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基汞中毒急救措施
甲基汞中毒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给饮牛奶或蛋清。尽快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泡沫、 二氧化碳、 干粉、砂土。
煤气中毒急救措施 煤气中毒急救误区
中毒事件多发生在冬季,一些人中毒后,被救护的人放在室外,他们认为冷一冷、通通风就可以使中毒者苏醒。其实,寒冷刺激不仅会使中毒者加重缺氧,更能导致末梢循环障碍,诱发休克和死亡。
有些人以为在炉边放盆清水可预防中毒。科学证实,一氧化碳是不溶于水的,要想预防中毒,关键是门窗不要太严,或安装风斗,烟囱要透气良好。
煤气中毒急救 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
1、若发现有煤气中毒事故,抢救者,应第一时间低位或匍匐进入室内(因一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略轻,故浮于上层),迅速打开所有通风的门窗,若能发现煤气来源可迅速关闭煤气开关,但决不可为此耽误时间,到处寻找。
2、进入室内时严禁携带明火,尤其是开放煤气自杀的情况,室内煤气浓度过高,按门铃、打开室内电灯产生的电花均可引起爆炸。
迅速将中毒者脱离中毒环境,转移到安全、通风处,将患者平躺,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误吸入肺内导致窒息,盖上衣物保暖。
解开中毒者的衣领及裤带,以利其呼吸顺畅。昏迷者,清除口腔、鼻腔内分泌物及呕吐物,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引起窒息。
在将患者转移到通风处后,就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以便能最快速得到救助,纠正缺氧,随时准备送往有高压氧舱的医院抢救。
对于昏迷不醒但是有呼吸者,为了促其清醒可用针刺或指甲恰其人中穴。若是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脏停搏者,应立即就地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心外按压),直至患者苏醒或者120到达。
汞中毒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
1、立即移离中毒环境并向“120”急救中心呼救;
2、口服中毒早期予2%碳酸氢钠溶液洗胃(禁用生理盐水洗胃),中毒1小时以上洗胃须慎以防胃穿孔;
3、口服鸡蛋清4个加牛乳300毫升,或20%活性碳溶液;
4、无腹泻时予50%硫酸镁60毫升导泻;
5、咽水肿宜尽早作气管切开以防窒息;
6、病情稳定后予5%二巯基丙磺酸钠驱汞治疗。
甲基汞中毒
慢性甲基汞中毒(chronic methyl-mercury poisoning)是人类长期暴露于被汞(甲基汞)污染的环境,主要是水体汞(甲基汞)污染和由此导致的鱼贝类等食物甲基汞污染,造成摄入者体内甲基汞蓄积并超过一定阈值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为主要中毒表现的环境污染性疾病。日本水俣病就是典型的慢性甲基汞中毒。慢性甲基汞中毒的发病原因与机制(一)甲基汞污染来源自然界中大部分汞以硫化汞的形式广泛分布于地壳表层,在风化作用下,汞以固态微粒等形态进入环境。大气中的汞可沉降到地表或水体中。地表水中的汞一部分挥发进入大气,大部分则沉降进入底泥。无机汞无论呈何种形态,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转化为有机汞,主要包括甲基汞、二甲基汞、苯基汞、甲氧基乙基汞等。汞在环境中一金属汞、无机汞和有机汞三种形态存在。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都可能含有汞。土壤中汞的含量为0.03—0.3mg/kg。未受污染的天然水体中汞含量比较低,但因水域不同其汞含量有一定差别。河水、湖水以及内陆地下水的汞含量一般不超过0.1ug/L,雨水中汞的平均含量为0.2ng/m3,泉水中可达80 ug/L。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GB 5749—2006)规定生活饮用水中汞含量不得超过0.001mg/L 采矿、冶炼、氯碱、化工、仪表、电子、燃料等工业企业排除的废水及汞农药的使用是水体汞污染的主要来源
体温计水银中毒到底会如何
虽然在各种故事里面,常见到用水银谋害人命的,但实际上口服水银想要毒死人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消化道对汞的吸收率非常低。如果出现宝宝咬碎水银温度计,最重要的不是担心汞中毒,而是注意不要吞下去玻璃。
还有一种非常小众的中毒模式:用注射剂直接将水银注射进身体来害人或者自杀,也是效率很差的一种模式:虽然水银作为液体金属会阻断血管、伤害器官,但是不会造成急性汞中毒。
汞蒸气则是更容易造成单体汞中毒的原因。汞蒸气在较低浓度(0.7-42微克/立方米)的情况下,就可以对人体造成慢性汞中毒的影响。长期在工作或生活中误接触汞蒸气的人,会出现慢性汞中毒:比如相关行业的工人,实验室人员,医生等等。不过慢性汞中毒没致死或致癌那么直接,更多体现在失眠、头晕、健忘、脱发、身体震颤等方面。
是否慢性中毒,更重要的是暴露时间,短时间暴露在这种低浓度下,是不会影响到人体健康的。但是如果是在1-44毫克/立方米较高浓度下,短时间的暴露(4-8小时)就会造成急性汞中毒。急性汞中毒则会出现口腔中有金属味道、头疼、呕吐、腹痛、发烧,严重的会出现器官损伤的情况。一般来说,的确如果在这种浓度下生活几天,可能会致死,但是合理的情况下,几小时内,急性中毒症状已经足够警醒任何人该去医院治疗了。
在家里不小心打碎了水印体温计会怎样?
那一个水银体温计碎在家里会出现什么情况?
