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竺黄功效 化痰
天竺黄功效 化痰
天竺黄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痰热内盛、咳痰黄稠、胸闷气喘等。常配伍杏仁、苏叶、防风,治感冒咳嗽;配伍银花、青蒿、桑叶治风热感冒之痰;配伍陈皮、半夏、茯苓,治胃脘停积之痰。
服用珠珀猴枣散会上瘾吗
珠珀猴枣散,是一种中成药,其主要成分为茯神、薄荷、钩藤、双花、防风、神粬、麦芽、竺黄、甘草、梅片、真珠、琥珀、猴枣。那么,服用珠珀猴枣散会上瘾吗?
珠珀猴枣散主要成分有猴枣、珍珠、琥珀、双花、茯苓、薄荷、钩藤、防风、神曲、麦芽、天竺黄、梅片、甘草。其中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化痰,宁心安神,败毒抗癌。药性平和,利湿而不伤正气。甘草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解毒,久服轻身延年。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热,缓正气,养阴血,补脾胃,润肺。钩藤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主治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
根据药物的主要成分可以知道,服用珠珀猴枣散是不会上瘾的,请患者们放心服用。
中风再造丸药性分析
方中人参、黄芪、熟地黄、首乌、龟甲、豹骨、骨碎补等益气养血,滋阴补肾强筋健骨;全蝎、地龙、天麻、僵蚕等息风解痉;蕲蛇肉、桑寄生、萆薢、油松节、威灵仙、麻黄、细辛、防风、羌活、白芷、葛根、川芎等祛风通络;沉香、乌药、香附、血竭、乳香、没药、三七、当归等行气,活血散瘀;橘红、白术、茯苓、甘草、豆蔻、建曲等理气健脾;牛黄、水牛角、天竺黄等清心化痰;冰片、麝香等开窍醒脑。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化痰,活血通络之功。
初期脑血栓怎么治
1、方名:钩军汤
组成: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辨证:肝阳挟热上犯。
治法:平肝化痰,泻实通腑。
2、方名:固本复元汤
组成:黄芪15克,鸡血藤20克,丹参15克,黄精15克,海藻12克,玄参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辨证:气虚血滞,瘀痰阻络。
治法:益气养阴,活血养荣,化痰软坚。
天竺黄的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
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能使离体蛙心收缩力减弱,心率变慢,1×10-2g浓度作用更强烈。对离体兔耳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表现为灌流量增加,尤其是血管处于挛缩状态时此作用更明显。小鼠由背部皮下注入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3.0g/kg,对组胺所致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非常显着的抑制作用。静注0.5g/kg该提取物能降低麻醉兔血压,其机制可能与影响心排血量和使小动脉扩张,外周阻力减低有关。
对心血管及血浆复钙时间的影响
2×10-1g浓度可显着延长血浆复钙时间,在血凝实验中,该药能延长凝血时间,可能与复钙时间延长有关。
镇痛抗炎作用
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2-3.1g/kg皮下注射,对小鼠醋酸刺激性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从竹黄中提取物的结晶物Ⅲ号(竹菌甲素),以100mg/kg灌胃,能显着提高小鼠热板法痛阈,其作用优于吲哚美辛(消炎痛),与杜冷丁(10mg/kg)相似;能显着降低醋酸所致扭体反应的次数,亦能显着降低蛋清所致的足跖肿用程度。
其他作用
真菌竹黄多糖SB1及SB2经药理初步试验,对肝炎具有一定疗效。
毒性
真菌竹黄水煎提取物15g/kg给小鼠灌胃,72h内小鼠活动自如,饮食正常,无不良反应;给雄性小鼠静注的LD50为6.471g/kg。
竹黄的功效
功效
竹黄功能主治于祛风除湿,活血舒经,止咳。用于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小儿百日咳,白带过多。有谓尚可治胃病。清热豁痰,凉心定惊。治热病神昏谵妄,中风痰迷不语,小儿惊风抽搐,癫痫。
