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妊娠高血压的措施有什么
预防妊娠高血压的措施有什么
专家说,诱发孕妇妊娠高血压的因素很多,有家族遗传,也有的是因为孕妇本身有慢性肾病或糖尿病史,还有高龄怀孕等均会引发妊娠高血压。如果妊高症处理不当会影响到孕妇以及胎儿的安全,有些孕妇还被迫终止妊娠。
冬季是准妈妈妊娠高血压的高发季节,准妈妈们如何有效预防妊娠高血压?
医生建议准妈妈们要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妊娠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应每周观察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及头晕等自觉症状。
其次,加强孕期营养及休息。加强妊娠中、晚期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有一定作用。因为母体营养缺乏、低蛋白血症或严重贫血者,其妊高症发生率增高。
第三,要重视诱发因素,治疗原发病。仔细想一想家族史,孕妇的外祖母、母亲或婶妹间是否曾经患妊高症,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考虑遗传因素了。孕妇如果孕前患过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等均易发生妊高症。妊娠如果发生在寒冷的冬天,更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处理。
此外,医生还建议,已查出有妊高症的孕妇,在生完孩子后也要定期去医院心脏科和肾科随访,在医嘱下增减降压药,防止变成慢性的高血压。饮食方面,孕妇应注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和其他微量元素,适当减少脂肪和过多盐的摄入。
孕妇应重视的妊高症预防措施
在临床上很多孕妇在产检时被查出血压偏高现象后,由于自认为没什么症状,对身体健康无碍,而不重视对血压的控制,导致妊高症病情愈发严重。在合适的年龄怀孕,做好孕前咨询,合理控制体重,积极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都对妊高症的预防有益处。
对于妊娠高血压的预防,现在一般建议,在孕中晚期每周体重的增长幅度最好不超过0.5千克(kg)。如果怀孕前的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内,整个孕期,孕妇体重总增长最好在12.5~15千克(kg)左右。如果孕妇怀孕前的体重指数超标了,那么要听从保健医生的建议,孕期合理地管理体重。
其实对于妊娠高血压预防不仅是体现在控制体重上面,还有就是日常的饮食要注意合理搭配,切勿大补过度,还有就是在怀孕的时候经常性的进行血压的测量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家们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进行了预测性研究,他们给妊娠中期的妇女,即相当于孕16—24周的孕妇测血压,然后再计算其平均动脉压,计算方法是先用收缩期血压减去舒张期血压得出脉压,再用舒张期血压加上1/3的脉压,就等于妊娠中期的平均动脉压,如果妊娠中期平均动脉压大于90毫米汞柱,发生妊高征的机率明显增加,应采取下述预防措施。
(1)要坚持定期做产前检查;测身高、体重、血压、验血、尿常规。如发现易诱发因素应采取相应措施,定期随访。
(2)注意饮食、营养,应进三高一低饮食,即高蛋白、高钙、高钾及低钠饮食,有助于预防妊高征。因此,孕妇应多吃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少食过咸食物。
(3)怀孕晚期应采取左侧卧位休息,可改善肾脏及子宫胎盘的血流量。
(4)于妊娠中期测平均动脉压,如平均动脉压高于90毫米汞柱,可服用心痛定,预防妊高征。
六招防妊娠高血压
1、少吃增肥性食物
肥胖是导致妊娠高血压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怀孕期间一定要控制食物的摄入量,拒绝高热能食物。应以孕期正常体重增加为标准调整进食量。特别是孕前超重的孕妈咪,要尽量少吃或不吃糖果、点心、甜饮料、油炸食品及高脂食品。孕妈咪整个孕期以不超过12公斤为宜。
2、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量
怀孕妇女要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的摄入,食物的热能应控制在25%左右为宜。主要的饮食方案有少吃动物性脂肪,而以植物油代之,每天烹饪用油大约20克。这样,不仅能为胎宝贝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还可增加前列腺素合成,有助于消除多余脂肪。
3、增加蛋白质的摄入
有些蛋白质可以有效调节或降低血压,尤其是禽类或鱼类蛋白质,大豆中的蛋白质可以很好的保护心脑血管。因此,多吃鱼类、禽类和大豆类可改善孕期血压。但肾功能异常的孕妈咪必须控制蛋白质摄入量,避免增加肾脏负担。
4、保证钙的摄入量
孕期妇女要多吃含钙高的食物,牛奶和奶制品含丰富而易吸收的钙质,是补钙的最佳食物。另外,医学研究表明,增加钙的摄入量,可有效促进降血压。孕妇还要多吃大豆及大豆制品以及海产品等,大豆及豆制品既是优质蛋白,也是富含钙的食物,每天均应食用。
5、减少食盐的摄入量
