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投诉建议我要投稿

肺热有什么表现 舌苔黄腻

肺热有什么表现 舌苔黄腻

舌苔黄为热,腻为湿、痰,是由邪热和痰涎湿浊交结而形成。肺热者,肺燥有火,且体内浊气不排、痰结不散,瘀滞体内,口舌连接呼吸道,内病而外显,从而舌苔黄腻、口苦、口臭。

舌苔变化是疾病的预兆

没有舌苔:有的人没有舌苔,多见于久病虚弱之后,还有的人感冒、发热的时候是白苔,可用了消炎药后不但白苔没了,连舌苔都没了,就认为消炎药还真管用,其实这可不是好事,只能说明你的消化、吸收功能更虚弱了,这时只要通食疗方法补足气血,你又会看到舌苔上出现淡淡的正常舌苔了。

舌苔发白:是体内有寒,无论是吃了寒冷的食物还是受了寒,舌苔都会发白,现在的人多数都是白苔,就是因为吃寒冷的水果、蔬菜,常喝冷饮造成的。

舌苔发黑:说明寒重,已严重影响了脾胃功能,消化能力已极差了。

舌苔发黄:如果舌苔黄而舌质是红的,说明体内有热,而且多数都是寒中带热、虚中带热,所以现在所见的黄苔或黄腻苔的舌质多数不发红,是正常的舌质或偏白,或只是舌边发红的虚热,这个时候的内热完全可以用推拿、按摩等疏通经络的方法散热、消热,而无需用消炎药,更不能用泻火的消热解毒的大寒中药。要知道,用这些药虽然很快消了火,但同时却加重了身体内的寒,而用疏通经络来消火是不会增加体内寒的,在消火的同时再用食疗祛寒,这样病会很快好转,而且不反弹。

舌苔厚腻、发黄,并没有明显上火的:多数是气虚引起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所致,这时,同样不能用消食、化淤的泻气药,还是运用食疗补气、补肾、再配合按摩经络,帮助脾胃运化。

湿热便秘的症状有哪些 便秘属于湿热还是湿寒

具体如下。

便秘属于湿热还是湿寒,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而定,在中医上,湿气分为湿寒和湿热两种,人体排便不爽、排便费劲以及排便时间长、便后仍然有便意;大便臭味浓等是湿热重的的典型症状,同时还会伴有舌苔黄腻、口气重、脸上长痘、头发出油等表现症状;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口服中药以及饮食调理改善症状。

食用龙眼肉时的不宜

《本草汇言》说,龙眼“甘温而润,恐有滞气,如胃热有痰有火者;肺受风热,咳嗽有痰有血者,又非所宜”。《药品化义》说,龙眼“甘甜助火,亦能作痛,若心肺火盛,中满呕吐及气膈郁结者,皆宜忌用”,所谓“胃热有痰有火者,”指的是痰热咳嗽,症见咳嗽多痰,痰黄而稠,或有臭味,甚则气怠,以及高热、口干、便秘、舌苔黄腻、脉滑数等。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症有上述证候者,应忌食龙眼肉。所谓“肺受风热,咳嗽有痰有血者,”是指素体阴虚,复感风热,在前述的阴虚咳嗽症状之外,兼见咽痛、恶风发热、头痛等表证 。

凡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见到此种证候,亦应忌食龙跟肉。此外,凡是中满气壅,肠滑泄泻及风寒感冒、消化不哀、舌苔厚腻者,均应忌食龙眼肉。

口中发苦是怎么回事 饮食不节

饮食无节制,一次摄入大量的食物,是由于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容易产生湿热,以致口中发苦、吐苦水,同时,还伴有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小便色黄等表现。

舌苔黄腻为湿热

舌苔:生长得多或少都是病态

正常人的舌苔,是薄薄的一层白苔,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细微的一丝一丝象毫毛样的结构,就如一层刚刚出土的嫩草。无论舌苔生长得多或者长得少,都是病态。

