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发热不可忽视
老年人发热不可忽视
如果老年人一旦出现发热,常提示患有严重的感染。
老年人发热的特点还在于:当老年人患心内膜炎、肺炎等时,发热要比年轻人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急性胆囊炎、阑尾炎、胃肠穿孔的老年患者,体温低于37.5C。患严重感染的老年人中,还有约20%—30%不发热或发热反应迟缓,这往往是预后较差的表现。老年人发热反应迟缓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增长有关。
尽管健康老年人平均高体温及低体温与年青人差别不大,但体弱老年人的基础体温低于健康年轻人。老年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温度36.7℃,肛门温度37.3C。老年人发热的定义是指:口腔温度持续,37.2C,肛门温度持续,37.5℃。不论用任何温度计在任何部位(如腋下体温)测量,只要温度比基础体温升高,1.3C即表明有发热。不过应记住的是,老年人只要发现功能状态有急剧变化,不论有无发热,都要考虑可能有急性感染存在。
大多数老年人待查的发热是可以确诊和治愈的。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发热有25%—35%的病因为感染,其中结核感染的概率远高于年轻入;结缔组织病占25%—31%(如类风湿关节炎、颞动脉炎等);恶性肿瘤占12%—23%。因此,老年人发热要尽快查明其原因,以求得及时正确的治疗。
滑膜炎的病因
滑膜炎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①急性创伤或者是慢性创伤造成滑膜炎,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扭伤、交叉韧带损伤、侧副韧带损伤等,②老年人发生滑膜炎主要是因为软骨退变或者是骨质增生产生的化学性刺激造成的,③长期的慢性膝关节劳损或者是单纯的膝关节滑膜损伤发展下去会形成滑膜炎,④滑膜结合感染诱发滑膜炎。
滑膜炎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滑膜炎的主要症状表现就是局部发生肿胀、疼痛、局部活动困难、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走路跛行、关节穿刺出血性液体、皮肤肿胀紧张等,这些症状的发生足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所以一定要尽早的治疗,不可忽视症状。
男性衰老的表现 食欲减退
一般来说,食欲减退是老年人常见的事,这是因为胃肠功能逐步发生衰变,但对于中年人来说,食欲减退是不可忽视的衰老信号。
中老年人千万不可忽视血尿
近一个月来,唐老师发现小便总是发红,而且越来越严重,还会伴着阵阵的下腹部疼痛,自己吃了一些消炎药,也不见改善,于是来到了医院,做了个B超检查,结果居然是膀胱癌晚期,这个结果让唐老师很意外也很懊悔,懊悔自己没有把以前的偶然症状当回事,以致于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其实,一年前唐老师就出现过血尿症状,那时候只是偶尔出现一次血尿,而且不痛不痒,个把月才出现一次,她也就没在意,后来血尿的次数稍微有些增加,但也不是很频繁,她咨询过医生,医生按尿路感染治疗,给她开了一些清热消炎的药,一时血尿症状也确实得到了缓解,逐渐地血尿出现的频率增加,消炎药也不再管用了,唐老师才重视起来,于是就发生了就诊、意外、懊悔的一幕。唐老师接受了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又进行了两年的膀胱灌注化疗,如今仍健在。
血尿是膀胱癌的重要信号,一经发生就及时就诊,那时应该是早期,有很大的治愈的可能。膀胱癌引起的血尿多是无痛性的,且血尿出现的频率很低,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出现一次,往往不能引起患者的重视,从而耽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膀胱癌易复发,以术后2年内复发最多见,因此手术治疗后多需要进行辅助化疗,以降低复发率,还需要进行随访膀胱镜检查,每3个月作1次,2年后改为6个月作1次。
老人发烧更要小心
据《家庭保健报》报道,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医学家们提醒老年人,发热时必须尽快明确病因,尽早治疗。因为经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患感染性疾病时,发热不明显或不发热,一旦出现发热,常提示患有严重的感染。
尽管健康老年人平均最高体温及最低体温与年轻人差别不大,但体弱老年人的基础体温低于健康年轻人。老年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温度为36.79℃,肛门温度为37.39℃。老年人口腔温度持续高于37.2℃,肛门温度持续高于37.59℃,就属于发热。不论用任何温度计在任何部位(如腋下体温)测量,只要温度比基础体温升高1.3℃即表明有发热。并且,当老年人患心内膜炎、肺炎等时,发热要比年轻人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急性胆囊炎、阑尾炎、胃肠穿孔的老年患者,体温低于37.5℃。患严重感染的老年人中,约有20%-30%不发热或发热反应迟缓。因此,老年人发热时要尽快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老年人发热不可忽视
