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

中医按摩

  • 夏日食欲不振的中医按摩方法

    1、一手掌心与另一手手背重叠,将掌心紧贴上腹部,适当用力做顺时针方向的环形摩动半分钟到1分钟,以上腹部有温热感为佳。 2、将左手拇指沿着右手拇指外侧边缘,向指根方向直推100次(方向一定不能错)。 3、将一手的拇指指尖,按于另一手的合谷穴(位于手虎口间,略偏食指的凹陷处)上,由轻渐重地掐压半分钟到1分钟,两手交替进行。 4、右手半握拳,拇指微伸直,将拇指指腹放在中脘穴(肚脐正中往上大约四横指处)上,适当用力揉压半分钟到1分钟。 5、边按边揉足三里穴(膝盖外侧下方)、脾俞穴(第十一胸椎棘突旁开约一指)、胃俞

  • 夏季肾虚男人养肾试试中医按摩方法吧

    双手搓腰温肾阳 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的作用。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按摩小腹健膀胱 很多人以为膀胱和肾没有多大关系,而实际上,中医认为两者关系很密切。因为肾与膀胱的经脉互为络属,相为表里。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有助于膀胱气化津液。因此,对膀胱的保健也对肾脏起到了

  • 中医按摩特效穴位有用吗

    特效哮喘王治疗哮喘的偏方,效果会因人而异,最好根据医生指导用药治疗哮喘。中医对治疗哮喘的特效穴位,如定喘、膻中和天突进行适度按摩,也有缓解哮喘症状作用。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特效哮喘灵秘方使用海螵蛸(新瓦焙干为末),红糖等份;使用方法:大人每次15克,小儿每次6克,以红糖拌匀,沸水冲调后服。特效哮喘膏方使用白芥子96,白芷96,轻粉1.5,为末,用炼蜂蜜60拌匀,分作10个,用油纸摊成膏药;使用方法:将膏药贴在第3第4胸椎中间。贴药后哮喘症状会缓解。

  • 慢性肠炎中医按摩 慢性肠炎手足耳按摩

    1.每天用拇指指腹按揉手心的肠胃反射区,力度略重,每次持续5分钟,每日3次。 2.找准脚心的胃,十二指肠等反射区,以拇指指腹分别按揉1分钟,按摩时力度尽量加重,以能感觉到按摩部位有酸胀感为宜。 3.找准脚心的胆囊,肾,胰,输尿管,膀胱反射区,同样以拇指指腹按揉3-4分钟,力度适中。

  • 中医按摩帮你解决脱发

    解析男性脱发的根源 1、脂溢性脱发:又称男性型秃发,具有明显的脱发特征,即先从两侧太阳穴和头顶开始掉发。这一问题在美国困扰着3500万的男士。这种脱发通常具有遗传性,在家族中普遍发生的几率大,治疗时需要到正规医院采取药物或头发移植等专业性治疗手段。 2、头发洗太勤:凡事过犹不及,洗头也一样。头皮上的天然油脂会帮助头发保持健康稳固。如果洗头不当,经常使用劣质的、刺激性强的洗发水、或者用量过多,都会导致头发干枯、脆弱和容易掉落。 3、过度美发:时髦的打扮虽然亮眼,却也会留下隐患,发胶牢牢固定的直立发丝,无不紧

  • 中医按摩排毒减肥

    1、捏揉手指疏通经络 没事的时候可以经常捏揉手指头,因为在手指头的两侧,分布着人体经络的井穴,井穴一般是经络的端点。 捏揉手指头能够疏通经络、调节阴阳。 2、小腹排毒三妙招 小腹是人体的中心,所以对平衡气血起着关键的作用。 每周一次拍腹排毒在肚脐两边脂肪最丰厚,或摁上去有脂肪结块的地方,用双手手掌连续拍打10分钟,稍用力,以拍出红、紫、青、黑等不同颜色的淤斑为度,这是内在寒湿火毒淤滞的表现。拍完以后马上喝一杯温水,加速排毒。每周拍打一次,连续拍打几次后,会发现淤斑逐渐减少,到最后基本上淤斑不会再出,这样便

  • 中医按摩娇嫩婴儿鼻炎

    专家指出,婴幼儿容易感冒或发生鼻炎的原因,和他们的生理解剖特点有很大关系。那么中医怎么治疗婴幼儿鼻炎呢? 什么是婴幼儿鼻炎 小儿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组织的炎症,从发病的急缓及病程的长短来说,可分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另外,还有一种十分常见的与外界环境有关的鼻炎为过敏性鼻炎。小儿急性鼻炎和感冒的症状非常相似,孩子出现鼻塞、咽痛、头痛、打喷嚏等症状时家长往往会认为孩子是感冒了,殊不知是鼻炎在作怪。儿童时期机体各器官的形态发育和生理功能的不完善,造成儿童抵抗力和对外界适应力较差,因此儿童更容易发鼻炎。 中医

