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如何预防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如何预防新生儿肺炎
1.怀孕期间如果妈妈有感染性疾病,要积极治疗预防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
2.临产时,要严格消毒产道。
3.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口腔分泌物。
4.孩子出院回家后,尽量谢绝客人探视,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者。
5.如果妈妈感冒了,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
6.每天给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证空气新鲜。
7.要避免宝宝着凉,冬天洗澡时室温保持在26℃-28℃,水温38℃-40℃,以大人的胳臂肘试水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大毛巾抱住轻轻擦干。
新生儿肺炎有哪些后遗症
新生儿肺炎会传染吗
一般新生儿肺炎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但如果是双胞胎或多胞胎,或有过密切接触的同龄小婴儿,也有相互传染的可能性,应注意隔离。
新生儿肺炎的后遗症
新生儿肺炎不论是哪种类型,病情严重的,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感染性肺炎,肺部可以出现大片的感染,甚至形成脓肿、坏死,严重影响病儿的呼吸功能。病菌还可能播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新生儿肺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治疗,以遏制病情的进展。多数新生儿肺炎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治是完全能够治愈的,并不留下任何后遗症,而且也不会复发。但严重的肺炎又合并了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或损害(如神经系统的损害),就会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
教你认识新生儿肺炎
宝宝出生后从结扎脐带开始一直到满28天叫新生儿期。新生儿肺炎是这个年龄段新生宝宝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如治疗不及时,会并发其他疾病,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但是新生儿肺炎的表现又很不典型,往往不易引起家长注意。
新生儿肺炎与婴幼儿或年长儿患肺炎的症状很不相同,尤其是出生两周以内的新生儿,发烧、咳嗽、咳痰这些肺炎常见的症状很少见到。
当然,新生儿肺炎并不是一点也无迹可循,如果宝宝出现下列症状,你应引起警惕:口吐白沫、精神萎靡、吃奶呛、不吃奶、有时烦躁不安、呕吐、面色青灰或苍白、鼻翼翕动(小鼻子不停地翕动)、闭口吹气、点头呼吸(小脑袋随着气急加重与呼吸同时一点一点)、呼吸不规则甚至暂停、低热或不发热,甚至体温过低全身发凉、不咳嗽(有的没有婴幼儿支气管肺炎的普通表现,如呻吟、呼吸困难等)、胸骨上、肋骨间的软组织在吸气时出现凹陷。
如何预防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一般分为以下两类:
1、吸入性肺炎。胎儿在子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羊水、胎粪或产道分泌物,或出生后吸人乳汁等引起,并常继发感染。
2、感染性肺炎。产前感染(在母体内)常由大肠杆菌、厌氧菌、溶血性链球菌及病毒(巨细胞病毒、风诊病毒)引起。分娩过程中或产后感染常由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至呼吸道病毒等引起。
预防新生儿肺炎的措施:
1、预防新生儿肺炎,应治疗孕妇的感染性疾病。
2、临产时严密消毒,避免接生时污染;尽可能在新生儿第一次呼吸前吸净口鼻腔分泌物。
3、孩子出院回家后,加强新生儿保健,居室空气流通、新鲜,并避免与呼吸道感染病人接触。
4、产妇如患有呼吸道感染,必须戴口罩接近孩子。
5、每天将宝宝的房间通风1~2次,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避免孩子受凉,冬天洗澡时室温应升到26℃~28℃,水温38℃~40℃,以大人胳膊肘试水温为宜,洗完后用预先准备好的干燥的大毛巾毯包起来轻轻擦干。
新生儿肺炎呼吸道症状有哪些呢
新生儿肺炎可以无明显的呼吸道疾病,仅表现为一般状况较差、反应低下,哭声无力、拒奶,呛奶及口吐白沫等。有的有发热,有的无发热,有些患儿出现鼻根及鼻尖部发白、鼻翼扇动、呼吸浅快、不规则,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新生儿有上述表现就应想到患肺炎的可能,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应立即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预防新生儿肺炎关键做好以下几点: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可以起到保护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体的侵袭,达到防病的目的。
防止胎内感染如母亲有感染以及难产娩出的新生儿有可能患肺炎时可考虑选用抗生素预防。
