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检查与安装

安装前应仔细检查笔芯是否完好,有无裂缝;笔芯中药液的颜色、性状有无异常,有无絮状物或结晶沉淀;笔芯是否过了有效期。确定无误后,扭开笔芯架,装入笔芯,用75%酒精消毒笔芯前端橡皮膜,取出针头,打开包装,顺时针旋紧针头,安装完毕。注射时摘去针头保护帽即可。

排气

新换上的笔芯,由于驱动杆与笔芯的尾端接触不够紧密,若不排气就注射,注射的剂量就会少4~6单位。将笔垂直竖起,使笔芯中的气泡聚集在上部,把剂量调节旋钮拨至“2单位”处,之后再按压注射键使之归零,如有一滴胰岛素从针头溢出,即表示驱动杆已与笔芯完全接触且笔芯内气泡已彻底排尽。如果没有药液排出,重复进行此操作,直至排出一滴胰岛素为止。注意:每次安装新笔芯和针头时都要进行本操作。

注射方法

每次注射前先检查确认有足够剂量的胰岛素后,旋转剂量调节旋钮,调至所需注射单位数。如所注射的胰岛素为混悬液(如中效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应将胰岛素笔上下颠倒1O次左右,直到药液成为均匀白色混悬液时为止,以防药液浓度不均匀导致血糖控制不良。速效胰岛素(如诺和锐)、短效胰岛素(如诺和灵R)及甘精胰岛素(来得时)均是澄清的溶液,可以直接注射。

具体注射方法:注射部位常规消毒,左手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右手握笔按45度角(瘦人)或垂直(胖人)快速进针,右拇指按压注射键缓慢匀速推注药液,注射完毕后针头在皮下停留6秒钟,再顺着进针方向快速拔出针头,用干棉签按压针眼处3O秒钟。盖上针头帽,注射结束。

以上就是胰岛素笔的使用方法,正确的步骤应该是检查安装,排气,注射等到,当然这个不重视遵循着一定的科学依据的,以上的方法您掌握了吗?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以上的步骤,这样才是最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糖尿病患者该如何保存胰岛素

胰岛素制剂在高温下易分解而失效,如在30℃~50℃时会部分失效,55℃~60℃时会迅速失效,日晒两小时即可完全失效。所以,胰岛素制剂千万别放到阳光下存放。

另外,胰岛素也不能放在冰箱的冷冻室中,因为温度过低(冰冻),胰岛素会失去生物活性。万一胰岛素被冻住了,也不能解冻使用。

家庭存放要点

未开封的瓶装胰岛素和胰岛素笔芯应储存在冰箱的冷藏室内,最好放在冰箱冷藏室的里层门上。如果没有冰箱,则应放在阴凉处,也可放在空暖瓶中或者水缸旁,但时间不宜过长(不要超过6周)。室内常温下,瓶装的胰岛素可以保存6 周左右,胰岛素笔芯大约可以保存1 个月。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不必和胰岛素笔一起储存在冷藏室内,可在常温下保存4周。

已开启的胰岛素,在室内常温或阴凉的条件下储存不要超过1个月,也可以在2℃~8℃ 的温度下储存。但在注射前,最好先将胰岛素预热,这样可避免注射时的不适感及对皮下组织的刺激。

注射胰岛素的5个步骤和6个要点 胰岛素注射6要点

1.您的胰岛素注射笔和笔芯只能您自己用,一定不要和其他患者分享。使用的时候可千万别大方,或不好意思,不然搞不好害人又害己。

2.同一品牌的胰岛素只能和特定的注射笔搭配使用。比如您要注射诺和锐,就只能使用诺和笔;您要是注射甘精胰岛素,那就要用得时笔,这个是不能混用的。

3.每次注射前及更换笔芯后,为了保证药液通畅并排除残留在管腔的空气,您要先排气。推按注射笔按钮,确保至少一滴药液挂在针头上。

4.注射结束后,针头要在皮下停留10秒,不然拔出针头时会把药液带出。您要是注射胰岛素的剂量比较大,那您还要多停留一段时间。

5.为了防止空气和其他杂质进入笔芯,注射结束后应将针帽扣回针头上,并将针头拔下丢弃。您可千万别为了省点小钱不舍得扔针头,不然针头钝化不仅注射疼痛、容易感染,还容易产生皮下结节,影响治疗效果。

