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可以服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等降糖药进行治疗,注意饮食控制,少食糖及糖制品,多运动,饮食中多吃点苦瓜,有降血糖的作用,注意定期复查看看。
妊娠糖尿病该怎么吃
1.严格控制食量
很多孕妈妈会问,患妊娠期糖尿病是不是不能吃甜食,不能吃水果?事实上,妊娠期糖尿病和很多因素相关,如遗传因素、运动、饮食等,妊娠期的糖尿病并不是和吃糖直接有关,而是和能量过剩有关,不管是主食还是水果或者零食,吃得过多都可能导致能量过剩。进而影响血糖。因此,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食量。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一般不主张吃添加了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等的糖果、果脯、甜饮料、甜饼干、糕点、雪糕等。吃水果也应选择含糖较少且血糖指数低的水果,宜在两餐之间或睡前吃,如果吃了水果则应相应减少主食类食物。
2.选择血糖生成指数(GI)低的食物
血糖指数又称为血糖生成指数,了解食物的血糖指数对合理安排膳食,控制血糖水平有着重要作用。进食同样份量的食物,血糖指数低的食物更有助于控制餐后血糖。建议每天至少1-2餐选用低、中血糖指数的主食,如早餐可吃荞麦面、通心粉等;午或晚餐选择意面、混合米或菜肉饺子等。
3.增加主食中的蛋白质
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适当增加主食的蛋白质,如一般的小麦面条血糖指数GI为81,而蛋白含量较高的意大利面条GI为37。妊娠期糖尿病的准妈妈可多选择血糖指数较低的主食,如:荞麦面、意面、通心粉、饺子等,都是适合吃的;煮饭可用米加荞麦仁或绿豆(可按3:1比例)煮成二合饭等;少单独吃血糖指数高的主食,如糯米饭、精面发的面包、馒头、白粥等;进餐经常搭配膳食纤维丰富的副食,如:各种蔬菜,海藻类(如海带、紫菜)、菇菌类;吃主食尽量搭配些蔬菜、动物食品一起吃,这也有助于降低血糖指数。
4.选择正确的烹调方法
影响食物血糖指数的因素很多,包括食物的软硬、稀稠、颗粒大小、淀粉的糊化程度、膳食纤维含量等,食物的制作烹调方式是影响血糖指数重要因素之一,比如土豆泥就比土豆块的血糖指数高。
要避免烹调使食物的血糖指数升高应注意以下几点:加工不要过于精细;适当吃些粗粮;煮菜尽量急火快煮;除特殊需要外,谷类食物不要加太多水和加热时间过长,因为这样会使食物糊化程度高,血糖指数也随之升高。另外,烹饪食物时适当增加酸度也可降低食物血糖指数,比如烹调时加点醋或柠檬汁。
降血糖不吃药一个穴位来搞定
糖尿病已经成为困扰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而且糖尿病患者的年龄也在逐渐降低。很多儿童竟然也患上了糖尿病。那么,糖尿病该如何医治呢?除了药物控制以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隐藏在人体内的“降糖药”。降血糖——然谷穴
降血糖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实人体里也自备了二甲双胍,那就是然谷穴。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它的位置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解剖上叫作舟骨粗隆,这个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每天晚上洗完脚可以用拇指用力点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治疗糖尿病该怎么选择保健品
膳食纤维类保健食品
膳食纤维是一种活性多糖组分,有助于 糖尿病患者降糖、降脂,对糖尿病有益含微量元素类保健食品:微量元素铬、锌、钙、钒等,对控制糖尿病情有很大作用,特别是铬,作为胰岛素正常工作不可缺乏的一种元素,参与人体糖脂代谢,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锌能增加胰岛素的活性;而钙则能降低血糖 ,并有降血脂作用,对于 高血压 也有一定疗效。同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这类保健食品对糖尿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无糖类保健食品起不能调节血糖的作用,但能改善高血糖患者的口味,让他们尝尝甜的滋味,提高生活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无糖类保健品只是不含蔗糖,但其的其他甜味剂如糖精等,照样能提供少许热量,如果吃得过多也会影响血糖。
糖尿病类保健品只有这些基本功效,如某些保健品夸大宣传有多种疗效或能“根治”、“治愈”、“完全替代药物和胰岛素”,则不能轻信。
除了购买一些辅助治疗的保健品,糖尿病人也有进补的习惯,需要提醒的是,补品也不能乱吃。
糖尿病人忌吃补气、壮阳类补品,如人参、鹿茸等,因其含有人参皂甙、动物类固醇类激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提高精力、增强食欲等作用,易与胰岛素产生对抗,不利于控制血糖,应少吃或不吃。不过,糖尿病人能吃滋阴、补血、补肾类补品,如西洋参、 阿胶 、黄芪等。这类补品含有较多的糖肽、铬等微量元素。黄芪还含有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特殊成分,不仅可以调节肌体的免疫力,还可以改善胰岛 功能 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有助于血糖控制。
