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胆固醇标准是怎样的

胆固醇标准是怎样的

胆固醇种类较多,成人总胆固醇正常为2.86~5.98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中老年人约3.1mmol/L,大于4.14mmol/L为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0.9~1.83mmol/L。

对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的患者,应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含纤维较多的食物。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适当加强锻炼。根据血脂升高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降血脂药物。不要自己随意盲目用药。

异常坏处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能对动脉造成损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HDL-C),则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下面是一些专家推荐的饮食方法,旨在降低人体内LDL-C含量,而增加HDL-C含量。

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了一些甾体类激素和胆酸的生物合成。由于许多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中其它的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如果过少,很容易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导致贫血和其它疾病的发生。

过多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胆固醇过多,容易引发心血管等一系列疾病,而过少同样也是不利于身体健康,容易诱发营养不平衡,贫血等一些症状。所以。大家的合理饮食和运动世故关键的,注意胆固醇的摄入量,控制在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样才曾保证身体的健康。同时,也要注意规律的生活方式。

胆固醇目标值因人而异

胆固醇主要分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是"好胆固醇";后者会附着在血管壁上,一旦过量,就会导致动脉硬化,因而被称为"坏胆固醇"。

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时,在血管壁上形成小斑块,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更危险的是,不稳定的斑块破裂或脱落,会在短时间内堵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塞或脑中风,危及患者生命。

高胆固醇是引发冠心病和脑卒中这两大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国际上普遍用"赤橙黄绿"来标示血管健康程度:红色表示极高危;橙色表示高危;黄色表示中危;绿色表示低危。赤橙黄绿,分别代表了未来10年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程度,警示我们关注胆固醇从现在开始,减少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不同危险水平的患者胆固醇的正常范围不同,患者的整体心血管危险越高,LDL胆固醇水平就必须降的更低。影响心血管整体危险评估的主要因素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年龄(男≥45岁,女≥55岁)、吸烟、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肥胖和有血管病家族史等。应根据不同的心血管风险,把胆固醇水平严格控制在表格中的合适范围。胆固醇升高时心血管发病几率将大大增加。

临床证据和《指南》均强调,要依据危险分层干预胆固醇,根据患者个体特点决定胆固醇的达标值,加强高危、极高危患者的综合管理。目前,我国各医院使用的血脂检验报告单以正常人标准为参考值,"一刀切"的参考范围让很多心血管高危人群误以为自己的血脂水平正常,延误就医时机。因此,单纯看化验单结果是不够的,应根据危险分层,综合判断心血管病患者的发病危险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

另外,临床大夫经常被冠心病患者追问,"我已经吃了降脂药,胆固醇水平正常了,我可以停药了吧?"。实际上,约70%坏胆固醇是人体自身合成的,而且这种合成是不断进行的。

因此,对于橙色风险的冠心病、中风患者,以及刚刚发生过心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众多患者来说,由于他们体内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已经广泛存在,化验单上的箭头仅表示胆固醇水平被短时间内控制住了,但并不代表风险消失。若不持续控制,坏胆固醇持续合成和累积,斑块还会出现,使血管变得脆弱易破。对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张茁教授指出:国内外的血脂防治指南均提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首要的治疗目标。大量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降低LDL-C能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而他汀类是降低LDL-C首选药物,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处理方面,能够减少主要血管事件,例如死亡、心肌梗死和中风的疗效已超越所有其他类调脂药物。

遗憾地是,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他汀的使用率很低,仅有1.7%。因此,心血管医生应该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对尚未发生冠心病的高血压、糖尿病这些高危人群,加强胆固醇管理,积极他汀治疗,使 LDL-C达到治疗目标值。

而另一项来自美国的经验显示:控制胆固醇可以使心血管死亡率减少高达24%。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叶平教授也特别指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胆固醇的控制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一旦停药,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鼓励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坚持长期、充分的他汀类药物治疗。"

怎么控制胆固醇 胆固醇

血液当中的胆固醇依照功能不同,也有好、坏之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容易附着在血管壁上,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过高容易造成动脉硬化。

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可以将周边组织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代谢,有血管清道夫之称,被视为是好的胆固醇,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怎么控制胆固醇 胆固醇的标准

血液当中的胆固醇依照功能不同,也有好、坏之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容易附着在血管壁上,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过高容易造成动脉硬化。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可以将周边组织的胆固醇运送到肝脏代谢,有「血管清道夫」之称,被视为是好的胆固醇,过低则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对于没有特殊危险因子的民众,血液中胆固醇的标准建议如下:

