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的药用价值
文竹的药用价值
文竹表面黄白色,有深浅不等的皱纹,并有纤细支根。质较柔韧,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微香,味苦。文竹根部稍肉质,茎柔软丛生,叶退化成鳞片状,淡褐色,着生于叶状枝的基部;叶状枝有小枝,绿色。主茎上的鳞片多呈刺状。花小,两性,白绿色,花期春季。浆果球形,成熟后紫黑色。原产南非,在中国有广泛栽培。以根入药,有治疗急性气管炎和止咳作用,具有润肺功能。以盆栽观茎为主,又为重要切叶材料。
干燥的块根呈长圆纺锤形,中部肥满,两端渐细而钝,长6~20厘米,中部直径0.5~2厘米。
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有时有细纵纹或纵沟,偶有未除净的黄棕色外皮。
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断面蜡质样,黄白色,半透明,中间有不透明白心。
臭微,味甘微苦。
以肥满、致密、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条瘦长、色黄褐、不明亮者质次。
竹叶菜的药用价值
竹叶菜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嫩茎叶。它的茎斜向上,叶片技针形,有绿色脉,和竹子颇有相似之处。鸡冠菜同样分布在全国各地,它多长在水沟边及荒野中的潮湿地带,易于采集。在5月间,采下它肉质多汁的嫩茎叶,可以炒吃、作汤,也可以拌在面里蒸了吃,味道平淡。在福建、广西、贵州、四川称空心菜,福建称通菜蓊、蓊菜,江苏、四川称藤藤菜,广东称通菜。
该种原产中国,现已作为一种蔬菜广泛栽培,或有时逸为野生状态。中国中部及南部各省常见栽培,北方比较少,宜生长于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多湿的地方,不耐寒,遇霜冻茎、叶枯死。分布遍及热带亚洲、非洲和大洋洲。除供蔬菜食用外,尚可药用,内服解饮食中毒,外敷治骨折、腹水及无名肿毒。
石斛药用价值
1、“滋阴生津”一向被认为是铁皮石斛最大的药性物点,历代医家在用铁皮石斛治病时也多取其“滋阴生津”的功能,因为改善人体的阴虚的症状,主要是通过“滋阴生津”来实现的。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显示,铁皮石斛中提取出的石斛碱具有降血压,护血管,解热镇痛的作用。因此铁皮石斛在中医临床上应用上更具有普遍性,且更能显示出铁皮石斛独特的药用价值。
2、药用石斛的应用,早在东汉末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本草纲目》、《中药大词典》等我国古代多部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石斛的药用功能。千百年来,在南方民间,就有这样的传说,当有危重病人处于生命垂危之时,人们会想方设法冒着生命危险从悬崖峭壁上采来“仙草”,将其汁液喂入病人口中,令病人起死回生。这种说法虽然有其传奇色彩,但据载,民间确实存在着这种被称为“救命仙草”的药材, 它的学名叫做“铁皮石斛”。近代医学研究权威还发现:石斛确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珍贵中药材,其用途和价值必将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应用。
麻子药用价值
①治疔疮脓肿:蓖麻子二十多颗,去壳,和少量食盐、稀饭捣匀,敷患处,日换两次。(《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痈疽初起:去皮蓖麻子一份,松香四份。将蓖麻子捣碎加入松香粉充分搅拌,用开水搅成糊状,置于冷水中冷却成膏状备用。用时将白膏药按疮面大小摊于纸或布上贴患处。(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③治瘰疬:蓖麻子炒热,去皮,烂嚼,临睡服三、二枚,渐加至十数枚。(《本草衍义》)
④治咽中疮肿:萆麻子一枚(去皮),朴硝一钱。同研,新汲水作一服,连进二、三服效。(《医准》)
⑤治喉痹:萆麻子,取肉捶碎,纸卷作筒,烧烟吸之。(《医学正传》圣烟筒)
⑥治诸骨哽:蓖麻子七粒。去壳研细,入寒水石末,缠令干湿得所,以竹篾子挑二、三钱入喉中,少顷以水咽之即下。(《魏氏家藏方》
⑦治疠风,手指挛曲,节间痛不可忍,渐至断落:蓖麻一两(去皮),黄连一两(锉如豆)。以小瓶子入水一升,同浸,春夏三日,秋冬五日,后取蓖麻子一枚,擘破,以浸药水,平旦时一股,渐加至四、五枚,微利不妨,瓶中水少更添。忌动风食。(《医准》)