新生儿是脆弱的,很多细小的原因都会给孩子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所以照顾新生儿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对于新生儿肺炎要尽量减少探视。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新生儿,以免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细菌。
预防小宝宝肺炎的四大秘诀
秘诀一:母乳喂养可预防新生儿肺炎
母乳喂养可预防新生儿肺炎。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可以起到保护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体的侵袭,达到防病的目的。此外,还要防止胎内感染。如母亲有感染以及难产娩出的新生儿有可能患肺炎时可考虑选用抗生素预防。
另外,家中卧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新生儿,家庭人员接触新生儿应认真洗手,以防将病原体传给新生儿而患病。同时最好天天给新生儿洗澡,避免皮肤、粘膜破损,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以达到预防新生儿肺炎的目的。
秘诀二:接种肺炎疫苗是预防的一种好办法
肺炎球菌性肺炎占所有重症肺炎的50%,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对于肺炎球菌性疾病,预防还是胜于治疗。“对于身体比较健康的宝宝可以不用接种该疫苗,但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宝宝,可以考虑接种。”专家表示,七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适用于2岁以下的儿童,均为国外进口,尚无国产疫苗可以替代,接种该疫苗后可有效预防小儿肺炎、脑膜炎、中耳炎等。但是,接种该疫苗后并不等于就“百分百”不会患上肺炎,目前该疫苗只能预防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对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引起的肺炎没有效果。
小儿肺炎疫苗要连打4针才有效。小儿肺炎疫苗适用于3月龄~2岁婴幼儿、未接种过本疫苗的2岁~5岁儿童,推荐常规免疫接种程序:3、4、5月龄进行基础免疫、12~15月龄加强免疫。
秘诀三:了解肺炎症状,才能更好地预防肺炎
要更好的预防肺炎,必须事先了解清楚肺炎的症状,将肺炎扼杀在源头上。由于肺炎缺乏典型症状,因此当宝宝一旦出现以下情况时,爸妈就要引起注意了,要及时送宝宝到医院就诊。
1、发热情况
儿童罹患肺炎时大多有发热症状,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两三天时间,退热药的效果不明显,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一会儿,不久便又上升。
但同时也应该警惕不发热的小儿肺炎,宝宝患肺炎体温也可能不发烧,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发烧时间长短,也不能作为判断肺炎的依据。有的宝宝发烧仅两天就已发展为肺炎,而有的宝宝发烧一周也并不是肺炎引起的。所以但从发热并不能判断孩子是否患了肺炎,还需结合其他几方面判断。
2、咳嗽和呼吸
判断孩子是否罹患肺炎还需看孩子有无咳、喘和呼吸是否困难。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即不到2个月婴儿呼吸次数≥60次/分;2—12个月婴儿≥50次/分;1—5岁幼儿≥40次/分),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
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该型肺炎占小儿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好发于冬春季。最典型的好发年龄是6个月—3岁大。这些孩子往往起病急,先有“感冒”症状,持续时间约3天,表现发低烧(测量体温在38℃左右)、流清鼻涕水、咳嗽,约60%患儿也可不发烧。2—3天后咳嗽加重,呼吸快而浅表,每分钟可达60—100次。最突出的症状是喘、憋、呼气延长,喘鸣之声音有时不必用听诊器,只要靠近患儿就可听到,患儿非常痛苦。
3、精神状态
要想及时发现儿童肺炎,细心的妈妈们也应该注意孩子的精神状态。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孩子在患肺炎初期既可能精神并无明显变化,也可能精神状态不佳。
4、食欲
得了肺炎食欲会显著下降,小儿得了肺炎,不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如果确诊孩子已经得了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秘诀四:怀孕期间开始预防新生儿肺炎
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怀孕末期。如果在产前检查中,医生发现你有妊娠高血压、胎位不正、脐带缠绕、胎儿受压等情况,或者你是过期妊娠,那么他就会采取相应的监护和治疗措施。
预防新生儿肺炎,准妈妈要预防和积极治疗阴道炎等感染性疾病。怀孕期间,准妈妈的一些感染性疾病,也可能会经胎盘感染胎儿。比如,在少数情况下,准妈妈阴道内的细菌和支原体等可能会进入子宫,并经胎盘感染胎儿。要预防你的宝宝患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非常重要的是保持你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更加要注意个人卫生。
新生儿肺炎判定方法有哪些呢
