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络的准确位置图 三阳络的作用
三阳络的准确位置图 三阳络的作用
三阳络属手少阳三焦经,是“三阳络脉所交之处”,可清泻三焦郁热,通调三焦经气,其通经开窍的作用颇强,可用于三焦经气突然闭阻所致的耳聋,暴喑,热犯三焦的齿痛,经气不畅的手臂痛等。
手五里的功效及作用 手五里配伍应用
1、手臂红肿疼痛:手五里、曲池、通里、中渚、合谷、尺泽。
2、瘰疬:五里、大迎、臂臑。
3、嗜卧,四肢不欲动摇:五里、三阳络、三间、厉兑、天井。
三阳络是什么意思
三阳络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穴位含义为,手三阳经的阳气在此交会。
别名:通间、通门。属手少阳三焦经。
1、三阳络:三阳,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络,联络之意。该穴名意指手三阳经的气血物质在此交会。本穴由于会宗穴传来的气血为由阳变阴的寒湿之气,穴内温压呈下降之状,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因而汇入穴内,本穴有联络手三阳经气血的作用,故名。
2、通门:通,通道也。门,门户也。通门名意指手阳明少阳的天部阳气由此汇入穴内。理同三阳络名解。通间名意与通门同,间指间隙。
3、手三阳经之会:本穴为手三阳经的阳气交会之所,故为手三阳经之会。
四渎什么意思
渎,为沟渠之大者。本穴前穴为“三阳络”,则犹汇细流而为巨川也。古称江淮湖济四水为四渎。以其有通润之力也。本穴治症,多以润通为务,故名“四渎”。即犹滋灌溉,通航运也。
三阳络疼痛是什么原因
三阳络穴位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具有开窍镇痛,舒筋活络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三焦热盛致齿痛,暴喑,耳鸣,或因经脉痹阻导致手臂痛等症,三阳络穴出现疼痛,与上述疾病亦有一定关联,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确定病因后进行调理治疗。
三阳络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侧远端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快速取穴法:抬臂,从掌背横纹中点处直上量4横指(即3寸)处为支沟,从支沟上量1寸处,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按压有酸胀感。
三阳络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侧远端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
快速取穴法:抬臂,从掌背横纹中点处直上量4横指(即3寸)处为支沟,从支沟上量1寸处,尺骨与桡骨间隙中点,按压有酸胀感。
三阳络的准确位置图
经穴定位:在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4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简易取穴:位于前臂背侧,先找到支沟穴,垂直向上1横指,前臂两骨之间凹陷处即是三阳络。
三阳络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三阳络配伍应用方法
配风池,大椎,散邪解热,治疗寒热无汗;配合谷治齿痛;耳聋配翳风,听会;暴喑配哑门,廉泉;手臂痛配曲池,肩髃穴。
阳溪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阳溪准确位置图
在腕背横纹桡侧端,手拇指向上翘起时,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简易取穴:手拇指向上翘,顺着拇指背侧腕横纹处,两条肌腱之间的凹陷处即是。
足五里准确位置图片 足五里的配伍疗法
1、足五里穴配三阳络穴、天井穴、历兑、三间穴:治嗜卧欲动摇;
2、足五里穴配血海、三阴交、风市:有养血祛风的作用,主治阴囊湿疹;
3、足五里穴配气海,太冲:有舒肝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睾丸肿痛;
4、足五里穴配中极、阴陵泉: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尿潴留。
三阳络的定位和主治 三阳络的治疗用法
1、针刺方法:三阳络穴,直刺0.5—1.0寸,局部酸胀,可扩散至肘部;斜刺2.0—3.0寸,透郄门穴,前臂感觉麻胀,并向指端传导。
2、艾灸方法:三阳络穴,艾条灸10—20分钟;三阳络穴,艾炷灸3—5壮。
三焦经穴位图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分布
本经经穴分布在无名指外侧,手背,上肢外侧中间,肩部,颈部,耳翼后缘,眉毛外端,起于关冲,止于丝竹空,包括关冲,液门,中渚,阳池,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天井,清冷渊,消泺,臑会,肩髎,天髎,天牗,翳风,瘛脉,颅息,角孙,耳门,耳和髎,丝竹空,左右各23穴。
三阳络是什么意思 三阳络的配伍疗法
三阳络穴配曲池穴、合谷穴、肩井穴:缓解治疗中风、后遗症、上肢不遂。
三阳络的准确位置 三阳络针刺操作手法
取穴法:肘关节半屈,前臂旋前。腕关节水平上方4寸,前臂背面内3/5与2/5交界处。
进针方向:向掌面直刺,与前臂背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5-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向肘关节。
功能:舒筋活络,开音益聪。
主治:耳聋,耳鸣,暴喑,牙痛,上肢痹痛。
步廊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步廊穴配伍应用
治胸满,胁痛,配膈俞,三阳络,郄门,理气活血通络;治咳嗽,气喘,配肺俞,以宽胸理气降逆;治心悸,怔忡,胸痛,配心俞,内关,以宁心安神,宽胸止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