老年人发热的特点还在于:当老年人患心内膜炎、肺炎等时,发热要比年轻人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急性胆囊炎、阑尾炎、胃肠穿孔的老年患者,体温低于37.5C。患严重感染的老年人中,还有约20%—30%不发热或发热反应迟缓,这往往是预后较差的表现。老年人发热反应迟缓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增长有关。
尽管健康老年人平均最高体温及最低体温与年青人差别不大,但体弱老年人的基础体温低于健康年轻人。老年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温度36.7℃,肛门温度37.3C。老年人发热的定义是指:口腔温度持续,37.2C,肛门温度持续,37.5℃。不论用任何温度计在任何部位(如腋下体温)测量,只要温度比基础体温升高,1.3C即表明有发热。不过应记住的是,老年人只要发现功能状态有急剧变化,不论有无发热,都要考虑可能有急性感染存在。
大多数老年人待查的发热是可以确诊和治愈的。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发热有25%—35%的病因为感染,其中结核感染的概率远高于年轻入;结缔组织病占25%—31%(如类风湿关节炎、颞动脉炎等);恶性肿瘤占12%—23%。因此,老年人发热要尽快查明其原因,以求得及时正确的治疗。
为什么降压药吃太多也会得脑中风
脑中风为中老年人常见病,主要是因为高血压及脑动脉硬化病所致,但是有时药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诱因。根据中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在服用以下几类药物时应特别注意。
降压类药物有些中老年人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便大量服用降压药物,甚至多种药物联合应用,以求达到快速治愈的目的。其实这种做法很危险,因为人体血压必须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体检前已长期习惯于在高血压下维持脑部血液灌流的中老年人,如果在很短时间内通过大量服药使血压骤然下降,将会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发生脑部供血不足,血流缓慢,血液易于凝聚,很容易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因此,使用降压药物治疗高血压,切不可操之过急,应合理用药,使血压逐渐下降至理想水平。
利尿类药物速尿、双氢克尿塞等利尿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水肿,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电解质和水的排出。若中老年人使用剂量过大,尿液排出增多,易使体内水分大量丢失,血液浓缩,可导致脑血管栓塞。因此,中老年人应慎用。其他如镇静催眠药,服用不当也可引起血压下降,形成脑血栓;滋补强体药如人参等,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人长期服用时,有发生脑血管破裂,造成脑溢血的可能,切不可滥用。
解热镇痛类药物 人在感冒发热时,常用此类药物,特别是高热病人往往用阿司匹林、扑热息痛等退热。这些药物均是通过大量散热而使体温下降,继而使人大量出汗,失去水分,尤其是伴有呕吐、腹泻的中老年人,发汗后致使机体严重缺水,造成血液浓缩,黏滞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因此,中老年人发热时,最好不要服用此类药物,而以物理降温为好。非用不可时,大量出汗之后,应及时通过饮用糖盐水或静脉滴补液等方法补充水分,切不可大意。
老年人切不可忽视老年斑
老年斑是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疾病,其实很多人步入中年时就已出现。在医学上表现为老年性黑子和老年疣。老年性黑子亦称日光性黑子,发生于常年受日光照射的中老年人,发病率很高。临床表现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棕色斑,表面光滑而无角化,大小不一,小如雀斑,大如甲片甚至更大,多见于暴露部位。
老年疣亦称脂溢性角化病,是角质形成细胞成熟迟缓所致的一种良性表皮内肿瘤。皮损早期表现为小而扁平的淡黄、褐色斑,表面光滑或稍呈乳头瘤状。之后逐渐增大,表面成乳头瘤状、干燥、粗糙,甚至形成油脂性厚痂。颜色可加深至暗褐色、黑色,亦可为皮色、淡褐色。皮损除发生于头面部外,还可发生于躯干、四肢。
老年斑不具有传染性,一经出现不会自然消失,一般无恶变倾向。但是,老年斑并不是小菜一碟,并不只是美容问题,也不是冷冻、激光就能解决的问题。
首先,如果老年疣短期内数目迅速增多,范围扩大,甚至出现瘙痒,就要警惕是否合并内脏恶性肿瘤如腺癌、白血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积极寻找肿瘤病灶。此时,伴有恶性肿瘤的老年疣被称作列斯特拉氏症。
