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糯米是泡的时间越长越黏吗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糯米是泡的时间越长越黏吗

会,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糯米中含有丰富的粘性物质,但是浸泡时间过短是不能将其释放出来的,因为糯米的吸水性较差,而浸泡时间越长的话,那么糯米就会逐渐吸水出现膨胀、软化的情况,再用来包粽子、煮饭等就会有软糯、Q弹的口感,粘性也会有所提高,但是浸泡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出现发酸、腐烂等变质情况,一般浸泡不超过12小时。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米要新米,要纯糯米,不要里面夹着粳米,那样的话煮出来就不好吃了。包粽子的米是需要浸泡的,粽子米浸泡过程也是很讲究的,可以参考下面时间宽裕或者时间紧迫的两种方法。

1、把粽子米淘洗好之后,用30度左右的温水浸泡40分钟左右。水的高度一定要没过米,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2、其实粽子是泡的越久越好。泡的时间越长,粽子米的口感就越好。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包粽子糯米泡多长时间

最少浸泡3个小时左右;最多可以浸泡10-12个小时。

生活中常见的粽子都是糯米包的,糯米不泡的话不糯,而糯米充分浸泡后细胞会吸水膨胀,煮出来的粽子才会比较沾粘,所以,包粽子前糯米都会提前进行浸泡,赶时间的话可以浸泡3小时左右,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浸泡10-12个小时,糯米经过充分浸泡后制成的粽子,会更易煮熟,而且泡了的糯米可以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从口感上来说,浸泡后煮熟的粽子口感会更软糯,吃起来会更好吃。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时候,糯米要泡一下味道更香,但是泡多久说法不一,作为新手可以尝试,看用哪种方法包出来的粽子更美味。

糯米黏性较好,包粽子的时候通常都是用的糯米,一般糯米需要沥水半小时,浸泡40分钟,水和米的比例控制在2:1,浸泡的温度控制在30度左右。这样浸泡后,糯米做出的粽子香气迷人,口感更滑腻,米的软度也适中,精而不烂。

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一般建议浸泡3个小时左右。

包粽子时糯米一般建议浸泡3个小时左右,这样糯米会变得软糯,在蒸煮之后粽子的食用口感会有所提高,口感多为软糯Q弹,但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糯米被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感染,甚至出现异味、腐烂等变质情况,另外,糯米浸泡最好用温水,水和糯米比例为1:2。

粽子要煮多长时间能熟

粽子煮的时间和泡米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正常情况下,我们做粽子,糯米都需要提前泡很久,若是泡米泡了10小时以上,这样的糯米比较容易熟,一般煮2小时就能熟透;若是泡米的时间很短,那么就要煮3个多小时才能确保熟透。

包粽子的米能泡过夜吗

包粽子的米最好不要泡过夜,一般情况下包粽子的米泡3—4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

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时间为:沥水时间30分,浸泡时间40分,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5个小时以上。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是浸泡的时间越长,煮出来会越粘,包出来的粽子越好吃,因此包粽子糯米泡得越久越好,一般情况下最少浸泡5个小时,如果赶时间的话,可以用热水进行浸泡,热水可以加速糯米的浸泡效果,但是从口感和营养价值上来说,用冷水浸泡糯米会更好一些。

小贴士:浸泡糯米的时候,为了避免糯米过久浸泡导致变质,最好每2-3个小时换一次清水。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糯米一般泡多久

一般糯米煮饭吃,泡1—2小时吃即可。

糯米如果和普通大米一样直接淘洗就煮饭的,其吸水性会不足,煮出来的糯米饭不够黏,口感不大好,建议煮糯米饭之前最好是泡1—2小时为宜,如想要快速泡好糯米的,可以用温度为60度左右的水浸泡,比凉水更快,然后在浸泡过程中盖上盖子,通常只需10分钟就能将糯米泡至轻易捏断米粒的状态。

粽子煮熟后要闷多久 粽子米泡一晚上可以吗

可以。

一般包粽子的米浸泡2-3个小时即可,泡到糯米用手可以掐断米粒即可。但是由于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所以糯米泡一晚上也是可以的,期间最好搅拌几次,以便米更好浸透,同时注意要换水2次。浸泡时间长可以令糯米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

包粽子的米泡多久才好

糯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会很黏。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

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超市买的冻粽子需要蒸多长时间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才能包

最少3个小时,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浸泡10个小时左右。

包粽子的米用到的是糯米,糯米颗粒饱满,煮熟后香软可口,在糯米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粘黏性成分,在包粽子前对糯米进行充分的浸泡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糯米的粘黏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将糯米浸泡3个小时或者不等,然后捞出糯米、沥干水分,用粽叶进行包裹煮熟食用。

相关推荐

为什么包的粽子不粘

不同种类的米,做出来的粽子的粘性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做粽子所用的米不糯米,或者质量不好的糯米,其粘性也就会不怎么好的。所以,在做粽子选择米的时候,尽量选择粘性较好的糯米。 我们做粽子所需要的糯米,在做之前需要浸一段时间糯米在浸时间里,可以吸收过量的水分,从而可以使糯米细胞破裂,使糯米的粘性成分被释放出来,当粘性释放的比较彻底的话,做出来的粽子米才会体现其粘性。但,如果糯米在水中浸时间太短的话,就不容易使糯米细胞吸收到足够的水分,其粘性就会比较差。 我们所做的粽子,里面糯米,而糯米用叶子

