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泡泡是怎么回事 尿液试纸筛检辨识蛋白高低
尿液有泡泡是怎么回事 尿液试纸筛检辨识蛋白高低
像发烧、感染、运动等所造成的暂时性蛋白尿,会再引发因素消失后随之消失,若与活动和站立有关的姿势性蛋白尿,则多为良性病程,随着年纪的增长就会慢慢消失,但若为持续出现的蛋白尿,就得提高警觉;检查上,可透过尿液试纸做初步筛检,若报告的「+」数或含量高,表示尿中白蛋白越多。
尿检的时候主要检查哪些
标本收集
尿液检查项目不同,尿标本留取的要求和处理也不一样。所有尿标本收集均应使用干净容器;尿沉渣镜检原则上留取早晨起床后第一次尿液的中段尿(晨尿),也可留取随机尿的中段尿,晨尿标本也适用于尿液其他项目检查(24h尿液检查项目除外);肾小管浓缩与稀释功能测定需禁水、禁食12h后进行排尿,继续禁水、禁食1h,留取第13h的尿液进行检测;肾小管酸化功能测定时,在留尿容器内预先加入液状石蜡;24h尿标本留取前,需要向容器内加入防腐剂或将容器置于4℃环境。
尿标本留取时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①女性患者应避免在月经期内留取尿液标本。
②肉眼血尿标本不应尿(尿中除)。
③如果服用的药物影响尿液检查,应在停药后留取标本。
④如果是乳糜尿,应嘱咐患者待尿液澄清后留取。
尿常规分析
应用多联试纸条对尿液进行快速筛查分析,即尿常规。试纸条法(dipstick methodology)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尿液筛查方法。目前常规尿液试纸条检查项目有pH、蛋白、隐血、比重、葡萄糖、酮体。尿胆原、硝酸盐、白细胞,有的试纸条还整合有胆红素和维生素C等。
尿试纸条法快速简便,但由于方法学的局限性,只能发挥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的作用,检测结果均为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pH
肾脏参与机体内酸碱平衡调节,这种调节能力可以通过尿液pH反映出来。由于内源性酸产生偏多,尿液pH普遍偏酸,约为5.0~6.0。一般情况下,饭后会出现“碱潮”现象,尿液偏碱;酸性尿多见于进食肉食过多和某些种类的水果(如酸果蔓果实)、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以及使用排结石药物(如碳酸钙);碱性尿多见于进食素食和柑橘类水果、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一些肾脏疾病(如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pH检测需新鲜尿标本,如果尿液放置时间过久,大多数细菌可分解尿素而释放氨,尿呈碱性;但有时也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尿中碳酸缓冲对释放CO2,逸出至空气,尿pH值增高。
蛋白
正常生理情况下,少量蛋白从肾小球滤过,几乎在近端小管完全重吸收。因此,蛋白尿出现往往提示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和(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降低。肾小球性蛋白尿常伴大分子量蛋白质丢失,一般>1.5g/24h;肾小管性蛋白尿常为少量小分子量蛋白,一般<2.0g/24h。剧烈体育运动、脱水或发热、或妊娠时,尿中可出现少量蛋白质。临床上蛋白尿可由多种原因引发,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况分析。
试纸条法测定尿蛋白是半定量筛选蛋白尿的方法。试纸条法对尿中不同蛋白质的敏感性不同,对白蛋白最为敏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尿中可以出现大量游离轻链,但试纸条法检测阴性。
如果容器内有去垢剂残留,试纸条法尿蛋白检测可以假阳性,造影剂也会导致出现假阳性;尿液偏碱时,会破坏指示剂所在的缓冲范围而出现假阴性;尿液pH<3.0时,试纸条法也会出现假阴性。阳性者需进一步进行尿蛋白定量测定。
尿糖
尿中出现葡萄糖,主要由于肾前因素-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超出肾小管的重吸收阈值或肾性因素-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如果尿糖阳性,应结合临床区别是生理性糖尿还是病理性糖尿。
生理性糖尿多见于饮食过度、应急状态和妊娠;病理性糖尿多见于血糖升高引起的糖尿、肾小管功能受损所导致的肾性糖尿以及一些内分泌异常(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所引发的糖尿。服用大剂量维生素C或一些新型抗生素可以使结果呈假阳性,而高浓度酮体尿和高比重尿可以出现假阴性。
幼儿小便泡沫的原因
正常的尿液中含有各种含氮物质及矿物质,同时它的浓度随个人喝水量的多寡而有差别。一些孩子站着尿尿,比较容易有泡泡;水喝的较少的人,尿的浓度高,比较容易有泡泡;早上的第一泡尿,也比较容易有泡泡。以上几种情况,小便有泡泡是正常的。
