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斩鸡怎么做又鲜又嫩
白斩鸡怎么做又鲜又嫩
1.准备好活鸡,宰杀煺毛,取出其中的内脏,洗净之后备用。
2.在锅中加入足够多的清水,葱段以及姜片,用大火烧开,把洗净的鸡放入其中,再次烧开就可以转成小火,加料酒,撇去上面的浮末,等上13-15分钟之后,可以用筷子戳一下鸡肉,等到没有血水的时候关火,迅速的捞起鸡,浸入到冷开水中,之后让鸡在冷开水中自然的冷却好。
3.等到鸡完全冷却之后,把鸡捞出,控去其中的汤汁,在鸡身上涂上芝麻油,改刀斩件装入盆中,放上香菜,吃的时候蘸调料就可以了。
吃鸡肉会得禽流感吗
吃鸡肉会得禽流感吗
深圳2015年12月29号报告的一例H5N6流感病例患者,因抢救无效,已于12月30号下午死亡。据疾控专家介绍,经基因测序分析,目前深圳活禽市场外环境存在H5N6流感病毒。
似乎每年都会有“禽流感”疫情袭来,因为害怕感染禽流感,有些人都不敢吃鸡肉了。那么吃鸡肉会得禽流感吗?
专家表示,只要注意科学卫生的处理,在禽流感时期仍可放心吃鸡。人们完全没有必要对鸡肉产生恐慌,彻底煮熟的禽肉、蛋类可以放心食用,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因食用禽肉或鸡蛋感染禽流感病毒的案例。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就可以把它“杀死”。并且病毒在屠宰后的禽类体内存活时间很短,所以食用屠宰好的鸡肉、冷冻鸡肉只要高温加热,是不会染上病毒的。吃鸡注意事项,一起来看看。
吃鸡注意事项
1、挑选活鸡时莫吹鸡屁股
病毒通常会积聚在粪便中,而鸡尾部的羽毛又最容易粘上鸡的粪便,经人一吹,粪便中的病毒就很容易进入人体呼吸道。不仅如此,市民在选购活鸡的时候,可以戴上口罩,最好不要太靠近鸡笼,也尽量不要和鸡做太亲密的接触,如果双手碰过鸡,回家后应立即洗手。
2、买鸡一定要挑选健康的鸡
所谓健康的鸡,从外观来看,精神活泼,羽毛紧密而油润;眼睛有神、灵活,眼球充满整个眼窝;冠与肉髯颜色鲜红,冠挺直,肉髯柔软;两翅紧贴身体,毛有光泽;爪壮有力,行动自如。而病鸡则没有以上特征。有的鸡用手摸鸡胸和嗉囊感觉臌胀有气体或积食发硬,站立不稳,这些都是不可买的。
3、最好不要把活鸡带回家
最好购买已经宰杀好的光鸡,需要注意是否鸡死后再宰杀的。如果屠宰刀口不平整,放血良好的是活鸡屠宰;而刀口平整,甚至无刀口,放血不好,有残血,血呈暗红色,则可认定它是死后屠宰的鸡,最好不要购买。把宰杀好的鸡拿回家后,应先把鸡冲洗干净,尤其是鸡的尾部和咽喉管部位。烹饪时请注意将盛放生熟食物的器皿分开。
4、最好暂时不要吃白斩鸡
因为在烹调白斩鸡的过程中,为了追求肉质鲜嫩,往往不会煮得太熟,从而留下染病的隐患。此外,其余禽肉也务必煮熟后再食用,即使熟到烂也比半生不熟好。
简单营养的鸡肉佳肴
鸡的烹调方法有很多,有煎炒烹炸、熘烩爆炖、蒸汆涮煨、扒煮烧烤等。我们常见的鸡肉菜肴包括四川的宫保鸡丁、湖南的东安子鸡、云南的气锅鸡、重庆的辣子鸡、山东的德州扒鸡。今天,我给大家介绍的是简单美味的广东清远白斩鸡。
烹制白斩鸡需要提前准备好冰水或冰鸡汤。首先要将鸡的内脏清除干净。锅烧沸水,放入净鸡并淋花雕酒,将鸡捞出。另换净水烧开,放入葱段和烫好的子鸡,片刻后调小火,用微弱的“菊花泡”火候浸泡子鸡约半小时。可以用筷子扎鸡胸或鸡腿部的肉,如果扎口没有红色血丝浸出即可以出锅。“出浴”的子鸡需要马上浸泡入冰水或冰鸡汤中,这样可以让鸡皮瞬间紧缩,口感会变得很脆嫩,还可以使鸡身显得非常饱满油亮、肌肉紧致口感好。鸡肉浸泡后,放入冷藏柜中彻底凉透之后就可以取出斩件、蘸汁食用了。
鸡肉属于高蛋白食物,其中的优质蛋白含量非常高,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帮助修补机体组织细胞,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适量摄入此类优质蛋白还可以“构筑”让钙沉降的骨架,让补钙问题落到实处。白斩鸡用中餐烹调技法里最简单的汆煮方法制作,属于典型的低温烹调方式。这种加热方式不仅低碳环保,而且营养损失非常少,甚至没有过多的蛋白质水解到浸泡的汤水中。