⑧治汤火伤:蓖麻子、蛤粉等分。研膏。汤损用油调涂,火疮用水调涂。(《养生必用方》)
⑨治犬咬伤:蓖麻子五十粒。去壳,以井水研膏,先以盐水洗咬处,次以萆麻膏贴。(《袖珍方》)
⑩治风气头痛不可忍:乳香、蓖麻仁等分。捣饼,随左右贴太阳穴。(《纲目》) ⑾治小儿颓疝:蓖麻仁三枚,棘刚子(去皮)三十枚,石燕子(烧)一枚,滑石(末)二钱匕,麝香(研)半钱匕。上五味捣研匀,稀面糊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空心,煎灯心汤下。(《圣济总录》蓖麻丸) ⑿治齁喘咳嗽:蓖麻子去壳炒热,拣甜者吃,多服见效。(《卫生易简方》) ⒀治难产及胞衣不下:蓖麻子七枚。研如膏,涂脚底心,子及衣才下,便速洗去。(《海上集验方》) ⒁催生并死胎不下:蓖麻子三个,巴豆四个。研细,入麝香少许,贴脐心上。(《卫生家宝方》) ⒂治子宫脱下:蓖麻仁、枯矾等分。为末,安纸上托入,仍以蓖麻仁十四枚,研膏涂顶心。(《摘元方》) ⒃治暴患脱肛:蓖麻子一两。烂杵为膏,捻作饼子,两指宽大,贴囟上;如阴证脱肛,生附子末、葱、蒜同研作膏,依前法贴之。(《活幼心书》蓖麻膏) ⒄治口眼歪斜;蓖麻子仁七七粒。研作饼,右歪安在左手心,左歪安在右手心,却以铜盂盛热水,坐药上,冷即换,五、六次即正也。(《妇人良方》)
芡实药用价值
入药部位
干燥成熟种仁。
性味
味甘、涩,性平。
归经
归脾、肾经。
功效
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
主治
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相关配伍
1、治精滑不禁:沙苑蒺藜(炒)、芡实(蒸)、莲须各二两,龙骨(酥炙)、牡蛎(盐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一两。共为末,莲子粉糊为丸,盐汤下。(《医方集解》金锁固精丸)2、治浊病:芡实粉、白茯苓粉。黄蜡(化),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盐汤下。(《摘玄方》分清丸)
用法用量
9-15g。
炮制
一、采集加工: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皮,取出种子,洗净,再除去硬壳(外种皮),晒干。二、炮制方法麸炒芡实:取净芡实,照麸炒法炒至微黄色。本品形如芡实,表面黄色或微黄色。味淡、微酸。
客厅摆放什么植物好
客厅摆放什么植物好
1、富贵竹
富贵竹又称万年竹,其叶片浓绿色,长势旺,栽培较为广泛。一般多用于家庭瓶插或盆栽护养,特别是从台湾流传而来的“塔状”造型,又名“开运竹”,观赏价值高,颇受国际市场欢迎。
2、发财树
发财树是常绿乔木,树高8-15米,种於盆栽多不超过2米。掌状复叶,小叶5-7枚,枝条多轮生。花大,长达22.5cm,花瓣条裂,花色有红、白或淡黄色,色泽艳丽。室内观赏多作桩景式盆栽。
3、金钱树
金钱树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是极为少见的带地下块茎的观叶植物,原产于热带非洲。我国于1997年从荷兰引进,在广州芳村和顺德陈村露面。金钱树叶质厚实、叶色光亮,宛若一挂串连起来的钱币。故以此得名。
4、鸿运当头
鸿运当头是凤梨科的花卉,花在株顶或中部开放。鸿运当头花叶繁盛,花色红艳,很有喜庆的气息。
5、蓬莱松
蓬莱松是多年生常绿灌木,极适于盆栽观赏。暖地也可布置花坛。它栽培管理简单,而且耐阴性好,适于中小盆种植用于室内布置,同时也是插花衬叶的极好材料。
6、文竹
消灭细菌和病毒的防护伞。文竹含有的植物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所以文竹释放出的气味有杀菌益菌之力。此外,文竹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挖取它的肉质根洗去上面的尘土污垢。晒干备用或新鲜即用。叶状枝随用随采。均有止咳润肺凉血解毒之功效。
7、君子兰
释放氧气。吸收烟雾的清新剂。一株成年的君子兰,一昼夜能吸收1立升空气,释放80%的氧气,在极其微弱的光线下也能发生光合作用。它在夜里不会散发二氧化碳。在十几平方米的室内有两三盆君子兰就可以把室内的烟雾吸收掉。特别是北方寒冷的冬天,由于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君子兰会起到很好的调节空气的作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8、铁线蕨
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边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放至少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药用价值
