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的西药止泻药
几种常用的西药止泻药
1鞣酸蛋白:在肠内分解释出鞣酸,有收敛作用,保护肠粘膜,是肠粘膜表层血管收缩而减少肠液的分泌,并使肠蠕动减弱,产生止泻作用。用于各种不能去除病因的腹泻,每片0.3克,每次3-5片,一日三次,饭前服用。
2次碳酸铋:有保护,收敛肠粘膜,止泻的作用每片0.3克,一次1-3片,一日3次矽碳银:在肠内有吸着,收敛作用治疗腹泻,胃肠炎,肠胀气口服一次2-4片,一日3-4次,饭前空腹服用。
3药用炭片:能吸附肠内化学刺激物和细菌毒素,有止泻作用,但营养成分和消化酶也被吸附,是此药的缺点用于肠胀气,腹泻,口服,每次1-3克,每日3次
注意事项:复方樟脑酊也是很好的止泻药,有止泻,镇痛,止咳的作用。
7天居家隔离可以出去吗 居家隔离要准备什么生活用品
1、体温计:早晚测量体温,监测身体情况;
2、口罩:N95口罩或一次性使用外科口罩;
3、消毒液:含氯消毒液即可,如84消毒液;
4、酒精:75%的酒精、酒精喷壶、酒精棉片等;
5、肥皂/洗手液:普通肥皂、洗手液即可,免洗洗手液要选择含酒精浓度较高的;
6、纸巾:优先选择多层不易透水的纸巾;
7、专用垃圾袋,及带盖子的垃圾箱:用于处理废弃口罩和其他分泌物;
8、一次性毛巾,或个人专用毛巾。
9、食物:选择保存时间较长的大米、面条、面粉、食用油、萝卜、白菜、鸡蛋、冻虾、冻鱼、冷冻食品等,新鲜蔬菜视情况囤一周的量即可。
10、非必备物资:书、笔记本、平板电脑、跳绳、哑铃、眼罩、耳塞、瑜伽垫等,这些根据每个人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不是说隔离就必须要降低生活品质。
11、常用药物:创口贴、胃药、止泻药、止疼药、感冒药、抗过敏药等;特殊药物:有些人平时一直在服用医嘱药品,如高血压药、糖尿病药等,这些可以提前多备一些。
止泻药常用的都有哪些
止泻药常用的都有哪些(1)鞣酸蛋白:是鞣酸和蛋白质的结合制剂。口服后蛋白部分在肠道内被消化,释放出来的鞣酸,能在发炎的肠粘膜表面沉淀蛋白质,形成一层保护膜,减低了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使炎症渗出减少,同时减低了肠内有害物质对神经末梢的刺激,有利于炎症的消散和抑制肠蠕动,发挥止泻功效。常用剂量成人每次4-8片,每日3次口服。
止泻药常用的都有哪些(2)次碳酸铋:属于吸附药,此类药还包括活性炭等。它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溶解,呈细微粉末状。口服后能在发炎的肠道内机械地吸附细菌、毒素和炎症产物;另一方面能附着在肠粘膜上,减缓炎症刺激,达到止泻目的。每片0.3克,1次1-3片,每日服3次。
止泻药常用的都有哪些(3)盐酸苯乙哌啶:是人工合成的止泻药,具有收敛及减少肠蠕动的作用,适用于急、慢性功能性腹泻的对症治疗。对于急、慢性细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在应用特异性抗炎药物的同时应用本药,有助于腹泻症状的控制。复方苯乙哌啶是苯乙哌啶2.5毫克加入硫酸阿托品0.025毫克,每次1-2片,每日服3次。
上面介绍的止泻药只能起到单纯的对症治疗作用,故只适用于功能性腹泻,对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急性腹泻,应以抗菌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加用止泻药。
吃完火锅半夜恶心想吐 吃完火锅半夜恶心想吐需注意
吃完辛辣刺激的火锅,之后有恶心想吐的症状,要注意不要继续吃这些食物,如:油腻食物:肥肉、奶油、煎炸食物等;辛辣刺激性食物:辣椒、酒、洋葱、咖喱、胡椒粉、芥末粉、浓咖啡等;硬质和高纤维食物;酸性食物和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容易阻滞消化,刺激胃黏膜,不利于胃粘膜炎症的恢复。