治疗糖尿病如何选择保健品
糖尿病人也能吃一些药食同源类食品,如莲子、银耳、枸杞等。这类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味甘、性平、富含微生素、微量元素和其他一些作用温和的生物活性物质。对血糖影响不大,可以较自由选用。但桂园、红枣等 果糖含量丰富,不宜多吃,以免引起血糖增高。
老年人要了解正确的饮食方法,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的老人要严防保健品购买受骗。
打鼾这种病该治还得治
1.及时就诊
除打鼾外,你或你的同伴注意到你有下面症状时要去看医生。
睡眠中呼吸暂停超过10秒(当你代偿性的深呼吸时可能会突然醒来)。
2.自己如何做
除了令人尴尬外,打鼾可能会破坏与同伴的关系。以下方法有助于减轻打鼾。
平卧容易打鼾,可把枕头垫在后背或在睡衣后背上缝个网球来练习侧身睡。
减肥可减少口鼻腔后部周围的脂肪沉积物。
减少酒精摄入,睡前4~5个小时内避免喝任何酒。
戒烟,因尼古丁可刺激鼻腔和咽喉黏膜层引起打鼾。
不要使用安眠药或镇静抗组胺药,因为这些药会使软腭松弛。
试试自助法来缓解鼻腔充血(见鼻塞或流涕)。
橡皮膏条保持鼻腔通畅。
如果你的同伴打鼾使你无法入睡,试着用肘轻推或轻喊他,使他变换体位但不至醒来。
3.实用技巧
橡皮膏条的使用:用橡皮膏条粘住鼻子使呼吸通畅是治疗打鼾的一种方法。上床前把橡皮膏条粘在鼻子软组织周围,这种橡皮膏垫内部嵌入有可塑的环,会绷紧和提起鼻子两侧,入睡时帮助维持气道通畅。
橡皮膏条粘贴位置:该胶带应粘在鼻孔上的软
4.寻求进一步医疗建议
如果有下列情况,请去看医生。
采取上述措施后打鼾没有缓解,仍然干扰到你和(或)同伴的睡眠
白天感到疲劳和易怒。
糖尿病该如何治疗
一、药物治疗: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二、胰岛素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受内源性或外源性物质如葡萄糖、乳糖、核糖、精氨酸、胰高血糖素等的刺激而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胰岛素是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外源性胰岛素,主要用来糖尿病治疗,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和超强抗氧化剂如(注射用硫辛酸、口服虾青素等)有望出现较长时间的蜜月期,胰岛素注射不会有成瘾和依赖性。
(1)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人应该掌握的一项“技术”。除了注射外,部位的选择也很关键,因为合适的注射部位不仅能减少注射的危险,还有助于胰岛素的吸收。
(2)腹部:是应优先选择的部位,因为腹部的皮下脂肪较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危险,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同时又是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应在肚脐两侧旁开 3~4指的距离外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至肌肉层。这个部位最适合注射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搭配的胰岛素。
(3)大腿外侧: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宜注射。注射大腿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或使用超细超短型(5毫米)笔用针头。
(4)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此处是最不适合自我注射的部位,因为上臂皮下组织较薄,易注射至肌肉层:自我注射时无法自己捏起皮肤。必须注射上臂时,建议使用超细超短型笔用针头(5毫米)或由医护人员及家人协助注射。
(5)臀部:臀部适合注射中、长效胰岛素(例如睡前注射的中效胰岛素),因为臀部的皮下层较厚,对胰岛素的吸收速度慢,这样更能很好地控制空腹血糖,同时又无需捏起皮肤也无肌肉注射风险。
注射时间
(1)快(短)效胰岛素:餐前1/2h,3~4次/d酮症酸中毒。
(2)中效效胰岛素 :早餐或加晚餐前1h,1~2次/d。
(3)慢(长)效胰岛素:早餐或晚餐前1h,1次/d。
三、手术治疗
糖尿病治疗可依靠胃转流手术。
(1)先把胃断开,越胖,越少留。
(2)把小肠断开,胰岛素抵抗越重,断点离胃越远,当然体重下降的也越厉害,因此要根据两方面的情况权衡。
(3)把远端的肠管和胃连接在一起。
(4)把小肠的近端栽在远端小肠上,近端的肠管里有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是负责脂肪和肉类的消化的。
糖尿病的检查知识
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该病给人们的生活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要多加的注意,如果患上疾病要积极行治疗,那么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关于糖尿病的检查知识:
