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最该补的8种营养素
老人最该补的8种营养素
1、蛋白质
老年人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利用率也低,因此需要注意补充。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优质蛋白质摄入明显不足。一般来说,蛋白质主要分两类,鸡蛋、牛奶、鱼、虾、瘦肉等是动物蛋白质的来源,大豆、坚果、谷类等食物则是植物蛋白质的来源。值得推荐的是,鸡蛋中蛋白质利用价值较好,但因蛋黄含胆固醇较高,比较适合不需限制胆固醇摄入的老人。吃鸡蛋时最好做成蛋羹,每天1~2个为宜。而胆固醇水平高的老人,可以适当多吃鱼肉,还能补充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胆固醇。
2、钙
钙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对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肌肉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对钙的需求较高,但调查显示,我国老人每天每人的钙摄入量仅在500毫克左右,仅为推荐量的一半。长期缺钙的老人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身高变矮、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等问题。因此,老人应该定期监测骨密度,并注意补钙。食物中,牛奶、酸奶、奶酪是公认的补钙佳品,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酸奶。补充剂中,碳酸钙等无机钙性价比最高,氨基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酸类钙盐吸收利用率略高。
3、铁
调查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平均贫血率是20.1%,而老年人群的贫血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和缺铁有一定关系。长期缺铁和贫血会导致老人虚弱无力、抗病能力下降、大脑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问题。补铁的最佳食物是富含血红素铁的肉类和动物内脏,其中牛肉的铁含量较高。另外,一些黑色食物,比如黑木耳、黑米、黑芝麻等也是补铁的好食物。值得提醒的是,果蔬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吸收,因此补铁是最好将肉类、谷类、果蔬同食。需要强调的是,贫血不代表一定缺铁,也可能由于慢性病或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导致,因此老人贫血要先查明病因。
4、锌
细心的子女会发现,父母年老后做的菜越来越咸,这和老人味觉退化有关,而适当补锌可以提升味觉。日本大学医学部调查发现,60~65岁的味觉障碍者中,28%血液里锌含量不足,而通过补锌,70%的人症状得到改善。因此,味觉不好、食欲不振的老人可以到医院检测体内锌含量,如果确实缺锌要及时补充。严重缺锌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含锌药物。缺锌不太严重和健康的老人不妨多吃含锌的食物来对抗味觉障碍。食物中锌的供应主要来自贝类、虾蟹、肉类、鱼类,芝麻、松子的锌含量也很高,而精米白面和果蔬中的锌含量较低。
5、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长期缺乏可能导致软骨病或骨质疏松。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对预防多种癌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多发性硬化症、抑郁症等多方面的疾病都有帮助。一般来说,人体中维生素D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晒太阳依靠自身皮肤合成;二是从牛奶、蛋黄、海鱼、蘑菇类等食物中获取,但含量比较少。由于老年人的皮肤功能下降,通过晒太阳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数量有限,需要格外注意膳食补充。老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6、维生素A
太阳下山后,在光线暗淡的楼道里上下楼梯,很多老人会因为看不清,表现为摸摸索索、小心翼翼,补充维生素A可以改善这个问题。维生素A是构成眼感光物质的重要原料,维生素A充足,可增加眼角膜的光洁度,使眼睛明亮有神。反之,会引起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增厚、角质化,使原来清澈透明的角膜变得像毛玻璃一样模糊不清,甚至引起夜盲症、白内障等眼疾。含维生素A最丰富的食品是动物肝脏,其次为蛋黄和全脂奶。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富含胡萝卜素的食品有芥蓝、绿菜花、菠菜等深绿色叶菜,还有胡萝卜、南瓜、红薯、芒果、柑橘等橙黄色果蔬。