尿泡沫增多和肉眼泡是小儿肾病的早期信号,但是如果孩子的尿液中泡沫明显增多,并且经久不消,很可能是由于尿中的蛋白含量增高。尿液的颜色发黄、红、暗,或者像茶叶水、洗肉水、烟灰水一样时,这往往是血尿的表现,是小儿肾病的早期信号。此外,还有一部分患儿在肾病综合征发病时会出现眼睑水肿的情况。近几年来,儿童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肾病患儿若不能早期发现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转为慢性肾病,并会在青少年期或成年期出现尿毒症以致需要长期透析治疗或肾移植。如果早上起床后发现宝宝眼睑有轻度浮肿,颜面部、双下肢浮肿,几个小时后消退,此时就应去做尿液检查以区分是否有肾炎。同时还要在患儿感冒、发烧后最好查尿,因为如果患有肾脏疾病的儿童在感冒发烧时感染扰乱机体免疫功能,机体代谢加快,导致肾脏负担加重,进而促使免疫出现紊乱,容易出现尿检异常,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患上肾病的孩子,家长要切记三大法则:1.少吃盐,根据与孩子的身体状况适当摄取盐分,还有多食用鱼、蛋、牛奶等易吸收的优质蛋白。2.多休息,过于劳累容易导致肾病复发,当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锻炼,增加抵抗力。3.避免感冒,感冒是肾病的一大诱因,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刺激自身机体的免疫系统后引发的肾脏炎症。家长一定要注意。
尿液有泡泡是怎么回事 尿液变化差异肾脏疾病指标
肾脏能维持身体代谢平衡,透过尿液的变化可做为观察肾脏疾病的指标;若发现出现泡泡尿,或确诊为蛋白尿时,民众不须过于紧张,因皆有正常和异常的可能性,因此应进一步接受检查,确保身体无碍。
从尿液看出身体是否健康
早上第一泡尿是至关重要的,可从尿液的颜色、气味、状态上能分辨出身体状况、饮水量够不够、身体疾病等等。
尿上浮泡泡:男人的“前腺”危机
如果你发现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这可能是肾炎的早期症状或提示男士患有前列腺炎。这种“小泡泡”是因为尿液中的蛋白多引发的,肾炎最早期的改变就是尿液中出现蛋白,如不积极治疗,极易出现肾功能不全等问题。
此外,如果男士患有前列腺炎,尿液中可能携带前列腺液,这样会在尿液的表面有油珠,呈现出“小泡泡”多的“泡泡尿”状态。
正常状况: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属于正常冲起的泡沫,无需紧张。
尿黄带红色:尿路感染
尿液中带有红色则很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症状,如尿道炎、泌尿系统结石等。一般在血尿的同时还有尿频、尿急、尿痛问题。建议去医院泌尿科做检查,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正常状况:吃了胡萝卜等带天然色素的蔬菜水果,也会使你的尿液呈现红色。但是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多喝几杯开水,就会慢慢还原。
尿黄像浓茶:多留意肝脏问题
如果尿液长期黄得像浓茶,常提示肝脏有问题。
如果尿液长期发黄,一定要留神身体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如黄疸、疲倦、上腹部不舒服和疼痛,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正常状况:如果只是一两次的尿黄,时间短且没有其他不适,就不必担心了。尿液颜色改变与人体出汗和饮水量、饮食有关,如出汗多,饮水量小,尿液的颜色也会加深;刚起床时,尿液颜色也较深且气味重。
小便透露肾脏健康状况
正常的尿液颜色
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其色素主要来自尿黄素及少量的尿胆素和尿红质,这些物质都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尿液的颜色也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饮水量、饮食的不同或者疾病而有所改变。
如果你喝水充足,则尿液呈淡黄色;如果你有点脱水,尿液颜色会加深。尿液中的黄色多来自于老化的血细胞,它们在经历了一系列身体代谢后会被分解,最后以色素沉着剂的身份来到尿道并最终被排出体外,膀胱中的水分越少,尿液颜色越深,所以晨尿的颜色一般比较深。如果尿液呈现红色、橙色甚至绿色,也不要惊慌,这往往归咎于你吃的食物。
尿上浮泡泡,男人的“前腺”危机
如果你发现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这可能是肾炎的早期症状或提示男士患有前列腺炎。这种“小泡泡”是因为尿液中的蛋白多引发的,肾炎最早期的改变就是尿液中出现蛋白,如不积极治疗,极易出现肾功能不全等问题。
此外,如果男士患有前列腺炎,尿液中可能携带前列腺液,这样会在尿液的表面有油珠,呈现出“小泡泡”多的“泡泡尿”状态。
男人小便揭示健康
男性养生:清晨第一泡尿看男人健康
尿黄像浓茶:多留意肝脏问题如果尿液长期黄得像浓茶,常提示肝脏有问题。如果尿液长期发黄,一定要留神身体还有没有其他症状,如黄疸、疲倦、上腹部不舒服和疼痛,要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
正常状况:如果只是一两次的尿黄,时间短且没有其他不适,就不必担心了。尿液颜色改变与人体出汗和饮水量、饮食有关,如出汗多,饮水量小,尿液的颜色也会加深;刚起床时,尿液颜色也较深且气味重。
