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热
-
风湿热认识误区
误区之一:风湿病只包括风湿热(含风湿性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 新的认识:风湿病是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大类疾病;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结缔组织病、脊柱关节病、退行性或代谢性骨关节病及感染性关节炎等十大类百余种疾病。 误区之二:老年人才会患风湿病。新的认识:不单是老年人,所有不同年龄的人包括儿童都会患风湿病,而严重的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在青壮年中更常见。 误区之三:风湿病是因为在潮湿环境中生活、工作所致。新的认识:风湿病可发生在各种气候
-
风湿热的预防
1.改善生活环境,注意卫生,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以增强抗病能力,减少链球菌咽峡炎的发生。 2.早期诊断和治疗链球菌咽峡炎是预防风湿热初发和复发的关键。一旦确诊链球菌咽峡炎,应及早给予青霉素G肌内注射7~10天,或苄星青霉素G(长效青霉素)120万U肌注1次,以清除咽部的链球菌。 3.预防风湿热复发确诊风湿热后,应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预防链球菌咽峡炎,长效青霉素每月肌注120万U。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磺胺嘧啶0.5g(体重30kg者),每日1次顿服,其副作用有粒细胞减少和药物疹;也可用红霉素类药物
-
风湿热容易复发吗
某些研究表明,初发风湿热的复发率为 30%,复发性风湿热的复发率同样高达 30%,多在 2~5 年内复发。
-
风湿热的症状
1、前驱症:在风湿热的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之前2~5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咽喉痛,颌下淋巴结肿大,咳嗽等症状,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可无任何不适,感染轻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有时轻症患者会完全遗忘此病史,临床上仅1/3~1/2风湿热患者能主诉出近期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 2、典型的临床表现:最常见为发热,关节炎和心脏炎,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和舞蹈病也偶尔见。 (1)发热:50%~70%患者有发热,热型不规则,高热多见于少年儿童,成人多中等度发热,轻症病例往往仅有低热,甚至无发
-
有哪些实验室检查提示风湿热
(1)链球菌感染证据 1)咽拭子培养:是从咽部的粘膜上擦下分泌物进行培养,部分患者可培养出链球菌,从而支持诊断。 2)抽血化验: 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链球菌感染 2 周左右后 ASO 呈阳性,阳性率 50%~75%。 抗 DNA 酶 B:阳性率同 ASO,可与 ASO 联合检验。 其他检查包括:抗链球菌激酶(ASK)、抗透明质酸酶(AH) (2)抽血化验急性炎症反应物:血沉、C 反应蛋白可升高。 (3)抽血化验免疫学检查:IgM、IgG、补体 C3 可升高。其他特异性的不常见检查如抗心肌抗体可
-
风湿热的皮下结节有什么特点
大约 2%~16% 的风湿热患者可以出现皮下结节。风湿热的皮下结节是稍硬、无痛性小结节,与皮肤不粘连,直径 0.1~1 cm,出现于肘、膝、腕等关节向外突出的表面(伸面),或在脑后、脊柱突起的位置。表面皮肤无红肿等炎性改变。常伴有心脏炎,是风湿活动的表现之一。
-
风湿热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临床表现】 多数病人发病前1~5周先有咽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史。起病时周身疲乏,食欲减退,烦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关节炎,心脏炎,皮下小结,环形红斑及舞蹈病等。 (一)发热 大部分病人有不规则的轻度或中度发热,但亦有呈弛张热或持续低热者。脉率加愉,大量出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 (二)关节炎 典型的表现是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但不化脓。部分病人几个关节同时发病,手、足小关节或脊柱关节等也可累及。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一个月内发作,
