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越细寿命越短吗?
腿越细寿命越短吗?
目前,已经得到医学界公认的观点是腹型肥胖有害健康,也叫中心性肥胖。判断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标叫做腰臀比——用腰围尺寸除以臀围尺寸,比值越小越健康。如果比值较大,说明腹部脂肪堆积,面临肥胖、高血压和心脏病等风险;臀围大表明下身肌肉发达,对人的健康有益。因此,腰部较细,臀部和腿围较粗的“梨形身材”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要小于大腹便便却腿细细的“将军肚”。如果你是一个腿细臀瘦的胖子,那就要当心了。
张彤医生指出,人种不同,脂肪分布特点也不同,白人的脂肪一般堆积在皮下,以臀部居多,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梨形身材”,皮下脂肪、臀部、腿部容易存脂肪酸,不易发生胰岛素抵抗;黄种人的内脏脂肪比较多,瘦瘦的人也会患有代谢综合征、脂肪肝、糖尿病,身材多为“将军肚”。
近年来,专家们对内脏脂肪愈加关注,腹型肥胖被越来越多地提起。目前,我国的腹型肥胖趋势不容乐观,据中华医学会调查资料显示,我国腹型肥胖总患病率为27.1%,其中男性为29.0%,女性为25.2%。
医生建议,人们最应该减肥的部位是腹部,如果这里积存的脂肪过多,就会在体内器官表面形成有害脂肪层,从而加大心脏病、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不能简单地看待腿粗或腿细,而要根据个体差异,按照身材比例来考量,腰围正常的人群不用过多为腿粗或腿细而烦恼。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时测量腰围是预测慢病风险的最好办法。
睡眠不足寿命短
科学研究发现,因睡眠出现问题而引发的疾病多达80余种。
关于睡眠时间,一般说来,成年人7~9小时,新生儿20小时,婴儿平均16小时,4岁儿童12小时,小学生9~10小时,中学生8~9小时,老年人8~10小时。
美国医学专家威廉·德门特说:“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他发现,凡是在凌晨3点钟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减弱,血液中有保护作用的杀伤病菌的细胞减少了1/3。这样一来,就增加了患癌症的危险。
人体内的生长激素是在夜间睡眠中释放的。睡眠不足将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而生长激素减少会导致脂肪增加,肌肉减少,身体活力下降,最终导致衰老加速;睡眠不足,调整进食后血糖为正常值的时间是正常睡眠者的2倍;睡眠不足,也会阻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还会增加血液中紧张激素皮质醇的含量,因此影响调节血糖和肌肉及骨质中蛋白质及控制体内脂肪分布等。总之,睡眠不足的结果是,提早衰老和百病丛生。
如果我们通宵工作,我们体内就几乎不产生生长激素。因此,我们需要真正地睡个“美觉”。白天的小睡弥补不了睡眠不足造成的损失。因为白天恰恰是分泌生长激素很少的时候。
研究表明,如果两个晚上不睡觉,血压会升高。如果每晚只睡4个小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会减少,仅在一周内,就可以令健康的年轻人出现糖尿病的前驱症状。
英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两个晚上不睡觉,免疫系统就会发生变化,使人难以抵抗传染病。免疫系统功能的减弱,还会使抵御早期癌症的能力降低。
心理学家实验表明:连续5天减少1小时睡眠的人的智力测试成绩降低15%左右。
美国交通事故每三起中就有两起与睡眠不足有关。可见,睡眠不足不仅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还会对社会造成危害。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影响会累加,最终严重危害健康。也就是说,昨天睡眠不足,今天多睡一些时间补上昨天的不足是无济于事的。累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爆发出严重的后果。“睡眠不足的影响会累加起来”的结论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长期睡眠不足,会酿成“睡眠赤字”和“健康透支”,必然衰老加速、百病丛生,缩短寿命。
兔头毛和獭兔毛的区别
皮用兔。现在我国毛皮染色、加工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平,可将白色獭兔皮着色成人们喜欢的颜色,所以,白色獭兔更为厂家看好。但不论什么颜色獭兔,都应该具备獭兔毛皮品质标准要求,概括为“短、细、密、平、美、牢”所谓“短”,就是毛纤维短,毛纤维长度在1.3厘米~2.2厘米之间。“细”就是毛纤维细,粗毛少。“密”就是绒毛丰厚。“平”就是绒毛长短一致,平整。“美”就是色调美观,有光泽。“牢”就是被毛着生牢固,不易脱落。獭兔皮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看好獭兔毛柔软平顺,手感也好,所以比一般兔毛贵,但还不属于珍贵毛皮。獭兔毛与兔毛有什么区别?