北京煤炭总医院内分泌科的刘国荣教授点评:患者病情不同,使用的胰岛素种类也不同,多人共用一个胰岛素注射笔不仅不利于病情的控制,还容易出现交叉感染,感染如乙肝、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我国是乙肝大国,主要就是共用注射器引起的。

糖尿病药物治疗

一、口服降糖药物治疗

(一)磺脲类(SUs)

药物作用:

SUs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胰岛素受体和(或)受体后缺陷,增强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故认为可能有胰外降血糖作用。

主要适应证:

2型糖尿病患者用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病情获得良好控制;如已应用胰岛素治疗,其每日用量在20~30U以下;对胰岛素抗药性或不敏感,胰岛素每日用量虽超过30U,亦可试加用SUs类药。

禁忌证:

本类药物不适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进行大手术,伴有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妊娠的患者。

(二)二甲双胍

药物作用:

此药物可增加外周组织(例如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通过抑制糖原异生及糖原分解,可降低糖尿病时的高肝糖生成率。双胍类药物改善糖代谢,降低血糖,但不影响血清胰岛素水平,对血糖在正常范围内者无降血糖作用,单独应用不引起低血糖,与SUs合用则可增强其降糖作用。

主要适应证:

双胍类是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第一线药物。单用双胍类或SUs有一定效果但又未达到良好控制者,可联合应用这两类药物。1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如血糖波动较大,加用双胍类有利于稳定病情。

禁忌证:

由于双胍类药物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在肝肾功能不全、低血容量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等缺氧情况下易诱发乳酸性酸中毒,因此对有上述情况的患者忌用,对老年患者也应小心使用。

(三)a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酶(如麦芽糖酶、淀粉酶、蔗糖酶)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可作为2型糖尿病的第一线药物,尤其适用于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本类药可单独应用,也可与sus或双胍类合用,还可与胰岛素合用。

(四)噻唑烷二酮(TZD)类

TZD类也称格列酮类药物。主要作用是增强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故视为胰岛素增敏剂。

TzD类主要用于使用其他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单独使用,也可与SUs或胰岛素联合应用。此类药物主要为吡格列酮。

(五)苯丙氨酸类衍生物

苯丙氨酸类衍生物是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药物,为餐时血糖调节剂。该类药物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低血糖危险性低、不增加体重等优点,可单独使用或与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

二、胰岛素治疗

(一)胰岛素介绍

(二)适应证

①1型糖尿病;

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和乳酸性酸中毒伴高血糖时;

③合并重症感染、消耗性疾病、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

④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手术期;

⑤妊娠和分娩;

⑥2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及口服降糖药治疗未获得良好控制;

⑦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三)胰岛素制剂

按起效作用快慢和维持作用时间胰岛素制剂可分为三类。

①速(短)效胰岛素制剂:有普通胰岛素和半慢胰岛素锌混悬液。该类胰岛素发生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胰岛素是惟一可经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可用于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②中效胰岛素制剂:有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和慢胰岛素锌混悬液。

③长效胰岛素制剂:有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特慢胰岛素锌混悬液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四)胰岛素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①注意当从动物胰岛素改用人胰岛素制剂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应严密观察。

②胰岛素制剂类型、种类、注射技术、胰岛素抗体、注射部位、患者反应性差异等均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作用维持时间。腹部注射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和臀部。