黄皮果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叶、果和种子等都可入药,具有消食健胃、理气健脾、行气止痛等功效,俗有“饥食荔枝,饱食黄皮果”之说。果皮可消风肿,去疳积;种子可治疝气、蜈蚣咬伤和小儿头疮。
黄皮果种子富含油分,出油率高达42%,为优良的润滑剂。黄皮果作为一种优质的水果,其果实除鲜食外,尚可加工成果冻、果酱、蜜饯、果饼及清凉饮料等或盐渍、糖渍。所以,在民间黄皮果素有“果中之宝”之称。
夏天吃黄皮果时,可以将果肉、果皮和果核放在口中嚼碎,连渣带汁一并吞下,味虽有些苦,但可以起到降火、治疗消化不良、胃脘饱胀的作用。
暑天到郊外旅行,暑气迫人,倘能备带一些黄皮果,尤以苦味黄皮果更好,口渴或感到头脑闷热不适时,即嚼几个黄皮果,不但生津、止渴,且有预防中暑的好处。
水果性味:甘酸而温、微苦、辛。含丰富的维生素C、糖、有机酸及果胶;果皮和叶含挥发油,叶又含酚类、黄酮甙和氨基酸;树皮含小檗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多种生物碱、甾醇、黏液质、酚类成分。果有消食化痰、理气功效,用于食积不化、胸膈满痛、痰饮咳喘等症,并可解郁热,理疝痛,叶性味辛凉,有疏风解表,除痰行气功效,用于防治流行性感冒、温病身热、咳嗽哮喘、水胀腹痛、疟疾、小便不利、热毒疥癞等症;根可治气痛及疝痛。
黄皮果图册1.防治流行性感冒:黄皮果树叶2斤半,加水24斤,煎至8斤,将汁水滤出、再在药渣上加水20斤,又煎至8斤,将2次滤液合并,再煎煮浓缩至8斤,然后加防腐剂。成人每次服30毫升(约1小酒杯),一日3次。小孩减半,连服3至6天(或每人每日用叶2—3钱,水煎服,连服数天)。治疗和预防流感有显着效果。此方同时可治疟疾。2.肝胃气痛:生黄皮果晒干,每日10个,水煎服。或用黄皮果树根l至2两,水煎后去渣,加黄酒冲服。
3.疝气偏坠:黄皮果树根2两,小茵香5钱,水煎后去渣,冲入黄酒适量,温服,一日2次。
4.风痰流注,寒性脓疡:黄皮果树嫩叶,黄皮果果核焙燥研细,龟板砂炒研末,各4两,炼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2钱,一日2次,以黄酒送下。
5.蛔虫上攻,心下痛:黄皮果果6钱(鲜者2两),水煎空腹服。
6.毒蛇、狂犬咬伤:黄皮果树叶2两,焙燥,研细,用适量好黄酒隔水炖煮,一月分2次温服,并以药渣敷于伤口。
7.肠痉挛,肠癌痛,胃神经痛:黄皮果果核炒香,研细末,以水或黄酒送下,每服2钱,一日2至3次。
8.促进孕妇消化:黄皮有促消化的功效,特别是有些苦味的黄皮,可以刺激胆汁分泌,促进消化,使吸收机能畅旺。所以孕妇饭后或食欲不佳时吃一些黄皮有促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
9.缓解孕吐的不适:黄皮有和胃,消食,顺气,止呕的作用,适用于肝胃不和导致的孕后恶心呕吐,吐酸水苦水的孕妇,能一定程度上缓解孕吐的不适感。
竹茹的药用价值
竹茹的功效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1、《别录》:主呕畹,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3、《食疗本草》:主噎膈,鼻衄。
4、《本草蒙筌》: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
5、《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痢,妇人胎动。
6、《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吐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7、《本草述》: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8、《本单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水血,消痈痿肿毒。
竹茹的药用价值
【药名】竹茹
【别名】竹皮、淡竹皮茹、青竹茹、淡竹茹、麻巴、竹二青、竹子青。
【来源】竹茹为禾本科植物淡竹、青竿竹、大头典竹等的茎秆去外皮刮出的中间层。
【性味】甘;微寒。
【归经】脾经;胃经;胆经。
【功效】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
【主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用法用量】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熬膏贴。
