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骨的位置及方向 巨骨的作用与功效
巨骨的位置及方向 巨骨的作用与功效
1.缓解治疗半身不遂、肩关节周围炎、肩背疼痛、瘾疹、瘰疬等。
2.按摩巨骨穴的功效:消肿散结,汇聚肩胛的地部水液内注骨部。
上巨虚的准确位置图 上巨虚功效作用
类属:为大肠经之下合穴。
功效:调理肠胃,通腑化滞,行气活血,舒筋活络。
作用机制:1.该穴属胃经,为大肠腑之下合穴,是大肠腑气直接下通止穴,“合治内腑”,故本穴擅长调理肠胃之功能;六腑的特点是“泻而不藏”,以通为顺,以滞为病,故本穴能通腑化滞,行气活血,清利湿热,治疗肠腑气滞的脘腹胀满,腹痛,便秘及湿热壅滞肠腑的肠鸣,泄泻,痢疾,肠痈。2.因阳明经多气多血,本穴通过舒筋活络,补养气血可以治疗下肢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筋脉挛急的实证,以及经脉,肌肉失养之虚证。
巨骨的准确位置图 巨骨穴功效作用
类属:为手阳明经与阳跷脉交会处。
功效:舒筋利节,理气通络,化痰散结。
作用:1.巨骨穴属手阳明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其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肩背上肢沉重,酸痛,屈伸,抬举不利,功能障碍诸疾要穴;2.该穴具有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大巨的准确位置图片 大巨的功效与作用
1.调理肠胃,固肾纳气。对于慢性疾病有不错的疗效。
2.可用于改善高血压、颈部充血、糖尿病、血液循环不良、腹鸣、腹胀等疾病。
3.也可调理和缓解白带、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
4.经常按摩大巨穴能壮阳,治疗阳痿、便秘、痛经、失眠等症状。
5.经常另一半按摩一下大巨穴,能很好的改善夫妻生活,增强夫妻性生活的质量。
巨骨的准确位置图 巨骨穴常用按摩疗法
1.用中指指腹按揉巨骨穴,每天1-3分钟,长期坚持按摩,能缓解炎症疼痛,预防肩臂挛痛不遂。
2.先用拇指,食指拿捏巨骨3-5分钟,再将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揉按巨骨3-5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每天坚持推拿,可缓解肩臂疼痛,上肢痿痹等病症。
心绞痛拔罐位置图
1.至阳穴位置:
至阳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下凹陷中,属督脉。
2.至阳穴取穴方法:
至阳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伏或伏卧位取穴。
3.至阳穴功效:
壮阳益气。至阳穴有理气宽胸、疏肝和胃、利胆退黄、宽胸利膈作用。
1.心俞穴位置:
心俞穴在背部脊柱区,当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心的背俞穴。
2.心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五胸椎棘突下,神道(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心俞穴功效:
散发心室之热。心俞穴有宁心安神,理气调血,宽胸理气,通络安神的作用。
1.巨阙穴位置:
巨阙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
2.巨阙穴取穴方法:
取穴位的时候通常让患者采用仰卧的姿势,以便实施者能够准确的找寻穴位和顺利的实施相应的按摩手法。巨阙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6寸(腹部中部,左右肋骨相交之处,再向下二指宽即为此穴)。
3.巨阙穴功效:
募集心经气血。巨阙穴有理气安神,和胃利膈作用。
1.膻中穴位置:
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2.膻中穴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有酸胀感。
3.膻中穴功效:
募集心包经气血。膻中穴有理气宽胸、清肺化痰、理气止痛、生津增液作用。
1.膈俞穴位置:
膈俞穴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八会穴之血会。
2.膈俞穴取穴方法:
俯卧位,在第七胸椎棘突下,至阳(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3.膈俞穴功效:
散热化血。膈俞穴有活血化瘀、宽胸利膈、理气宽胸、活血通脉的作用。
巨阙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巨阙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上。
简便取穴:于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二分之一与下二分之一的交点处即为本穴。
巨骨的意思是什么 巨骨的配伍疗法
1.肩背痛:巨骨穴配天牗、缺盆、神道、大杼、天突、水道。
2.臂不举:巨骨穴配前谷。
3.咯血:巨骨穴配孔最、尺泽、鱼际。
4.肩痛:巨骨穴配肩髃穴、肩髎穴。
巨骨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巨骨穴穴位解剖
有斜方肌,冈上肌,在锁骨肩峰端与肩胛冈之间;深层有肩胛上动,静脉,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副神经分支,深层有肩胛上神经。
巨骨的位置及方向 巨骨穴的按摩手法
1.肩臂拘挛时可用对侧手的中指指腹按揉患侧巨骨,直至患侧感到热或局部有酸麻感,能够缓解肩臂拘挛带来的不适。
2.经常用中指指腹按摩巨骨,每次1—3分钟,对咽喉和耳部非常有好处,能缓解咽喉肿痛,预防听力减退。
巨骨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端坐于板凳上,上身挺直,沿锁骨向外摸至肩峰端,再向下缘触摸找到背部肩胛冈,在两者之间的凹陷处即是巨骨穴。
巨骨穴属手阳明经,位于肩关节,并与阳跷脉相交会,其舒筋活络,通利关节的作用甚强,为治疗肩背上肢沉重,酸痛,屈伸,抬举不利,功能障碍诸疾要穴;该穴具有通经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瘰疬,瘿气。
下巨虚的准确位置图 下巨虚功效作用
类属:为小肠经之下合穴。
功效:调理肠腑,行气活血,舒筋活络。
作用机制:1.该穴属胃经,为小肠经之下合穴,“合治内腑”,故本穴擅长调理肠腑,行气止痛,止泻,治疗小肠气痛,泄泻等;2.由于阳明经循乳里,该穴通过清泻阳明湿热可用于治疗乳痈;3.本穴通过舒筋活络可治疗下肢痿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