7、维生素B1
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密切,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B1,会出现情绪沮丧,思维迟钝,严重缺乏时,还会发生末梢神经炎,比如脚气病,并增加突发心脏病的风险。另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调查发现,维生素B1缺乏还会增加老人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如果老人总是闷闷不乐,不愿参与新的活动或与人交谈,做事变得犹豫不决,就要考虑抑郁的可能,除了寻求心理辅导外,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1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谷类、豆类、薯类,特别是没有经过精制的全谷物食品,也就是粗粮。老人吃粗粮要循序渐进,慢慢加量,给消化系统适应的时间,还要把粗粮尽可能做得软烂,减少膳食纤维对肠道的刺激。
8、欧米伽3脂肪酸
研究证实,欧米伽3脂肪酸对健康十分有益,不仅可以预防老年认知障碍,还能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调查显示,国人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有限,大多数地区老年人摄入量未达到推荐摄入水平下限的一半,需要注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有:沙丁鱼、三文鱼、金枪鱼等深海多脂鱼;油脂中橄榄油、茶油、红花油、亚麻籽油、紫苏油、葡萄籽油等含量比其他植物油高;还有亚麻籽、核桃、杏仁等坚果也是良好的食物来源。
老人要保证8种营养素的摄入
1、蛋白质
老年人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利用率也低,因此需要注意补充。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优质蛋白质摄入明显不足。
一般来说,蛋白质主要分两类,鸡蛋、牛奶、鱼、虾、瘦肉等是动物蛋白质的来源,大豆、坚果、谷类等食物则是植物蛋白质的来源。值得推荐的是,鸡蛋中蛋白质利用价值较好,但因蛋黄含胆固醇较高,比较适合不需限制胆固醇摄入的老人。吃鸡蛋时最好做成蛋羹,每天1~2个为宜。而胆固醇水平高的老人,可以适当多吃鱼肉,还能补充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胆固醇。
2、钙
钙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对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肌肉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对钙的需求较高,但调查显示,我国老人每天每人的钙摄入量仅在500毫克左右,仅为推荐量的一半。长期缺钙的老人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身高变矮、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等问题。因此,老人应该定期监测骨密度,并注意补钙。
食物中,牛奶、酸奶、奶酪是公认的补钙佳品,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酸奶。补充剂中,碳酸钙等无机钙性价比最高,氨基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酸类钙盐吸收利用率略高。
3、铁
调查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平均贫血率是20.1%,而老年人群的贫血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和缺铁有一定关系。长期缺铁和贫血会导致老人虚弱无力、抗病能力下降、大脑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问题。
补铁的最佳食物是富含血红素铁的肉类和动物内脏,其中牛肉的铁含量较高。另外,一些黑色食物,比如黑木耳、黑米、黑芝麻等也是补铁的好食物。值得提醒的是,果蔬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吸收,因此补铁是最好将肉类、谷类、果蔬同食。需要强调的是,贫血不代表一定缺铁,也可能由于慢性病或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导致,因此老人贫血要先查明病因。
4、锌
细心的子女会发现,父母年老后做的菜越来越咸,这和老人味觉退化有关,而适当补锌可以提升味觉。日本大学医学部调查发现,60~65岁的味觉障碍者中,28%血液里锌含量不足,而通过补锌,70%的人症状得到改善。因此,味觉不好、食欲不振的老人可以到医院检测体内锌含量,如果确实缺锌要及时补充。严重缺锌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含锌药物。缺锌不太严重和健康的老人不妨多吃含锌的食物来对抗味觉障碍。
