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脱肛

小儿脱肛

  • 小儿脱肛是怎么引起的 生长发育不完善

    婴幼儿身体尚未发育完全,骶骨弯曲尚未形成,婴幼儿的直肠与肛管上下处在一条直线上,其周围组织比较松弛,肌肉比较薄弱,直肠缺乏骶骨和肌肉的有效支撑而呈垂直状态,因此容易发生脱肛。

  • 小儿脱肛推拿 按摩背部

    让患儿俯卧位,两上肢弯曲抱于胸前,胸、服稍微前挺。按摩者站于其旁,以双手自大椎穴由上而下,至腰阳关穴位顺序点按,反复操作2-4遍,以补中益气。

  • 小儿脱肛按摩图 按摩小腹部

    将小儿仰卧,按摩者以一手拇指指腹揉其小腹部,脐下2.5寸处的丹田穴2-3分钟,以温补肾气,固摄下元。

  • 小儿脱肛按摩图 直推七节骨

    患儿俯卧位,术者用拇指桡侧面或者食指、中指两掌面自下而上直推七节骨,以温阳提升。

  • 小儿脱肛是怎么回事 营养不良

    宝宝营养不良或者病后体弱,坐骨直肠窝内脂肪容易被吸收,失去扶持直肠的能力,也会导致宝宝出现脱肛的清。

  • 小儿脱肛推拿 按揉百会穴

    患者直坐,术者站其前方,以一手拇指掌面置于其头顶百会穴处,拇指与其头顶部呈垂直方向长按,并经百会向前后直摩或者向左右横摩,反复操作,可补气升提。用力大小以患儿能耐受为度。

  • 小儿脱肛是怎么回事 先天因素

    小儿先天性盆腔组织结构发育不完善,支持直肠的周围组织相通薄弱、固定不牢,导致直肠周围组织的固摄能力不强,容易出现脱肛的情况。

  • 小儿脱肛偏方大全 乌梅外敷方

    用乌梅5个,冰片0.2克。先将乌梅用温火焙干,研磨成细末;将冰片和乌梅和匀研磨成细末,再以香油调成糊状,涂抹于脱肛周围。每次大便后肛门脱出处涂药一次,直至不脱出为止。

  • 小儿脱肛的六种治疗方法

    1.去除病因 婴幼儿发生脱肛,家长应首先寻找原因,如果是便秘、腹泻或百日咳所致,可采取通便、止泻和止咳等处理方法,以减轻腹内压,消除引起脱肛的外力。其次,应改善病儿的生活习惯,注意饮食营养,纠正营养不良等,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2.锻炼疗法 脱肛的发生与腹肌和肛周肌肉的松弛有关,故应注意加强这两部分肌肉的锻炼,增加其收缩力。在家庭中可采用起坐法,即在家长的看护下,将孩子臀部及大腿用力夹紧、伸直,然后让孩子由平卧位慢慢坐起。若孩子不能完全靠自己坐起,则家长可助其一臂之力。让孩子坐起后再躺下,连续3~6次,每天

  • 小儿脱肛推拿 《千金》脱肛方

    组成:横骨(脐下5寸,耻骨联合上际,前正中线旁开0.5寸),长强(尾骨尖下0.5寸,约当尾骨尖端与肛门的中点)。 推拿功效:益元荣督,健中举陷,束肠固脱。 推拿方解:横骨,足少阴肾经之穴,又为肾经与冲脉交会穴,故有益肾元,调冲任,司气化之功;长强有益肾束肛之效;故《千金方》治“脱肛历年不愈”,“灸横骨百壮”,“灸龟尾百壮”。龟尾即长强穴。对二穴施以按摩术,名“《千金》脱肛方”,以其益肾建中,束肠固脱之功,可治“脱肛历年不愈”之候。 若加摩百会,大肠俞,气海,膻中,则益气举陷,束肠固脱之功倍增。

  • 小儿脱肛推拿 实热脱肛推拿方

    组成:清脾经,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按揉膊阳池,揉天枢,揉龟尾。 功效:清热润燥通便。 推拿方解:清大肠,揉天枢,退六腑,以清肠腑积热;清脾经,清小肠,以清利湿热;按揉膊阳池,以清肠热;揉龟尾,以理肠提肛。

  • 怎么避免小儿脱肛

    1、要使小儿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切忌坐便盆时间过长。 2、有便秘小儿,平时应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3、有咳嗽及反复腹泻的病儿,积极治疗原发病为主,以预防脱肛的发生。 对经常脱肛不能自行回复的,必须去医院进行治疗。如果一般的保守治疗仍然没有效果,那就必须进行手术。

  • 小儿脱肛偏方大全 蝉蜕外敷

    用蝉蜕9克,将蝉蜕研磨成细末,用适量香油调和成糊状。待儿童脱肛时,将其涂抹于拖出物上,片刻可自然回缩。此法可用于来治疗小儿脱肛,日久不收者。

  • 小儿脱肛偏方 五倍子熏患处

    取适量五倍子研磨成细末,铺在纸上卷成筒状,放在便盆内点燃,让宝宝坐在上面使气熏如肛门,肛门可自行收回。

  • 小儿脱肛怎么治疗合适

    (1)保守疗法 如果脱肛继发于便秘、腹泻等疾病,就要积极治疗这些原发病,原发病治好了,脱肛多能痊愈。治疗期间不能蹲位排便,要立位、侧卧位或仰卧位排便,小婴儿可直着腿把屎把尿,大孩子可坐高盆排便,就是把便盆放在高椅子上拉屎。如能坚持1~2个月,多数脱肛可以痊愈。如改变排便方法后脱肛未愈则可行手法复位,用纱布折成厚垫,压住肛门,用粘膏将两臀拉紧粘牢,令小儿卧床1 ~2周,坚持卧位排便,多可痊愈。 (2)中医治疗 此病多为气虚下陷,长时间腹泻不愈、久病卧床伤气、大便干结,均可以出现脱肛。治以补益中气,升提下陷。

  • 小儿脱肛推拿 益气举陷脱肛方

    组成: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长强(尾骨尖下0.5寸,约当尾骨尖与肛门的中点),神阙(脐中间),气海(脐下1.5寸),三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功效:益气举陷,束肠固脱。 推拿主治:肾气失纳,中气下陷之脱肛。 推拿方解:督脉经之百会,具升阳举陷之功;长强为督脉别走任脉,肾脉及足太阳脉之穴,具荣督任,益肾与膀胱之功,而有束肛固肠之效;加摩神阙,气海,三阴交,则益气举陷之功倍增。

  • 小儿脱肛偏方 棉花根升麻汤

    用棉花根30-60克,升麻9克,防风1.5-3克,白术9克。用水煎煮分早晚两次温服。本方具有益气健脾、燥湿、升阳举陷的功效,治疗小儿脱肛效果明显。

  • 小儿脱肛怎么办 帮助复位

    首先,当宝宝出现脱肛后,家长可用手按揉帮助复位,遇到有肛门周围肿痛时,可用热水坐浴,加速局部血液循环,促使脱肛复原。

  • 小儿脱肛是怎么引起的 排便姿势不正确

    长期坐便盆姿势不良也是引起直肠脱垂的因素,由于宝宝坐便时,会阴底部所受到的腹压增大,如果坐便时间过长或者大便稍硬需要使劲屏气等情况下,也极易引起小儿脱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