对于糖尿病患者进行中胰岛功能检查,可以了解患者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以及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如果有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应首先选用胰岛素增敏剂,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才会取得好的疗效;
如果胰岛分泌功能严重衰退,胰岛素促泌剂,肾功能检查,药物经肾代谢,如肾功能异常,血脂及血黏度检查,糖尿病往往合并脂代谢紊乱,与糖尿病的心脑血管并发症直接相关,因此,应及早检查发现、早期干预。
以上为大家讲解的就是关于糖尿病检查知识,通过以上讲解希望大家对这方面的有所了解在生活中多加的注意,患上疾病要积极的去进行治疗,以免病情发展严重,带来更多的痛苦。
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饮食治疗
饮食调理食治疗糖尿病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措施,无论病情轻重,无论使用任何药物治疗,均应该长期坚持饮食控制。主要是控制饮食的总热量,并合理分配,要求进食低脂肪与复合碳水化合物,适量蛋白质和高膳食纤维的食物。
妊娠糖尿病应该如何治疗
刚查出血糖偏高或确诊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和运动是可以治愈的。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地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患上妊娠期糖尿病。据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袁庆新介绍,刚查出血糖偏高或确诊妊娠糖尿病的准妈妈其实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大多数妊娠期糖尿病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和运动是可以治愈的。
如果单靠运动和饮食还不能控制血糖,准妈妈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药物治疗,如优降糖、二甲双胍、胰岛素等。袁庆新说,有的孕妇害怕用药会对胎儿有影响,其实不是这样的,如胰岛素的分子量大,不会通过胎盘,所以对胎儿没有任何影响,而血糖控制不住才会对孕妇胎儿造成危害。
此外,在妊娠期血糖偏高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有1/3在产后会发展为真正的糖尿病。袁庆新建议,不论是否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妈妈们都应该在产后6―8周重新做一次糖尿病筛查,及早防治,控制好病情。
糖尿病该怎么治疗 糖尿病患者自我检测
由于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因此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患者的自我检测对于评估治疗效果,制定治疗方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患者应当对血糖、血脂水平、心、肾、神经和眼底情况进行长期检测,及时了解病情,早期发现和防治并发症。
糖尿病饮食治疗规则 妊娠糖尿病该如何食疗
食物烹饪中避免油炸、煎、熏等方法。饮食清淡,不宜过咸过油。
2汤以素汤为主,少食排骨、骨头汤。
忌食动物性脂肪油(奶油、猪油、黄油等)。
少食多餐,控制甜食、水果及脂肪量高的食品摄入量。草莓、苹果和猕猴桃应优先选用,香蕉、甘蔗、龙眼和葡萄等含糖量较高故不宜多吃。
适当参加室外活动,尤其是餐后散步。
少食或忌食事物: a精致糖类:白砂糖、绵白糖、红糖、冰糖等。 b甜食类:巧克力、甜饼干、甜面包、果酱、蜂蜜等。 c高淀粉食物:土豆、山芋等。 d油脂类:花生类、瓜子、核桃仁、松子仁等。 e熬煮时间过长或过细的淀粉类食物,如大米粥、糯米粥、藕粉等。
牢记自己一天应该摄入的食物总量,不随意增减。
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定餐定性,不过饥过饱。
合理配餐,不偏食,食物种类多样。 10根据食物交换表拓宽食谱,在总热量限定的前提下,多选用血糖指数低、高膳食纤维含量的食物,以减少体内血糖浓度的波动。
饮食清淡,控制植物油及动物脂肪的用量,少用煎炸的烹调方式,多选用蒸、煮、炖等烹调方式。
水果根据病情食用,在全天碳水化合物的总量范围内使用,在两次正餐之间作为加餐食用,如病情控制不满意时应暂时不食用。
若用含淀粉高的根茎类食物如土豆、地瓜、芋头、莲藕等做蔬菜,则应从全天主食中减去相应量的主食。
糖尿病能治好吗 糖尿病怎么治疗
一般而言,糖尿病在没有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仅仅需要进行适当的药物控制和饮食、运动调理即可降血糖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对正常的生活影响不大。通常情况下。1型糖尿病及急性并发症一定要用胰岛素。一般的2型糖尿在疾病早期,合理食用降糖药物即可。
糖尿病该怎么吃
首先,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香烟、蜂蜜、含糖酸奶、咖啡、可乐等饮料、糖果、荤油。尽量少食用:稀饭、核桃、瓜子、花生、巧克力。
其次,荤菜要限量,尽量不吃肥肉,可适量食用瘦肉、鱼、虾等优质动物蛋白和豆浆、豆腐等植物蛋白,每天可以吃1个鸡蛋,喝1杯牛奶。