其次,在临床上,老年斑外表有时颇似日光性角化病、色素痣、基底细胞癌、鳞癌、恶性黑素瘤。日光性角化病是皮肤受日光长期曝晒而引起的一种癌前期病变,若病情发展或治疗不当可转变为鳞癌。色素痣为黑素细胞系统的良性肿瘤,其中的交界痣、混合痣若治疗不当,有可能转变为恶性黑素瘤。有时,仅凭肉眼和经验判断为老年斑,简单的进行冷冻、激光等治疗,不仅贻误病情,而且可能导致良性肿瘤、癌前期病变的恶变,甚至恶性肿瘤的转移。
所以,如果诊断老年斑有问题,或者你所认为的“老年斑”色素突然加深、或周围出现炎性红晕、或表面破溃出血、或伴有明显瘙痒、甚至局部淋巴结肿大,临床上应该手术切除并作病理检查。
老年人便秘不可忽视
1、便秘是痴呆症的祸根
大便积结于肠道中,硫化氢、吲哚等有毒物质被重新吸收入血液,进入大脑,损害中枢神经,表现为思维迟钝,记忆衰退,智力下降。使老年性痴呆症的发生率增加。
2、便秘成为心梗和中风的诱因
中老年人多患有动脉硬化或高血压,便秘可导致排便过度用力,心脏负担加重或血压突然增高,心绞痛、心肌梗塞、中风等致命性并发症便可发生。
3、便秘成为肝细胞的杀手
硫化氢、吲哚、组织胺、硫醇等有毒物质不仅损害大脑,还可随血进入肝脏,伤害肝细胞。
4、便秘是大肠癌的元凶
便秘时由于肠内缺乏食物纤维,致癌物长期储留于肠内,刺激肠壁而易发生大肠癌。便秘还可引起乳房组织细胞发育异常,易导致乳腺癌。
5、便秘是肠溃疡的罪魁祸首
大便滞留于大肠,压迫肠黏膜引起缺血与坏死,形成便秘性溃疡,溃疡可由一处发展到多处,病人常有下腹痛、便血等。
老年胃病不可忽视哪些
1、未病先防
科学的饮食习惯:每日饮食应富有营养且易于消化,使每日由膳食提供的热量和机体每日的总耗能保持平衡。应荤素搭配。饮食宜软(烂)、宜鲜、宜淡、宜少、宜洁、宜缓(慢嚼细咽),多食易消化之品。忌食辛辣、热烫、粘腻、凉、硬、陈腐之物。树立良好心态,壁免激烈的情绪波动和过重的心理负荷,以免肝气郁结横逆犯脾土,而加重胃病。应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的休息,充足的睡眠,戒烟、控制饮洒。坚持适宜的锻炼。
2、重视早期发现
应重视老年人早期的消化道的症状。因老年人感觉迟钝,所以,早期的消化道症状不能忽视,应严密观察,如无禁忌证应及早做胃镜及胃肠钡透和病理检查。
3、防治原发病
有原发病应积极治疗,如治疗糖尿病、冠心病、胆囊炎、胆石症等。
老人发烧抽搐怎么回事
当老年人发热或有功能状态的急骤变化时,必须尽快明确病因,尽早给予正确治疗。因为研究人员经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因感染性疾病时,发热可不明显或不发热,因此易漏诊而延误治疗,从而使老年人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率均增高。如果老年人一旦出现发热,常提示患有严重的感染。
尽管健康老年人平均最高体温及最低体温与年青人差别不大,但体弱老年人的基础体温低于健康年轻人。老年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温度36.7℃,肛门温度37.3C。老年人发热的定义是指:口腔温度持续,37.2C,肛门温度持续,37.5℃。不论用任何温度计在任何部位(如腋下体温)测量,只要温度比基础体温升高,1.3C即表明有发热。不过应记住的是,老年人只要发现功能状态有急剧变化,不论有无发热,都要考虑可能有急性感染存在。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老人发烧抽搐怎么回事,这也是一种不正常的情况,而且在出现了后要积极的进行检查和治疗,一般不能自行在家用药,这样的情况不但有时起不了作用,而且还会出现耽误病情的现象,我们要及时的到医院。
人发热需谨慎应对
老年人发热或有功能状态的急骤变化时,必须尽快明确病因,尽早给予正确治疗。因为研究人员经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老年人因感染性疾病时,发热可不明显或不发热,因此易漏诊而延误治疗,从而使老年人发生并发症和死亡率均增高。如果老年人一旦出现发热,常提示患有严重的感染。
尽管健康老年人平均最高体温及最低体温与年青人差别不大,但体弱老年人的基础体温低于健康年轻人。老年人的平均清晨口腔温度36.7℃,肛门温度37.3C。老年人发热的定义是指:口腔温度持续,37.2C,肛门温度持续,37.5℃。不论用任何温度计在任何部位(如腋下体温)测量,只要温度比基础体温升高,1.3C即表明有发热。不过应记住的是,老年人只要发现功能状态有急剧变化,不论有无发热,都要考虑可能有急性感染存在。
老年人发热的特点还在于:当老年人患心内膜炎、肺炎等时,发热要比年轻人低,甚至有相当一部分急性胆囊炎、阑尾炎、胃肠穿孔的老年患者,体温低于37.5C。患严重感染的老年人中,还有约20%―30%不发热或发热反应迟缓,这往往是预后较差的表现。老年人发热反应迟缓的详细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年龄增长有关。
大多数老年人待查的发热是可以确诊和治愈的。有资料显示:老年人发热有25%―35%的病因为感染,其中结核感染的概率远高于年轻入;结缔组织病占25%―31%(如类风湿关节炎、颞动脉炎等);恶性肿瘤占12%―23%。因此,老年人发热要尽快查明其原因,以求得及时正确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