摄入过多的食盐,可使体内钠离子的浓度升高,从而导致孕妇血压升高,所以一定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一般建议每天的摄盐量为5克作用。孕妇也不宜吃腌肉、腌菜、腌蛋、腌鱼、火腿、榨菜、酱菜等。但是,孕妈咪因为胃酸偏多,必要时可以适当摄入发面的食物、苏打饼干、烤膜、面包干等食物,以减少胃酸过多的不适。
6、搭配丰富的蔬菜和水果
准妈妈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可以补充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妊娠期高血压的防治。
妊娠合并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措施
妊娠高血压疾病(HDCP)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其中前三种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可伴全身多器官功能损害或功能衰竭;同时胎儿会因胎盘功能减退而出现发育迟缓,导致早产和未成熟儿,严重者胎死宫内。如何预防和早期诊断格外重要。
关注自身是否有HDCP的好发因素:初产妇尤其年龄超过35岁的初产妇、双胎妊娠、体态矮胖、营养不良、精神较易紧张、运动过度、工作强度大;有高血压家族史、母亲曾患妊娠高血压者;本人曾经怀孕时患过高血压;本次妊娠前患有慢性高血压、糖尿病、肾炎、自身免疫病、血液病、多囊卵巢综合征、打鼾或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者。本病的发生与气候变化密切,冬季及初冬寒冷季节和气压升高情况下易于发病。
为了预防或更好的治疗高血压疾病,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 怀孕期间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② 孕期要加强营养并适当休息:睡眠时取左侧卧位,至少保证每天睡眠8-10小时;孕期增加营养尤其是高蛋白质、维生素、叶酸、钙、铁及其他微量元素的摄入,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限制甜食的摄入,水果的摄入不宜过多(每天2-3两的苹果或其它相当量的水果)。自妊娠20周开始每天补充钙剂2g可降低妊高征的发生;每天补充维生素E 100-200mg也有利于减少HDCP的发生。
③ 最重要的是在孕期进行正规的产前检查:有条件者最好在怀孕前监测血压了解血压的基础水平,有体重超重(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18-24kg/m2视为标准体重)者最好在妊娠前先减肥。正常情况下,在妊娠的早期、中期可1月产检1次;进入28周后每2周产检1次;36周后每周产检1次;超过预产期者每2-3天产检1次。如果有高危因素者或者已经诊断HDCP者应该遵医师嘱托增加产检次数。
④ 关注妊娠期体重的增加,每次产检时测体重,有条件者或者已经诊断HDCP者,可自行在家监测晨起空腹排空膀胱后的体重并记录下来,就诊时将数据带来;最好每周测1次,如果诊断了高血压者,可3天测1次,一般每周体重增加不超过0.5kg,若超过0.5kg则有存在水肿的可能性。在妊娠晚期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休息及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可减少水肿的发生。如果体重增加过快,或有头晕、头疼、视物模糊、胸闷、憋气、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下腹疼痛、阴道出血或流液、尿量减少或尿色呈咖啡色或酱油样尿,或者已有血压升高应及时就医。
⑤ 每次产检测血压时应在到达后休息10-15分钟平静后再测血压:一旦在产检时发现血压超过140/90mmHg,就考虑有高血压存在的可能性;或者血压超过130/80mmHg,视为临界高血压,则需要在家自行监测血压(最好使用台式水银柱血压计,电子血压计测量数值一般偏低),有条件的话最好测量晨起、 2pm及8pm的血压并记录在册。如果有头晕、眼花见第④条所述的症状,不管血压水平均应马上就诊。如果无上述症状,但自测血压超过 150/100mmHg,也应该及时就医,必要时加服或者调整降压药。
⑥ 关注胎儿在宫内的安危,这是准妈妈的一项任务。首先会数胎动,一般妊娠16-20周可觉察到胎动,最初胎动每小时约3-5次,随着妊娠进展,胎动次数逐渐增加,在怀孕28-32周时达到高峰;至怀孕38周后又逐渐减少。胎动也有昼夜变化规律,通常上午8-12时胎动均匀,以后逐渐减少;下午2-3时,胎动最少;至晚上8-11时胎动频繁。每位孕妇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然而然会摸出一个常数,以此为标准来自行监测胎儿在宫内的安危。具体方法:在每天早、中、晚固定一个最方便的时间,数3次胎动,每次1小时,将3次胎动数相加,乘以4即得12小时的胎动数,一般胎动>30次/12h。一旦发现胎动减少,应立即就诊。
⑦ 同时警惕高血压并发症之一胎盘早剥的发生,指胎儿娩出前胎盘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剥离,由于此时胎儿的血液循环部分或全部中断,因而会造成胎儿宫内窘迫甚至死亡,若不及时就诊,孕妇会出现大出血、休克、血不凝等并发症,危及准妈妈生命。因此妊娠晚期睡眠时应左侧卧位,避免腹部被撞击或外伤,避免腹部被顶压(如以往使用搓衣板洗衣房等活动),一旦出现腹部疼痛或伴阴道出血或胎动异常,务必马上就诊。
希望准妈妈们定期产检,加强自我监护,积极配合医师的指导,顺利平安的度过怀孕分娩过程,成功生育健康可爱的宝宝。