再者,蔬菜也不是吃的越多越好,土豆、山芋、豆制品、南瓜、玉米、花菜等必须适量。青菜、菠菜、芹菜等绿叶蔬菜富含纤维素,可以适当多食用,黄瓜、西红柿等富含水分,也可以适当多吃。
此外,如果您的血糖控制不佳,请不要吃水果。如果控制良好,可以在减少部分主食的前提下,每日分次(不要一次吃完)少量食用猕猴桃、柚子、石榴、西瓜、草莓、梨、苹果等水果,每天不超过200克。
上面所介绍的就是糖尿病怎么吃怎么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起来。糖尿病的伤害极大,及早发现,进行治疗,做好日常的护理措施,才能够及早恢复身体健康。
糖尿病该怎么吃鸡蛋
一担患上了糖尿病这种病饮食对患者是很重要的,很多人也都害怕患上糖尿病,一担患上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极大的伤害,鸡蛋,身体健康的人每天都要吃,可是对于糖尿病人,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那么,糖尿病人怎样吃鸡蛋才健康?下面让专家来解答一下。
大部分人每天都应该吃一个鸡蛋,鸡蛋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与人体蛋白质组成相近,是一种理想的天然“补品”。正常情况下,老年人每天吃1个鸡蛋为宜,鸡蛋中丰富的钙质对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特别有效。用脑过度者、处在生长发育期的、生长旺盛的人群每天可吃2个鸡蛋。至于糖尿病患者能否吃鸡蛋要因人而异,如果是单纯性的血糖升高,血压血脂正常的,每天可吃一个鸡蛋,但鸡蛋不能用油煎或炸,最好是水煮的。另一种糖尿病合并高血脂、冠心病或脑血管病、肾脏病的,则要测胆固醇的高低来选择是否能吃鸡蛋或少吃鸡蛋黄,这部分人群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来吃鸡蛋。
糖尿病饮食不要一味的在吃与不吃中挣扎,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适量而定,每种食物都有利端和弊端,要平衡的控制这种利与弊,在这种平衡中索取身体需要的营养。
糖尿病肾病治疗
糖尿病肾病治疗依不同病期而异。临床上主要针对以下几方面:
1.控制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应尽量控制在7.0%以下。严格控制血糖可部分改善异常的肾血流动力学;至少在1型糖尿病可以延缓微量白蛋白尿的出现;减少已有微量白蛋白尿者转变为明显临床蛋白尿。
2.控制血压糖尿病肾病中高血压不仅常见,同时是导致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重要因素。降压药物首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该类药物具有改善肾内血流动力学、减少尿蛋白排出,抑制系膜细胞、成纤维细胞和巨噬细胞活性,改善滤过膜通透性等药理作用。即使全身血压正常的情况下也可产生肾脏保护功能,且不依赖于降压后血流动力学的改善。ACEI的副作用主要有高钾血症、肾功能减退和干咳等。降压的靶目标在伴有蛋白尿者血压为130/80mmHg。β受体阻滞剂和利尿剂因其潜在的糖脂代谢紊乱作用不主张纳入一线用药,除非合并心动过速或明显水肿。钙通道阻滞剂(CCB)在糖尿病肾病病人中的肾脏保护功能尚不明确,但地尔硫卓类的作用似乎优于双氢吡啶类,后者不推荐单独用于糖尿病肾病病人。
3.饮食疗法高蛋白饮食加重肾小球高灌注、高滤过,因此主张以优质蛋白为原则。蛋白质摄入应以高生物效价的动物蛋白为主,早期即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量至0.8g/(kg·d),对已有大量蛋白尿和肾衰竭的病人可降低至0.6g/(kg·d)。中晚期肾功能损伤病人,宜补充α-酮酸。另外,有人建议以鱼、鸡肉等部分代替红肉类(如牛肉、羊肉、猪肉),并加用多不饱和脂肪酸。此外也不必过分限制植物蛋白如大豆蛋白的摄入。
4.终末期肾脏病的替代治疗进入终末期肾衰竭者可行肾脏替代治疗,但其预后较非糖尿病者为差。糖尿病肾病病人本身的糖尿病并发症多见,尿毒症症状出现较早,应适当放宽肾脏替代治疗的指征。一般内生肌酐清除率降至10~15ml/min或伴有明显胃肠道症状、高血压和心力衰竭不易控制者即可进入维持性透析。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的长期生存率相近,前者利于血糖控制、透析充分性较好,但动静脉内瘘难建立,透析过程中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后者常选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其优点在于短期内利于保护残存肾功能,因不必应用抗凝剂故在已有心脑血管意外的病人也可施行,但以葡萄糖作为渗透溶质使病人的血糖水平难以控制。
5.器官移植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病人,肾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在美国约占肾移植病人的20%。近年来尸体肾移植的5年存活率为79%,活体肾移植为91%,而接受透析者其5年存活率仅43%。活体肾特别是亲属供肾者的存活率明显高于尸体肾移植。但糖尿病肾病病人移植肾存活率仍比非糖尿病病人低10%。单纯肾移植并不能防止糖尿病肾病再发生,也不能改善其他的糖尿病合并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