如果恶心想吐是因为肠胃炎引起的,可能还会有腹痛、腹泻症状,不要盲目吃止痛药、止泻药;止痛药一方面能掩盖病情,不利于诊断,另一方面,止痛药能损伤胃肠黏膜,加重病情;止泻药能抑制胃肠道毒素的排出,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已经让你元气大伤了,若不好好休息,不利于体力的恢复,另外在休息的时候也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
吃完火锅出现了恶心想吐的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不要抱着忍忍就会好的心态,这样下去只会加重病情,要听从医生的建议配合吃药或者输液。
治疗感冒的家庭常用西药
感冒的常用西药:
1.阿斯匹林:主要用于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用于高热、感冒、头痛、肌肉痛等。不良反应: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可引起胎儿异常,
感冒药
孕妇、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
2.扑热息痛:有解热镇痛作用,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及神经痛等。不良反应:久服可致肾损害,过量可致肝损害,3岁以下的儿童最好不用。成人日服量不能大于2克,每次服0.25—0.5克,日服3次。
3.病毒灵:主要能抑制病毒增殖,对流感、副流感有较强的抑毒作用,用于治疗感冒、流感、病毒性气管炎、腮腺炎、水痘、麻疹及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不良反应:会引起出汗、食欲不振等。成人日服3次,每次0.18-0.2克。4.布洛芬:用于解热、镇痛、抗风湿、痛经、牙痛、腰背痛及风湿性关节炎。不良反应:有轻微胃肠道不适,宜饭后服用。成人日服3次,每次0.2克。
5.消炎痛:有较强的抗风湿、消炎镇痛作用,用于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发热等。不良反应:可有胃肠道反应及胃穿孔,溃疡病、精神病、癫痫、孕妇禁用。成人口服3次,每次25毫克,儿童每日每公斤体重0.5毫克一次。
6.板蓝根冲剂:主要用于清热解毒、凉血,治疗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及预防和治疗小儿麻疹。成人每次口服10克,日服4次;儿童每次5克,日服4次。
7.感冒通片:具有一定抗病毒和退热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头痛,咽喉痛、发热,并减轻由于感冒引起的上呼吸道变态反应。成人每次服2片,日服3次
(以上药物仅供参考,具体应该怎样服用药物还是得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否则如有出现什么不良的后果,应该自己负责)
药物的治疗是有所针对性的,而且感冒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如果出现了服用药物之后,感冒的症状还没有所改善的应该及时到医院去找医生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下药,早日将感冒治好。
准妈妈出游物品清单
1.孕妇体健资料。准妈妈应带上孕期检查手册和保健卡,还要带上做产前检查的医院、医生的联系方式,以备需要随时联系。
2.平底防滑的鞋子、宽松的衣物。最好带件外套,早晚增添衣物,防止着凉。
3.常用药品,例如一些常用的肠胃药、止泻药、止吐药、外伤药膏、蚊虫咬伤药膏等。
4.孕妇奶粉、健康小零食等。根据自己的喜好,准备一些坚果、小点心之类的小零食,如核桃仁、开心果,在旅行的过程中帮助准妈妈随时补充营养。
5.准妈妈还可以准备弹性袜、托腹带以及一些清洁用的消毒喷剂等。
专家建议:
孕期旅游的确有利于愉悦身心,但是务必要注意安全和健康!最好不要作长途的、劳累的旅游,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时间和兴趣爱好有选择地安排短途的、轻松的旅游。另外,旅途中一定要注意休息和饮食卫生、关注身体反应!