-
风湿热如何护理
1、护理问题: 发生心肌炎,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症,边缘性红斑及皮下结节等症,疲倦软弱无力,食欲不振,发热,心情忧虑,烦躁。 2、护理目标: 控制与减轻链球菌的感染,保护心脏免于受到心肌炎的伤害,减轻关节疼痛,发热及其他症状,预防风湿热复发,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3、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允许患者做一些不费力的自我照顾活动,如翻身,进食,读报等,无心肌炎者卧床休息2~3周,有心肌炎者延长卧床时间,至症状消失和实验室检查正常后,再起床活动,允许患者的亲友作短时间探视,但这些亲友不能有感冒,发热及喉咙痛的情
-
风湿热应该做哪些检查
对风湿热尚无特异性的实验室检查。目前主要从两方面协助诊断:①确立先前的链球菌感染;②阐明风湿活动过程的存在和持续。 (一)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1.咽拭子培养 常呈溶血性链球菌培养阳性。但阳性培养不能肯定是先前感染的,还是病程中获得的不同菌株。已用抗生素的治疗者,咽拭子培养可呈假阴性。 2.血清溶血性链球菌抗体测定 溶血性链球菌能分泌多种具有抗原性的物质,使机体对其产生相应抗体。这些抗体的增加,说明病人了近曾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通常在链球菌感染后2~3周,抗体明显增加,2月后逐渐下降,可维持6月左右。常用的抗
-
风湿热发病前有哪些征兆
风湿热典型症状出现前 1~6 周常有咽喉炎或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链球菌感染的表现,如发热、咽痛、咳嗽、颌下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有疲劳、乏力、流鼻血、腹痛等不适症状。
-
风湿热的治疗方法
1.护理问题:发生心肌炎、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症、边缘性红斑及皮下结节等症;疲倦软弱无力;食欲不振、发热;心情忧虑、烦躁。 2.护理目标:控制与减轻链球菌的感染;保护心脏免于受到心肌炎的伤害;减轻关节疼痛、发热及其他症状;预防风湿热复发;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3.护理措施: ①卧床休息:允许患者做一些不费力的自我照顾活动,如翻身、进食、读报等。无心肌炎者卧床休息2~3周,有心肌炎者延长卧床时间,至症状消失和实验室检查正常后,再起床活动。允许患者的亲友作短时间探视,但这些亲友不能有感冒、发热及喉咙痛的情况,病室
-
风湿热怎么引起的
1、链球菌感染和免疫反应学说 风湿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但目前公认风湿热是由于甲族乙型链球菌咽部感染后医学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业已证实,人体组织和链球菌的某些结构有交叉抗原性,因此机体可错将链球菌误认为是“自体”,而不产生正常免疫反应将其清除;一旦机体免疫功能发生改变,链球菌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可产生相应抗体。 2、病毒感染学说 近年来有关学者对病毒感染学说较为关注,认为风湿热可能与柯萨奇B3、B4病毒感染有关,不少学者认为,病毒感染可能为链球菌感染创造条件,在风湿热发生过程中起诱因作用。 3、
-
病毒性心肌炎风湿热怎么办
本病虽无特效疗法,但多数病人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及对症治疗后能自行愈,治疗包括以下几点: 1.充分休息、防止过度劳累 本病一经确诊,应立即卧床休息,休息的目的是减轻心脏负担,防止心脏扩大,如果心脏已扩大,经严格卧床休息一段较长时间后,大多数能回缩,早期不重视卧床休息,可能导致心脏进行性扩大和带来后遗症,反而得不偿失。 过度劳累一方面增加心脏负荷,另一方面可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卧床休息应延长到症状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一般需3个月左右。 心脏已扩大或曾经出现过心功能不全者应延长至半年,直至心脏不再
-
风湿热会传染吗
过去,在应用抗生素之前,风湿热的流行和在社区内的局部爆发,提示此病由感染所引起。在广泛应用青霉素治疗咽炎和预防风湿热病人复发之后,风湿热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显着下降。本病好发年龄为5-15岁,发病高峰年龄在8岁左右。在发展中国家,本病仍然是引起年轻人心脏病和心脏功能丧失的首要原因。随着疾病的反复发作,心脏受损的可能性会增加。 但在八十年代曾有报道,在某些地区风湿热在低风险的人群中有爆发 由于本病的关节表现,它被归于儿童和青少年的风湿性疾病中。 此病是具有遗传易感素质的个体对咽部链球菌感染的一种异常的免疫反