文昌鸡的简介
文昌鸡摆盘美观,色泽淡黄光亮,皮脆肉嫩味鲜,醮佐料而吃,入口喷香,爽滑异常。 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该县潭牛镇天赐村,此村盛长榕树,树籽富含营养, 家鸡啄食,体质极佳。文昌鸡的特点是个体不大,重约1.5千克左右,毛色鲜 艳,翅短脚矮,身圆股平,皮薄滑爽,肉质肥美。海南人吃文昌鸡,传统的吃法 是白斩(也叫“白切”),最能体现文昌鸡鲜美嫩滑的原质原味。同时配以鸡油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海南人称“吃鸡饭”即包含白斩鸡在内。白斩文昌鸡在海南不论筵席、便餐或家庭菜皆派用场。在香港、东南亚一带出备受推崇,名气颇盛。
文昌鸡的烹调方法与其他白切鸡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调料很特别,都是纯天然的,主要由生姜泥、蒜泥、香菜、精盐、鸡汤以及桔子汁组成,桔子汁一定要是新鲜的。海南四大名菜中真正的龙头老大是“文昌鸡”,它是中国烹饪协会评选出来的“中国名菜”,并被国家列入“无公害农产品”。
由于为了使鸡肉更加香美,在宰杀前30天的育肥期内,用花生饼、椰子饼、椰丝、蕃茨、大米饭混淆着喂。经过这样的特殊培育,文昌鸡便具有皮脆薄、骨软细,肉质嫩滑,肥而不腻等特点。
白斩鸡用什么鸡做最好
一般做白斩鸡选择用的是三黄鸡,三黄鸡的脚黄、皮黄、嘴黄,所以说制作出的白斩鸡是黄色的。
如果没有三黄鸡,用普通的鸡做白斩鸡也是可以的,在宰杀、洗净普通鸡的时候,在鸡皮表面上涂抹一层姜黄粉,然后静置20分钟之后,洗去姜黄粉再制作白斩鸡就可以了。不过因为姜黄粉本身是有一定的特殊气味存在,会大大的影响白斩鸡的味道,所以最好还是用三黄鸡比较好。
白斩鸡用什么鸡做最好 吃白斩鸡有什么好处
白斩鸡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水分、钙元素、磷元素、铁元素等营养元素,而且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能够维护人体的正常视力,而且还能够有效的预防夜盲症的产生,能够使,皮肤变得细腻有光泽,白斩鸡,鸡肉中所含有的脂肪含量很低,而且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小孩食用。
白斩鸡的蘸料如何做
白斩鸡又名白切鸡,此菜色泽金黄,皮脆肉香,蘸上特制的白斩鸡蘸料,那味道更是不得了。白切鸡的蘸料也是做好这道菜的关键点之一。下面看看白斩鸡的蘸料如何做?
介绍几种常见的白切鸡的蘸料,个人感觉蘸料只要按自己口味配就好了。
白斩鸡蘸料一
姜葱蓉碟,姜葱的比例大概是三七或者四六,加盐,淋上滚烫的花生油。
白斩鸡蘸料二
沙姜蒜头碟,沙姜蒜头各一半,葱花少量,淋上滚烫花生油,再兑入生抽。
白斩鸡蘸料三
干葱头碟,干葱头拍扁,淋上滚烫花生油,再兑入生抽。
白斩鸡蘸料四
葱、姜洗净切末,蒜剁成茸,同放到小碗里,再加糖、盐、味精、醋、香油,用浸过鸡的鲜汤将其调匀。
白斩鸡蘸料五
生抽四勺 + 姜末一勺 + 鸡汤一勺 + 少许糖、盐、味精、麻油、葱末或五香粉一点点。香菜洗净,盐水中浸泡杀菌,沥干,配鸡与蘸料,味道爽口。
孕妇喝鸡汤配什么材料好 竹荪鸡汤
竹荪口感鲜美,入口脆嫩,鸡肉鲜嫩,汤浓、回味鲜甜。
材料:竹荪,鸡1只,姜片,盐
做法
1、将鸡洗净,鸡屁股切除不要,视鸡的大小可以整只或者斩件炖汤。鸡肉凉水下锅,大火烧开后转至中火,仔细地将锅中浮起的沫打干净,然后将姜块拍散,放进鸡汤中,中火一起再煮至鸡肉成熟即可(约1-1.5小时)其实就是煮鸡汤,根据自己家的做法也行;
2、干的竹荪用凉水泡开,并轻手洗净表面的泥沙,将水滗出备用;
3、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将竹荪煮到整锅鸡汤里,或者用小的汤锅盛出适量的鸡肉和汤,烧开后下竹荪,待二次烧开后,微微用盐、白胡椒调味即可,这样一次吃完比较新鲜。