1、治伤风温疫,身热昏睡,气粗,风热痰塞壅嗽,惊风潮搐,中暑,亦治室女白带:天竺黄一两,雄黄(水飞)一钱,辰砂、麝香(各别研)半两,天南星四两(腊月酿牛胆中,阴干百日,如无,只将生者去皮脐,炒干用)。上为细末,煮甘草水和丸,皂子大,温水化下服之。百日小儿,每丸分作三、四服,五岁一、二丸,大人三、五丸。伏暑用盐少许,嚼一、二丸,新水送下;腊月中,雪水煮甘草和药尤佳。(《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
2、治小儿急惊风:青黛、轻粉各一钱,牵牛末五钱,天竺黄二钱。上为末,白面糊丸,如小豆大,(每)二十丸,薄荷汤下。(《小儿药证直诀》利惊丸)
3、治鼻衄不止:天竺黄、芎藭各一分,防己半两。上三味捣研为散。每服一钱匕,新汲水凋下。肺损吐血用药二钱匕,生面一钱匕,水调下,并食后服。(《圣济总录》天竺黄散)
4、风湿痹病、四肢麻木: 竹黄60g,用白酒250ml浸泡24小时后服用,每晚服一次,约50ml,或用药酒外擦。
天竺黄的药用价值
【药名】天竺黄
【别名】天竹黄、竹黄。
【性味】甘,寒。
【功效】清热豁痰,宁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谵语,中风痰壅,小儿惊风抽搐。
【主治】咳嗽痰多;百日咳;带下;胃痛;风湿痹痛;小儿惊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酒浸敷。
【注意事项】灰指甲、鹅掌风等皮肤病患者忌服天竺黄;孕妇禁用天竺黄;服药期间忌食萝卜、酸辣。
支气管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
支气管肺炎在祖国医学中属于温热病范畴中的“风温犯肺”、“肺热咳喘”等证。小儿肺炎发病急、变化快,邪热容易由卫、气迅速转入营、血,进而引起心、肝两经证候,故按临床表现分为轻、重两大类型施治,患者要注意结合肺炎恢复期的治疗。
1、普通型肺炎(邪在卫、气)的证治:患儿表现高热、有汗或无汗(一般早期少汗,邪达气分时则分汗、口渴)、呼吸急促、咳嗽有痰、轻度喘憋鼻扇、面赤口渴、咽红、舌尖红、舌苔黄白相兼、脉浮数。治以宣肺清热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汤加减。
处方举例:麻黄2g,杏仁9g,生石膏9g,甘草2g,银花9g,连翘9g,寒水石9g,苏子6g,黛蛤散9g。
可随证选加下列药物:①发热无汗加鲜芦极15~30g;②发热有汗加黄芩6g,或重用生石膏;③咳喘痰多加天竺黄6g,莱菔子6g;④便干可加瓜萎15~30g。
2、重型肺炎(气、血两燔或热入营血)的证治:
(1)气(营)血两燔:高热持续,咳嗽喘憋,躁扰不安,痰声漉漉,精神医院靡,口渴,舌质红,苔黄腻而干,脉弦数或滑数。治以清宣肺热,平喘化痰法。常用麻杏石甘汤和玉女煎(系《温病系辨》的玉女煎去牛膝、熟地,加细生地、元参)加减。
处方举例:麻黄2g,杏9g,生石膏18g,鲜芦茅根各15g,黄芩6g,青黛3g,生地9g,天竺黄9g,银花9g,连翘9g。
(2)热入营血:高热持续不退,咳嗽喘憋加重,气促鼻扇明显,呼吸极度困难,痰壅喉头,胸腹胀满,烦躁不安;或口周发绀,口唇焦裂,舌质红绛,苔黄厚或垢腻,脉弦数或滑数。若出现脉细数无力,应注意出现气阳衰竭。治以清营解毒,平喘化痰法常用清营汤加减。
处方举例:银花15g,连翘9g,生地12g,黄芩9g,元参15g,天竺黄9g,赤芍9g,郁金黄芩9g,另加水牛角粉0.5g冲服,每日服2~3次。
以上重症肺炎两型可随证选加下列药物:①高热惊厥加钩藤12g,生石决明15g。②高热持续加紫雪丹:每次0.3~0.6g冲服,每日服2~3次。③痰多加竹沥汁每次5~10ml兑肥,每日服2~3次。④神昏加莲心3g,菖蒲6g。
3、肺炎恢复期的证治:病邪虽减,气阴耗伤,余邪未尽,仍有低热,咳嗽痰喘,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阴伤较重者,则舌质嫩红,舌苔少而欠津。治以养阴清热,常用沙渗麦门冬汤加减。若余热未尽而咳喘孝者,治以清肺泻余热,止咳平喘。可用泻白散加减。
处方举例之一:沙渗9g,麦冬9g,玉竹9g,川贝9g,地骨皮9g,茯苓9g,枇杷叶9g。
处方举例之二:地骨皮9g,桑皮9g,甘草3g,枇杷叶9g,紫苑9g,黛蛤散9g,鲜芦根15g,生谷麦芽各9g。
随证加选加下列药物:①低热加银柴胡9g,白薇9g,生地9g。②咳重加白前9g,百合9g。③痰多加天竺黄6g,若稀白痰多加化橘红6g,半夏6g,生苡仁9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