食物中锌的供应主要来自贝类、虾蟹、肉类、鱼类,芝麻、松子的锌含量也很高,而精米白面和果蔬中的锌含量较低。
5、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长期缺乏可能导致软骨病或骨质疏松。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对预防多种癌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多发性硬化症、抑郁症等多方面的疾病都有帮助。
一般来说,人体中维生素D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晒太阳依靠自身皮肤合成;二是从牛奶、蛋黄、海鱼、蘑菇类等食物中获取,但含量比较少。由于老年人的皮肤功能下降,通过晒太阳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数量有限,需要格外注意膳食补充。老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6、维生素A
太阳下山后,在光线暗淡的楼道里上下楼梯,很多老人会因为看不清,表现为摸摸索索、小心翼翼,补充维生素A可以改善这个问题。维生素A是构成眼感光物质的重要原料,维生素A充足,可增加眼角膜的光洁度,使眼睛明亮有神。反之,会引起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增厚、角质化,使原来清澈透明的角膜变得像毛玻璃一样模糊不清,甚至引起夜盲症、白内障等眼疾。
含维生素A最丰富的食品是动物肝脏,其次为蛋黄和全脂奶。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富含胡萝卜素的食品有芥蓝、绿菜花、菠菜等深绿色叶菜,还有胡萝卜、南瓜、红薯、芒果、柑橘等橙黄色果蔬。
7、维生素B1
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密切,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B1,会出现情绪沮丧,思维迟钝,严重缺乏时,还会发生末梢神经炎,比如脚气病,并增加突发心脏病的风险。另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调查发现,维生素B1缺乏还会增加老人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如果老人总是闷闷不乐,不愿参与新的活动或与人交谈,做事变得犹豫不决,就要考虑抑郁的可能,除了寻求心理辅导外,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
维生素B1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谷类、豆类、薯类,特别是没有经过精制的全谷物食品,也就是粗粮。老人吃粗粮要循序渐进,慢慢加量,给消化系统适应的时间,还要把粗粮尽可能做得软烂,减少膳食纤维对肠道的刺激。
8、欧米伽3脂肪酸
研究证实,欧米伽3脂肪酸对健康十分有益,不仅可以预防老年认知障碍,还能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调查显示,国人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有限,大多数地区老年人摄入量未达到推荐摄入水平下限的一半,需要注意补充。
欧米伽3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有:沙丁鱼、三文鱼、金枪鱼等深海多脂鱼;油脂中橄榄油、茶油、红花油、亚麻籽油、紫苏油、葡萄籽油等含量比其他植物油高;还有亚麻籽、核桃、杏仁等坚果也是良好的食物来源。
6种营养素抗衰老
一、维生素B族
维生素B族是所有的抗衰老保健品中最为实用的一种,很多人都会借助它来改善情绪、体力、注意力、反应力和记忆力等,会随体液排出,所以人体极易缺乏。主要食物来源是动物肝脏、酵母、小麦胚芽和米糠等。
二、脂肪酸
它对神经及心血管系统的健康极为重要,能提高认知能力,降低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的发病率。它的EPA 和DHA,主要食物来源是鱼类和核桃等,一般大型深海鱼类中这两种成分的含量都很丰富。
三、硫辛酸
它被称为“万能抗氧化剂”,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一般认为它能保存和再生维生素C和E等,并能平衡血糖浓度。主要食物来源为菠菜和肉类,但含量很少。
四、维生素C
它被证明是极有效的抗氧化剂,能保护细胞不被自由基破坏,尤其是脑部和眼睛。此外,它能有效预防心脏病。主要食物来源为柑橘、弥猴桃等水果蔬菜。
五、维生素E
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性的维生素,它是被证明非常有效的抗氧化剂。它能保护细胞膜中的不饱合脂肪酸不被自由基侵害心脏病的发生,预防动脉硬化。
六、人参
它能提升元气,对抗癌症,强化免疫系统,可治疗多种生理失调症。它的根部含有数种皂基成分,具有预防血液循环疾病的功能。
老人最该补8种营养素
1蛋白质
