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消肿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消肿

地耳草具有活血消肿的功效,用治跌仆损伤,除煎汤内服外,还可用鲜草适量或配骨碎补、乳香、没药等煎服,可同时用鲜品捣烂外敷。《福建民间草药》:"活血,破瘀,消肿,解毒。"

地桃花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消肿

地桃花还有活血消肿的功效,可用于月经不调、跌打肿痛等症,治跌打,可用地桃花根煲酒饮。还有止血作用,可用鲜草捣汁外敷止外伤出血。

跌打损伤用什么中药最好

化瘀酒

主要药物:当归,柴胡,川芎各65克,黄芩,五灵脂,桃仁,赤芍药,苏木,续断,骨碎补,马钱子各30克,红花,三棱各20克,乳香15克。白酒5000毫升。

炮制方法:将马钱子炮去毛,骨碎补炒,炮去毛,与其余各药共压碎,用纱布袋盛贮,和白酒同放入干净瓷坛内,密封浸泡30天,压榨去渣,过滤即可使用。

用法用量:外用涂于患处。也可口服,每日2次,每次服20-40毫升。

功效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

适应病症:适宜于跌打损伤引起的瘀血,肿痛不消,经络不舒,皮肉青紫等症。

红灵酒

主要药物:当归,肉桂各60克,红花,川椒,干姜各30克,细辛,樟脑各15克。95%的酒精500毫升。

炮制方法:将以上诸药放入酒瓶内,用酒精浸泡,密封泡7天后即可使用。

用法用量:外用,每日2次,每次用棉花蘸取药酒揉擦患处10分钟。

功效作用:温经散寒,活血通脉。

适应病症:适宜于跌打肿痛,冻疮及脱疽等。

舒活酒

主要药物:血竭,三七,麝香,樟脑,冰片,薄荷,红花,白酒或酒精适量。

炮制方法:将上药各适量共溶于酒精或白酒即成。

用法用量:1.组织损伤严重,有内出血者,可用药棉浸透酒液敷患部,加压包扎;2.陈旧性损伤,用酒液外擦并予以按摩,每天1-2次,每次5-10分钟。

功效作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

适应病症:适用于各种新旧闭合性跌打损伤。


龙葵果泡酒有什么作用 活血消肿

龙葵果本身就是一种能活血消肿的中药材,而白酒也能促进血液循环,并能起到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人们用龙葵果泡酒以后服用能让它活血消肿的功效更加出色,在生活中用它泡出的药酒可以用于人力跌打损伤和关节肿痛以及身体红肿疼痛等多种常见病的治疗,治疗效果特别好。

紫草膏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消肿

紫草膏中其主要的成分是紫草,而紫草能够活血消肿,对于水火烫伤用紫草膏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丙肝患者的四种有效食疗法

1、柳枝茶

【食材】一寸左右的带叶嫩柳枝2两。

【做法】嫩柳枝放入锅中,加水20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次当茶服,每日1剂。

2、地耳粥

【食材】地耳草30克(鲜品60-90克),大米50克。

【做法】取地耳草洗净,用水800毫升,煎取500毫升,去地耳草,将大米淘净,加入地耳草汁中,用慢火熬至粥成,放温,1日分次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除邪,又能健脾和胃补虚,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有黄疸或无黄疸)患者。

3、黑豆炖猪肉

【食材】黑豆150克,瘦猪肉250克。

【做法】黑豆、猪肉洗净,将猪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与黑豆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去浮沫,后改用文火煨炖,待肉熟豆烂后,加入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作用,尤其适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食用。

4、泥鳅豆腐羹

【食材】活泥鳅5条,豆腐1块。

【做法】泥鳅剖腹去肠洗净,切段;豆腐切成小块备用。于炒锅中加入少量的油,至油烧至八成熟时,放入泥鳅爆炒后加入适量水煮沸,再加入豆腐,开锅后煮2分钟,加入盐、味精调味,并加适量的芡粉勾芡即成。