獭兔:没有针毛,简单说就是獭兔毛粗细一样都是比较细软的绒毛。
家兔:有粗细两种毛,一种是比较长而且粗的外层毛(术语称之为针毛),一层是比较短的绒毛。
防止白内障缩短寿命
报告说,这项涉及美国老年人的研究发现,寿命长短与患白内障风险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寿命越长,患白内障的风险越高,对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这一现象尤其明显。报告指出,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加,有关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掌握预防白内障的常识。
报告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
一、在40岁时进行眼底检查,因为这是白内障早期症状出现的年龄;
二、采取早发现、早医治措施;
三、在阳光强烈的日子外出时,应佩戴防紫外线眼镜和宽边遮阳帽;
四、不要吸烟;
五、糖尿病患者应通过饮食调整、锻炼或服用药物来控制血糖水平。
白內障是因眼球水晶体混浊,导致视力障碍的一种疾病,通常可分为先天性与后天性两种,其中又以后天性的老年白內障为最常见。
生命线长短与寿命无关
寿命谣言一:生命线短寿命难长
专家表示,手纹时刻在变,进入每个年龄段,手纹就会不一样。一个人寿命的长短,单靠生命线的长度来判定寿命,非常不正确。
寿命谣言二:天庭饱满富贵长寿
有时听别人夸奖时,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天庭饱满,富贵又长寿。事实并非如此。在调查中,很多长寿老人都很瘦。相对于天庭饱满而言,他们脸部微笑肌很突出,这表明他们经常笑,看天庭不如看微笑肌,看长得是否慈祥。
寿命谣言三:寿斑越多越长寿
有时我们看到老人寿斑很多时,都会不禁夸奖一句:肯定长寿。然而调研发现,有寿斑者青年组为0,60-69岁组占61.3%,90岁以上达94.8%。可见,寿斑是衰老特征,并非长寿特征。
睡眠长短影响寿命
1.压力大的人早睡早起更易疲劳。
一般认为,早睡早起身体好,但英国萨里大学西蒙·阿科尔博士表示,如果这些人心理压力大,反而更易疲劳。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议,压力大的人每周最少拿出两天做有氧运动,如打球、快走、慢跑等,放松心情。
2.常熬夜的人更易发胖。
研究发现,早睡早起的人往往在起床后半小时吃早餐;常熬夜的人更可能在半夜大快朵颐,这种不同会影响新陈代谢速度。英国牛津大学睡眠专家卢梭·福斯特教授则认为,缺觉容易造成瘦素分泌紊乱,导致发胖,而常熬夜的人缺觉更多。心理咨询师王小雷建议,即使没有睡意,常熬夜的人也要调整作息,按时上床;把卧室灯光换成暖色;早上按时起床、吃早餐;晚上9点后不要吃东西,坚持至少21天。
3.常熬夜的人记性差。
常熬夜的人“快速眼动睡眠”质量不好,而“快速眼动睡眠”有助于大脑整理白天的经历、强化记忆。心理咨询师王小雷说,研究显示,连续两周每晚只睡6小时的人,短时记忆会受到影响。建议每晚睡够7~8小时,身心更健康。
4.常熬夜的人易疼痛。
英国南安普顿总医院类风湿专家克里斯·爱德华兹博士表示,常熬夜的人醒来后会觉得关节疼痛、僵硬更严重。因为在凌晨4点左右,人体会释放抗炎因子,减少疼痛、缓解僵硬。常熬夜的人往往会错过这一过程。李涛平建议,喜欢熬夜的人除尽量改变作息外,若不得不熬夜,可多吃新鲜蔬果、注意保暖,以缓解疼痛。
如何预知寿命长短
心率是预测寿命的有效指标
人类与哺乳动物有很大区别。在相似心率条件下,人的寿命远比动物长,其原因主要是科学发展,医药保健及社会的进步。