尿上浮泡泡:男人的“前腺”危机如果你发现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这可能是肾炎的早期症状或提示男士患有前列腺炎。这种“小泡泡”是因为尿液中的蛋白多引发的,肾炎最早期的改变就是尿液中出现蛋白,如不积极治疗,极易出现肾功能不全等问题。
正常状况: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属于正常冲起的泡沫,无需紧张。
尿黄带红色:尿路感染尿液中带有红色则很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症状,如尿道炎、泌尿系统结石等。一般在血尿的同时还有尿频、尿急、尿痛问题。建议去医院泌尿科做检查,以免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
小便黄有泡沫是怎么回事
正常新鲜尿液应该是淡黄色、透明液体,尿液表面张力很低,形成气泡较少。由于各种原因尿液中成分发生改变时,尿液表面张力增高,气泡就会增多。当肾的滤过功能出现问题时,生成的尿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就会出现泡沫尿。引起尿中泡沫多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蛋白尿,另外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因为含有糖、酮体,可以增加尿液的张力,还有当泌尿道中含有产气菌的时候尿液也可以出现泡沫尿.
泡沫尿最常见的原因是蛋白尿。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血液中含有很多种功能不同的蛋白质,每种蛋白的分子大小不同,在经过肾脏这个“净化器”时,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被从血液中滤出的,但当滤过膜出现问题时,有用的蛋白质就会从血液中滤到尿液中排出体外。在中医理论中,蛋白质可以视为精微物质的一种,当肾的气化蒸腾功能失调时,肾脏的水液不能升清,而都随着浊液生成尿液排出体外。无论是从西医还是中医的角度,肾在生成尿液的过程中都扮演一个“筛子”的角色,筛子里面是机体需要的成分,筛子外面是机体产生的废物,当“筛子”破了或是我们机体需要的某些成分发生性状变化时,尿液中就会出现不该出现的物质了。
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生理性,常见于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等状态时,此时出现的蛋白尿多为一过性的,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诱因解除后消失。病理性,多为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或是其他疾病累及到肾,如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与肾脏无关的蛋白尿,最常见于下泌尿道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等;还有就是导致蛋白质分子量异常的溶血性贫血、挤压综合征,或是比较少见的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轻链病等。所以当小便中气泡特别多,气泡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时,一定要小心蛋白尿,应该去医院查明原因。
中医古籍中没有关于蛋白尿的论述,但是蛋白质作为一种精微物质出现在尿液中,多责之于肾阳气虚,不能蒸腾升清,治疗上多以温补肾阳、分清泄浊为原则,进行辨证施治。
尿常规尿蛋白到底是什么
定性试验是用以筛选和粗略估计尿蛋白含量的方法。试验的方法有三种:试纸法、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磺柳酸法和加热醋酸法都是根据浊度反应将无混浊或无沉淀定为阴性(一),将出现混浊或沉淀的定为阳性(+)。磺柳酸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可广泛用于普查,但其对白蛋白的灵敏度高于球蛋白,且影响因素较多,易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加热醋酸法对白蛋白和球蛋白的灵敏度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少,准确性较高。
试纸是一各预先由试剂厂制好的专门供尿蛋白定性试验用的试纸,在医药商店可以购买。该试纸用试剂药浸泡过,遇蛋白质显蓝色,并附有一个标准色板,根据所测出蓝色深浅与这对比。方法比较简单,取一条试纸,浸入被检尿内,立即取出,约10~20分钟,观察有无蓝色显示。如无变化为阴性,显蓝色,即把所呈颜色;碱性尿液可出现假阳性,因此,在试验前先用石蕊试纸检查一下尿的酸碱度,如为碱性)在PH7.0以上),应先加几滴醋酸,使尿呈酸必再做。
上述关于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的检查方法的介绍,希望对于患者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尿中出现了尿蛋白的含量不正常一定要引起重视,尽早的去权威的医院进行治疗,避免疾病的恶化,给自身带来更加严重的伤害。
常见的肾脏病误区
1) 小便有泡泡或溷浊,肾脏不好?