③胰岛素不能冰冻保存,避免温度过高、过低(不宜<2℃或>30℃)及剧烈晃动。

④我国常用制剂有每毫升含40U和100U两种规格,使用时应注意注射器与胰岛素浓度含量匹配。

⑥某些患者需要混合使用短、中效胰岛素,市场上有各种比例的预混制剂,可按患者情况选用。

⑦胰岛素“笔”型注射器使用预先装满胰岛素的笔芯,因此不必抽吸和混合胰岛素。胰岛素笔可以使用短效、中效或预混胰岛素,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

(五)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

(1)无论哪一种类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应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按患者反应情况和治疗需要作适当调整。

(2)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效(NPH或Lente)胰岛素,每天早餐前0.5h皮下注射1次,开始剂量约为4~8U,根据尿糖和血糖测定结果每隔数天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取得良好控制。

(六)胰岛素的副作用

①低血糖反应: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与剂量过大和(或)饮食失调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者。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尽早发现及处理。要注意识别S0m0gyi现象,以避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②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视力模糊,为晶状体屈光改变,常于数周内自然恢复。

④脂肪营养不良是少见的局部副作用,在注射部位呈皮下萎缩或增生,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为防止其发生,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使用高纯度人胰岛素制剂后过敏反应和脂肪营养不良甚少发生。

⑤肥胖。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就是体重增加,腹部发胖,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肥胖。

⑥食欲增加。

⑦双下肢浮肿。在开始应用胰岛素后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双下肢浮肿,是水钠潴留造成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消失,如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可不必处理,如一直不能消肿,也可以应用6542等药物以改善微循环,如果有肾脏病应该及时治疗。

③高胰岛素血症。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尤其身材比较肥胖的患者就更应该严格掌握胰岛素用量,最好与双胍类降糖药物或拜糖平联合应用,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其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胰岛素使用注意事项

1、胰岛素过量可使血糖过低。其症状视血糖降低的程度和速度而定,可出现饥饿感、精神不安、脉搏加快、瞳孔散大、焦虑、头晕、共济失调、震颤、昏迷,甚至惊厥。必须及时给予食用糖类。注意必须将低血糖性昏迷与严重酮体血症相鉴别。有时在低血糖后可出现反跳性高血糖,即Somogyi反应。若睡前尿糖阴性,而次晨尿糖强阳性,参考使用胰岛素剂量,应想到夜间可能有低血糖症,此时应试行减少胰岛素剂量,切勿再加大胰岛素剂量。

2、为了防止血糖突然下降,来不及呼救而失去知觉,应给每一病人随身记有病情及用胰岛素情况的卡片,以便不失时机及时抢救处理。

3、注射部位可有皮肤发红、皮下结节和皮下脂肪萎缩等局部反应。故需经常更换注射部位。

4、少数可发生荨麻疹等,偶有过敏性休克。

5、极少数病人可产生胰岛素耐受性:即在没有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需用量高于200单位。其主要原因可能为感染、使用皮质激素或体内存在有胰岛素抗体,能和胰岛素结合。此时可更换用不同动物种属的制剂或加服口服降血糖药。

6、低血糖、肝硬变、溶血性黄疸、胰腺炎、肾炎等病人忌用。

胰岛素笔的安装

糖尿病病人的经常性治疗方法、口服降糖药物外,还常采纳注射胰岛素的方法。然而,天天几次在家中给病人注射胰岛素,既要正确地把握剂量,又要做好注射用具的消毒,这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近年来,胰岛素笔为病人解决了上述困难,并减轻了病人注射时的疼痛。

胰岛素笔又称诺和灵笔,使用时装上诺和灵笔芯(为可溶性胰岛素和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混悬液)和诺和针头即可注射。

胰岛素笔的安装步骤是:

