩虫,主要导致皮肤、小肠和肺发生病变。 皮炎:钩蚴性皮炎可见局部血管扩张、出血、血清渗出。在真皮内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浸润,在结缔组织、淋巴管和血管内时可见到幼虫。 小肠:钩虫成虫以口囊吸附在小肠粘膜绒毛上,造成多数出血点及小溃疡。常见者为散在、直径3~5mm的浅层出血或糜烂,其次为大块深及粘膜下层甚至肌层的出血性瘀癍。溃疡周围粘膜层、固层及粘膜下层常水肿及中性、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肺:肺组织点状出

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哪些

因虫体的寄生部位和发育阶段不同而异。1.蛔蚴移行症蛔蚴在寄生宿主体内移行时引起发热、全身不适、荨麻疹等。抵达肺脏后引起咳嗽、哮喘、痰中带血丝等症状,重者可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绀。肺部X射线检查可见迁徙性浸润性阴影,临床上称为过敏性肺炎或勒夫勒氏综合征。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约10%的患者痰中可查到蛔蚴。 2.肠蛔虫症常见症状脐周疼痛、食欲不振、善饥、腹泻、便秘、荨麻疹等,儿童流涎、磨牙、烦躁不安等,重者出现营养不良。一旦寄生环境发生变化如高热时,蛔虫可在肠腔内扭结成团,阻塞肠腔而形成蛔虫性肠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