胆固醇指标怎么样才好

中国居民健康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高血脂人群已多达1.6亿,其中高胆固醇危害最大。实验表明,总胆固醇降低1%,冠心病发生和致死危险可以降低2%。

胆固醇是人体里的一种柔软的蜡状物质,它是血液和人体所有细胞里的脂肪的一个天然的成分。胆固醇是健康人体一个必要的部分,血液里的高胆固醇会增加人们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会引起中风或心脏病发作。

目前,该病有高发趋势。尽管遗传可能是一些人的发病原因,但越来越多的人患这种病的主要是由于他们过多摄入富含饱和脂肪的饮食和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血液里的胆固醇总量正常范围应为140~200毫克/分升。含量在200~240毫克/分升表示有中度的患病危险,而含量超过240毫克/分升显示有高度的危险。在症状初期,高胆固醇通常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症状。因此,通过常规验血对病症的早期发现是十分重要的。

高胆固醇是冠心病和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之一,通过血脂干预是当前控制冠心病的有效措施。目前由于医生、患者和公众对血脂的认识不够,我国普遍存在着血脂异常低知晓率、低服药率、低达标率等问题,导致相关疾病发病率日益增加。为此,近日卫生部启动了“2006年中国胆固醇和心力衰竭教育计划”。本版特组织下列文章,希望更多的人来关注此问题。——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脂症以及由此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胆固醇摄入量的增加是引起这类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胆固醇究竟有哪些“功过”呢?为此,我们采访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原解放军304医院)心内科副主任黄党生。

黄主任说,胆固醇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它是构成人体细胞膜、糖皮质激素的成分之一,也是胆酸的基本成分,并参与神经传导、维持免疫细胞的稳定性和白细胞的活力等重要生理功能。胆固醇有两种来源,外源性的胆固醇来自含胆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和蛋黄。内源性的胆固醇主要在肝脏和小肠合成。体内胆固醇含量应当维持在一定的状态,过高或者过低都不利于健康。

血脂的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和甘油三脂。胆固醇摄入量过高,导致血脂升高,进而可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又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血管中的脂肪增高后,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粥样斑块,然后斑块越来越大,就会阻塞血管管腔。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里,发生在冠状动脉,就会造成急性心肌梗死,但如果发生在脑血管,就会造成中风;体内胆固醇含量不足,就会产生一系列代谢障碍,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患各种传染病,并使癌症的发病率升高。同时促进细胞老化,导致未老先衰。

引起高胆固醇的原因有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饱和脂肪和胆固醇、遗传因素、肥胖、老年、某些疾病,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一般情况下胆固醇高时,身体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因此,医学界将其称之为“隐性健康杀手”,因此,要注重平时的定期健康体检,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建议20岁以上健康成人每5年化验一次血脂,45岁以上的健康人应该每年化验血脂。对于胆固醇摄入量不足的患者,同样不能掉以轻心,这类患者在目前尽管已经不多,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尤其是一些营养不良、食欲不好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防止高血脂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少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脑、墨斗鱼(乌贼)、蟹黄、肝肾等,多吃牛奶、豆类等含胆固醇低的食物;二是按时作息,注重平衡。要作息规律,加强锻炼,注重营养平衡。对于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胡吃海喝,对于不感兴趣的食物,也不能一口不吃;三是不抽烟,少喝酒,保持乐观的情绪。

对于胆固醇摄入严重不足者,应适当增加营养,确保身体健康不受影响。

胆固醇正常值最新标准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因平时的生活习惯从而引起有的人体内的的胆固醇比较高,很多朋友都想知道,如何来衡量自己体内的胆固醇是否正常了,胆固醇正常值是多少呢。

胆固醇正常值是在查检肝功能的项目之一,对肝病患者病情的诊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很多朋友在拿到肝功能检查化验单后以后,看不懂其中的总的胆固醇,从而就不知道检测胆固醇的值是高还是低了。这就是因为他们对总胆固醇的意义以及胆固醇正常值不了解所引起的。

根据医学研究数据证明,胆固醇正常值的总胆固醇包括胆固醇酯和游离胆固醇,是检查肝功能常用指标之一,儿童和成人的胆固醇的正常值有所差别:儿童胆固醇的正常值则是:3.12~5.20毫摩/升(120~200毫克/分升);成人胆固醇的正常值是:2.86~5.98毫摩/升(110~230毫克/分升)。国内医学外专家们推荐成人最理想胆固醇值为<5.2毫摩/升L。