(1)旋开笔帽,拧开笔芯架。

(2)检察笔芯是否有破损,并将其上下颠倒摆动数次,使笔芯中的胰岛素分布均匀,呈白色混悬液。

(3)将笔芯装入笔芯架,拧紧。

(4)装上诺和针头,备用。

注射方法是:在病人餐前半小时,将“剂量选择环”挑唆到2u(两个单位),将笔树立树起,右手大拇指推“注射推键”见有一滴胰岛素出现在针头端,表示排气成功。然后将“剂量选择环”挑唆到你所需注射的单位剂量(遵医嘱)。用络合碘消毒注射部位(手臂三角肌、腹部、大腿均可)后,垂直或呈45度角进针,皮下注射,均匀推入。注射后,针头应停留在皮下6秒钟以上再拔针,拔针后用棉签按压数秒。注射后要按时进餐,以防发生低血糖。万一出现饥饿感、乏力、头痛、心悸、手足震颤、恶心等低血糖反应,可立即进食糖水或糖类食品。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胰岛素笔应储存于2摄氏度-8摄氏度的冰箱内(不要太接近冰格),幸免阳光直射或骤冷骤热。

注射器、胰岛素高压注射器、胰岛素泵、胰岛素笔是胰岛素注射装置发展史上的“四部曲”。其中,注射器是传统的胰岛素注射装置,至今仍在一些地方普遍使用。价格便宜是它的优势,但其缺点也很明显,如要求较高的注射技巧,出门在外携带不方便,注射时疼痛感较强等。胰岛素高压注射器虽无需针头,但高压气流会给皮肤带来损伤,而且价格昂贵。胰岛素泵是一种由电脑控制的、连续提供胰岛素,类似于传唿机大小的装置,特别适合1型糖尿病患儿,但缺点是价格昂贵,给药管道容易堵塞,注射部位存在潜在感染和炎症的风险。

糖尿病胰岛素

糖尿病人要懂得怎样存储胰岛素。对于使用中的胰岛素笔芯常温下最多保存28天。冷冻结冰的胰岛素不能再解冻使用。还没有用的胰岛素应放置在2~8度的冰箱冷藏室内保存。

身体的不同部位吸收胰岛素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腹部吸收最快,大腿、臀部、上臂较慢。胰岛素的使用如果是用来控制餐后血糖的,首选腹部注射胰岛素;如果是晚上注射的基础胰岛素,用来控制空腹血糖的,建议选用大腿、臀部或上臂注射,以免吸收过快,引发低血糖。但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具体部位,也要具体分析。糖尿病患者注射的部位也最好经常轮换,大概两周内也不要使用同一点注射胰岛素。避免长期注射一个部位。

胰岛素该如何注射。注射剂量需咨询专业医生,不可私自增减。如果注射部位出现肿胀、红斑、硬结、水疱等不良反应,应去咨询专业医生。还有注射前要洗手并保持注射部位清洁,避免感染。另外,不要与他人共用针头,同时要经常变换注射部位,每次的注视点应距离3CM左右,不要在飞机飞行途中注射。注射完后要妥善保管和丢弃包装瓶、胰岛素、废弃针头。

使用胰岛素笔式注射器的注意事项 使用胰岛素笔有哪些注意事项

胰岛素笔是一种设计得像笔一样的注射装置,把相应的胰岛素注射液笔芯放入其中,糖尿病患者就会很方便地自己注射胰岛素,针头须每次更换新的,用完就扔,笔可以反复使用,直到胰岛素用尽,更换新的笔芯,继续使用。与早年间使用的注射器相比,胰岛素笔要方便很多,其设计也不断改进,愈来愈方便糖尿病患者的使用。

虽然胰岛素笔设计得越来越好,但是切记有一点最重要,胰岛素笔设计的一个基本原则是绝对不能多人共用,必须专人专用。

因为在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的时候,血液可以返流进入胰岛素注射液笔芯,如果返流的血液携带着类似乙肝、丙肝、艾滋病等可以经由血液传播的病原体,另一位共用这支胰岛素笔的患者就面临感染疾病的风险,单单更换针头不足以防止发生这种事情。