老年人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利用率也低,因此需要注意补充。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优质蛋白质摄入明显不足。一般来说,蛋白质主要分两类,鸡蛋、牛奶、鱼、虾、瘦肉等是动物蛋白质的来源,大豆、坚果、谷类等食物则是植物蛋白质的来源。值得推荐的是,鸡蛋中蛋白质利用价值较好,但因蛋黄含胆固醇较高,比较适合不需限制胆固醇摄入的老人。吃鸡蛋时最好做成蛋羹,每天1~2个为宜。而胆固醇水平高的老人,可以适当多吃鱼肉,还能补充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胆固醇。▲
2钙
钙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对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肌肉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对钙的需求较高,但调查显示,我国老人每天每人的钙摄入量仅在500毫克左右,仅为推荐量的一半。长期缺钙的老人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身高变矮、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等问题。因此,老人应该定期监测骨密度,并注意补钙。食物中,牛奶、酸奶、奶酪是公认的补钙佳品,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酸奶。补充剂中,碳酸钙等无机钙性价比最高,氨基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酸类钙盐吸收利用率略高。▲
3铁
调查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平均贫血率是20.1%,而老年人群的贫血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和缺铁有一定关系。长期缺铁和贫血会导致老人虚弱无力、抗病能力下降、大脑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问题。补铁的最佳食物是富含血红素铁的肉类和动物内脏,其中牛肉的铁含量较高。另外,一些黑色食物,比如黑木耳、黑米、黑芝麻等也是补铁的好食物。值得提醒的是,果蔬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吸收,因此补铁是最好将肉类、谷类、果蔬同食。需要强调的是,贫血不代表一定缺铁,也可能由于慢性病或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导致,因此老人贫血要先查明病因。▲
4锌
细心的子女会发现,父母年老后做的菜越来越咸,这和老人味觉退化有关,而适当补锌可以提升味觉。日本大学医学部调查发现,60~65岁的味觉障碍者中,28%血液里锌含量不足,而通过补锌,70%的人症状得到改善。因此,味觉不好、食欲不振的老人可以到医院检测体内锌含量,如果确实缺锌要及时补充。严重缺锌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含锌药物。缺锌不太严重和健康的老人不妨多吃含锌的食物来对抗味觉障碍。食物中锌的供应主要来自贝类、虾蟹、肉类、鱼类,芝麻、松子的锌含量也很高,而精米白面和果蔬中的锌含量较低。▲
5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长期缺乏可能导致软骨病或骨质疏松。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对预防多种癌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多发性硬化症、抑郁症等多方面的疾病都有帮助。一般来说,人体中维生素D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晒太阳依靠自身皮肤合成;二是从牛奶、蛋黄、海鱼、蘑菇类等食物中获取,但含量比较少。由于老年人的皮肤功能下降,通过晒太阳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数量有限,需要格外注意膳食补充。老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6维生素A
太阳下山后,在光线暗淡的楼道里上下楼梯,很多老人会因为看不清,表现为摸摸索索、小心翼翼,补充维生素A可以改善这个问题。维生素A是构成眼感光物质的重要原料,维生素A充足,可增加眼角膜的光洁度,使眼睛明亮有神。反之,会引起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增厚、角质化,使原来清澈透明的角膜变得像毛玻璃一样模糊不清,甚至引起夜盲症、白内障等眼疾。含维生素A最丰富的食品是动物肝脏,其次为蛋黄和全脂奶。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富含胡萝卜素的食品有芥蓝、绿菜花、菠菜等深绿色叶菜,还有胡萝卜、南瓜、红薯、芒果、柑橘等橙黄色果蔬。▲
7维生素B1