对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升高的患者,应及时改变饮食结构、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等含纤维较多的食物。控制体重、戒烟戒酒、适当加强锻炼。根据血脂升高情况,决定是否使用降血脂药物。不要自己随意盲目用药。

胆固醇指标怎么样才好

一般情况下胆固醇高时,身体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因此,医学界将其称之为“隐性健康杀手”,因此,要注重平时的定期健康体检,随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建议20岁以上健康成人每5年化验一次血脂,45岁以上的健康人应该每年化验血脂。对于胆固醇摄入量不足的患者,同样不能掉以轻心,这类患者在目前尽管已经不多,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尤其是一些营养不良、食欲不好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

防止高血脂症,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少吃含高胆固醇的食物:如蛋黄、动物脑、墨斗鱼(乌贼)、蟹黄、肝肾等,多吃牛奶、豆类等含胆固醇低的食物;二是按时作息,注重平衡。要作息规律,加强锻炼,注重营养平衡。对于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胡吃海喝,对于不感兴趣的食物,也不能一口不吃;三是不抽烟,少喝酒,保持乐观的情绪。

胆固醇的标准摄入量

胆固醇主要来自人体自身的合成,食物中的胆固醇是次要补充。如一个70kg体重的成年人,体内大约有胆固醇140g,每日大约更新1g,其中4/5在体内代谢产生,只有1/5需从食物补充,每人每日从食物中摄取胆固醇200mg,即可满足身体需要。胆固醇的吸收率只有30%,随着食物胆固醇含量的增加,吸收率还要下降,200mg大约相当于1个鸡蛋中的胆固醇含量或3-4个鸡蛋的胆固醇吸收量。专家建议每天摄入50mg~300mg胆固醇为佳。

血脂的正常值是多少

一、什么是血脂?

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

二、血脂正常值范围:

1、血浆总胆固醇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00mg>240mg/dL者。

血脂的正常值是多少

2、血浆甘油三酯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00mg>240mg/dL者。

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130mg>160mg/dL者。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50mg/dL;临界值为35~50mg/dL;危险值为<35mg/dL。

胆固醇高的标准与诊断

胆固醇摄入多了,就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进而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所谓的“富贵病”。美国研究人员17日报告说,他们用实验鼠进行的实验表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高会加快前列腺癌的生长速度。

一项大规模的研究结果显示,控制胆固醇含量的升高不仅能够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而且还有助于避免患肾衰竭之类的肾脏疾病。

美国波士顿布莱罕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对4483名健康男性进行了研究,肌氨酸酐检测证实:实验开始时这些男性均无任何肾脏疾病,14年后的随访结果发现,对于那些总胆固醇值较高而胆固醇HDL值较低的人而言,他们的肌氨酸酐值在此期间发生上升的可能性要比常人的显著增加两倍以上,这表明他们患肾衰竭之类肾病的危险明显加大。

验胆固醇量度有两种单位,一种单位是mmol/l,总胆固醇量度5.2mmol/L或以下为正常。另一单位是mg/dl ,总胆固醇量度200mg/dl以下为正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青年人平均约2.7mmol/L(105mg/dl);

中老年人约3.37mmol/L(120mg/dl);

大于4.14mmol/L(>160mg/dl)为明显增高。

胆固醇的正常值是多少

总胆固醇的标准是200mg/dl以内,而高密度胆固醇是好的胆固醇,而且有分男性标准与女性标准,男性是40mg/dl以上,女性是50mg/dl以上,至于低密度胆固醇是坏的胆固醇,则没有区分男女,其标准则是在130mg/dl以内。

什么是胆固醇

胆固醇是一种脂质,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尤其在细胞膜的成份和激素的合成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的身体可以在肝脏合成胆固醇。饮食中的胆固醇主要来自蛋黄、动物脂肪、动物内脏、鱿鱼、虾等。在身体里,胆固醇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在身体内进行转运。

胆固醇高是什么病 胆固醇高的原因

现在很多人都注重养生,明白胆固醇过高会对讲课造成严重危害,成人总胆固醇正常值范围在2.86~5.98mmol/L,如果血清中胆固醇水平高于这个范围,则说明总胆固醇偏高。那么导致胆固醇高的原因有哪些呢?