我国学者吴杰教授曾观察5360名健康成人的静息心率,其范围为51~94次/分钟,平均数为67次/分钟。人类的心跳次数明显受自主神经与体液因素的影响,如人激动时心率会加快,完全安静时心率会减慢。科学研究表明,成人静息心率在70次/分钟,其寿命可达80岁(需注意的是,要排除各种疾病的干扰)。
人一生总心跳次数约为25亿次至30亿次,如果静息心率在60次左右,其寿命可达93岁。因此静息心率偏慢的人寿命较长,相反,静息心率大于80次的人寿命就会缩短。大量临床研究也证实,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
如何能让心率放缓
赢得长寿有什么办法能使静息心率能保持在60次左右,从而有机会赢得长寿呢?
长期运动常常参加各种强度适宜的运动,就会使静息心率偏慢(运动时心率加快,但运动使心功能得到锻炼,从而使静息心率减慢)。静息心率能在50~65次(睡眠中的心跳次数可以为38~50次/分钟)是健康心脏的标志,也是长寿标志。保持体重 肥胖会使心脏负担加重,心率加快,因此肥胖者要通过健身运动,调节饮食来保持适宜的体重。
戒烟限酒
吸烟与饮酒均可使静息心率加快,故应戒烟限酒。适当用药有研究证实,静息心率快会数倍地加速心血管疾病的进展,因此,应该采取措施控制过快的心率。医生们常给高血压病及冠心病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康可等),其目的之一就是使心率减慢,保护心脏,减少与控制心肌缺血,改善心功能,延长寿命。大规模临床资料证明,心肌梗塞、慢性心衰、高血压病,若正确应用β受体阻滞剂,可使死亡率下降30%~44%。
手指长短能决定寿命
食指VS无名指:激素大战
激素对人类的影响中,除了寿命,最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无非是手指的长短。事实上,食指与无名指的“战争”,始于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一项研究,研究者们认为,无名指越长,心脏的抗病能力也就越强;食指越长,患前列腺癌的几率则比较低。
由于手指的长短比率在胎儿时就已经由基因决定了,因此,从一个婴儿的手指来预测其青壮年时是否会患上疾病是很有可能的。加拿大艾伯塔大学的研究 也表明,手指长短的确能够暗示一个人的健康、生育能力、婚姻前景甚至于患心脏疾病、乳腺癌等的几率,此外,人的运动能力、攻击性、孤独症等也与食指和无名 指的长短有联系。
既然食指和无名指暗藏着许多端倪,它们的长短又跟什么相关?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一 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显示,两者的长短不同与激素有关。研 究人员使用基因工具改变了胚胎发育期小鼠的睾酮和雌激素含量,结果表明,在子宫中就缺乏睾酮的公鼠,食指比无名指长;缺乏雌激素的公鼠,无名指更长。这点 从生活中也可以得到验证:人类女性的无名指往往比食指短或一样长,而男性的无名指一般比食指长。
对此,暨南大学医学院的宋彬教授认为,手指长度确实可以作为人们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时激素 是否平衡的指标。“手指是在怀孕期最后3个月内成形的, 这个时段也正好是婴儿大脑、性器官、心脏的形成时期。我们的手指长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但‘手指比率’却永远跟我们出生时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