所有使用胰岛素笔的患者均应牢牢记住以下4点:

1.虽然胰岛素笔内的胰岛素可以供多次注射使用,但是仅限于供一个人使用,任何时候不能与人共用。即使更换了针头,仍然不可以共用。

2.为了确保胰岛素笔专人专用,必要时可在胰岛素笔上清楚地标上自己的姓名或者其他可供明确辨认的标志,以免自己的胰岛素笔与他人混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遮挡胰岛素笔上的类似剂量和药品名称等重要信息。例如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多位患者的胰岛素笔均同时存放在护士哪里,做好标志以示区分就显得十分必要且重要。

3.胰岛素笔的针头只能使用1次,用后即丢弃。医疗垃圾要收集在专用的容器中,如果糖尿病患者家中没有专门收集医疗垃圾的医用垃圾筒,患者可将医疗垃圾放在矿泉水瓶子中,拧上盖,单独放在一处,等去医院就诊时交给医护人员处理。下次注射胰岛素时安装新的针头。

4.一旦不慎用了他人用过的胰岛素笔,就需要注意观察,择期抽血化验,看看是否感染了乙肝、丙肝或艾滋病等可以经血液传播的疾病。

综上所述,胰岛素笔要专人专用,不慎有过共用胰岛素笔经历的人也不要过分紧张,坦然而科学地对待,定期查体,防患于未然最重要。

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呢

1、胰岛素的储存需要一定的温度,约2℃-8℃左右,最好储存在冰箱的冷藏室。胰岛素不可冷冻、暴晒或剧烈震荡。

2、胰岛素的剂型分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4种。动物胰岛素因呈酸性不可提前预混,但使用时长、短效胰岛素可以混合使用,但应注意先抽短效后抽长效。

3、应了解胰岛素有哪些注射部位,部位不可乱用或只固定于一个部位使用,应按一定方向轮替使用,一般每半个月更换一个部位。

4、开始使用胰岛素应从小剂量开始,以防低血糖发生。

5、对于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可以配合胰岛素增敏剂。

6、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最好配合减肥药物治疗。

7、应了解注射胰岛素都有哪些工具,包括,一次性注射器、无针注射器、胰岛素笔和胰岛素泵。

胰岛笔有哪些种类

胰岛素笔所使用的胰岛素是专门的笔芯式胰岛素,浓度与一般的胰岛素不同,为U-100,即100单位/毫升(一般的胰岛素浓度为U-40,40单位/毫升,每支400单位)。笔芯胰岛素通常为300单位/支或150单位/支,用完之后更换笔芯继续再用。

胰岛素笔的抗摔研究(从1。5米高度以自由落体方式下落到钢质平板上)通过 70°C抗高温研究通过 -40°C抗低温研究通过 40°C、95%湿度通过。

诺和笔4更加易教易学易用,平均仅需7分钟就能教会患者掌握使用方法。

更准确:所调剂量不会超过笔心中剩余的剂量

更清楚:剂量调节窗更大,读数更清晰

更简便:剂量纠正可直接回调,笔心更换更容易

更有信心:“咔嗒”提示音提醒注射完毕

胰岛笔的种类

从生产厂家上划分胰岛素笔的种类

诺和胰岛素笔;礼来胰岛素笔;胰岛素笔;自动胰岛素笔

诺和笔4更细、更轻,易于患者持握;剂量调节视窗更大,读数更清晰;所需注射推力减小一半,活塞可以直接推回,可以进行简单的剂量双向调节,使用起来更加易学、易用、易教...诺和笔4通过了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检测,确保胰岛素精准注射。