-
风湿热是什么引起的
风湿热是什么引起的? 急性风湿热是由于链球菌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人体自身免疫反应性疾病,通常是在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咽部炎症以后形成的,主要侵犯人的心脏、关节、中枢神经系统以及皮下组织引起炎症。急性风湿热是由于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所致,其病因可能是继发于链球菌感染后的异常免疫反应。 症状表现: 1.发热 急性起病者发热在38℃-40℃之间,无一定热型,多汗、疲乏、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2.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 以膝、踝、肩、腕、髋、肘等大关节最易受累,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和运动障碍,常与气候变化及潮湿
-
风湿热是什么病
风湿热由A组乙(β)型链球菌对风湿热和风心病的病因学关系,得到了临床,流行病学及免疫学方面一些间接证据的支持。已有多项临床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A组链球菌感染与风湿热密切相关,免疫学研究亦证实,急性风湿热发作前均存在先期的链球菌感染史;前瞻性长期随访时的抗菌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可预防风湿热的初发及复发;此外,感染途径亦是至关重要的,链球菌咽部感染是风湿热发病的必须条件。 尽管如此,A组乙(β)型链球菌引起风湿热发病的机制至今尚未明了。风湿热并非链球菌的直接感染所引起。因为风湿热的发病并不在链球菌感染的当时,而
-
得上风湿热怎样检查?
1、风湿活动的实验室检查。活动期患者血常规检查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并有核左移现象,也可见轻度贫血。血沉增快,CRP的升高较血沉增快出现早。血清蛋白电泳可见白蛋白降低、a2及Y球蛋白增加,粘蛋白也增加。免疫球蛋白IgM/IgG、补体和CIC在急性期升高,特别是补体C3、C4在风湿热临床症状出现第二天即有变化,故对风湿活动性有诊断上的意义。 2、抗链球菌的证据。链球菌感染最直接的证据是在咽部培养出A组R溶血性链球菌,其阳性率仅有20%~25%。抗链球菌抗体滴度升高也是新近链球菌感染的可靠指标,链球菌感染
-
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热是什么关系
风湿热主要累及关节和心脏;其次可侵犯皮肤;浆膜、血管和神经系统,以及肺、肾等内肛;男女均可发病。急性风湿热常发生于青少年+而慢性风湿性心脏病以20—40;岁的青壮年多见。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6周有扁桃体炎或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此类病人多起病很急。 20世纪70年代以来,患严重风湿热的病人比从前显著减少。这种病人起病时常感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多扦;烦躁。大部分病人会发热,多呈不规则低热或中度发热;风湿热最基本的有如下四种症状,风湿性关节炎就是其中症状之一。 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这—疾病中的
-
风湿热病有哪些临床特征呢
一、发热。大部分病人有不规则的轻度或中度发热,但亦有呈弛张热或持续低热者。脉率加愉,大量出汗,往往与体温不成比例。 二、关节炎。典型的表现是游走性多关节炎,常对称累及膝、踝、肩、腕、肘、髋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的炎症表现,但不化脓。部分病人几个关节同时发病,手、足小关节或脊柱关节等也可累及。 三、心脏炎。为临床上最重要的表现, 儿童 病人中65%~80%有心脏病变。急性风湿性心脏炎是儿童期充血性心衰竭的最常见的原因。 四、舞蹈症。常发生于5~12岁的 儿童 ,女性多于男性。多在链球菌感染后2~6月
-
风湿热是怎么回事
本病的发病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有关的观点已被普遍接受。链球菌菌体的荚膜是由透明质酸组成,与人体滑膜和关节液的透明质酸蛋白之间存在共同抗原性,可抵抗白细胞的吞噬而起到保护作用。A组链球菌的蛋白质抗原与人体心瓣膜和脑等组织存在交叉抗原性,可引起交叉免疫反应。这一交叉反应在风湿热瓣膜病变的发病机制中非常重要。链球菌可产生多种细胞外毒素,在其致病性中也起重要作用。 另外,风湿热的发病存在遗传易感性。同一家族成员发病率较无风湿热的家庭为高,单卵双胎同时患风湿热者较双卵双胎者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