很多初为父母的人会发现孩子精神不是很好,并且也没有发烧,没有咳嗽去医院做检查的时候就会被确诊为肺炎,一般新生儿肺炎和普通人的肺炎会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只要是细心观察,在早期的时候也是可以被发现的,小便发现新生儿肺炎一般会有以下一些表现。
注意观察孩子有无烦躁不安、精神不好、吃奶差、呛奶并奶汁从鼻中流出、嘴吐泡沫等表现。
对于新生儿来讲,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可通过数呼吸次数帮助父母及早发现肺炎。由于正常的新生儿的呼吸节律并不规则,一阵快一阵慢,有时甚至有短暂的停止,所以在数1分钟的呼吸次数时不能采取数15秒再乘以4的方法,正确做法是要数满1分钟。
还有一项观察可帮助父母识别。新生儿患肺炎时会出现胸凹陷,即吸气时胸壁明显下陷,并且是病情严重的表现。为了准确起见,以上现象要在安静状态下观察,对于新生儿肺炎最主要的还是在平时做好预防工作。
预防新生儿肺炎,应该在平时注意家里的环境,卧室的开窗通风换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新生儿,家庭人员接触新生儿应认真洗手,以防将病原体传给新生儿而患病。同时最好天天给新生儿洗澡,避免皮肤、粘膜破损,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
因此,平时对于新生儿的护理要细心,一旦发现有肺炎的哇征兆就应该及时带宝宝去医院进行检查,确诊为肺炎的,最好是可以马上使用一些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平时坚持使用母乳喂养,增强新生儿的抗疾病能力,保护呼吸道免受伤害。
新生儿呼吸过快警惕肺炎吗
专家说,新生儿期是人出生后最脆弱的时期,各种脏器发育不完全,免疫功能低下,极易被疾病侵害。新生儿感染后比成人更容易扩散,一个小小的感冒可以在数小时内发展为肺炎。
儿童医院的统计显示,住院治病的新生儿一半患有肺炎。专家说,新生儿肺炎是最常见的新生儿疾病,但由于家长缺少认识,很难及时发现。她说,新生儿肺炎没有特异表现,几乎没有发烧、咳嗽、咳痰等肺炎症状,特有的症状是精神不好、烦躁、哭声轻或不哭、呼吸次数增快、不爱吃奶、吐奶或呛奶、口吐泡沫等。此外,新生儿安静状态的正常呼吸是每分钟35次至45次,如果呼吸次数过快,家长要警惕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呼吸过快警惕肺炎!专家提醒,小儿生理代谢旺盛,需氧量按体表面积计算接近于成人。小儿一般只能靠增加呼吸次数来满足机体的需要,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高。正常新生儿每分钟呼吸为40~44次;1岁以下为30次;1~3岁为24次左右。观察呼吸次数,必须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进行,这样才准确。 家长要注意预防新生儿肺炎。家里要保持清洁通风,不要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宝宝出生后减少亲朋好友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季节变化应当心新生儿肺炎
在这乍暖还寒、风凉气燥变化无常的春季里,天气直接影响呼吸道粘膜的防御功能。新生儿肺炎、百日咳、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是儿童春季常见流行病,但这些疾病又好发生在宝宝不同的年龄阶段,因此父母对这些疾病进行预防时,可根据宝宝情况而各有侧重点。
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也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多见于冬春季节,发病年龄以生后最初10天较多。
症状表现
新生儿肺炎的特点是症状常不典型,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可以无咳嗽、呻吟、无呼吸困难,仅表现为一般状况不好,如反应差、哭声无力、不吃奶、吃奶呛、口吐白色泡沫、精神萎糜或烦躁、常有体温不升。少数唇周及肢端发紫或变苍白,鼻翼扇动,呼吸浅快,不规则、呈点头样呼吸、重的甚至出现呼吸暂停、憋气和窒息。
预防方法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可以起到保护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体的侵袭,达到防病的目的。
2.防止胎内感染。如母亲有感染以及难产娩出的新生儿有可能患肺炎时可考虑选用抗生素预防。
3.搞好环境卫生。家中卧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新生儿,家庭人员接触新生儿应认真洗手,以防将病原体传给新生儿而患病。同时最好天天给新生儿洗澡,避免皮肤、粘膜破损,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以达到预防新生儿肺炎的目的。
新生儿肺炎是什么引起的
一、引起新生儿肺炎的原因
新生儿大脑皮质对呼吸中枢的调节功能差,吞咽动作不协调,羊水、胎粪、乳汁等易吸入肺内。有严重消化道畸形的患儿,如先天性食管闭锁、严重兔唇裂腭等更易发生误吸。新生儿气管短、管腔内较干燥,其纤毛清除细菌、尘埃的能力差,细菌易下行进入肺部。新生儿肺组织的分化不够完善,肺泡数量少,肺血管相对地丰富,易充血,发生炎症。新生儿免疫功能低下易受病原体的侵犯,如果母亲产前患感染性疾病,病原体可通过胎盘引起胎儿感染,其症状常在产后24小时以内出现。因滞产、胎膜早破、多次阴道检查等而致的产时感染,常使胎儿发生窘迫,以致吸入污染的羊水或阴道分泌物而引起新生儿肺炎。也可由出生后保暖不当、或曾与患呼吸道感染者接触,先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然后向下蔓延而成为肺炎。此外,也可是败血症的一部分表现。
那么,要如何有效的预防新生儿肺炎呢?