  • 快速丰胸的中医按摩手法

    乳腺旋转推摩法 以乳头为中心点,双手做顺时针旋转推摩49次,逆时针方向49次;再由胸正中线起。双手由内向外反方向旋转推摩49次,反之由外向内推摩49次,以乳房微微发热为止。切忌使用蛮力,否则容易伤及乳腺组织。 乳房旋转揉摩法 将双手掌心的劳宫穴对准两乳头,双手牢牢吸定皮肤,皮肤不动,力在肉中行。进行乳腺的捻、搓、揉为一体的放松按摩。首先做顺时针旋转揉摩49次,逆时针方向49次;然后,双手有内向外反方向旋转揉摩49次,反之由外向内揉摩49次,疏通经络,使乳腺中结聚的痰瘀肿块打散消除。 梳乳法 双手如梳子分开

  • 让你更长寿的29种中医按摩

    13、抓肩肌 以右手拇指、食指、中指配合捏起左肩肌,左手则捏起右肩肌,交叉进行,各10次,有松肩去疲劳作用。 14、点膻中 以拇指肚稍用力压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即膻中穴),约30秘后突然放开,如此重复5次。有豁胸、顺气、镇痛、止喘作用。 15、苏华盖 端坐,心神宁静,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重复10次。有吐故纳新,健肺顺气,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 16、豁胸廊 两手微张五指,分别放于胸前两旁的胸壁上,手指端沿肋间隙从内向外滑动,重复10~15次。有开胸顺气、止痕止喘作用。 17、舒大肠 一手叉腰,另一手五指

  • 中医按摩的适应症

    适应症:扭伤,关节脱位,腰肌劳损,肌肉萎缩、偏头痛,前头后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股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背神经痛,四肢关节痛(包括肩、肘、腕、膝、踝、指(趾)关节疼痛)。颜面神经麻痹,颜面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因风湿而引起的,如肩、背、腰、膝等部的肌肉疼痛。以及急性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关节滑囊肿痛和关节强直等症。 其他如神经性呕吐,消化不良症,习惯性便秘,胃下垂,慢性胃炎,失眠,遗精,以及妇女痛经与神经官能症等,都可考虑使用或配合使用按摩手法。

  • 中医按摩养生的方法有哪些

    1、十指梳搔头皮法 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之海,乃诸阳经气的汇聚处。每日早晚以十指向后梳搔前额发际至枕后发际各60次。本法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治脑血管病变等。 2、搓掌揉脸法 人们到了老年经脉气血不足,面色少华。每天早晚双手搓掌至发热,揉面部各60次,激发面部气血,使面部充盈红润,面肌富有弹性,有防老祛皱、精神焕发之功能。 3、搓揉耳廓法 “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耳为六条阳经经脉所聚。每日早晚搓揉耳廓各60次,使耳部发热有烧灼感为宜。本法有防治耳聋、耳鸣和耳源性疾病等功能(有耳病、化脓性中耳炎者禁用)

  • 小儿湿疹中医按摩 内有湿热致小儿湿疹推拿法

    如果孩子是内有湿热导致的湿疹,家长可以选择清补脾经,清肺经,清天河水,清大肠,揉足三里,揉丰隆各2分钟,捏脊4遍。 推拿方解:清补脾经,揉足三里,揉丰隆,捏脊能健脾,帮助除湿,清肺经,清天河水可以清热祛风。

  • 让你更长寿的几种中医按摩

    1、浴头 两手掌心按住前额,稍用力擦到下额部,再翻向头后两耳上,轻轻擦过头顶,还复到前额,这算1次。 共擦10次,接着用指肚均匀轻揉整个头部的发根十次。能调和百脉,使气血不衰,面色红润,减少皱纹。 2、扣攒竹 用拇指弯屈的突出部左右交替叩击双侧攒竹穴(位于眉头陷中),每穴15~20次,用力以微感不适为度。有消除额痛、眼胀、恢复视力疲劳等作用。 3、旋眼睛 端坐,两眼向左旋转5次,然后向前注视片刻,再向右旋转5次,前视片刻。对保护视力极有好处。 4、点睛明 以两食指分别点按双侧睛明穴(眼内角内上方0.1寸)