1、年龄因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水平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但一般会在70或者80岁以后有所下降。绝经前后女性发生高脂血症的机会较其他时期多。

2、妊娠因素。在妊娠期由于母婴的生理需要,孕妇血清中的总胆固醇含量水平会较孕前有所增高。

3、饮食因素。长期摄入高饱和脂肪酸和高热量的饮食可导致血清中总胆固醇水平增高,平日喜爱食用动物油脂或者富含胆固醇的食物人群,其血清中的总胆固醇水平也容易增高。

4、遗传因素。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可收到遗传基因的调控,如家族性患有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等家族遗传性疾病的人群均有血清总胆固醇增高。

5、继发性疾病。某些继发性疾病,如生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低下、糖尿病、痛风、肝胆胰腺等疾患等,也可出现胆固醇水平增高。

6、其他因素。其他可导致胆固醇水平升高的因素有缺乏运动和体力劳动、吸烟、长期精神紧张等因素。

胆固醇高的诊断检查标准是什么

验胆固醇量度有两种单位,一种单位是mmol/l,总胆固醇量度5.2mmol/L或以下为正常。另一单位是mg/dl ,总胆固醇量度200mg/dl以下为正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青年人平均约2.7mmol/L(105mg/dl);

中老年人约3.37mmol/L(120mg/dl);

大于4.14mmol/L(>160mg/dl)为明显增高。

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见于神经性厌食及怀孕妇女。

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创伤和严重肝病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HDL-C),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

男 <40岁0.9~1.83mmol/L(30~59mg/dl);

女 <40岁1.1~2.0mmol/L(33~77mg/dl)

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增高:可见于原发性高HDL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

胆固醇高的诊断检查标准是什么

血脂指血浆中的脂类,包括甘油三酯和少量的甘油二酯甘油一酯,胆固醇和胆固醇酯,磷脂,以磷脂酰胆碱为主,自由脂肪酸,临床上高脂学正式指空腹血浆甘油三酯或胆固醇的浓度超过正常范围。实际上人体内的血脂以各类脂蛋白的形式存在的,也分为四类:⑴乳糜微粒,其主要成分是甘油三脂⑵极低密度脂蛋白,约占5%到10%,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⑶低密度脂蛋白约占25%,主要成分是胆固醇⑷高密度脂蛋白约占45%到50%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胆固醇。

胆固醇摄入多了,就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进而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所谓的“富贵病”。美国研究人员17日报告说,他们用实验鼠进行的实验表明,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高会加快前列腺癌的生长速度。一项大规模的研究结果显示,控制胆固醇含量的升高不仅能够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而且还有助于避免患肾衰竭之类的肾脏疾病。美国波士顿布莱罕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对4483名健康男性进行了研究,肌氨酸酐检测证实:实验开始时这些男性均无任何肾脏疾病,14年后的随访结果发现,对于那些总胆固醇值较高而胆固醇HDL值较低的人而言,他们的肌氨酸酐值在此期间发生上升的可能性要比常人的显著增加两倍以上,这表明他们患肾衰竭之类肾病的危险明显加大。

验胆固醇量度有两种单位,一种单位是mmol/l,总胆固醇量度5.2mmol/L或以下为正常。另一单位是mg/dl ,总胆固醇量度200mg/dl以下为正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青年人平均约2.7mmol/L(105mg/dl);

中老年人约3.37mmol/L(120mg/dl);

大于4.14mmol/L(>160mg/dl)为明显增高。

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见于神经性厌食及怀孕妇女。

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创伤和严重肝病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HDL-C),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

男 <40岁0.9~1.83mmol/L(30~59mg/dl);

女 <40岁1.1~2.0mmol/L(33~77mg/dl)

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增高:可见于原发性高HDL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

温馨提示:胆固醇会阻塞通往心脏动脉或是使它变窄,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可说是引发心脏病。呼吁人们通过多样化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因为如果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偏高,就会加大患动脉硬化的危险,甚至还可能导致中风。每年的身体体检要把胆固醇的诊断检查做为重点。

