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
一、临床诊断
1.具有肺出血原发病和高危因素:
窒息缺氧、早产和(或)低体重、低体温和(或)寒冷损伤、严重原发疾病(败血症、心肺疾患)等。
2.症状和体征:除原发病症状与体征外,肺出血可有下列表现:
(1)全身症状:低体温,皮肤苍白,发绀,活动力低下,呈休克状态,或可见皮肤出血斑,穿刺部位不易止血。
(2)呼吸障碍:呼吸暂停,呼吸困难,吸气性凹陷,呻吟,发绀,呼吸增快或在原发病症状基础上临床表现突然加重。
(3)出血:鼻腔、口腔流出或喷出血性液体,或于气管插管后流出或吸出泡沫样血性液。
(4)肺部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有湿罗音。
二、X射线检查
典型肺出血胸部X射线表现:
(1)广泛的斑片状阴影,大小不一,密度均匀,有时可有支气管充气征。
(2)肺血管淤血影:两肺门血管影增多,两肺或呈较粗网状影。
(3)心影轻至中度增大,以左室增大较为明显,严重者心胸比>0.6。
(4)大量出血时两肺透亮度明显降低或呈“白肺”征。
(5)或可见到原发性肺部病变。
与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肺炎鉴别:
①呼吸窘迫综合征:可见肺透亮度减低,毛玻璃样改变,心影模糊,肋间隙变窄;而肺出血则心影增大、肋间隙增宽。
②肺炎:可见肺纹理增多,以中下肺野为主,心影常不大;而肺出血则见大片或斑片状影,密度较炎症高且涉及两肺各叶。鉴别困难时最好结合临床并作X射线动态观察。
三、实验室检查
1.血气分析可见PaO2下降,PaCO2升高;酸中毒多为代谢性,少数为呼吸性或混合型。
2.外周血红细胞与血小板减少。
四、治 疗
1.原发病的治疗。
2.一般治疗: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纠正酸中毒,限制输液量为80ml/(kg·d),滴速为3~4ml/(kg·h)。
3.补充血容量:对肺出血致贫血的患儿可输新鲜血,每次10ml/kg,维持血红细胞压积在0.45以上。
4.保持正常心功能:可用多巴胺5 ~ 10ug/(kg·min)以维持收缩压在50mmHg(1mmHg=0.133 kPa)以上。如发生心功能不全,可用快速洋地黄类药物控制心力衰竭。
5.机械通气:可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呼气末正压(PEEP)。对肺出血高危儿,为了能在肺出血前即使用机械通气,可参考评分标准(表1),分值≤2分者可观察;3~5分者应使用机械通气;≥6分者,尽管使用效果也不理想。呼吸机参数可选择:吸入氧浓度(FiO2)0.6~0.8,PEEP 6~8cmH20(1cmH2O = 0.098kPa),呼吸次数(RR)35~45次/min,最大吸气峰压(PIP)25~30cmH20,吸呼比(1/E)1:1~1.5,气体流量(FL)8~12L/min。早期每30min至60min测血气1次,作调整呼吸机参数的依据。在肺出血发生前,如发现肺顺应性差,平均气道压(MAP)高达15cmH20应注意肺出血可能。在肺出血治疗期间,当PIP<20cmH20、MAP<7cmH20,仍能维持正常血气时,常表示肺顺应性趋于正常,肺出血基本停止。若PIP>40cmH20时仍有发绀,说明肺出血严重,患儿常常死亡。呼吸机撤机时间必须依据肺出血情况及原发病对呼吸的影响综合考虑。
6.止血药应用:于气道吸引分泌物后,滴人立止血0.2U加注射用水1ml,注入后用复苏囊加压供氧30s,促使药物在肺泡内弥散,以促使出血部位血小板凝集。同时用立止血0.5U加注射用水2ml静脉注射,用药后10min气管内血性液体即有不同程度减少,20min后以同样方法和剂量再注人,共用药2~3次。或用1:10000肾上腺素0.1~0.3ml/kg气管内滴入,可重复2~3次,注意监测心率。
7.纠正凝血机制障碍:根据凝血机制检查结果,如仅为血小板少于80x109/L,为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可用超微量肝素1U/(kg.h)或6U/kg静脉注射,每6h 1次,以防止微血栓形成,如已发生新生儿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高凝期给予肝素31.2~62.5U(0.25~0.5 mg/kg)静脉滴注,每4~6h 1次或予输血浆、浓缩血小板等处理。
五、预防
目前主要针对病因进行预防,包括预防早产及低体温,早期治疗窒息缺氧、感染、高粘滞血综合征、酸中毒、急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避免发生输液过量或呼吸机使用不当。
新生儿肺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方案,对于很多家长,当自己的孩子出现了肺出血后,千万不要忽视了这种疾病对孩子的伤害,一定要尽快的通过以上了解后,全面的进行有效的检查,通过检查找出原因,尽快地给孩子通过有效的治疗让孩子尽快摆脱新生儿肺出血。
胎膜下出血怎么办
足月前胎膜早破可根据情况行期待治疗或终止妊娠。足月胎膜早破根据情况选择终止妊娠 胎膜早破的方法,引产或剖宫产。不论何种情况破膜超过12h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胎膜早破治疗原则的确定胎膜早破一旦确诊需要根据病人的特点制定治疗方案,决定治疗方案的因素很多如孕周、是否合并感染 、有无胎儿窘迫、有无羊水过少和新生儿学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是孕周、是否合并羊膜腔感染。
(1)胎膜早破的重要问题是早产和早产儿的相关问题:早产儿的存活率主要由早产儿的重要脏器特别是肺的成熟度来决定,而肺的成熟度随孕周的增加而增加。下 列关于肺的成熟情况与孕龄的关系是依据孕龄制定胎膜早破的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妊娠37周后,胎儿肺功能发育成熟;妊娠达34~36周,胎儿肺功能基本发 育成熟,妊娠期糖尿病或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除外;妊娠达29~33周者,延长孕龄并应用促进胎肺成熟药物可以提高肺的成熟度,明显降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 发生;妊娠24~28周者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适当延长孕龄可以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但是否降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尚不肯定;妊娠23周前研究很少,新生儿存 活率几乎为零。