妊娠高血压怎么办
一般来说,孕妇会经由产检得知罹患妊娠高血压与否。若被确诊,医师会视孕妇状况,评价是否需给予降高血压药物治疗。同时,也会密切监测肝功能、肾功能等状况,观察孕妇外观的浮肿程度、是否有痉挛迹象等,以避免引发后续更严重的症状,如子痫前症。
针对前一胎曾罹患妊娠高血压的孕妇(好发族群),医师有时候会开立微量的阿斯匹灵,让孕妇每天服用(甚至服用到生产前),以预防妊娠高血压的发生。
孕妇少量吃香菜有什么好处
妊娠高血压是孕期很常见的疾病,而适量吃点香菜则能很好的预防妊娠高血压哦!可以用香菜加点葛根,用水煎服,早晚各1次,每次50毫升,对治疗高血压有辅助疗效。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必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服用的,应遵医嘱,切勿乱服。
如何预防妊娠高血压
规律进行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妊娠早期应测量1次血压,作为孕期的基础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应每周观察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头晕等自觉症状。
注意休息和营养。休息和营养对于任何孕妇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而对于妊娠高血压的孕妇来说尤其如此。孕妇日常饮食要科学、营养,孕期要保持对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同时要注意饮食不要过咸,尽量避免食用腌制食品或者其它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以保证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注意既往史。如果孕妇有肾炎史、高血压史,或者是此前怀孕时出现过妊娠高血压的话,应及时将详细情况告知医生,以接受专业的指导。同时了解孕妇的外祖母、母亲或婶妹间是否曾经患妊高症。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考虑遗传因素了。对于这种高危人群,就更应该增强对孕妇高血压的监护。
妊高症可突然降临的做法
妊娠高血压(简称妊高征),是妊娠期妇女所特有而又常见的疾病,以高血压、水肿、蛋白尿、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子死亡为临床特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按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又称先兆子痫和子痫,子痫即在高血压基础上有抽搐。
谨防妊娠期高血压突然来袭的做法:
一、加强产前检查
按规律,产前检查一般从怀孕后3个月开始进行,在怀孕7个月以前,每月检查一次,怀孕8~9个月期间,每两周检查一次,在怀孕最后一个月时,每周都得检查一次。有高血压的孕妇,应该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最好在怀孕7个月以前至少每月检查一次,怀孕七个月以后,每周检查一次,接近预产期时,还得提早住院。
二、积极降压治疗
孕妇治疗高血压不能单凭降压药物,因为过多地服用降压力量较强的降压药物,对孕妇或胎儿的健康不利,也不宜过多应用镇静药。一般比较安全的药物是利血平、降压灵或复方降压片等,也可用中药野菊花、罗布麻等。同时孕妇应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精神刺激与情绪激动;保证充分睡眠和注意休息;饮食不宜太咸,每天食盐量不得多于半小匙,防止水肿,一旦发生水肿,应用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物。
三、要积极治疗引发的疾病
引起孕妇高血压的各种疾病,例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现代医学认为,孕妇在怀孕开始不久就出现严重而又顽固的高血压经治疗不能解决问题时,那么就应该采取人工流产等方式终止妊娠。同样道理,如果有高血压的妇女,在高血压没有控制以前,也不适合怀孕。如果孕妇到妊娠中期或后期因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造成严重高血压者,有时也需要中止妊娠或采取手术等方式提早分娩,以免发生危险。
预防妊娠高血压的措施:
一、重视诱发因素并治疗原发病
仔细想一想家族史,孕妇的外祖母、母亲或婶妹间是否曾经患妊高征,如果有这种情况,就要考虑遗传因素了。孕妇如果孕前患过原发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及糖尿病等均易发生妊高症。妊娠如果发生在寒冷的冬天,更应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处理。
二、加强孕期营养及休息
加强妊娠中、晚期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叶酸、铁剂的补充,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有一定作用。因为母体营养缺乏、低蛋白血症或严重贫血者,其妊高征发生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