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糯米是泡的时间越长越黏吗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糯米是泡的时间越长越黏吗
会,但是时间不宜过长。
糯米中含有丰富的粘性物质,但是浸泡时间过短是不能将其释放出来的,因为糯米的吸水性较差,而浸泡时间越长的话,那么糯米就会逐渐吸水出现膨胀、软化的情况,再用来包粽子、煮饭等就会有软糯、Q弹的口感,粘性也会有所提高,但是浸泡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出现发酸、腐烂等变质情况,一般浸泡不超过12小时。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米要新米,要纯糯米,不要里面夹着粳米,那样的话煮出来就不好吃了。包粽子的米是需要浸泡的,粽子米浸泡过程也是很讲究的,可以参考下面时间宽裕或者时间紧迫的两种方法。
1、把粽子米淘洗好之后,用30度左右的温水浸泡40分钟左右。水的高度一定要没过米,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2、其实粽子是泡的越久越好。泡的时间越长,粽子米的口感就越好。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包粽子糯米泡多长时间
最少浸泡3个小时左右;最多可以浸泡10-12个小时。
生活中常见的粽子都是糯米包的,糯米不泡的话不糯,而糯米充分浸泡后细胞会吸水膨胀,煮出来的粽子才会比较沾粘,所以,包粽子前糯米都会提前进行浸泡,赶时间的话可以浸泡3小时左右,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浸泡10-12个小时,糯米经过充分浸泡后制成的粽子,会更易煮熟,而且泡了的糯米可以缩短粽子的煮制时间,从口感上来说,浸泡后煮熟的粽子口感会更软糯,吃起来会更好吃。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
包粽子的时候,糯米要泡一下味道更香,但是泡多久说法不一,作为新手可以尝试,看用哪种方法包出来的粽子更美味。
糯米黏性较好,包粽子的时候通常都是用的糯米,一般糯米需要沥水半小时,浸泡40分钟,水和米的比例控制在2:1,浸泡的温度控制在30度左右。这样浸泡后,糯米做出的粽子香气迷人,口感更滑腻,米的软度也适中,精而不烂。
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正确的做法是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一般建议浸泡3个小时左右。
包粽子时糯米一般建议浸泡3个小时左右,这样糯米会变得软糯,在蒸煮之后粽子的食用口感会有所提高,口感多为软糯Q弹,但是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糯米被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感染,甚至出现异味、腐烂等变质情况,另外,糯米浸泡最好用温水,水和糯米比例为1:2。
粽子要煮多长时间能熟
粽子煮的时间和泡米的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
正常情况下,我们做粽子,糯米都需要提前泡很久,若是泡米泡了10小时以上,这样的糯米比较容易熟,一般煮2小时就能熟透;若是泡米的时间很短,那么就要煮3个多小时才能确保熟透。
包粽子的米能泡过夜吗
包粽子的米最好不要泡过夜,一般情况下包粽子的米泡3—4个小时左右就足够了。
包粽子的糯米最佳浸泡时间为:沥水时间30分,浸泡时间40分,米和水的比例为一比二,浸泡水温30度左右。这样泡出来的糯米,做成粽子色泽洁白、有光泽,具有粽子特有的香气,口感黏度适中,精而不烂。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5个小时以上。
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糯米是浸泡的时间越长,煮出来会越粘,包出来的粽子越好吃,因此包粽子糯米泡得越久越好,一般情况下最少浸泡5个小时,如果赶时间的话,可以用热水进行浸泡,热水可以加速糯米的浸泡效果,但是从口感和营养价值上来说,用冷水浸泡糯米会更好一些。
小贴士:浸泡糯米的时候,为了避免糯米过久浸泡导致变质,最好每2-3个小时换一次清水。
包粽子糯米泡几个小时 糯米一般泡多久
一般糯米煮饭吃,泡1—2小时吃即可。
糯米如果和普通大米一样直接淘洗就煮饭的,其吸水性会不足,煮出来的糯米饭不够黏,口感不大好,建议煮糯米饭之前最好是泡1—2小时为宜,如想要快速泡好糯米的,可以用温度为60度左右的水浸泡,比凉水更快,然后在浸泡过程中盖上盖子,通常只需10分钟就能将糯米泡至轻易捏断米粒的状态。
粽子煮熟后要闷多久 粽子米泡一晚上可以吗
可以。
一般包粽子的米浸泡2-3个小时即可,泡到糯米用手可以掐断米粒即可。但是由于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所以糯米泡一晚上也是可以的,期间最好搅拌几次,以便米更好浸透,同时注意要换水2次。浸泡时间长可以令糯米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
包粽子的米泡多久才好
糯米中的黏性存贮于细胞当中,若用水淘过马上就包粽子,即使上等糯米也不会很黏。糯米越泡会越黏,包的粽子越好吃。换句话说,只要泡米的方法正确,包粽子的米泡越久越好,至少要泡3个小时左右。
用清水浸没糯米,每天换2~3次水,浸泡几天后再包粽子,由于细胞吸水将细胞壁胀破,黏性成分释放出来,可使粽子异常黏软。只要每天坚持换水,糯米是不会变质的,但水量要足,否则米吸足水后暴露于空气中,米粒就会粉化。
超市买的冻粽子需要蒸多长时间 包粽子的米要泡多久才能包
最少3个小时,时间充裕的话可以浸泡10个小时左右。
包粽子的米用到的是糯米,糯米颗粒饱满,煮熟后香软可口,在糯米细胞中含有丰富的粘黏性成分,在包粽子前对糯米进行充分的浸泡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糯米的粘黏性,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将糯米浸泡3个小时或者不等,然后捞出糯米、沥干水分,用粽叶进行包裹煮熟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