(2)感染:指羊膜腔感染,胎膜早破合并羊膜腔感染是终止妊娠的指征。根据羊膜腔感染和胎膜早破的因果关系或时间次序,可以将感染分为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 原发羊膜腔感染在胎膜破裂前已经存在是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继发感染是在胎膜早破发生一定时间后出现,既可以是原有感染在胎膜破裂时未能诊断而于观察期加 重,也可以是胎膜破裂后宫颈或阴道内细菌的上行感染,其中继发感染的出现与否是胎膜早破患者进行期待疗法期间所要观察的重要指标继发感染通常在胎膜破裂后 12h即可以出现,随胎膜破裂的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羊膜腔感染分为亚临床型和临床型,具体诊断依据见羊膜腔感染综合征一节。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这个问题的看法,如果患者出现了上述的问题,那么患者就应该采取相应的犯法进行治疗来保证身体的健康,避免因为上述的问题导致孕妇出现危险的情况发生,尤其是也要注意保证好胎儿的安全和健康。
婴儿高压氧治疗哪些疾病
(1)加压即用压缩气体输入高压氧舱内,以升高舱内压力达预定治疗压力。从开始加压到升至预定治疗压力所需时间称“加压时间”,如果中间暂停加压后再继续加压到规定压力,应将暂停加压时间也应计入加压时间内。
(2)当压力升至所需的治疗压力时,使之稳定不变,称为稳压,也即高压下停留。
(3)减压指稳压吸氧完毕后,使用适当方案,把舱内压力逐渐降至常压的过程。
高压氧对哪些新生儿及婴幼儿疾病有效?
(1)新生儿常见病: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溶血性黄疸。
(2)新生儿预防性治疗:产程过长,脐带脱垂或绕颈,胎盘早破、难产、产钳助产。
(3)某些重病妇女的产儿:如中毒孕妇、糖尿病孕妇、严重贫血孕妇、肾病孕妇、严重感染孕妇等所产新生儿。
(4)新生儿手术后治疗:新生儿肠穿孔(腹膜炎)或肥厚性幽门狭窄等术后即行高压氧治疗,国外报道有良好疗效。
婴幼儿适应证:脑性瘫痪、颅脑外伤、病毒脑炎、脑水肿、药物及其他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国内均有报道。
新生儿肺炎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供氧、超声雾化吸入,定期翻身拍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2.供氧
有低氧血症时可用鼻导管、面罩、头罩或鼻塞小儿持续气压正道通气CPAP给氧,呼吸衰竭时可用机械通气,使动脉血氧分压维持在6.65~10.7 kPa(50~80mmHg)。
3.抗病原体治疗
细菌性肺炎者可参照败血症选用抗菌药物(重症患儿可选用两种抗菌药物,耐酶青霉素加第三代头抱菌素,一般疗程7-14日)。李斯特菌肺炎可用氨苄西林(25-50 mg/kg);衣原体肺炎首选红霉素(10 mg/kg);单纯疱疹病毒肺炎可用阿昔洛韦:足月儿30mg/(kg·d),分2-3次,疗程10日;早产儿2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14日;巨细胞病毒肺炎可用更昔洛韦10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l-2周。
4.支持疗法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保证每日液体总量60~100ml/kg,以免因输液过多过快而诱发心力衰竭和肺水肿;保证能量和营养成分的供给;纠正贫血,酌情输注血浆、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新生儿不能自主呼吸的原因
(1)呼吸系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胎粪吸入性肺炎及各种感染性肺炎所致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综合征、肺水肿、肺出血、各种原因窒息、心搏呼吸骤停、重症哮喘等。
(2)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产儿原发或继发性呼吸暂停,发作频繁,经药物、手触刺激不易恢复者;颅内感染所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应用呼吸机维持有效通气,并发颅压高时,可采用过度通气治疗;新生儿破伤风使用大剂量镇静药有呼吸抑制时;药物中毒所致呼吸抑制等。
(3)神经肌肉疾患: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脊髓灰质炎及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肌麻痹时。
(4)循环系统:循环衰竭、新生儿持续胎儿循环需过度通气治疗时。
(5)呼吸肌疲劳:由于小儿呼吸系统生理特点所决定,在各种原因致呼吸肌做功增加,能量供应相对或绝对不足的情况下,极易出现呼吸肌疲劳,这种现象在小婴儿及早产儿更为突出,因此作为应用呼吸机的一项指标提出,有利于指导临床把握上机时机。呼吸肌疲劳,临床表现为呼吸变得浅、快,甚至出现矛盾呼吸,新生儿及小婴儿常可见到周期性呼吸及呼吸暂停。
新生儿肺出血的原因是什么
1、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新生儿肺出血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男多于女,约为1.