  • 中医按摩止汗 足三里

    足三里是身体一定十分重要的穴位。细心的你肯定发现了中医在治疗很多病症的时候都会出现足三里的身影。在防止身体过度出汗的时候,足三里主要担当的是针对常年身体虚弱、出汗过度的患者。足三里位于膝盖外侧膝眼下大概4横指的位置,找到足三里之后,着力按揉足三里即可。 过度出汗对身体是有害而无利的,防止身体过度出汗除了可以药物治疗外,还可以坚持按揉这三个穴位来巩固治疗。

  • 中医按摩帮你甩掉哮喘

    按揉丰隆 此穴在小腿前外侧,外膝眼(膝盖外下方凹陷处)与外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按摩此穴能和胃气、化痰湿、清神志,治疗咳嗽、眩晕、腹痛、下肢痛、咽喉肿痛等症。 点按少商 此穴在拇指末节桡侧(即手背朝上远离食指的一侧),距指甲根角0.1寸处(约0.1cm)。用拇指指腹先后点按两侧少商穴各1~2分钟。按摩此穴能通经气、苏厥逆、清肺逆、利咽喉,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呼吸衰竭、卒中昏迷等症。 按揉鱼际 此穴在第1掌骨中点之桡侧,赤白肉际处(即手背与手掌皮肤相交接处)。用拇指指腹先后按揉两侧鱼际穴各1~2分钟。按摩

  • 中医按摩脚底的五个好处

    第一:促进体内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是否正常和体内的体内有着重要的关系,而按摩脚底能够很好的改善体内的血液循环状况,提高脚部的体温,最终达到促进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正常的作用。 实验证明,一个健康的正常人在进行脚底按摩半个小时之后,全身的血液流量最多可以增加十倍以上,由此可见按摩脚底的好处了。 第二:促进体内新陈代谢 上面我们说到,按摩脚底能够有效的调养体内的气血循环。我们都知道,气血循环增加之后,体内将能够分泌出更多的各种各样的激素,例如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能够很好的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最终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抵抗

  • 中医按摩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好处

    推拿治疗手法: 按、揉、捻、摇、擦等。 部位: 上肢以双侧手指、掌指、腕关节为重点,下肢以双侧足趾、踝关节为重点。 操作要求: 上肢部:①患者仰卧势:两手臂自然伸直置于身体两旁。医者可先在右侧用接法掌背面向上沿腕背、前臂至肘关节。往返3-5遍,然后患者翻掌再以揉法施治,并配合肋、腕、掌指关节的被动运动;②接上势,在肘、腕部以按揉法1-2分钟并配合肘关节的伸屈和腕关节的摇动。然后以捻法,捻每一手指关节与掌指关节并配合小关节的摇动,最后再摇肩关节,搓上肢3-5次。左右相同。 下肢部: ①患者俯卧势:医者先用揉

  • 肚子痛中医按摩有妙招

    1、按摩前的准备 平卧床上,双目微闭,呼吸调匀,右手掌重叠于左手背上,将左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静卧1~3分钟。 2、按摩脐周围 右手掌心叠放在左手背上,将左手掌心放在肚脐下,适当用力作顺时针绕脐团摩腹部0.5~1分钟。以腹部发热为佳。 功效:温经散寒,调理气血。 3、按摩下腹部 右手掌心叠放在左手手背上,将左手掌心轻轻放在下腹部,适当用力作顺时针、逆时针环形摩动0.5~1分钟,以皮肤发热为佳。 功效:益气壮阳,交通心肾。

  • 宝宝感冒常识中医按摩治疗

    认准这三穴位 中医专家介绍,人体的穴位是神经末梢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因此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治疗疾病的效果。对于用药极为敏感的儿童,特别是两岁以下的宝宝来说,按摩三个穴位可以缓解感冒症状。这三个穴位分别是:天突穴、膻中穴和肺俞穴。 天突穴在胸骨上窝中央,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等症状;膻中穴在体前正中线,两乳头中间,按摩这个穴位可以缓解胸闷、咳喘、吐逆等症状;肺俞穴则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按摩这个部位可以治疗呼吸道疾病。 具体的按摩手法如下:由

  • 更年期潮热出汗中医按摩可缓解

    潮热出汗是女性进入更年期后最早的症状,也是更年期综合征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时时感到胸部颈项向面部扩散的阵阵热浪 ,并往往伴有出汗,出汗后热由皮肤蒸发而散出后,又有畏寒感,有时单有热感而无潮红及出汗,因此称为潮热。 潮红的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个体差别很大,有些人偶然发作,时间短促,有些人则每天数次,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不等,严重者可频繁发作,甚至数分钟一次,每天发作30-50多次,持续时间可达10-15分钟,发作多在下午,黄昏或夜间,往往在活动后,进食后或穿衣盖被过多等热量增加的情况下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