一、舌苔薄或者没有

有些人,舌面上有的地方有苔,有的地方没有苔,在阴虚的小孩和有蛔虫病的病人中,常可看到这种舌苔。有的人舌苔长得少,脱得多,舌苔过薄,甚至没有苔,舌面光光的,这也不正常,中医叫做伤阴。

常见不适:失眠多梦,健忘、盗汗(入睡后出汗异常,醒后出汗就停止)

调理方法:

1、阴虚的人应该多吃一些滋补肾阴的食物,常选择的食物如绿豆、百合、山药、鸭肉等。

2、阴虚是惟一不用忌食冷饮的,冷饮对阴虚有调整作用,当然,鼓励多吃但也不能过度。

3、此外,阴虚体质者还容易“上火”,表现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情绪易波动,动不动就要来“火气”。所以,阴虚者应该经常提醒自己安神定志,保持稳定心态,转移不良情绪。

二、舌苔厚腻

有些人舌面上像涂了一层米糊似的很容易被刮去,中医称这种舌苔为腻苔。这些往往表示痰湿或是消化不良,比如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胃肠炎、风湿病等。

常见不适:形体消瘦、咳痰、口臭、大便不畅

调理方法:

1、适当改变饮食习惯,多食较为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正餐可以适当改为面食,如果这样的舌苔一直都有,最好去消化科调理肠胃。

2、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有助于肠胃的保养。深色蔬菜含维生素C较丰富,如青菜、韭菜、菠菜、柿子椒等。而水果中猕猴桃、柑橘、柚子等含量也较高。

三、舌色为黄色

舌头为黄色大多由于风寒外邪后期,化热入体内所致,如果舌发黄,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广东地区由于气候高温高湿,尤其是到了夏季,天气比较炎热,体内热过度十分容易产生湿毒。

常见不适:口干(可见于糖尿病)、口渴、口苦(可见于胆囊炎),容易出现肠胃不适,头和身体感觉沉重。

快速止咳的方法小孩子 风热咳嗽-按摩天门穴、太阳、肺俞

症状:面红耳赤、口唇干红、咳嗽频繁、咳声尖锐、鼻流黄涕、发热有汗、舌质红、舌苔黄腻等种种表现。

功效:清热解表、疏风散热、止咳化痰。

按摩方法:

1、直推天门穴(天门穴位于两眉中间至前发际部位,成一条直线)24次;

2、逆时针揉太阳穴(太阳穴位于眉梢与眼外角中间向后的洼陷中)20次;

3、揉肺俞(肺俞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左右俞线上)50次。

舌苔厚黄口臭怎么治

舌苔厚腻的原因:内脏功能失调。舌苔越厚病情越重。

舌苔厚腻的具体病症:脾胃问题:急性肠炎、胃炎、胆囊炎、脂肪肝;支气管炎症、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

从根本上去除舌苔厚腻需要从内脏开始调理。

正常的舌苔:薄且均匀;颜色透亮。

黄腻苔产生的原因:抽烟、喝酒、饮食油腻辛辣、脾虚、脾胃湿热、肝胆湿热、泌尿系统出现问题。

蒿芩厚朴茶:青蒿+黄芩+厚朴(用于胃胀、恶心呕吐、舌苔黄腻)

白腻苔的舌象:舌苔发白、厚腻。

白腻苔的易感人群:湿浊阻滞—浅表性胃炎、慢性胃炎等;痰湿重—支气管炎、咳嗽等;食积瘀滞者。

白腻苔的调整方法:饮食清淡、吃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

舌苔白腻患者代茶饮:霍佩荷叶汤:藿香+佩兰+荷叶(任何季节都可以食用)