5~3.6:1。肺出血表现为肺水肿极期,一些资料表明,新生儿肺出血和下列因素有关:窒息缺氧、感染、败血症、低体温,充血性心力衰竭,新生儿高粘滞综合征,Rh溶血,外伤性引起的气管及支气管糜烂,一些医源性因素如复苏过程中应用碱性药物,氧中毒,机械通气峰压过高,应用表面活性物质治疗肺部疾病等。其中窒息/缺氧是出生后第一天发生新生儿肺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而感染是出生后3~4天发生肺出血的重要原因,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肺出血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原因。
2、新生儿肺水肿,常见是肺毛细血管压力增加,引起间质液增加,最后通过内皮孔液体进入肺泡,起初仅是白蛋白分子,当内皮孔增大时则IgG、IgM、纤维蛋白原,红细胞也漏出,但出血量一般较少,血细胞比容减少一般少于10%。
3新生儿肺出血的病理:
主要病变在肺脏,也可以合并其他脏器出血,以颅内出血多见。肉眼见肺体积增大,可见大块红色出血区,常见肺二叶以上受累,严重者整个肺脏充满血液,质地坚实,切开暗红色出血区有大量血液流出。镜下出血区肺泡内有大量血液成分存在,其中部分红细胞变性,外形不清。间质中常有血细胞渗出现象,病情严重者可见不到原有肺结构,通常无炎性细胞浸润。免疫荧光检查见肺组织有IgG及C3沉着.电镜下可见毛细血管基底膜有致密团块,似为抗原抗体复合物。
4、大多数肺出血病例,从气道流出的血性分泌物,其血细胞比容比静脉血的血细胞比容明显降低,病理上血管改变主要在毛细血管。因而认为:新生儿肺出血是继发于肺水肿,由于肺毛细血管压力急剧增加所致。部分病例,从气道流出的血性分泌物,其血细胞比容和静脉血的红细胞相似,病理上炎症可以直接损伤血管,表明部分病人的肺出血,是由于血管遭直接损伤所致。
如何治疗新生儿肺炎
归根结底,新生儿肺炎是一种炎症,治疗方法与其他炎症类似。根据宝宝的病情,医生会制定出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 常规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加强患儿的家庭护理,及时清理鼻腔内干结的分泌物,定期拍打宝宝的后背帮助咳痰,随时开窗通风,但同时注意保暖,不可让宝宝再受凉。
2.抗生素治疗
抗生素的抗菌杀菌作用是非常好的,可高效抑制肺部的炎症。但是,经常使用抗生素对身体来说并不是好事,尤其是刚出生的小婴儿。常用抗生素有:红霉素、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3.供氧治疗
主要适用于重症患儿。当他们的呼吸功能出现衰竭情况时,需要通过机器来吸入足够的氧气。
4.其他支持治疗
如给宝宝输送新鲜血液或血浆、打点滴补充体内的葡萄糖等。
· 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新生儿肺炎,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内服相应的药物。对于内热外寒、温邪犯肺、燥邪伤肺、湿热郁肺等情况,中医都能很好的解决。但是,除了服用中药之外,家庭护理同样不可或缺。
新生儿肺炎会传染吗
一般新生儿肺炎不会传染给其他人,但如果是双胞胎或多胞胎,或有过密切接触的同龄小婴儿,也有相互传染的可能性,应注意隔离
新生儿肺炎不论是哪种类型,病情严重的,都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感染性肺炎,肺部可以出现大片的感染,甚至形成脓肿,坏死,严重影响病儿的呼吸功能.病菌还可能播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脑膜炎等更严重的并发症.
对于新生儿肺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治疗,以遏制病情的进展.多数新生儿肺炎经过积极有效的救治是完全能够治愈的,并不留下任何后遗症,而且也不会复发.但严重的肺炎又合并了全身其他器官的感染或损害(如神经系统的损害),就会有留下后遗症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