【功效】祛湿和中,清热散血,对肝炎病人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

丙肝的食疗

虎杖甘草粥

【组成】虎杖20克,甘草10克,大米10克。

【制作用法】先将虎杖、甘草洗净,浸入600毫升水中约1小时后,入砂锅中放火上煎取水500毫升,去虎杖、甘草,加入淘洗干净的米,用慢火炖成粥,放冷食用。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补益脾胃的作用,适用于病毒性肝炎急性期伴有黄疸者。黑豆炖猪肉【组成】黑豆150克,瘦猪肉250克。

【制作用法】黑豆、猪肉洗净,将猪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与黑豆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去浮沫,后改用文火煨炖,待肉熟豆烂后,加入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作用,尤其适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食用。

地耳粥

【组成】地耳草30克(鲜品60~90克),大米50克。

【制作用法】取地耳草洗净,用水800毫升,煎取500毫升,去地耳草,将大米淘净,加入地耳草汁中,用慢火熬至粥成,放温,1日分次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除邪,又能健脾和胃补虚,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有黄疸或无黄疸)患者。

柳枝茶

【组成】一寸左右的带叶嫩柳枝2两。

【制作用法】嫩柳枝放入锅中,加水20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次当茶服,每日1剂。

【功效】柳枝、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早期病毒性肝炎患者饮用效果更好。

泥鳅豆腐羹

【组成】活泥鳅5条,豆腐1块。

【制作用法】泥鳅剖腹去肠洗净,切段;豆腐切成小块备用。于炒锅中加入少量的油,至油烧至八成熟时,放入泥鳅爆炒后加入适量水煮沸,再加入豆腐,开锅后煮2分钟,加入盐、味精调味,并加适量的芡粉勾芡即成。

【功效】祛湿和中,清热散血,对肝炎病人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

跌打损伤外用药酒配方 红花药酒

主要药物:红花,赤芍药,白芷,栀子,乳香,没药各15克,桃仁5克,大黄30克,黄酒或白酒适量。

炮制方法:将上药共研成极细末。用黄酒或白酒适量调成糊状。

用法用量:外敷患处,干后取下再加酒调敷,连续敷用4-5次。

功效作用:活血化瘀,调气止痛,消肿。

适应病症:适用于急性扭伤之疼痛,肿胀等。

丙肝食疗偏方

【食材】地耳草30克(鲜品60-90克),大米50克。

【做法】取地耳草洗净,用水800毫升,煎取500毫升,去地耳草,将大米淘净,加入地耳草汁中,用慢火熬至粥成,放温,1日分次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除邪,又能健脾和胃补虚,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有黄疸或无黄疸)患者。

黑豆炖猪肉

【食材】黑豆150克,瘦猪肉250克。

【做法】黑豆、猪肉洗净,将猪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与黑豆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去浮沫,后改用文火煨炖,待肉熟豆烂后,加入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作用,尤其适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食用。

柳枝茶

食材】一寸左右的带叶嫩柳枝2两。

【做法】嫩柳枝放入锅中,加水20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次当茶服,每日1剂。

【功效】柳枝、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早期病毒性肝炎患者饮用效果更好。

泥鳅豆腐羹

【食材】活泥鳅5条,豆腐1块。

【做法】泥鳅剖腹去肠洗净,切段;豆腐切成小块备用。于炒锅中加入少量的油,至油烧至八成熟时,放入泥鳅爆炒后加入适量水煮沸,再加入豆腐,开锅后煮2分钟,加入盐、味精调味,并加适量的芡粉勾芡即成。

【功效】祛湿和中,清热散血,对肝炎病人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

龙葵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消肿

在我国民间很多偏方都用以龙葵来活血消肿化瘀,配以山豆根等效果更加,对跌打损伤引起的淤血,水肿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有一定利尿作用。

肝硬化吃什么

大蒜150克,西瓜1个。将西瓜洗净,挖一个三角形洞,放入去皮大蒜,再把挖下的瓜皮盖好,盛于盘中,隔水蒸熟,趁热饮汁。每日3次。有利水消肿和解毒的功效。适用于肝硬变腹水、急慢性肾炎水肿。