相关推荐

易极优酸奶的营养价值

— 活性乳酸菌的含量极高,1g含100亿 活性乳酸菌,国内的出厂标准100万个以上,国际标准1000万个以上,易极优酸奶乳酸菌数量国际标准的10000倍。大量的有益乳酸菌进入肠道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和繁殖,对于维持肠道健康、帮助消化、缓解便秘、腹泻等症状有积极作用。 —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质、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而且乳酸菌能提高钙质30%的吸收率。 — 低热量、低脂肪、低糖、无胆固醇,对于控制肥胖有较好效果,而且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 无任何化学食品添加剂,植物,水果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剂,无任何以

胆固醇什么病

胆固醇又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密度胆固醇两种,前者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之为“好胆固醇”,后者偏高,冠心病的危险性就会增加,通常称之为“坏胆固醇”。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每单位在140―199毫克之间,比较正常的胆固醇水平。 胆固醇摄入多了,就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进而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所谓的“富贵病”。 胆固醇已知会阻塞通往心脏动脉或使它变窄,对男人和女人来说,都可说引发心脏病的的主因。 高胆固醇会加快前列腺癌的生长速度,会引发肾衰竭脂类的肾脏疾病。会减少人的寿命,尤其男性的寿命同时和血管

胆固醇什么意思 胆固醇高的危害

胆固醇摄入多了,就会引起高胆固醇血症,进而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脂、高血压等所谓的“富贵病”。

血脂高范围多少?

一、血脂的测定范围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160mg/dL者。 1、血浆总胆固醇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40mg/dL者。 2、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160mg/dL者。 3、血浆甘油三酯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40mg/dL者。推荐阅读:血脂高饮食上应注意什么? 4、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50mg/dL;临界值为35~50mg/dL;危险值为

胆固醇到底

我们在身体里制造胆固醇,它细胞膜的关键部分,我们也用它作为制造激素、维生素D和胆汁等重要化合物的构建砖块。 其他动物也制造胆固醇,所以你会在肉、蛋、奶等动物食物里发现它。因为胆固醇脂类(它溶于油而不溶于水),你往往会在食物的肥肉部分发现它,但它并不一种脂肪! 植物并不制造胆固醇,因此任何素食(如植物油)自动地就不含胆固醇。 更重要的,因为我们自身合成胆固醇,我们吃多少进去并不很重要。胆固醇在对身体很重要的同时在饮食中并不不可缺少的。如果你终生都不再摄入任何胆固醇的话(素食者)你的身体仍然会自产足

血脂胆固醇

1、血脂胆固醇 医生让你抽血查血脂,一般来说化验单上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简称“血脂四项”。病人常常会问,究竟那一项血脂呢? 其实血脂指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在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广泛存在,生命细胞基础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这两者水平

血脂胆固醇

医生让你抽血查血脂,一般来说化验单上包括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简称“血脂四项”。病人常常会问,究竟那一项血脂呢? 其实血脂指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在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中广泛存在,生命细胞基础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份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其中甘油三酯参与人体内能量代谢,而胆固醇则主要用于合成细胞浆膜、类固醇激素和胆汁酸,这两者水平的升高均与动脉粥样硬化

什么血脂正常值

什么血脂正常值?血浆总胆固醇控制标准,其理想值应240mgdL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标准,它的理想值应为160mgdL者。那么血脂正常值多少才正常呢?下面跟大众养生网百科一起来看看吧。 当总胆固醇(TC)低于5.20mmol/L(200mg/dl)正常,高于5.72mmol/L(200mg/dl)异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3.12mmol/L(120mg/dl)正常,高于3.64mmol/L(140mg/dl异常;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于1.04mmol/L(40

降血脂的四大误区

1.忽视胆固醇 很多人在降血脂的时候都会把甘油三脂的指标作为标准,其实这种只抓甘油三脂不抓胆固醇的做法不正确的,胆固醇血脂指标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尤其高危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患者,胆固醇指标需要降到比一般标准更低。 2.血脂正常就停止 不少人在血脂达到标准值之后就不要吃药,甚至停药。其实当血脂降到期望水平,应继续按同等剂量服药,不要减药量。这因为,影响血脂的原因有饮食、运动、代谢、遗传等,它们在人体内长期影响着血脂水平。血脂升高时一种慢性代谢性异常,任何一种调脂药物,都无法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三高症诊断鉴别

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将高血压分期为: 理想血压120/80mmHg 正常高值130~139/85~89mmHg 1级高血压(轻度)140~159/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160~179/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180/110mmHg 高血糖的诊断标准 随机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一般至少8小时没有热量摄入时),并结合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即可确诊为糖尿病。常分为1型胰岛素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