二、预防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是可以预防的,而且应该从娘胎里开始。
羊水或胎粪吸入性肺炎,预防的关键是防止胎儿发生宫内缺氧。母亲在怀孕期间定期做产前检查非常必要,尤其是在怀孕末期,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的问题,如发现有妊高症、胎位不正、脐带缠绕、受压、过期妊娠等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的因素,产科医生会采取相应的监护和治疗措施,以尽量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
对于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从母亲怀孕期间就应该开始预防。怀孕的母亲要做好孕期保健,保持生活环境的清洁卫生,更要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孩子出生后,要给孩子布置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空间,孩子所用的衣被、尿布应柔软、干净,哺乳用的用具应消毒。父母和其他接触孩子的亲属在护理新生儿时注意洗手。
新生儿肺炎没有呼吸道症状
新生儿肺炎可以无明显的呼吸道疾病,仅表现为一般状况较差、反应低下,哭声无力、拒奶,呛奶及口吐白沫等。有的有发热,有的无发热,有些患儿出现鼻根及鼻尖部发白、鼻翼扇动、呼吸浅快、不规则,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新生儿有上述表现就应想到患肺炎的可能,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应立即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预防新生儿肺炎关键做好以下几点: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可以起到保护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体的侵袭,达到防病的目的。
防止胎内感染如母亲有感染以及难产娩出的新生儿有可能患肺炎时可考虑选用抗生素预防。
环境卫生家中卧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新生儿,家庭人员接触新生儿应认真洗手,以防将病原体传给新生儿而患病。同时最好天天给新生儿洗澡,避免皮肤、粘膜破损,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以达到预防新生儿肺炎的目的。
剖腹产易导致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与生产方式无关
新生儿肺炎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种。吸入性肺炎又包括羊水吸入性肺炎、胎粪吸入性肺炎和乳汁吸入性肺炎。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高低与生产方式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人认为如果孕母产道内有病原体,那么新生儿在经过产道分娩的过程中就可能被病菌感染,也就是说顺产出生的孩子新生儿肺炎的发生几率较高。但专家表示,许多行剖宫产的产妇,是由于胎儿已经在宫内感染,有了异样的临床表现,具备行剖宫产的指征,这些孩子往往已经患上新生儿肺炎。
乳汁吸入性肺炎尤其多见于早产儿和体弱儿。这些孩子口咽部、食道神经反射不成熟,肌肉运动不协调,常常发生呛奶或乳汁反流现象,导致乳汁被误吸入肺内。新生儿旁边一定要有大人照料,特别是喝奶后,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吐奶现象,及时将孩子的头偏向一侧。母亲在给孩子喂奶时要谨慎小心,如果用奶瓶喂奶,奶嘴的孔要大小合适,喂奶时孩子最好是半卧位,上半身稍垫高一点。喂奶后轻轻拍打孩子背部,排出其胃内的气体。新生儿抵抗力弱,专家建议,患有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腺炎、肝炎、结膜炎、口腔疾病等病的人,即使病情不严重,也要避免接触宝宝,以免将病菌传给宝宝。
预防该病要注重孕晚期保健
新生儿肺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往往不发热,也没有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仅表现为无故哭闹或精神萎靡,面色苍白或青紫,哭声弱,并有拒奶、口吐白沫等症状。病情继续发展则出现呼吸短促、鼻翼扇动、皮肤青紫,甚至导致窒息,严重的可危及生命。
李主任建议,家长要注意观察新生儿的一般状况。当孩子吃奶困难、惊厥、嗜睡、喘鸣、发热或体温上升时,均应立即意识到孩子患了较重的疾病,必须立即去医院明确诊断并及时治疗。判断新生儿是否患了肺炎最简单的办法是数呼吸和观察胸凹陷。
母亲在怀孕期间定期做产前检查非常必要,尤其是在怀孕末期,可以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缺氧的问题,如发现有妊高症、胎位不正、脐带缠绕、受压、过期妊娠等可能引起胎儿宫内缺氧的因素,产科医生会采取相应的监护和治疗措施,以尽量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及减轻疾病的严重程度。对于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从母亲怀孕期间就应该开始预防。