白斩鸡的醮料怎么做
姜蒜葱味料
材料:姜20g、蒜20g、葱1棵、油适量、酱油适量
做法
1、姜去皮刨丝(也可以用沙姜) 蒜头去皮剁成幼粒 葱切细粒。
2、酱油倒在碗里。
3、锅热下油 爆香姜蒜。
4、姜蒜微黄时加入葱花,关火翻炒。
5、葱花炒至软,捞起放入到酱油里,搅拌均匀。
6、分成小碟,人手一份。
蒜油蘸料
材料:蒜茸2汤匙(30g)、香菜碎1茶匙(5g)、大葱花1茶匙(5g)、熟芝麻2茶匙(10g)、盐1/2茶匙(3g)、花椒油1茶匙(5ml)、香油1汤匙(15ml)、水1汤匙(15ml)
做法
将所有用料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即可。
蒜泥汁味料
材料:蒜泥2勺,老抽(或生抽)、葱白、醋、胡椒粉、白糖、麻油和姜汁、味精各适量。
做法
蒜泥中调入老抽(或生抽)、葱白、醋、胡椒粉、白糖、麻油和姜汁、味精即可。
沙姜蒜味料
材料:红葱头、沙姜末、蒜蓉末1勺,食盐适量,花生油2勺。
做法
1、将沙姜切成末,蒜切成蒜蓉,红葱头剁成蓉。
2、沙姜末、蒜蓉调匀,把花生油烧热倒入。
3、翻炒,待香味飘出后,再拌入食盐即可。
蒜泥香菜料
材料:蒜茸30克、香菜(芫荽)末5克、酱油、醋、麻油、味精各少许。
做法
1、蒜茸、香菜(芫荽)末拌匀,放入盐一小勺调至淡味。
2、加酱油、醋、麻油、味精调成即可。
友情提示:也可不放香菜(芫荽)末,做成纯粹的蒜泥味汁料。
白斩鸡的做法是怎样的
白斩鸡的做法:
主料
三黄鸡 香菜
辅料
白糖适量 料酒适量
鸡精适量 芝麻油适量
欣和酱油(六月鲜)适量 姜适量
葱适量
白斩鸡的做法步骤
1. 活鸡宰杀、煺毛,取出内脏(可以在买鸡时让摊主收拾干净),光鸡洗净备用;
2. 汤锅内加入足够淹没鸡的清水,加入葱段姜片,大火烧开,将洗净的鸡放入,再次烧开后转小火,加料酒撇去浮末;
3. 10-15分钟后用筷子戳一下鸡肉最厚的部位,如没有血水流出立即关火;
4. 迅速捞起鸡浸入冷开水中,让鸡在冷开水中自然冷却;
5. 欣和酱油(六月鲜)和清水以1的比例混合,加入少许白糖和鸡精煮开融化,冷却后撒上葱姜末,淋上芝麻油制成蘸料备用;
6. 待鸡冷却后,将鸡捞出,控去汤汁,在鸡的周身涂上芝麻油;
7. 改刀斩件装盆,放上香菜。食用时蘸调料即可。
其实鸡胸肉比鸡腿肉更健康
鸡肉是很多人最喜爱的肉类之一,大家很难抵挡白斩鸡、三黄鸡、香辣炸鸡等鸡肉食物的诱惑,但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对于鸡肉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说法亟需更正:烹饪鸡肉时,黑色的营养色素会从鸡骨头中渗出,这是因为其中含铁,可以安全食用。
鸡肉是很多人最喜爱的肉类之一,大家很难抵挡白斩鸡、三黄鸡、香辣炸鸡等鸡肉食物的诱惑,但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对于鸡肉的一些错误认识和说法亟需更正:
真相1——其实鸡胸肉比鸡腿肉更健康?
研究表明,鸡胸肉所含脂肪和卡路里的确低于鸡腿肉,而去皮的鸡腿肉所含脂肪量也低于其他肉,如牛羊肉。另外,鸡腿肉含有大量铁质而口感更美味,因此受到许多家庭的喜爱。
真相2——为了减少脂肪和卡路里的摄入,在烹饪鸡肉前要去皮?
其实,在鸡皮和鸡肉之间有一层薄膜,它在保持肉质水分的同时也防止了脂肪的外溢。因此,如有必要,应该在烹饪后才将鸡肉去皮,这样不仅可减少脂肪摄入,还保证了鸡肉味道的鲜美。
真相3——黄毛鸡比浅毛鸡含有更多的脂肪?
实际上,鸡身上不同颜色的羽毛是由于品种不同或喂养的饲料不同造成的。而鸡的羽毛颜色并不影响鸡的营养价值、口感、鲜嫩度或脂肪的含量。
真相4——鸡骨周围发黑说明熟鸡肉已经变质?
烹饪鸡肉时,黑色的营养色素会从鸡骨头中渗出,这是因为其中含铁,可以安全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