从使用功能上划分胰岛素笔的种类

一次性胰岛素笔:有些胰岛素笔是一次性使用的,用完之后,连笔带芯一起扔掉,更换新笔。这类胰岛素笔简单卫生。目前我国这类胰岛素笔较少。

可重复使用的胰岛素笔:笔芯用完后,更换笔芯再用,胰岛素笔可以使用很多年,甚至终身。目前在我国可以买到的主要是这种胰岛素笔,如诺和笔3。

后提醒一下,储存胰岛素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

1、不能将胰岛素放在冰箱的冷冻室内,已冰冻过的胰岛素不能再使用。

2、胰岛素应避免长期置放在高温环境中。因为高温会使胰岛素的药效下降,严重时会导致胰岛素变质失效。

3、胰岛素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胰岛素温度变高而失效。

糖尿病患者如何正确使用胰岛素注射器

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的常用降糖药物,由于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在胃酸的作用下会变性而被灭活,因此不能通过口服吸收,只能采用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方式应用。静脉注射胰岛素起效迅速,但会被机体快速代谢,作用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应用于急症情况下。大部分糖尿病患者采用在家中自己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

注射胰岛素可采用胰岛素专用注射器或胰岛素笔两种注射器,这两种工具都具有操作简单、计量准确、针头尖细等优点,方便糖尿病患者独立操作,并减少了患者的疼痛感。无论是专用注射器还是胰岛素笔的针头,均为一次性用品,这就意味着在注射一次后就应更换针头。针头重复使用会使针头变钝、增加疼痛感,甚至可能引发皮肤感染。

在使用这些注射器时应注意在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上针帽,不要让针头接触到药物和皮肤意外的其他物品,防止意外接触到其他物品造成的污染,避免皮肤感染。由于用过的注射器内会残存少量剩余的胰岛素,因此一支注射器应始终用于一种胰岛素,用过的注射器应在室温下保存。

打胰岛素要注意什么 其他注意事项

1、同一品牌的胰岛素只能和特定的注射笔搭配使用,胰岛素注射笔和笔芯只能您自己用不可借给他人使用,以避免交叉感染。

2、如果注射的是预混胰岛素,在注射前应将胰岛素笔放在手心,水平滚动10次,然后用手夹住胰岛素笔上下摇动10次,充分混匀胰岛素。

胰岛素如何存放 胰岛素保存的注意事项

装有胰岛素笔芯的胰岛素笔在使用后不要放回冰箱冷藏室,因为针头未取下的情况下注射笔反复从冰箱中放入、取出,胰岛素笔芯中的药液因热胀冷缩会吸入空气形成气泡,导致注射剂量的不准确。每次使用胰岛素注射完成后,只需将针头取下,室温保存即可。如果室温过高,可放在冰袋、抽屉等阴凉处。

胰岛素在任何时候都不能0℃保存,冻过的胰岛素不能再使用。

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意事项

(一)胰岛素制剂学会正确使用便携血糖计

按起效作用快慢和维持作用时间胰岛素制剂可分为三类。

①速(短)效胰岛素制剂:有普通胰岛素和半慢胰岛素锌混悬液。该类胰岛素发生作用快但持续时间短。胰岛素是惟一可经静脉注射的胰岛素,可用于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②中效胰岛素制剂:有低精蛋白锌胰岛素和慢胰岛素锌混悬液。

③长效胰岛素制剂:有精蛋白锌胰岛素注射液、特慢胰岛素锌混悬液和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四)胰岛素制剂使用注意事项

①注意当从动物胰岛素改用人胰岛素制剂时,发生低血糖的危险性增加,应严密观察。

②胰岛素制剂类型、种类、注射技术、胰岛素抗体、注射部位、患者反应性差异等均可影响胰岛素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作用维持时间。腹部注射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和臀部。