【用药禁忌】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竹茹的药用附方
1、治哕逆:橘皮二斤,竹茹二升,大枣三十枚,生姜半斤,甘草五两,人参一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金匮要略》橘皮竹茹汤)
2、治妊娠恶阻呕吐,不下食:青竹茹、橘皮各十八铢,茯芩、生姜各一两,半夏三十铢。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瘥,频作。(《千金方》)
3、治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生竹茹二分,石膏二分,桂枝一分,甘草七分,白薇一分。上五味,末之,枣肉和丸弹子大。以饮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热者倍白薇,烦喘者加柏实一分。(《金匮要隙》竹皮大丸)
4、治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心中闷乱不解:生淡竹茹一升,麦门冬五合,甘草一两,小麦五合,生姜三两,大枣十四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竹茹、小麦,取八升,去滓,乃纳诸药,煮取一升,去滓,分二服,羸人分作三服。(《千金方》淡竹茹汤)
5、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半夏(汤洗七次)、竹茹、枳实(麸炒,去穰)各二两,陈皮三两,甘草一两(炙),茯苓一两半。上为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三因方》温胆汤)
6、治伤暑烦渴不止:竹茹一合(新竹者),甘草一分(锉),乌梅两枚(椎破)。上三味,同用水一盏半,煎取八分,去滓放温,时时细呷。(《圣济总录》竹茹汤)
7、治肺热咳嗽,咳吐黄痰:竹二青三钱。水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8、治小儿痫:青竹茹三两,醋三升,煎一升,去滓,服一合。兼治小儿口噤体热病。(《子母秘录》)
9、治妇人病未平复,因有所动,致热气上冲胸,手足拘急搐搦,如中风状:栝楼根二两,淡竹茹半升。上以水二升半,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作二、三服。(《类证活人书》青竹茹汤)
10、治齿龈间血出不止:生竹茹二两,醋煮含之。(《千金方》)
竹茹的炮制方法
1、净制:除去杂质。
2、切制:除去杂质切揉成小团,将竹茹中的碎末,过粗箩,收集粗粉。
3、姜汁炒: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色,取出,晾干。每斤竹茹用生姜3两。
4、姜汁焙:取净竹茹,加姜汁拌匀,稍闷,压平,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焙至两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晾干。每竹茹100公斤,用生姜10公斤或干姜3公斤。
5、炒制:先将锅烧热,放入麦麸,炒至冒烟,加入竹茹翻炒至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竹茹10公斤,用麦麸2公斤。
竹茹的配伍应用
1、配半夏:一寒一热,健脾燥湿,和胃止呕力彰,主治脾胃不和,胃气上逆,以致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2、配枳实:和胃降逆,清热止呕,消积化痰,宽中利膈之力增强,主治胃热痰盛,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胸脘满闷等症。
3、配陈皮:一温一寒,温清相济,和胃降逆,除胃中寒热甚妙,主治脾胃虚弱,气机不调,寒热错杂,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4、配生姜:一寒一温,具和胃止呕,调中降逆之功,主治寒热互结,胃气上逆之呕呃不止。
5、配黄连:竹茹入胆,黄连入心,心胆并治,可收清心胆,化痰浊之功。
竹茹的鉴别方法
药材性状:本品为卷曲成团的不规则丝条或呈长条形薄片状。宽窄厚薄不等,浅绿色、黄绿色或黄白色。纤维性,体轻松,质柔韧,有弹性。气微,味淡。
饮片性状
1、竹茹同药材。
2、姜竹茹形如竹茹,表面黄色。微有姜香气。
竹茹的炮制方法
采集加工
全年均可采制,取新鲜茎,除去外皮,将稍带绿色的中间层刮成丝条,或削成薄片,捆扎成束,阴于。
