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防治腮腺炎
有效防治腮腺炎
1.早期隔离患者直至腮腺肿胀完全消退为止。告诉孩子不要与患病者密切接触。
2.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家里可用0.2%过氧乙酸消毒。流行期间不要参加大型集体活动。
3.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多参加锻炼,增强体质。但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性免疫低下者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4.药物预防,采用板蓝根30克或金银花9克煎服,每日1剂,连续6天。
5.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目前有麻腮疫苗、麻腮风疫苗。
6.少到人多场所,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7.早期进行诊治,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期诊治。
8.良好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浙贝的功效与作用 治腮腺炎
腮腺炎是儿童常患的一种病毒性传染腮腺炎症,病患多会出现肿痛、发红的表象。这正是属于传统中医中所说的“热毒疮疡”。为了治疗腮腺炎,有人曾将浙贝母和大荒、吴茱萸、胆南星等药搭配,磨成粉与醋调和涂抹于患处,大部分患者在1-3天之内就能痊愈。这一浙贝母的功效与作用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推广,得到了中医学界的认可。
睾丸微石症的预防
1、隐睾者应青春期前矫正。术后追踪随访,以早期防治。
2、积极治疗非淋菌性或疱疹病毒引起的感染,防治腮腺炎,预防睾丸萎缩。
3、定期进行防癌体检,对15-30岁年轻男子应该每月自查睾丸,以便及早发现病变。自查睾丸的最好的时机是沐浴后,阴囊的皮肤最松弛,检查时比较容易,也比较准确。因为任何的局部紧张都会使阴囊收缩,影响检查。第一步可用手平托睾丸,感觉睾丸的分量和质地;然后用双手触诊,两手轻轻捏住睾丸,拇指放在上部,食指和中指放在下部,轻轻转动睾丸,如感觉有肿块、下坠感时,应引起警惕,最好及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4、为了避免睾丸肿瘤侵袭自己,平日里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定期进行防癌体检。
万寿菊的食疗或药用价值
药理作用
根:苦,凉。解毒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
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痈疮肿毒。
叶:甘,寒。用于痈、疮、疖、疔,无名肿毒。
花序:苦,凉。平肝解热,祛风化痰。用于头晕目眩,头风眼痛,小儿惊风,感冒咳嗽,顿咳,乳痛,痄腮。
花: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有香味,可作芳香剂;以前曾用作抑菌、镇静、解痉剂。其同属植物Tagetesminuta(T.glanduliflora)含挥发油,有镇静、降压、扩张支气管、解痉及抗炎作用。
附方
①治百日咳:蜂窝菊15朵。煎水兑红糖服。
②治气管炎:鲜蜂窝菊一两,水朝阳三钱,紫菀二钱。水煎服。
③治腮腺炎,乳腺炎:蜂窝菊、重楼、银花共研末,酸醋调匀外敷患部。
④治牙痛、目痛:蜂窝菊五钱。水煎服。(选方出《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万寿菊的功效与作用
1、根:味苦,性凉,具有解毒消肿的功效,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等症,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痈疮肿毒等症。
2、叶:味甘,性寒,常用于痈、疮、疖、疔等症,可治无名肿毒。
3、花序:味苦,性凉,具有平肝解热、祛风化痰的功效,用于头晕目眩、头风眼痛、小儿惊风、感冒咳嗽、顿咳、乳痛、痄腮等症。
4、花:味苦,性凉,有香味,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作芳香剂,曾用作抑菌、镇静、解痉剂。
板蓝根能防治5大类疾病
1、防治感冒、流感
取板蓝根20克,甘草3克,煎汤连服3-5天可作预防。或加用贯众20克,煎汁饮用,连服3天。可用板蓝根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天二次,连服三日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2、防治病毒性肝炎
流行期间可用茵陈、板蓝根、贯众各15克水煎服,每次100毫升,每日二次。
3、防治流脑
药理研究表明,板蓝根、大青叶煎剂,对脑膜炎双球菌有很强的杀灭作用,用大青叶、板蓝根各25克、甘草15克,煎水代茶频饮,连服3-5日,是预防流脑的良方。
4、防治红眼病
用蒲公英9克、野菊花6克、板蓝根9克、黄莲3克,煎水,先熏后洗,每日3-4次,治疗暴发性红眼病效果好。
5、防治腮腺炎
对有腮腺炎密切接触者可用板蓝根30克、贯众1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连服5天。用板蓝根30克、野菊花15克、银花10克,煎水代茶频饮,对腮腺炎发热肿痛有较好治疗作用。用青黛醋水调匀外敷,大青叶、板蓝根、忍冬藤各30克,煎水代茶饮,用于治疗腮腺炎,疗效确切。
板兰叶的相关配伍
1、治流行性乙型脑炎,鲜马蓝叶60-120g。水煎,多次分服。(《福建中草药》)
2、防治流脑、流感,马蓝叶9-15g。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3、预防麻疹,大青叶250g,小青叶100g,西河柳150g。配水1600m1,文火煎取800ml。1d服1次,半岁-3岁15m1, 3岁-5岁20ml, 5岁-7岁25m1, 7岁以上30ml。连服3d为1疗程。酌隔数日,再照前量服3d。[《福建中医药》1959,(11):7]
4、治咽喉肿痛,急性支气管炎,鲜马蓝叶30-60g。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5、治腮腺炎,鲜马蓝叶30-60g。水煎服。另用鲜叶捣烂调蜜或绞汁调醋,涂抹患部。(《福建中草药》)
6、治化脓性颈淋巴结肿及口腔炎,大青叶、蒲公英各15g,玄参、鸭跖草各12g。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7、治疟疾,(蓝靛)叶9g,煎服。或用(蓝靛)鲜叶适量,捣烂包手腕部。(《云南中草药》)
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
全草药用,消炎,止痢,主治腮腺炎、乳腺炎、小儿疳积、皮肤湿疹等症。还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疹后热毒内困,赤眼,疮疖肿毒,湿疹痒痛,乳疮,外洗或捣敷。此外,还能解毒蛇咬伤。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可配一枝黄花,或广东土牛膝、地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