③胰岛素不能冰冻保存,避免温度过高、过低(不宜<2℃或>30℃)及剧烈晃动。

④我国常用制剂有每毫升含40U和100U两种规格,使用时应注意注射器与胰岛素浓度含量匹配。

⑥某些患者需要混合使用短、中效胰岛素,市场上有各种比例的预混制剂,可按患者情况选用。

⑦胰岛素“笔”型注射器使用预先装满胰岛素的笔芯,因此不必抽吸和混合胰岛素。胰岛素笔可以使用短效、中效或预混胰岛素,使用方便且便于携带。

(二)使用原则和剂量调节

(1)无论哪一种类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应在一般治疗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并按患者反应情况和治疗需要作适当调整。

(2)对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效(NPH或Lente)胰岛素,每天早餐前0.5h皮下注射1次,开始剂量约为4~8U,根据尿糖和血糖测定结果每隔数天调整胰岛素剂量,直至取得良好控制。

(三)胰岛素的副作用

①低血糖反应:胰岛素的主要副作用是低血糖反应,与剂量过大和(或)饮食失调有关,多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者。糖尿病患者及家属应熟知此反应,尽早发现及处理。要注意识别S0m0gyi现象,以避免发生胰岛素剂量调节上的错误。

②部分患者注射胰岛素后视力模糊,为晶状体屈光改变,常于数周内自然恢复。

④脂肪营养不良是少见的局部副作用,在注射部位呈皮下萎缩或增生,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后可缓慢自然恢复。为防止其发生,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使用高纯度人胰岛素制剂后过敏反应和脂肪营养不良甚少发生。

⑤肥胖。最容易出现的副作用就是体重增加,腹部发胖,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肥胖。

⑥食欲增加。

⑦双下肢浮肿。在开始应用胰岛素后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轻重不同的双下肢浮肿,是水钠潴留造成的,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消失,如尿常规检查结果正常可不必处理,如一直不能消肿,也可以应用6542等药物以改善微循环,如果有肾脏病应该及时治疗。

③高胰岛素血症。无论是内源性或外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均会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尤其身材比较肥胖的患者就更应该严格掌握胰岛素用量,最好与双胍类降糖药物或拜糖平联合应用,以减少胰岛素用量,从而减少其高胰岛素血症的发生。

相关推荐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水肿

大剂量的胰岛素注射偶尔可以一起拿周围组织水肿,特别在代谢控制较差的患者迅速得到纠正之时。胰岛素浮肿多见于面部,亦可发生与四肢,严重时可出现腹水。一般可以自行缓解,必要时需要进行药物治疗。

胰岛素打针部位什么

一、腹部:应优先选择的部位,因为腹部的皮下脂肪较厚,可减少注射至肌肉层的危险,捏起腹部皮肤最容易,同时又吸收胰岛素最快的部位。应在肚脐两侧旁开3~4指的距离外注射,越往身体两侧皮下层越薄,越容易扎至肌肉层。这个部位最适合注射短效胰岛素或与中效混合搭配的胰岛素。 二、另外,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和臀部也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三、大腿外侧:只能由前面或外侧面进行大腿注射,内侧有较多的血管和神经分布,不宜注射。注射大腿时一定要捏起皮肤或使用超细超短型(5毫米)笔用针头。 四、上臂外侧四分之一部分:

胰岛素注射的注意事项

胰岛素常用来治疗血糖过高的患者,注射胰岛素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三项: 合理选择注射部位 常用注射部位有腹部(离脐5厘米以外的区域)、双上臂外侧、臀部及大腿外侧。不同部位胰岛素吸收由快至慢,依次为腹部、上臂、大腿、臀部。如果偶尔吃饭时间提前,则选腹部注射;如果推迟,则选臀部注射。此外,局部运动可以加快吸收,如果要参加锻炼,应避免在上臂和大腿上注射,以免因肢体运动,加速对胰岛素的吸收,导致运动后低血糖。此外,要经常变换注射部位,两次注射位置间隔在2厘米以上。不宜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以尽量减少组织损伤、肿胀和皮下脂

长期打胰岛素有危害吗 胰岛素水肿

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糖尿病病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由于自身体内的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 一旦患者开始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会在血糖控制后的4~6天内,出现体内水钠潴留的现象,造成四肢水肿的现象。