A:有蛋白尿,尿液会有泡泡;但尿裡有泡泡,却不一定是蛋白尿。这和「人是动物,但动物不等于人」的道理相同。
尿中有泡泡,通常是因为尿液裡的有机溶质,最主要成分是尿素,改变了尿液的表面张力活性。解尿时由于膀胱内外压力的改变,加上尿液冲激到马桶而产生泡沫,当尿液的尿素浓度愈高,表面张力活性愈高时,产生的泡沫愈多。
这种情形最明显、也最常出现在早晨第一泡尿。因为经过一整晚睡眠没有喝水,尿液浓缩导致尿液浓度增加;另外因为肾脏是排除蛋白质代谢产物的主要器官,当摄取较多蛋白质的时候,尿液裡的尿素增加,小便也容易出现泡泡。
当尿液有泡泡时,如何分辨正常现象还是异常蛋白尿?
一般人不容易判断。但大致上以肉眼观察可区隔的是:若是蛋白尿,泡泡比较细且黏稠,不会马上化开;若因溶质较多造成的泡泡比较大、较容易化开。
若有疑问,建议最好至肾脏科门灾J询,临床检验只要检查单次尿液的蛋白质与肌酸酐浓度的比值,就能分辨。因为尿液浓缩或蛋白质摄取较多所产生的泡泡尿,其比值通常<0.15.0.20,而且尿液的渗透压或比重也比较高。
小便溷浊,俗称「下消」,台湾人常把这现象当成是「肾亏」而紧张不已。
其实,小便溷浊常见的原因有乳糜尿、细菌感染,以及尿液中磷酸盐及尿酸沉淀过多等。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因为摄取较多蛋白质,造成小便中的磷酸盐及尿酸排泄增加,特别会发生在早晨第一泡尿,因为尿液浓缩而更加明显。是否异常,只需做一般尿液常规检查即可分辨。
2) 「频尿」是肾脏病症状?
A:肾脏病早期确实会因肾脏浓缩能力下降,会需较多水分才能将溶质、也就是身体代谢废物排出,因此会有多尿、夜尿次数增加的状况。频尿代表解尿次数变多,的确可能是肾脏出问题,但亦有可能是下列因素所引起:
.喝水太多、紧张压力造成的心理性频尿;
.膀胱炎或尿道炎局部刺激导致频尿;
.压力性尿失禁(好发于女性)或男性摄护腺肥大,是因解尿时膀胱无法完全排空;
.糖尿病因血糖控制不良导致糖分排至尿液,造成渗透性利尿等。
心理性频尿大多数发生在白天,晚上入眠后会消失,应与肾脏病无关。若出现夜尿、多尿,应就医灾巍
尿检的时候主要检查哪些
尿标本留取时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
①女性患者应避免在月经期内留取尿液标本。
②肉眼血尿标本不应尿(尿中除)。
③如果服用的药物影响尿液检查,应在停药后留取标本。
④如果是乳糜尿,应嘱咐患者待尿液澄清后留取。
尿常规分析
应用多联试纸条对尿液进行快速筛查分析,即尿常规。试纸条法(dipstick methodology)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尿液筛查方法。目前常规尿液试纸条检查项目有pH、蛋白、隐血、比重、葡萄糖、酮体。尿胆原、硝酸盐、白细胞,有的试纸条还整合有胆红素和维生素C等。
尿试纸条法快速简便,但由于方法学的局限性,只能发挥定性和半定量检测的作用,检测结果均为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尿液有泡泡怎么回事
对于尿中出现泡沫,可做一下粗略的判断:
1、如果泡沫较大或大小不一,并且持续时间较短,这是由于尿液中含有的一些有机物质(葡萄糖)和无机物质(矿物盐)使尿液张力较强,属于正常冲起的泡沫。不必担心。
2、如果是大泡沫很快消失,要警惕是否是糖尿。
3、如果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则很可能是蛋白尿。鉴别的方法是,取一支试管或小瓶,装20毫升尿液,用手来回振荡,如尿液表面出现细小而久不消散的泡沫,为可疑蛋白尿。见于肾脏等疾病,应引起注意。
所以,当发现尿中有泡沫时,还是以尿液检查为准,应及时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解除疑虑。