夏天拉肚子用药有诀窍
夏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许多人认为拉肚子是小病,其实不然,拉肚子不及时治疗有时也会酿成大祸。本期本报特邀请了相关专家,为您详细解读腹泻用药。止泻药:别急着吃许多人一出现腹泻,就想尽快止住泻,以为只要不拉肚子就没事了。实际上,对于感染性腹泻来说,排便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通过腹泻可以将细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排出人体,减少对人体的损害。不恰当的止泻可能加重感染及中毒症状。对此中医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说法,叫“闭门留寇”,也就是说如果此时止泻,就等于把门关上将贼留在了屋里。在水样便次数较多但无发热时,可酌情使用止泻药,明显的感染性腹泻如肉眼脓血便,有里急后重、腹痛、发热等时,应以抗生素治疗为主,慎用止泻药。
俗语有句话说“撑不死的痢疾”,意思是对痢疾来说,多吃多泻是有好处的,只是要注意食物的性质。如果腹泻严重,要及早口服或者静脉补液,以防电解质流失过多。
如果腹泻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则可在补液、抗菌治疗的同时使用止泻剂。功能性腹泻则可以在助消化、保暖的同时,使用止泻剂。
但不同的止泻药功能不同,要合理应用。
目前最常用的止泻剂的通用名为蒙脱石散(思密达、必奇、肯特令)。此类药本身不被吸收,服下后附着在肠壁,可减缓肠蠕动而达到止泻效果。通常用于成人及儿童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成人一次口服一小包(3克),一天三次,溶在50毫升水中服用。此类药副作用少,安全性较高,与抗菌药同时使用,有利于感染的控制。
糜烂性胃炎中医治疗方法
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时候用药物治疗的话,可以分为西药和中药。中药主要是成方或配方,而西药分为制酸药、止痛药等。而中药疗法还有针灸治疗和足疗和民间秘方。中药讲究养治结合,在饮食上也要注意。
用西药进行治疗的时候, 西药只会加重刺激胃黏膜,增加胃负担,没有修复胃黏膜。西药只是单纯性的消炎抗菌,止痛止泻,没有修复胃黏膜。如果长时间服用的话长期服用会对其它器官产生危害,还会产生副作用。
俗话说的很好胃里有病了的话讲究的是三分治七分养,但是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养好一个胃,舒舒服服的吃好一日三餐,对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奢侈。在选择各种治胃病的药物的时候要仔细看看,治疗不当可能会雪上加霜。
注意事项:要做好预防工作,避免摄入对胃黏膜刺激、损伤的药物或饮食。出现应激状态时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在饮食上要多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止泻药的使用禁忌
止泻药抗生素忌同时服用
止泻药物思密达对消化道内的细菌、病毒及其产生的毒素、气体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从而起到止泻作用,但同时它强大的吸附作用也会作用于同时服用的抗生素等药物,快速吸附氟哌酸的成分和培菲康中的活性益生菌并与之结合,使这两种药物的成分无法被胃黏膜充分吸收,药效自然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生活中很多常用的胃药和止泻药都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大多数有机药物如抗生素、维生素等都可能被上述药物吸附,使它们不能被胃肠黏膜吸收,而影响药效。
因此,在服药时,胃药、止泻药应尽量与抗生素类药物分开服用,如需同时服用,应把时间错开,至少与其他药物隔开一小时服用,培菲康等调整肠道菌群平衡的药物则应跟抗生素相隔两小时服用。
服止泻药时别喝牛奶
服止泻药时不能饮用牛奶,因为牛奶不仅降低止泻药的药效,而且其含有的乳糖还容易加重腹泻。同时,他还指出在服用其他药品时同样应忌食一些食品,如:服降压药时忌饮西柚汁,因为柚皮素会影响肝脏某种酶的功能,而这种酶和降压药的代谢有关,容易造成血液中药物浓度过高。服用抗过敏药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服黄连素前后2小时内不能饮茶。另外,服用抗生素前后2小时勿饮牛奶和果汁。
治疗小儿高血压的常用西药
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1)胍乙啶:适用于各种肾性高血压及其他继发性高血压,每日0.2mg/kg,分2~3次口服;