胰岛素泵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胰岛素泵模拟人体胰岛β细胞的生理分泌功能,24小时连续动态补充胰岛素。输注方式分为基础量和餐前量。 基础量:指模拟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规律,24小时持续微量输注的胰岛素量。其主要用于控制夜间、空腹及餐前血糖。 餐前量:指模拟人体用餐后快速分泌的胰岛素量。其主要用于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 胰岛素泵的适用范围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脆性、难治性糖尿病 合并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 生活不规律的糖尿病患者 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 围产期的糖尿病患者 短效和超短效胰岛素的比较 初用胰岛素患者的剂量估计 病情轻,血糖基

什么胰岛素

胰岛素,实际上有两个概念。一个生理,一个药理。在人体生理里面就存在天然的胰岛素,它调节血糖非常重要的一个激素。如果糖尿病的病人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者胰岛素作用下降,我们称之为胰岛素抵抗,会导致糖尿病。药理的胰岛素,就动物提取或者基因工程自备的这些胰岛素可以代替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作为一种代替,作为一种补充,来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在生理情况下,人体的胰岛素我们可以认为它全自动调节,它跟血糖之间互相调控的。就在血糖高的时候,它会刺激我们的胰岛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在血糖低的时候,它会抑制胰岛素

如何治疗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治疗方法: 1.基础胰岛素治疗,晚睡前注射NPH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一天一次注射。 2.同时兼顾基础和餐后血糖治疗。 3.预混人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 (1)预混胰岛素bid(每日二次)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tid(每日三次)。 (2)基础-餐时强化治疗,三餐前使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短效人胰岛素+睡前基础胰岛素。4.胰岛素泵治疗。应用一天一次基础胰岛素注射的原理:针对空腹血糖,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全天血糖一天一次或两次注射,病人顺应性强。应用一天多次基础餐时胰岛素注射的原理:短效/速效胰岛素控制餐后血

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注射不得不知的副作用 疼痛 胰岛素注射引起的疼痛很轻微的。注射产生的疼痛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疼痛与注射部位相关,其中腹部注射疼痛最轻,注射方便,不用宽衣脱裤,最适合冬季和外出工作时注射;②如果在某次注射时,疼痛明显,有可能针头碰到了皮下神经,应注意注射部位的选择;③进针速度过慢、针头久用变钝、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加重疼痛。 皮肤感染 严重感染少见,但注射部位起“红点”较常见,与皮肤不洁、注射时无菌操作不严有关。 皮下淤血 由注射时损伤皮下毛细血管引起,淤血未吸收前不要在此注射。一般在一周后可自行吸收

降糖药分几类

1、口服降糖药 根据作用效果可以分为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和促胰岛素分泌剂。非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及α -糖苷酶抑制剂。促胰岛素分泌剂包括磺脲类、格列奈类及DDP-4抑制剂。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特点如下: 1.1、磺脲类 磺脲类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主要药理作用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的胰岛素水平。磺脲类如果使用不当可以导致低血糖,特别在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磺脲类药物还可以导致体重增加。 1.2、格列奈类 格列奈类药物为非磺脲类的胰岛素促泌剂,主要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期分

为何胰岛素高还注射胰岛素

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患病已经9年了。在近两年的检查中发现,胰岛素和C肽一直比较高,血糖不稳定,餐前约8mmol/L左右,餐后一般为11~12mmol/L左右。医生要求我注射胰岛素配合使用迪氏糖锭(二甲双胍类)。我疑惑的,我体内胰岛素已经过高,为什么还需要补充胰岛素呢?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许莉军:您患糖尿病的病史较长,因此会伴有一定程度的胰腺β细胞受损,由于胰岛素抵抗的原因,分泌过多的胰岛素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体内仍处于胰岛素相对缺乏的状态,因此需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二甲双胍类药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