清晨第一泡尿看男人体质
如果你喝水充足,则尿液呈淡黄色;如果你有点脱水,尿液颜色会加深。尿液中的黄色多来自于老化的血 细胞,它们在经历了一系列身体代谢后会被分解,最后以色素沉着剂的身份来到尿道并最终被排出体外,膀胱中的水分越少,尿液颜色越深,所以晨尿的颜色一般比较深。如果尿液呈现红色、橙色甚至绿色,也不要惊慌,这往往归咎于你吃的食物。
正常的尿液颜色:正常人的尿液颜色呈淡黄色,其色素主要来自尿黄素及少量的尿胆素和尿红质,这些物质都是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
尿上浮泡泡:男人的“前腺”危机。如果你发现尿液表面漂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且久久不散,这可能是肾炎的早期症状或提示男士患有前列腺炎。这种“小泡泡”是因为尿液中的蛋白多引发的,肾炎最早期的改变就是尿液中出现蛋白,如不积极治疗,极易出现肾功能不全等问题。
尿液发黄泡沫多是在警惕我们什么
人体正常的新城代谢物尿液有着神奇的身体预测功效。身体是否健康,看看尿液状况就能一知大概。科学的力量就是告诉我们人体蕴藏的无限奥妙。今天小编就来跟你分享一下有关于尿液自测健康法的科学知识。
正常新鲜尿液应该是淡黄色、透明液体,尿液表面张力很低,形成气泡较少。由于各种原因尿液中成分发生改变时,尿液表面张力增高,气泡就会增多。当肾的滤过功能出现问题时,生成的尿液成分发生了改变,就会出现泡沫尿。引起尿中泡沫多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就是蛋白尿,另外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因为含有糖、酮体,可以增加尿液的张力,还有当泌尿道中含有产气菌的时候尿液也可以出现泡沫尿。
泡沫尿最常见的原因是蛋白尿。健康人尿中蛋白质(多指分子量较小的蛋白质)的含量很少(每日排出量小于150mg),蛋白质定性检查时,呈阴性反应。血液中含有很多种功能不同的蛋白质,每种蛋白的分子大小不同,在经过肾脏这个“净化器”时,正常情况下是不会被从血液中滤出的,但当滤过膜出现问题时,有用的蛋白质就会从血液中滤到尿液中排出体外。在中医理论中,蛋白质可以视为精微物质的一种,当肾的气化蒸腾功能失调时,肾脏的水液不能升清,而都随着浊液生成尿液排出体外。无论是从西医还是中医的角度,肾在生成尿液的过程中都扮演一个“筛子”的角色,筛子里面是机体需要的成分,筛子外面是机体产生的废物,当“筛子”破了或是我们机体需要的某些成分发生性状变化时,尿液中就会出现不该出现的物质了。
出现蛋白尿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生理性,常见于剧烈运动、发热、寒冷、精神紧张等状态时,此时出现的蛋白尿多为一过性的,程度较轻,持续时间短,诱因解除后消失。病理性,多为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或是其他疾病累及到肾,如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与肾脏无关的蛋白尿,最常见于下泌尿道疾病,如膀胱炎、尿道炎、尿道出血等;还有就是导致蛋白质分子量异常的溶血性贫血、挤压综合征,或是比较少见的多发性骨髓瘤、浆细胞病、轻链病等。所以当小便中气泡特别多,气泡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时,一定要小心蛋白尿,应该去医院查明原因。
中医古籍中没有关于蛋白尿的论述,但是蛋白质作为一种精微物质出现在尿液中,多责之于肾阳气虚,不能蒸腾升清,治疗上多以温补肾阳、分清泄浊为原则,进行辨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