家长不必过度担心拍胸片
孩子一旦出现呼吸道症状,胸部拍片很重要。这是因为医生检查时可能听不到肺部罗音,拍胸片可以明确诊断,从而了解是何种病原体引起的新生儿肺炎,以便制定治疗方案。目前,拍胸片的设备比较先进,而且时间很短,接受放射线的辐射很有限,基本对人体没有影响。一旦确诊为新生儿肺炎,家长要配合医生积极给予治疗。治疗后期要注意保持宝宝生活环境空气新鲜,室温最好维持在18℃~22℃;有一定的湿度。注意穿衣盖被均不要影响孩子呼吸,须经常给宝宝翻身变换体位。宝宝鼻腔内如有干痂,用棉签蘸水取出,防止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母乳喂养的次数要频繁,但要少量。
新生儿肺炎的早期症状 新生儿肺炎早期表现
新生儿肺炎早期病儿只出现吃奶减少或不吃奶,哭闹不安或体温不升,随后出现呼吸急促、口吐泡沫,口周发青等较为典型症状,此时应即送医院住院治疗。
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故患儿拒奶、精神差、面色发绀、口吐泡沫或喂奶后呛咳、气促应考虑有此病的可能,应及时就诊治疗。
新生儿肺炎护理知识
识别新生儿肺炎的方法
新生儿肺炎和婴幼儿肺炎的症状很不相同,婴幼儿肺炎起病时往往都有发热,然后咳嗽,严重者有气急、口周青紫、嗜睡、鼻子一扇一扇、拒食等表现。而新生儿肺炎往往不发热,有时反而全身发凉,体温不升,甚至没有咳嗽。当家长看到新生儿口吐泡沫,不吃、不哭时就要引起重视。如发觉婴儿反应差,面色发青或发灰,有成人一样的呻吟和气急,小鼻子不停地扇动,小脑袋随着气急加重与呼吸同时一点一点(医学上称点头呼吸),胸骨上、肋骨间的软组织在吸气时出现凹陷,这时病情已相当严重了,要急送医院治疗,不得有丝毫拖延。
新生儿肺炎的防治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可以起到保护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体的侵袭,达到防病的目的。
防止胎内感染——如母亲有感染以及难产娩出的新生儿有可能患肺炎时可考虑选用抗生素预防。
环境卫生——家中卧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新生儿,家庭人员接触新生儿应认真洗手,以防将病原体传给新生儿而患病。同时最好天天给新生儿洗澡,避免皮肤、粘膜破损,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以达到预防新生儿肺炎的目的。
由于新生儿咳嗽反射尚未发育成熟,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咳出,易引起窒息,故必须经常吸痰、雾化,以保持患儿气道通畅;孩子在患病期间,一般食欲较差,吃得很少,需静脉点滴输液来补充热量;新生儿抵抗力极差且病情变化快,必须静脉输抗生素;如果发生了气胸或纵隔气肿,需要及时外科抽气引流。所以,新生儿肺炎原则上都应该住院治疗。
病情稳定的轻症肺炎也可以不住院,但是必须经过医生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期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且症状常不典型,故在注意诊断、加强治疗的同时,护理也具有重要意义。
(1)环境:新生儿室内温度应在20℃~24℃为宜,相对湿度维持在60%,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要避免对流,以防受凉。
(2)体位:要注意经常变换体位,取头高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利分泌物的排出。
新生宝宝得肺炎该怎么办
新生儿肺炎的感染途径和临床表现与年长儿的肺炎不尽相同,新生儿肺炎可以是母亲在产前患病,病原体经胎盘侵入胎儿血循环而感染;也可因羊膜早破或胎儿窒息时吸入污染的羊水而感染,生后感染多为护理不当、受凉、交叉感染等所致,其病因主要是细菌和病毒等感染,新生儿肺炎可以无明显的呼吸道疾病,仅表现为一般状况较差、反应低下,哭声无力、拒奶,呛奶及口吐白沫等。有的有发热,有的无发热,有些患儿出现鼻根及鼻尖部发白、鼻翼扇动、呼吸浅快、不规则,病情变化快,易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而危及生命。
因此,家长一旦发现新生儿有上述表现就应想到患肺炎的可能,应立即带孩子去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应立即针对不同的病原体选用有效抗生素治疗。预防新生儿肺炎关键做好以下几点: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尤其是初乳中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这种物质可以起到保护呼吸道粘膜免遭病原体的侵袭,达到防病的目的。
防止胎内感染如母亲有感染以及难产娩出的新生儿有可能患肺炎时可考虑选用抗生素预防。
环境卫生家中卧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尽量减少亲戚朋友的探视,尤其是患感冒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宜接触新生儿,家庭人员接触新生儿应认真洗手,以防将病原体传给新生儿而患病。同时最好天天给新生儿洗澡,避免皮肤、粘膜破损,保持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以达到预防新生儿肺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