湿邪产生的规律:南方大于北方;夏天大于冬天。

饮食积滞引起的白腻苔可以食用加味保和丸。

产生灰白苔的具体病症:急性胃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

高热神昏、病情危急的人会出现黑色舌苔;出现黄腻苔、白腻苔后不及时调治会恶化成黑苔。

进补之前先看舌苔

舌苔黄腻者不宜用人参、西洋参、黄芪等补气药材;舌苔黄腻者不宜用阿胶、熟地等养阴药材;舌苔黄腻者不宜用附子、肉桂、干姜等补阳药材;舌苔黄腻者不宜用补气血、补阴、补阳的中成药。

产生灰黄苔的具体病症:高热病人、机型传人吧、细菌性感染病等。

牛尾骨不适合人群

牛尾骨所含的肉类也属于发物的一种,如果目前有湿疹、疔疮、丹毒等皮肤感染性疾病的话最好是不要食用牛尾骨,如果食用过多可能会使邪气难以透散,疾病恢复较慢。

脾胃衰弱的老年人和器官发育不健全的幼儿也不适合吃牛尾骨,因为牛尾骨的营养成分较为丰富,食用过多,脾胃负担加重可能会产生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日常食用较多的黄牛肉是温性的食物,但是胃内有湿热的人群是不建议食用温补的牛肉的,湿热人群一般有舌苔黄腻、小便黄、大便粘、皮肤油脂分泌旺盛等表现,这类人群食用后可能会加重体内的热火,对健康影响更不利。

肝胆湿热有什么症状 舌红苔黄腻

正常人的舌头是舌体颜色淡红,舌苔薄白,透过舌苔可以看到舌头的底色。舌红是比常人红一些,提示体内有热,苔黄提示体内有热,苔腻是舌面看起来有涎,粘粘的,张嘴可见舌头与上颚有很多粘液丝状物相连,提示体内有湿热。

相关推荐

肺气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肺气肿的病因是久病肺虚、易感外邪、痰浊储留,故其发生与发展内因与外因两方面因素,可采用辨证治疗。 1、痰浊壅肺 证候: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状,喘促气急,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滑。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2、痰热郁肺 证候:咳嗽,咯痰色黄粘稠,咯吐不爽,喘息气粗,胸部胀满,烦躁,口渴欲饮,身热微恶寒,溲黄便干,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3、肺肾气虚 证候:喘促日久,倚息不能平卧,呼多吸少,声低气怯,气不得续,

副鼻窦炎的类型

副鼻窦炎类型,本病相当于中医学“鼻渊”等范畴。其病是因外感风寒、肺经风热,胆腑郁热、脾经湿热、肺脾气虚等所致。临床常见的证型: 1.肺经风热型:证见算塞,鼻涕黄或粘白、量多,发热恶寒,头痛,咽喉不利,舌质微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胆府郁热型:证见鼻塞,鼻涕黄浊粘稠如脓样、臭味、嗅觉差,头痛及患处疼痛剧烈,并发热,口苦咽干,烦躁,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3.脾经湿热型:证见鼻涕黄而量多,鼻塞重而持续,嗅觉差并见发热,头重如裹,体倦肢重,胸闷腹胀,食欲不振,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濡数或滑

舌苔发黄能喝菊花茶吗

舌苔发黄是可以喝菊花茶的。 舌苔发黄多是由于湿热内蕴引起的,而菊花茶具清热降火、解毒、解腻的功效,能够缓解肺热、疏肝解郁,并且菊花茶含特殊清香,舌苔发黄并且还油腻、想吐症状者,非常适合饮用。

肺炎的中医辨证分型疗法

1、邪热内结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胸痛,无汗,恶心呕吐,腹痛便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宣肺通俯,清泻热结。 组方:瓜蒌30克,生石膏45克,大黄5克,知母15克,苍术10克,杏仁10克,赤芍15克,前胡10克,柴胡10克,芦根30克。 用法:水煎服。 2、痰热雍肺 症状:壮热不退,恶寒,午后更甚,咳嗽急促,痰稠量少,胸胁窜痛,咳嗽尤甚,口干苦,不饮食,小便黄涩,大便干燥,舌红苔黄白较厚,舌根腻,脉细数。 治法:清肺豁痰,平肝降火。 组方:龙胆草、泽泻、半夏、生地、白花蛇、草栀子、木通、舌草、黄苓(