鲜地耳草200克(或干品100克),鸡蛋2个。将地耳草、鸡蛋同煮。蛋熟后去壳复煮片刻即可饮汤食蛋。每日1次,连服5~10日。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消肿、补阴护肝的功效。适用于早期肝硬变、急慢性肝炎等症。

鲤鱼1条,赤小豆120克,陈皮6克,同煲烂。吃鱼喝汤,每日2次。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功效。适用于肝硬变腹水和黄疸型肝炎。

地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地耳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用于恶疮、肿毒、毒蛇咬伤等症。治疗疮疖肿毒或毒蛇咬伤,可用鲜草煎服,另用鲜草适量,洗净,捣烂外敷。《南宁市药物志》:"清内热,治眼疾。"《生草药性备要》:"治酒病,消肿胀,敷大恶疮,理疳疮肿。"

病毒性肝炎的食疗

虎杖甘草粥

【组成】虎杖20克,甘草10克,大米10克。

【制作用法】先将虎杖、甘草洗净,浸入600毫升水中约1小时后,入砂锅中放火上煎取水500毫升,去虎杖、甘草,加入淘洗干净的米,用慢火炖成粥,放冷食用。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补益脾胃的作用,适用于病毒性肝炎急性期伴有黄疸者。

黑豆炖猪肉

【组成】黑豆150克,瘦猪肉250克。

【制作用法】黑豆、猪肉洗净,将猪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块,与黑豆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先用大火煮沸,去浮沫,后改用文火煨炖,待肉熟豆烂后,加入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肉。 【功效】具有滋阴润燥作用,尤其适用于慢性肝炎恢复期食用。

地耳粥

【组成】地耳草30克(鲜品60~90克),大米50克。

【制作用法】取地耳草洗净,用水800毫升,煎取500毫升,去地耳草,将大米淘净,加入地耳草汁中,用慢火熬至粥成,放温,1日分次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除邪,又能健脾和胃补虚,适用于急慢性肝炎(有黄疸或无黄疸)患者。

柳枝茶

【组成】一寸左右的带叶嫩柳枝2两。

【制作用法】嫩柳枝放入锅中,加水2000毫升,煎至200毫升,分次当茶服,每日1剂。

【功效】柳枝、叶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早期病毒性肝炎患者饮用效果更好。

泥鳅豆腐羹

【组成】活泥鳅5条,豆腐1块。

【制作用法】泥鳅剖腹去肠洗净,切段;豆腐切成小块备用。于炒锅中加入少量的油,至油烧至八成熟时,放入泥鳅爆炒后加入适量水煮沸,再加入豆腐,开锅后煮2分钟,加入盐、味精调味,并加适量的芡粉勾芡即成。

【功效】祛湿和中,清热散血,对肝炎病人具有辅助治疗的作用。对促使黄疸消退及转氨酶下降,比较明显,尤以急性肝炎更为显著;

马齿苋瘦肉汤

【组成】瘦猪肉250克,马齿苋300克。

【制作用法】猪肉洗净,切成2~3厘米见方的小块;马齿苋除去根、泥沙,洗净。先将猪肉于汤锅内加冷水煮沸,去浮沫,放入洗净的马齿苋,武火煮沸后,转用文火煮至肉烂,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成。去马齿苋,吃肉喝汤。

【功效】猪肉滋肝补虚;马齿苋清热解毒。两味炖煮,扶正祛邪,用治肝炎病效果较好。

相关推荐

三七和丹参一起吃有什么功效

三七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适量食用可以帮助人体扩张心脑血管,溶解血管内的血栓,改善微循环,维持血管畅通;丹参粉也具有活血化瘀,通经的功效,常被用于治疗胸痹心痛等,一起吃可以帮助保护心脑血管,对于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三七粉和丹参粉都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帮助促进人体通畅血管、疏通经脉,对于因血瘀所致的月经量少,月经颜色紫暗,经血不下,痛经等症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三七粉可以止血、消肿、定痛;而丹参粉可以通经止痛,凉血消痈,两者一起服用,可以帮助散瘀血,消肿,缓解疼痛,对于跌打