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密切,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B1,会出现情绪沮丧,思维迟钝,严重缺乏时,还会发生末梢神经炎,比如脚气病,并增加突发心脏病的风险。另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调查发现,维生素B1缺乏还会增加老人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如果老人总是闷闷不乐,不愿参与新的活动或与人交谈,做事变得犹豫不决,就要考虑抑郁的可能,除了寻求心理辅导外,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1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谷类、豆类、薯类,特别是没有经过精制的全谷物食品,也就是粗粮。老人吃粗粮要循序渐进,慢慢加量,给消化系统适应的时间,还要把粗粮尽可能做得软烂,减少膳食纤维对肠道的刺激。▲
8欧米伽3脂肪酸
研究证实,欧米伽3脂肪酸对健康十分有益,不仅可以预防老年认知障碍,还能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调查显示,国人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有限,大多数地区老年人摄入量未达到推荐摄入水平下限的一半,需要注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有:沙丁鱼、三文鱼、金枪鱼等深海多脂鱼;油脂中橄榄油、茶油、红花油、亚麻籽油、紫苏油、葡萄籽油等含量比其他植物油高;还有亚麻籽、核桃、杏仁等坚果也是良好的食物来源。▲
硬蜱分类
目前世界上已知蜱类应为895种,包括软蜱科Argasidae 189种、硬蜱科Ixodidae 705种、纳蜱科Nuttalliellidae 1种,并译出相应的中文物种名,这将有利于对世界蜱类的深入了解。同时对Barker和Murrell (2004)蜱类名录进行了修订,包括修订了9个拼写错误的种名、废除了31个无效种,增加了13个新种、重新启用了12个原无效种。 2、对中国蜱类曾经采用的分类体系进行了更新,并重新厘定了蜱类名录,解决了中国蜱类分类系统过时、种名混乱、物种不清等问题。目前中国已知蜱类117 种,包括软蜱科13种(锐缘蜱属Argas 7种、败蜱属Carios 4种、钝缘蜱属Ornithodoros 2种)、硬蜱科104种(硬蜱属Ixodes 24种、花蜱属Amblyomma 8种、血蜱属Haemaphysalis 44种、异扇蜱属Anomalohimalaya 2种、璃眼蜱属Hyalomma 6种、革蜱属Dermacentor 12种、扇头蜱属Rhipicephalus 8种)。 3、鉴于蜱类分类地位的变更及曾经遗留的物种描述错误等现象,制定出各科、属检索表及我国已知蜱类的种级检索表,并补充了邓国藩和姜在阶(1991)未描述种(灰黄花蜱A. helvolum和心形花蜱A. cordiferum)的形态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蜱类从形态上难以鉴定的难题。
促进胎儿大脑发育的8种营养素
1.蛋白质
对大脑的作用:
含量占脑干总量的30%~35%,是人的大脑负责智力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缺乏会引起胎儿大脑发育障碍,影响智能水平。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推荐:肉、动物内脏、鱼、虾、蛋、乳类、豆类食物、谷类、坚果等。
2.脂肪
对大脑的作用:
占脑重的50%~60%,在大脑活动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其中含有对大脑发育最重要的是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
富含脂肪的食物推荐:食用油、核桃、鱼、虾、动物内脏等。
3.糖类
对大脑的作用:
是大脑活动能量的来源,具有刺激大脑活动能力的作用。
富含糖类的食物推荐:白糖、红糖、蜂蜜、甘蔗、萝卜、主食、红薯、大枣、甜菜及水果等。
4.维生素A
对大脑的作用:
可以促进脑的发育,缺少会导致智力低下。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推荐:肝脏、鱼、海产品、鸡蛋、牛奶等。
5.维生素B
对大脑的作用:
通过帮主蛋白质代谢而促进脑部活动
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推荐:芦笋、杏仁、肉、蛋、花生、牛奶、动物肝脏、五谷杂粮、绿叶蔬菜等。
6.维生素C
对大脑的作用:
在胎宝宝大脑发育期起到提高脑功能敏锐的作用。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推荐:樱桃、猕猴桃、西兰花、草莓、柿子、柠檬、番茄、苦瓜等。
7.维生素E
对大脑的作用:
具有保护细胞膜的作用,还能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
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推荐:坚果、植物油、麦芽、谷类、新鲜绿色蔬菜、动物内脏、豆类、蛋黄、瓜果、瘦肉、花生等。
8.钙
对大脑的作用:
具有保证大脑顽强工作以及对大脑产生异常兴奋起到抑制,使细胞避免有害刺激的作用。
富含钙的食物推荐:牛奶、乳酪、绿色蔬菜、大豆、小鱼干、芝麻等。
老人需要补充8种营养素
1、铁