肺气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1、痰浊壅肺 证候:咳嗽痰多,色白粘腻或呈泡沫状,喘促气急,稍劳即著,怕风易汗、脘痞纳少,倦怠乏力,舌质偏淡,苔薄腻或浊腻,脉滑。 治法:化痰降气,健脾益肺。 2、痰热郁肺 证候:咳嗽,咯痰色黄粘稠,咯吐不爽,喘息气粗,胸部胀满,烦躁,口渴欲饮,身热微恶寒,溲黄便干,舌红苔黄燥或黄腻,脉数或滑数。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3、肺肾气虚 证候:喘促日久,倚息不能平卧,呼多吸少,声低气怯,气不得续,动则喘促更甚,胸闷,心悸,咳嗽,痰多清稀或白如沫,形寒肢冷,夜尿多,重者面青唇暗,舌淡或紫暗,苔白,脉沉细数

哪些中药治疗慢性咳嗽效果比较明显

1、风寒束肺证:恶寒重发热轻,咳嗽声重,胸闷,气喘,咯痰稀白,无汗,苔薄白,脉浮紧。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杏苏散合金佛草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发热,微恶风寒,咳嗽不爽,气喘,痰黄,口渴,咽痛喉痒,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宣肺止咳。桑菊饮加贝母、矮地茶等。 3、痰湿蕴肺证: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痰多易咯。质粘稠、色白或灰,晨起或食后咳甚痰多,胸闷脘痞,呕恶食少,体倦嗜卧,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濡或滑。燥湿化痰、宣肺止咳。苍白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4、寒饮停肺证:咳嗽,胸闷,气喘,或哮鸣音

舌苔厚白是怎么回事

舌苔厚白是怎么回事?舌苔厚白是否说明身体的哪一部分出现了健康问题呢。舌苔厚白多是厚白腻苔,舌象为苔色白而厚,颗粒坚紧或疏松,可布满全舌,亦可边尖较薄,中,根部较厚. 厚白腻苔多由中焦脾胃的阳气不振,以致饮食停滞,或为湿浊痰积之候. 《辨舌指南》:“舌苔白腻,胸隔闷痛,心烦干呕;时欲饮水,水入则吐,此热因饮郁,宜辛淡化饮.” 厚白腻苔主病:主湿,主痰,主寒. 由外感寒湿之舌苔白腻:为感受寒湿之邪.寒则令色白,湿则主腻苔;因寒湿在表,故舌苦可呈薄白而腻,治当温散寒湿,方选羌活胜湿汤. 由湿阻膜原之舌苔白腻:为

几种类型

风痰:风邪犯侵,即伤风引起。初起时痰白稀,后可转黄粘痰,病人怕风,舌苔初白后转薄黄。 湿痰:由湿邪侵入人体(如居潮湿环境),使肺、脾功能失调或饮食不节而运化失调引起,水湿凝聚成痰,为白色稀水样,病人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腻。 燥痰:因气候干燥,燥邪侵肺,痰粘稠不易咳出或咳血,病人自觉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黄。 寒痰:寒邪犯肺,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热饮,舌苔薄白或腻。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由受风寒邪侵袭后转化而来,痰黄粘稠,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 老人治痰别乱用胖大

舌苔发黄能喝菊花茶吗

舌苔发黄多是由于湿热内蕴引起的,而菊花茶具清热降火、解毒、解腻的功效,能够缓解肺热、疏肝解郁,并且菊花茶含特殊清香,舌苔发黄并且还油腻、想吐症状者,非常适合饮用。

如何诊断舌苔表象

一、厚薄:薄苔、厚苔、少苔、无苔。1、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胃肠积滞;或痰湿。2、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3、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4、舌面上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二、苔色: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1、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