骆驼肉有什么功效

骆驼肉味甘,性温,有补气血、壮筋骨、活血消肿、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疾病恢复期时身体虚弱的补益之用,以及多种药物中毒时的解毒之用。骆驼脂为双峰驼肉峰内的胶汁脂肪,具有润燥、祛风、活血消肿功效,对顽固性的风湿性疾病有益。

地锦草的功效作用 解毒消肿

地锦草苦泄辛散,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之功,故可用于痈疽恶疮、跌打伤痛、湿疹溃疡、烧烫伤及毒蛇咬伤诸证,临床多用鲜品捣烂外敷。

地丁的功效作用 消肿止痛

地丁对各种感染引起的肿疼,具有消炎去肿的作用。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

中医辨治活血化瘀小妙招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多种疾病的致病因素。因此,血瘀证是临床常见证候,许多疾病病程中都可出现血瘀证。久病多瘀,慢性病中更多见血瘀证。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很多,其共有症状主要常见局部刺痛,固定不移,癥积包块,瘀块瘀斑,舌质紫暗,以及各种检查出现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等。治疗血瘀证的药物也比较多,配伍应用也十分复杂,为提高临床疗效,试对血瘀证的用药规律进行简单介绍。 一、活血化瘀药的分类应用 治疗血瘀证主要使用活血化瘀药,根据活血化瘀药的功效和性质分类如下: 一是活血止痛药,如延胡索、乳香、没药、三七、丹参、川芎、赤芍

夏季最适合拔罐

拔罐疗法有气罐和火罐两种,目前比较流行拔火罐。拔罐疗法可以分筋散寒,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因此可以起到调整身体状态、解除疲劳、增强体质的功效。夏季留罐时间最好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夏日里感冒促发率高,拔罐疗法能对感冒初期和风寒以及湿气引起的风湿病起到很好的疗效作用。夏天拔火罐治疗一些冬季易发的疾病效果也比较好,这就是常说的冬病夏治,包括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反复感冒等。

地笋的功效作用 行水消肿

地笋能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的水分,促进血液和水分新陈代谢,有利尿、消水肿作用。含利尿成分,能消除体内水钠潴留,利尿消肿。可治疗全身水肿,小便不利等。

地耳草的营养价值 地耳草的营养成分

全草含摁贝素,紫金牛醌,三十烷醇及2,5-二羟基3-烷基苯醌类衍生物,还含有三叶豆甙,金丝桃甙,异鼠李素-3-半乳糖甙,芸香甙,槲皮素-3-鼠李糖基(1→2)半乳糖甙,异鼠李素-3-刺槐二糖甙,毛里求斯排草素及两种新黄酮醇甙。

骨头脱节要多久才好 骨头脱节怎么治疗

1、及时冷敷。在骨头脱节后,由于受伤的部位会立即出现血肿,因此建议及时使用冰敷,降低其血液循环,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 2、立即就医。在受伤后,建议立即前往医院进行复位治疗,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 3、服用活血消肿药物。在术后的康复阶段,可以适量服用一些活血消肿的药物,帮助骨头进行恢复。 4、适当进行锻炼。在骨头固定期间,可以适当进行关节周围的肌肉锻炼,从而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发生僵硬。

半月板损伤有偏方吗 寄奴泽兰汤

做法:将刘寄奴、土鳖虫、泽兰叶、鸡血藤、木瓜,红花,制乳香、制没药、透骨草、伸筋草放于水中煮,加水5000毫升,煎取2000-3000毫升。 用法:使用煮好的药水趁热熏蒸患处,待温后洗患处,每次30分钟,每天2次,7天为1疗程。 作用活血止血,消肿止痛,舒通筋脉,促进半月板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