调查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平均贫血率是20.1%,而老年人群的贫血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和缺铁有一定关系。长期缺铁和贫血会导致老人虚弱无力、抗病能力下降、大脑容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问题。补铁的最佳食物是富含血红素铁的肉类和动物内脏,其中牛肉的铁含量较高。另外,一些黑色食物,比如黑木耳、黑米、黑芝麻等也是补铁的好食物。值得提醒的是,果蔬中富含的维生素C可以促进铁吸收,因此补铁是最好将肉类、谷类、果蔬同食。需要强调的是,贫血不代表一定缺铁,也可能由于慢性病或缺乏维生素B12、叶酸导致,因此老人贫血要先查明病因。
2、锌
细心的子女会发现,父母年老后做的菜越来越咸,这和老人味觉退化有关,而适当补锌可以提升味觉。日本大学医学部调查发现,60~65岁的味觉障碍者中,28%血液里锌含量不足,而通过补锌,70%的人症状得到改善。因此,味觉不好、食欲不振的老人可以到医院检测体内锌含量,如果确实缺锌要及时补充。严重缺锌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含锌药物。缺锌不太严重和健康的老人不妨多吃含锌的食物来对抗味觉障碍。食物中锌的供应主要来自贝类、虾蟹、肉类、鱼类,芝麻、松子的锌含量也很高,而精米白面和果蔬中的锌含量较低。
3、蛋白质
老年人蛋白质合成能力降低,利用率也低,因此需要注意补充。调查显示,在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优质蛋白质摄入明显不足。一般来说,蛋白质主要分两类,鸡蛋、牛奶、鱼、虾、瘦肉等是动物蛋白质的来源,大豆、坚果、谷类等食物则是植物蛋白质的来源。值得推荐的是,鸡蛋中蛋白质利用价值较好,但因蛋黄含胆固醇较高,比较适合不需限制胆固醇摄入的老人。吃鸡蛋时最好做成蛋羹,每天1~2个为宜。而胆固醇水平高的老人,可以适当多吃鱼肉,还能补充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有助降低胆固醇。
4、钙
钙不仅影响骨骼健康,还对心血管、内分泌、神经、肌肉系统具有重要作用。老年人对钙的需求较高,但调查显示,我国老人每天每人的钙摄入量仅在500毫克左右,仅为推荐量的一半。长期缺钙的老人更容易出现关节疼痛、身高变矮、食欲减退、失眠多梦等问题。因此,老人应该定期监测骨密度,并注意补钙。食物中,牛奶、酸奶、奶酪是公认的补钙佳品,乳糖不耐受的人可以选择酸奶。补充剂中,碳酸钙等无机钙性价比最高,氨基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有机酸类钙盐吸收利用率略高。
5、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增加人体对钙的吸收和利用,如果长期缺乏可能导致软骨病或骨质疏松。近年来还发现,维生素D对预防多种癌症、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多发性硬化症、抑郁症等多方面的疾病都有帮助。一般来说,人体中维生素D来源有两个:一是通过晒太阳依靠自身皮肤合成;二是从牛奶、蛋黄、海鱼、蘑菇类等食物中获取,但含量比较少。由于老年人的皮肤功能下降,通过晒太阳自身合成维生素D的数量有限,需要格外注意膳食补充。老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6、维生素A
太阳下山后,在光线暗淡的楼道里上下楼梯,很多老人会因为看不清,表现为摸摸索索、小心翼翼,补充维生素A可以改善这个问题。维生素A是构成眼感光物质的重要原料,维生素A充足,可增加眼角膜的光洁度,使眼睛明亮有神。反之,会引起角膜上皮细胞脱落、增厚、角质化,使原来清澈透明的角膜变得像毛玻璃一样模糊不清,甚至引起夜盲症、白内障等眼疾。含维生素A最丰富的食品是动物肝脏,其次为蛋黄和全脂奶。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富含胡萝卜素的食品有芥蓝、绿菜花、菠菜等深绿色叶菜,还有胡萝卜、南瓜、红薯、芒果、柑橘等橙黄色果蔬。
7、维生素B1
维生素B1与神经系统的功能关系密切,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B1,会出现情绪沮丧,思维迟钝,严重缺乏时,还会发生末梢神经炎,比如脚气病,并增加突发心脏病的风险。另外,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调查发现,维生素B1缺乏还会增加老人患上抑郁症的风险。如果老人总是闷闷不乐,不愿参与新的活动或与人交谈,做事变得犹豫不决,就要考虑抑郁的可能,除了寻求心理辅导外,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1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谷类、豆类、薯类,特别是没有经过精制的全谷物食品,也就是粗粮。老人吃粗粮要循序渐进,慢慢加量,给消化系统适应的时间,还要把粗粮尽可能做得软烂,减少膳食纤维对肠道的刺激。
8、欧米伽3脂肪酸
研究证实,欧米伽3脂肪酸对健康十分有益,不仅可以预防老年认知障碍,还能延缓衰老,增强记忆力,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但调查显示,国人欧米伽3脂肪酸摄入有限,大多数地区老年人摄入量未达到推荐摄入水平下限的一半,需要注意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的主要食物来源有:沙丁鱼、三文鱼、金枪鱼等深海多脂鱼;油脂中橄榄油、茶油、红花油、亚麻籽油、紫苏油、葡萄籽油等含量比其他植物油高;还有亚麻籽、核桃、杏仁等坚果也是良好的食物来源。