如果按照体温计含1克汞,室内面积80平米,层高2.5计算。完全蒸发后,汞蒸汽密度为5毫克/立方米,的确在急性汞中毒的范围内。但正常情况下汞的挥发速度很慢,是以月或年为时间轴的,因此不太可能达到急性中毒的级别。除非你像某个汞中毒新闻的主人公一样,马上拿拖把拖地,把水银打散成无数的小液滴,主动人为千万倍的加快汞蒸汽的生成速度。
相对于上面两种中毒情况,第三种更为常见,就是汞的化合物的摄入。汞化合物包括无机汞化合物和有机汞化合物。无机汞化合物相对好一些,但史上也不乏被当成投毒杀人案的凶器。无机汞化合物在国内最出名的一种是硫化汞,也就是中药中的朱砂,不少中成药因为含朱砂超标而在国外禁售。
有机汞化合物的毒性则强很多,二甲基汞只要滴几滴在人皮肤上,就可以致死。而我们曾说过的海鱼中的汞问题的主角:甲基汞的毒性也很高,致死量和砒霜是差不多一个等级的。即便是微量,长期摄入也可能会造成身体、智力、视力、听觉等全方位障碍,也就是著名的“水俣病”——这个60年前因工业污染造成的集体甲基汞中毒事件。
汞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
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无机汞有消毒剂如红药水和牙科银粉。如若误食入高剂量无机汞,不仅会引起肠胃道粘膜伤害而大量出血,引发休克,还会伤害肾脏,导致急性肾衰竭,甚至造成死亡。长期食入低剂量无机汞,将会引起慢性肾炎,导致尿毒症。
汞在环境中会被细菌转化为有机汞,有机汞中较为典型的即是甲基汞,甲基汞在人体肠道内极易被吸收并分布到全身,大部分蓄积到肝和肾中,分布于脑组织中的甲基汞约占15%,但脑组织受损害的则先于其它各组织,主要损害部位为大脑皮层、小脑和末梢神经。因此,甲基汞中毒主要为神经系统症状,其中毒症状主要有:
(1)一般症状:头痛、疲乏、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和精神异常等。
(2)感觉异常:口周围(鼻、唇、舌)和手、足末端麻木、刺激和感觉障碍,重者可波及上肢和下肢,甚至扩大到躯干。
(3)语言障碍:说话不清楚、缓慢、不连贯等等。
(4)运动失调:手动作笨拙、不能作快速或微细的动作(如写字、吃饭、扣纽扣等),步态不稳,协调运动障碍和震颤等。
看过上面介绍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对于汞对人体的伤害有哪些的问题都已经知晓答案了。从化学的角度来说,汞是一种液体的金属,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当我们人体大量的接触到汞的时候,毒素就会渗进我们的皮肤,从而产生各种严重的病症。
汞中毒在临床医学上都有哪些症状表现
汞中毒的临床表现 无机汞中毒可为急性或慢性,有机汞中毒多为急性或亚急性。
1、无机汞急性中毒。多由急性吸入高浓度汞蒸气或口服汞盐引起。若为前者,可在数小时内出现头痛、发热、皮疹、口腔炎、胃肠炎、肺炎等症状;后者则以腐蚀性胃肠炎、外周循环衰竭等为突出表现,二者均可发生急性肾小管坏死,有少尿、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表现,严重者可很快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
2、无机汞慢性中毒。多因长期吸入汞蒸气引起。若汞蒸气浓度尚不太高,或接触时间尚短,接触者可仅有尿汞增高而无明显症状,是为“汞吸收”状态;若汞浓度较高,接触时间亦长,则可出现以精神神经障碍(如神经衰弱、易兴奋症、性格改变、震颤等),以及口腔炎为主的慢性汞中毒症候群,严重者可合并汞毒性脑病及肾病。
研究表明,长期低浓度汞接触尚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低分子蛋白尿,似可作为汞接触者的生物学监测指针。
3、有机汞中毒。有机汞化合物主要用作农药杀菌剂,其中毒多因喷洒时大量吸入或误食所致,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中毒。吸入中毒者可迅速出现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及头晕、头痛、胸闷,并很快出现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症状;口服者可在数小时后出现头晕及明显胃肠道症状。
若未获及时治疗,则经2周左右的缓解期后(亚急性中毒初期症状不显,经0.5~2月发病),可出现口腔炎、发热、皮疹、神经衰弱、多发性神经炎、中毒性脑脊髓病及精神障碍,并可伴有心、肝、肾损伤。相对而言,烷基汞引起的神经系统、肾、心损伤较着,芳基汞中毒以肝、皮肤损害为突出,而烷氧基汞中毒则以肾脏损害为主。
慢性中毒常引起明显神经衰弱,严重者可致中毒性脑病及肝病。汞污染环境造成的甲基汞中毒(水俣病)则可表现明显的中枢神经损害、感觉障碍及精神障碍,并具有明显的胚胎毒性。
硫化氢中毒急救措施
1.迅速将中毒者移到上风空气新鲜处,保持其呼吸道畅通,立即给予吸氧。还要严密观察病人的呼吸、心跳。时刻准备对呼吸心搏骤停者进行心肺脑复苏,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注射强心药及呼吸兴奋药。
2.当患者的心肺脑复苏后,立即就近送往有高压氧治疗设备的医院救护。一定要尽快把中毒者送往医院,因为这种中毒很严重,也扩散的很快。很快会让人丧失意识,或者让心肺罢工。
3.工作人员在进入可能有硫化氢产生的区域时,要迅速离开中毒现场,这里最重要的是辨别风向,要顶风往上风向跑,千万别顺风跑,也不要在低洼处停留。因为如果顺风你吸入的硫化氢就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