炮制方法
1、竹茹:除去杂质,切段或揉成小周。
2、姜竹茹:取净竹茹,照姜汁炙法(附录ⅡD)炒至黄色。
竹茹的副作用
寒痰咳喘、胃寒呕逆及脾虚泄泻者禁服。
铁线蕨的应用价值
1、观赏价值
在蕨类植物中,铁线蕨是栽培最普及的种类之一。茎叶秀丽多姿,形态优美,株型小巧,极适合小盆栽培和点缀山石盆景。由于黑色的叶柄纤细而有光泽,酷似人发,加上其质感十分柔美,好似少女柔软的头发,因此又被称为“少女的发丝”;其淡绿色薄质叶片搭配着乌黑光亮的叶柄,显得格外优雅漂逸。
它喜阴,适应性强,栽培容易,更适合室内常年盆栽观赏。作为小型盆栽喜阴观叶植物,在许多方面优于文竹。小盆栽可置于案头、茶几上;较大盆栽可用以布置背阴房间的窗台、过道或客厅,能够较长期供人欣赏。铁线蕨叶片还是良好的切叶材料及干花材料。
2、净化环境
铁线蕨每小时能吸收大约20微克的甲醛,因此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生物"净化器"。成天与油漆、涂料打交道者,或者身边有喜好吸烟的人,应该在工作场所放至少一盆蕨类植物。另外,它还可以抑制电脑显示器和打印机中释放的二甲苯和甲苯。
3、药用价值
铁线蕨可祛风,活络,解热,止血,生肌。治风湿瘙痹拘挛,半身不遂,劳伤吐血,跌打,刀伤,臁疮。清热利尿,散瘀止血,舒筋活络。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肝炎,痢疾,泌尿道感染,鼻衄,咯血,呕血,便血,脚气水肿,风湿骨痛,荨麻疹,半身不遂,手脚麻木,跌打损伤;外用治外伤出血,骨折,疮痈,小腿溃疡。
流行性感受冒、感冒、咳嗽、肝炎、痢疾、腰痛、尿道结石、乳痛、痨伤、跌打损伤、烧烫伤、蛇咬伤、疔毒,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新房子装修后放什么植物 文竹—杀菌抑菌
文竹——消灭细菌和病毒的防护伞。文竹含有的植物芳香有抗菌成分,可以清除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具有保健功能,所以文竹释放出的气味有杀菌抑菌之力。此外,文竹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挖取它的肉质根洗去上面的尘土污垢,晒干备用或新鲜即用,叶状枝随用随采,均有止咳润肺凉血解毒之功效。
有助于远离亚健康的植物有哪些
仙人球
说到办公室花卉,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它。它以生命力强著称,但它的功能不仅于此。它具有吸收电辐射的功能,也能吸附尘土,净化空气。
文竹
文竹含有抗菌成分,可以有效消灭空气中的细菌的病毒。它不仅仅是一个观赏的植物,它的根部还具有药用价值,晒干后能起到止咳润肺解毒功效。
吊兰
吊兰有很多种,其中有一种吊兰——也叫“折别鹤”,不但美观,而且吸附有毒气体效果特别好。据专家介绍,一盆吊兰在8—10平方米的房间就相当于一个空气净化器,而且价格低廉。
龟背竹
龟背竹株形优美,叶片形状奇特,叶色浓绿,且富有光泽,整株观赏效果较好。它具有夜间吸收二氧化碳的奇特本领,有一定净化空气的作用。
海桐
海桐别名海桐花,它的根、叶和种子均入药,根能祛风活络、散瘀止痛;叶能解毒、止血;种子能涩肠、固精;也可供观赏;另外,它还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能吸收化学烟雾,还能防尘隔音。
山竹果的药用价值
癌症一直是世界医学的一个难题,发病以后很难治愈,但是山竹果却是一种可以抗癌的特色存在,这种水果中有大量的天然的山酮素存在,这种物质可以抑制癌细胞的生成,也能控制它们的再生,早在一九八二年时,科学家就证实了山酮素的抗癌作用,并把它提纯用于癌症的治疗。因此平时吃山竹果可以抗癌是真实的一点也不夸张的说法。
山竹果的药用价值
1、山竹果能灭菌收敛
灭菌和收剑是山竹果最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含有多种天然的酚类物质还有一些生物碱存在,这些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可以直接人体内的多种细菌和真菌消灭,也能减少病毒对人体细胞的伤害,平时可以用于人类一些真菌性皮肤病和细菌性肠炎的预防与治疗。
2、山竹果能消炎止痛
山竹果的果皮也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存在,有消炎止痛的重要功效,平时可以用于人类烧伤烫伤以及顽固性湿疹等疾病的治疗,另外用山竹果的果皮煮水喝还能起到清热去火的作用,对咽喉肿痛和口舌生疮有良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