健脑需七种营养素
脂肪
是脑细胞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在脑的成分中,50%~60%是由脂肪组成,脑需要的必需脂肪中,主要有亚油酸、亚麻酸,也就是不饱和脂肪酸是构成脑的最主要的营养素。
最好的脂肪健脑食物是:鱼类及水产品,在自然条件下饲养的动物及产品。各种坚果及植物油、橄榄油都是很好的补脑食物等。
蛋白质
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脑的成分中,30%~35%是由蛋白质组成,脑中蛋白质的功能是控制脑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主宰脑的智能活动,帮助记忆与思考。在语言、运动、神经传导等方面也起主要作用。
最好的蛋白质健脑食物是:非养殖的鱼、虾、贝类,在自然条件下饲养的动物,各种豆及其制品,各种坚果等食物。
糖
又称碳水化合物,是热量的能源,也是脑活动的能源,是脑活动的燃料,人从食物中摄取的糖分,进入体内先分解成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被身体吸收,葡萄糖由血液输送到身体各部位,成为活动时所需要的能源,脑是消耗量最多的器官,也就是消耗葡萄糖最多的器官,脑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全身能量消耗总数的20%。
糖的最好来源是以没被严重污染的土壤、水源、空气而施有机肥料种植的,又没经过精加工的糙米、胚芽米及国家规定的八五面、九二米、小米、黄米、糯米、玉米、高梁、大麦、小麦、荞麦、燕麦、锋蜜、山薯、红糖等。每人每天食入的粮食中糖的分量已经足够了,如过多的补充糖分,会使脑进入过度疲劳状态,影响脑的功能。在某种意义上说,应限制糖分的食入。
维生素C
能促进脑细胞结构坚固,消除脑细胞结构的松驰或紧缩,起到润滑油的作用。维生素C在脑内能使脑细胞敏锐地发挥功能,使脑机敏灵活。如维生素C供应不足,会使脑细胞的结构松驰或紧缩,使脑神经细管发生堵塞、变细,导致脑细胞活动能力降低和脑功能低下,影响智商。
含维生素C高又能健脑的食物有:各种蔬菜和水果,以及维生素C补充剂等。 因维生素C很容易氧化,遇高温也易破坏,在烹调新鲜蔬菜时,一定要做到先洗后切,切后再炒,炒熟就起锅,否则维生素C就破坏了。吃带皮水果时,也应洗后再削皮,皮削好马上吃,不能摆放,因去皮后摆放维生素C见光就氧化,损失维生素C。
维生素E
对脑的作用是防止不饱合脂肪酸的过氧化,防止脑陷入酸性状态。造成脑细胞的脂肪发生氧化状态以后,脑组织含有多量易于氧化的不饱合脂肪酸,使脑开始衰老,维生素E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防止脑内产生过氧化脂质,预防脑疲劳,延缓脑的衰老。
含维生素E高又能健脑的食物有:谷胚、麦胚、小麦、胚芽油、棉籽油、米糠油、植物油、黄油、禽蛋、粗米、粗面、高梁、玉米、花生、芝麻、大豆、青豆、菠菜、芹菜、青菜、荠菜。
维生素B族
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泛酸、维生素B12等。它们在脑内的共同作用是帮助蛋白质的代谢。例如,蛋白质代谢过程中,从γ-氨酪酸制造阳性物质时,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是必不可少的辅酶,而在从氨酪酸制造阴性物质时,维生素B6和泛酸又是不可缺少的。
为了使头脑能同时具有很多阳性物质和阴性物质,除了多吃富含谷氨酸的食物之外,还要注意同时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粮食是维生素B族的最好来源,也可摄入一些维生素B族补充剂。
矿物质
矿物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元素。矿物质作为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每天都需要有一定量的摄入,过高可引起机体中毒,过低可明显地使人的智力下降。
矿物质最好的来源是各种肉类、骨头汤,以及各种矿物质补充剂。
年轻人一天最好只吃半个蛋黄
去健身房健身的人常听到这样的话:“补充蛋白质就要多吃蛋清,一天10个,别吃蛋黄。”很多人也照这话去做。而且,吃饭时还要吃蛋白粉,其实这并不科学。
蛋白质的补充,要看两方面。一是年龄,青年人一天1—2个鸡蛋,老年人每周3—4个,并且最好只吃半个蛋黄。二是运动量,国际上一般认为健康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0.8克的蛋白质。18—45岁男性,从事极轻体力劳动,每日蛋白质供给量为70克;若从事极重体力劳动,则需要110克。
医生说,“我们总认为鸡蛋营养丰富,可以多吃,这一观念源自三年自然灾害,蛋白质摄入来源极为匮乏”。现在物质丰富了,太多的食物能提供蛋白质。比如,2两牛肉或鱼肉含蛋白质约20克,2两豆腐约含10克,1个鸡蛋或一杯牛奶的蛋白质含量在10克。另外,主食里,2两面条也含8—10克蛋白质。一天三顿饭,很容易就达到人体需要量。“以现在的饮食结构,每人一周4—5个鸡蛋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