包粽子糯米几个小时

3个小时左右。 包粽子时浸糯米,能够使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将其中的黏性成分释放出来,这样包出的粽子软糯、粘软,且烹饪的时间也会缩短,但糯米时间需把握,一般3个小时左右即可,以免时间过长,营养成分流失过多,还有可能滋生细菌等有害物质,出现异味等变质情况。

包粽子糯米和大米的比例多少 包粽子的米多久最好

2-3小时即可,如果时间充足也可以更久一些。 一般包粽子的米浸2-3个小时即可,糯米用手可以掐断米粒即可。注意水量要足,米水比例1:2最适宜,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在空气中,米粒会粉化。期间最好搅拌几次,以便米更好浸透。 由于包粽子的米越久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所以时间充裕可以2-3天,期间注意每天换水。浸几天后糯米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

粽叶可以反复使用吗 包粽子要注意什么

糯米分为长的和圆的两种,在包粽子的时候要选择圆糯米,因为圆糯米黏性更大、口感更好,且不容易回生,这样包出来的粽子会更好吃。 在包粽子之前要用冷水将糯米3-5小时左右,糯米吸水后里面的黏性成分会更好的释放,这样粽子更容易被煮熟,煮熟了粽子口感也会更软糯。 在包粽子的时候糯米放的不宜过满,因为糯米受热会膨胀,一下放太多糯米会导致粽子在煮的时候出现胀开的情况。

怎样使粽子又糯又黏

1、提前糯米:事先将糯米用水好,能使糯米不那么硬,而如果糯米过硬,那么包出来的粽子也会不够黏、不够糯,味道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包粽子的时候建议提前一天就开始糯米,这样制作出来的粽子才会软糯。 2、煮的时间:完全熟透的糯米才会更加软糯,因此在煮粽子的时候,一定要煮的久一点,一般建议煮的时间不少于三个小时

普通大米可以做粽子吗 包粽子糯米几个小时

糯米包粽子之前一般建议2-3小时时间充裕的可以更久一些。 一般包粽子糯米到用手可以掐断米粒即可,大约需要2-3个小时。需要注意浸的水量要足,米水比例1:2最适宜,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在空气中,米粒会粉化。期间最好搅拌几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由于包粽子的米越久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所以时间充裕可以久一些,2-3天都可以的,只期间要注意换水。

包粽子可以放黑米吗 包粽子蜜枣要不要

包粽子的时候将糯米进行充分的浸为了将糯米发,激发糯米中的黏性成分,蜜枣发之后不会让蜜枣粽子更可口,反而会稀释蜜枣中的糖分,降低蜜枣粽子的口感,因此,包蜜枣粽子的时候蜜枣不需要进行浸包粽子的时候直接将蜜枣放在糯米中间然后用粽叶进行包裹即可。

包粽子糯米好吃还糯米好吃 包粽子为什么要

糯米用水浸以后,米粒会变得膨胀起来,从而增加彼此摩擦的空间,这样在包粽子的时候,大量的糯米粒就会因为摩擦力增大而包裹的更加紧实,更适合新手包粽子,避免包出来的粽子因为过于松散而出现露馅和煮散的现象。 糯米在浸时就已经吸足了水分变得颗粒膨胀,就能减少因煮制过程中再度吸水变大的现象,也就避免了因大量吸水而把粽叶胀开,或者糯米从粽叶中露出来的后果。 糯米在浸的过程中米粒相对变得软烂些,再用水煮,能缩短煮制的时间,一般浸充分的糯米,只需煮1-2小时就能煮熟,而没有充分浸糯米,则需煮2-3小时才能熟

粽子不粘怎么回事

之所以做出来的粽子不那么黏,可能因为并没有选用比较黏的糯米,而选用的别的品种的米或者选用了质量不太好的糯米,这些品种做出来的粽子往往就不很黏。 一般在制作之前会将糯米用水进行浸,这样可以帮助糯米吸收大量的水分,使糯米中的米细胞破裂,从而导致糯米的粘性成分被完全充分地释放出来,而如果浸时间不够长,糯米的粘性释放得不够彻底,因此做出来的粽子,可能就不黏。 如果粽子在包的过程中,包裹得不够紧的话,在煮的过程中,就很容易被煮散,从而就会使糯米失去了一定的粘性,导致制作出来的粽子粘性降低,甚至失去粘性

怎样包闽南肉粽

1、做粽子第一步就米,将选好的糯米在流动的自来水里大约4个小时,目的将米透。需要注意的,天气热,在死水中的糯米很容易坏,所以应该将水笼头打开,让水流动起来。等米好后,用箩筐将米自然沥干水。 2、沥干水后,在米里加入五香粉、葱油、料酒、味精、老抽、糖等调味料。下锅开小火不断翻炒大约15分钟,至糯米有一点粘稠度就可以了。然后,将做粽子的肉切块,放入锅内加香料卤入味。其余的料也都洗好晾干。 3、将粽叶粽绳在清水中浸大约两三个小时,洗净,粽叶一定要两面都刷一下。接下来就可以根据不同口味开始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