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股沟直疝

腹股沟直疝

  • 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法一样吗

    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腹股沟疝修补材料的发展和外科医师对腹股沟解剖的深入了解,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的手术方式并没有什么差别,所以目前临床上在诊断腹股沟疝时并不刻意加以区分直疝还是斜疝 。

  • 腹股沟直疝的症状是什么

    腹脏内脏自腹壁下动脉内侧的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直接脱出形成的疝,称为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好发于中老年人和体弱者,与直疝三角区的肌肉和筋膜发育不全、肌肉萎缩退化以及腹内压力升高等诸多因素有关,巨大斜疝使腹股沟管后壁强度明显减弱或缺如也可并发直疝。 典型症状: 下腹部包块(70%) 股三角区压痛(65%) 左下腹部可触及压痛性包块(65%) 下腹部钝痛和酸胀感(60%) 1.耻骨结节外上方出现的半球形可复性肿块,直立时出现,平卧时消失;不需手法复位,

  • 腹股沟直疝的饮食

    腹股沟直疝食疗方 1)猪肉120克、梧桐树根,八月瓜根、苍耳子各10克。炖服,每日1次。 2)小茴香15克,食盐4克,青皮鸭蛋2个。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未,与打入碗中的鸭蛋拌匀,在油锅中煎成蛋饼,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每4日为一疗程。 3)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4)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

  • 腹股沟直疝与斜疝的区别是什么

    腹股沟斜疝是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病人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婴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块肿可自行回纳,消失不见右侧腹股沟疝较为多见。腹内脏器和组织经腹壁下动脉内侧黑塞尔巴赫(Hesselbach)三角突出体表为腹股沟直疝。年老体弱,腹壁肌肉、腱膜、筋膜退化,腹壁强度降低,在腹内压增高的作用下可发生直疝。巨大直疝使腹股沟管后壁强度明显减弱或缺如也可并发直疝。 腹股沟斜疝在很多方面都是与直疝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病年龄: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于老

  • 腹股沟直疝与斜疝有何区别

    腹股沟斜疝是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开始肿块较小,仅在病人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婴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压时块肿可自行回纳,消失不见右侧腹股沟直疝较为多见。 腹内脏器和组织经腹壁下动脉内侧黑塞尔巴赫(Hesselbach)三角突出体表为腹股沟直疝。年老体弱,腹壁肌肉、腱膜、筋膜退化,腹壁强度降低,在腹内压增高的作用下可发生直疝。巨大直疝使腹股沟管后壁强度明显减弱或缺如也可并发直疝。 腹股沟斜疝在很多方面都是与直疝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病年龄:斜疝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直疝多见

  • 腹股沟直疝是怎么回事

    肌肉发育不良(35%) 腹股沟区存在供睾丸,精索通过的腹股沟管,其后方有供下肢血管通过的血管腔隙和股鞘,腹股沟韧带内侧的上方和后方形成腹壁的薄弱区域,并具备如下特征:腹外斜肌层为腱膜性结构,浅环处甚至缺乏腱膜;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之间存在容纳精索(子宫圆韧带)及其内层,中层被膜的间隙,因而缺乏防护,若是两肌下缘不能达到精索和精索被膜的上缘,则薄弱更加明显,Anson认为,两肌发育良好可阻止直疝者仅26%,62%两肌之一发育不良或达不到精索上缘,12%则两者均不能提供支持;腹内斜肌附

  • 腹股沟直疝的饮食

    1)猪肉120克、梧桐树根,八月瓜根、苍耳子各10克。炖服,每日1次。 2)小茴香15克,食盐4克,青皮鸭蛋2个。将小茴香和食盐同炒熟研未,与打入碗中的鸭蛋拌匀,在油锅中煎成蛋饼,每晚临睡时以温米酒送服,每4日为一疗程。 3)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4)蒜头皮20克,熬水,每日服用数次。蒜头皮即粘贴蒜肉之衣,约1000克的蒜头,可剥皮20克。

  • 腹股沟直疝应该做哪些检查

    腹股沟疝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在某些特殊情况才进行影像学检查。 1.消化道造影或钡灌肠检查 可发现腹股沟区肠襻影,特别是滑疝。 2.静脉肾盂造影和膀胱造影 观察疝是否累及泌尿生殖系统,如滑疝和膀胱的关系。 3.疝造影术 1967年Ducharme将造影剂注入腹腔,观察腹膜有无突出存在,又称为腹膜造影术,有助于发现某些腹股沟区微小和初发的疝或某些罕见疝,如会阴疝、闭孔疝等,尤其是疑有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时,可采取该方法加以证实。 4.CT 可观察疝的部位、形态、疝囊大小以及内容物,当膀

  • 哪些人容易得腹股沟直疝

    直疝常见于年老体弱者,青壮年较少发病。

  • 得了腹股沟直疝会有哪些表现

    腹股沟直疝常表现为患者站立时,腹股沟区可见半球形肿块突出,一般并无明显症状,少数人会有轻微酸胀感,直疝很容易用手复位,极少发生疝气嵌顿。

  • 腹股沟直疝和腹股沟斜疝有什么区别

    (1)疝突出的位置不同:腹股沟区位于下腹壁与大腿交界处,此处有一根动脉叫做腹壁下动脉,在这根动脉内侧(即靠近人体中线的一侧)突出的疝被称为腹股沟直疝。而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突出的疝气被称为腹股沟斜疝。 (2)腹股沟直疝极少发生嵌顿,而腹股沟斜疝发生嵌顿的机会却较多,应当引起重视。 当然,即使是一名专科医师,有时要单凭体格检查和症状来区分直疝还是斜疝也并不容易。

  • 疝气分几种 腹股沟直疝

    凡腹腔内器官于腹股沟三角处脱出者,称腹股沟直疝。此病好发于40岁以上男性,较斜疝少见,如在60岁以上老年者常为双侧性。本病的诊断:于耻骨结节处上方,可摸到圆而软的肿块,站立时鼓出,即肿块隆起,平卧时肿块消失,不下降到阴囊,不会发生嵌顿或绞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