(2)酚妥拉明:为α受体阻滞剂,用于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阶段,尤其当患儿有高血压危象时可静脉缓慢推注,每次0.1~0.5mg/kg或静点1~4mg/(kg·min),同时密切观察血压。副作用有心动过速。
(3)哌唑嗪:为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而降压,无心动过速副作用。长期应用无耐药性,与利尿药及β阻滞剂合用时有协同作用。剂量为每日0.02~0.05mg/kg,分3次服用,常见副作用有眩晕、无力。为了减少反应性晕厥,应减少首次剂量并于睡前服用。
(4)心得安: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高搏出量高肾素性高血压病人。与利尿药及血管扩张剂合同用可增强疗效。副作用较小,对伴有心功能不全、支气管哮喘者禁用,剂量为每日0.5~2mg/kg,自小剂量开始,3次分服。
2、利尿剂
通过促进排钠:降低血容量而起降压作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在严重高血压病人与其他降低药同用能增强其他药物的降压作用。应用过程中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1)安体舒通:为醛固酮拮抗剂,有排钠潴钾作用,适用于肾上腺增生、肿瘤或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剂量为每日1.5~3mg/kg,3次分服。
(2)双氢克尿塞:每日1~2mg/kg,2次分服。
(3)速尿:适用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患儿。治疗过程中如氮质血症及尿少加重,则应停药。剂量每次1~2mg/kg,每日1~2次。必要时可静脉注射。
3、血管紧张素转移酶抑制剂
巯甲丙脯酸:适用于高肾素性高血压,对正常肾素性及低肾素性高血压也有效。因可增加肾血流量,也适用于肾功能衰竭患儿。降压作用迅速,可用于高血压急症治疗,与利尿剂合用效果更好。目前应用较广泛,已成为常用的一线降压药。起始剂量为每次0.3mg/kg,逐渐加理至满意疗效,最大剂量为每次2mg/kg,8~12小时1次。停药时逐渐减量,避免骤停。剂量过大可引起毒性副作用:蛋白尿、血白细胞下降及皮疹。
4、钙通道阻滞剂
通过阻滞钙离子进入细胞内达到扩张血管,降压的目的。
硝苯吡啶:又名心痛定,用于儿科临床,降压效果较好,剂量为每次0.2~0.5mg/kg,每日3次。最大量1次10~20mg。舌下含服疗效优于口服,也有应用肛门内给药治疗重症高血压。如无效可30~60分钟重复一次。副作用有面部潮红、心劝过速。
温馨提示:小儿在服用降压药时,应学会给自己的孩子测血压,并记录在本上,以便下次看病时作为医生用药的参考。在饮食上应限制食盐的摄入量,若体重过胖,应限制饮食,因过胖一方面会增加心脏负担,另一方面易合并高血脂。一般多采用易消化、低盐、低脂肪、低热量的饮食,多食用水果,蔬菜,要少量多餐。
小儿腹泻不能滥用止泻药和抗生素
小儿秋季腹泻没有立竿见影的特效药,家长不要以为腹泻止住就好了,如果擅自给吃止泻药,如易蒙停、洛哌丁醇等,风险很大。
“宝宝得了秋季腹泻,除了适当补液外,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肠道黏膜保护剂和恢复肠道微生态平衡的药,止泻药和抗生素万万不能乱用。止泻药会抑制肠道蠕动,以减少腹泻的次数和频率,这样容易增加毒素吸收,引起不良反应。止泻药的机理是抑制肠蠕动,小孩子腹泻是因为肠子里面有病毒,如果人为止泻,有毒有害沉积在肠道内,被身体吸收,可能引起全身感染,甚至引发败血症导致死亡。”
应爱娟说,孩子拉肚子拉一两周,的确很伤身体,首先要补足体液,秋季腹泻病程很长,很容易脱水。可以适当吃一些帮助肠黏膜恢复的药物,还可以补充点益生菌,帮助肠道菌群恢复平衡。
应爱娟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儿童腹泻的治疗指南中也写到,小儿腹泻不管是哪种原因的腹泻,都不能吃止泻药。即使是大人患了急性腹泻也最好慎用止泻药。而滥用抗生素不仅会使肠道内微生态遭到破坏,还会引发如霉菌性肠炎等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延长腹泻时间。
拉水便肚子咕噜咕噜叫怎么办 吃止泻药
止泻药含有收敛成分,可以减少肠胃蠕动,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还能吸附肠道病菌,阻止病菌、细菌攻击肠道。拉肚子拉水,肚子还咕咕的响,是比较严重的腹泻症状,如果有必要要咨询医生服用止泻药止泻,但切忌自己盲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