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贴疗法

敷贴疗法

  • 来月经下面疼怎么回事怎么办 敷贴疗法

    配方:当归、川芎、木香、香附、茴香、蒲公英各60g,益母草、丹参、桃仁、红花、牡丹皮、木通各40g,米醋适量。用法:将上述药物研成粉末,分为3等分,使用时用1份加入米醋搅拌均匀,装入事先准备好的布袋内,然后放入锅内蒸至透热,敷贴在肚脐、少腹、药袋上加盖热水袋,以助保温,温度以热而不烫为宜。每袋用2天,每日早、晚各1小时。6天为1个疗程,经期不停药。功效:此方法适宜于气滞血瘀的经期下面疼痛的患者。配

  • 敷贴治疗感冒的方法 暑湿感冒敷贴疗法

    症状:暑湿感冒常见有身热,微微怕风,汗出较少;肢体酸重或者疼痛,头昏重胀痛;咳痰黏稠,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者口中黏腻而渴不多饮;胸脘痞闷,恶心腹胀,或者大便溏泄,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敷贴穴位: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操作方法:去活地龙(蚯蚓)3条,洗净后捣烂如泥,再加入3克吴茱萸一起研磨成细末,与适量的面粉混和均匀后,用醋调和成饼状,

  • 穴位敷贴治疗感冒 风寒感冒敷贴疗法

    症状:恶寒怕冷,发热;头痛、肢节酸痛,无汗;鼻塞声音重或者鼻痒喷嚏连连,时而流清鼻涕;咽喉痒,咳嗽,咳痰稀薄色白;口不渴或者口渴喜欢热饮;舌苔薄白而湿润。敷贴穴位:神阙穴(神阙即为肚脐)。操作方法:将麻黄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然后加入三根带须的葱白,一起捣烂如泥状,敷贴于神阙穴,外面用胶布固定,约敷贴半日取下,每日可敷贴2次。敷贴穴位:劳宫穴(双手握拳装,无名指指端对应的

  • 穴位敷贴治疗咳嗽的方法 阴亏咳嗽敷贴疗法

    症状:肺阴亏损的咳嗽通常表现为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者痰中带有血丝,或者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或表现为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口干,日渐消瘦,神疲乏力等,舌红少苔。敷贴穴位:神阙穴(肚脐中)。操作方法:取罂粟壳10克,五倍子10克,补骨脂10克,将此三味药一起研磨成细末,放入肚脐中,外面用常见的麝香风湿膏贴住即可,每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

  • 穴位敷贴治疗咳嗽 风寒咳嗽敷贴疗法

    症状:咳嗽声音重,气急,咽喉痒,咳痰稀薄色白;常常伴有闭塞,流清鼻涕,头痛,肢体酸楚,或者伴有恶寒发热,等风寒表证表现,舌苔薄白。敷贴穴位:天突穴(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膻中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上),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操作方法:可用一般常见的麝香风湿膏用剪刀剪成小片,在每晚临睡觉前敷贴于上述穴位上,次日晨起时取下,每日1次。敷贴穴位:中府穴(将上臂外展平举,肩关节

  • 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的方法 热哮发作期敷贴疗法

    症状:热哮多表现为喉咙中痰鸣如吼,喘而气粗,胸高肋胀,咳呛阵作,咳痰色黄或白,黏浊稠厚,咳吐不利,口苦,口渴喜饮,汗出,面赤,或见有身热,舌苔黄腻。穴位:涌泉穴(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操作方法:取桃仁6克,杏仁6克,山栀子18克,白胡椒3克,糯米10克。将上述药材一起研磨成细末,用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敷贴于足心穴位处,12小时候除去,间隔12小时候可进行第二次

  • 穴位敷贴治疗哮喘 寒哮发作期敷贴疗法

    症状:哮喘发作时喉咙中哮鸣音如水鸡声,呼吸急促,喘憋气逆,胸膈满闷如塞,咳嗽不甚,痰少咯吐不爽,色白而多泡沫,口不渴或者渴喜热饮,形寒怕冷,天冷或受寒后容易发作,患者一般面色青晦,舌苔白滑。敷贴穴位:百劳穴(在项部,当大椎穴直上2寸,后正中线旁开1寸),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膏盲穴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敷贴穴位:将白芥子20克,延胡索20克,甘遂10克,一起研磨成细末,用生

  • 穴位敷贴治疗咳嗽的方法 风热咳嗽敷贴疗法

    症状:风热咳嗽常表现为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者咳嗽声音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液黏稠或者黄,咳嗽时常伴有汗出,常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或者表现为怕风,身体发热等症状;舌苔薄黄。敷贴穴位:涌泉穴(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操作方法:准备黄连15克,法半夏15克,一起研磨成细末,放入密闭瓶中备用,在风热咳嗽时,可取药粉5克,另外再取大蒜头1瓣,捣烂后

  • 子宫肌瘤艾灸哪个部位 子宫肌瘤的敷贴疗法

    1.透骨草15克,独活15克,白芷15克,鳖甲20克,三棱15克,義术15克,丹参20克,红花15克,赤芍15克。共轧为粗末,装入布袋后蒸热温熨下腹,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钟,每包可连续使用5~7次,10天为1疗程,经期停用。2.蜣螂1条,威灵仙10克,分别焙干研末,用适量黄酒调敷脐中,膏药盖贴。每日1次,每次约贴1小时,经期停用。3.南星、白芥子各15克,厚朴、半夏、枳壳各12克,白芷、

  • 冬病夏治有哪些方法 冬病夏治的敷贴疗法

    穴位敷贴疗法是冬病夏治最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主要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物吸收后的药效来达到治疗目的。它作用直接有效,适应症广泛,简单便捷。选取穴位时主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常见的保健穴位有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神阙、天枢、肾俞、内关等,具体请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 咳嗽如何用穴位敷贴治疗 痰湿咳嗽敷贴疗法

    症状:咳嗽反复发作,咳嗽声音重浊,痰多,一般痰出咳平,痰液黏稠或者厚腻成块,颜色白或者带灰色,通常在早晨或食后咳嗽严重且痰多;可伴有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大便时而溏泄,舌苔白腻。敷贴穴位:肺俞穴(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膏盲穴(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四指宽处)。操作方法:将白芥子粉。面粉各30克用水调和后再用纱布包好,服帖于上述穴位处,每日1次,每次约15分钟即可,以皮肤发红为度,连续敷贴3

  • 如何用穴位敷贴治疗感冒 风热感冒敷贴疗法

    症状:身体发热较重,微微怕风,汗出不畅,头胀痛,面红赤;咳嗽,咳痰黏稠或者咳出黄痰,咽喉干燥或红肿疼痛;鼻塞流出黄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敷贴穴位:神阙穴(神阙即为肚脐)。操作方法:取金银花6克,连翘6克,桔梗5克,荆芥3克,薄荷5克,炒牛蒡子5克,淡豆豉3克,淡竹叶3克,将上述药物一起研磨成细末,储入密闭瓶中备用。使用时取药粉2克,撒如脐内,外用胶布固定。每隔3日换药一次,5次为一疗程。敷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