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产妇可以哺乳吗 药物治疗哺乳的危害
糖尿病产妇可以哺乳吗 药物治疗哺乳的危害
糖尿病妈妈在口服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时,特别是服用磺脲类药物很可能导致幼儿胰岛β细胞增生,使幼儿容易发生低血糖。此外,磺脲类药物也会影响幼儿的发育。因此,建议正在服用口服降糖药的妈妈不要对宝宝进行哺乳。
哺乳期上火能吃药吗
一般来说,新妈妈在哺乳期只要是吃药就会对婴儿有影响,要是情况不严重的,建议采取食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试用炖冰糖梨喝水、白天也多喝开水,晚上用煮沸的开水冲鸡蛋放白糖喝,饮用两三天若是不见好可以咨询医师服用降火药物。
哺乳期妇女用药首先应权衡用药的必要性和对乳儿可能造成的危害性以决定取舍。应明确用药特征,尽量避免因哺乳用药而对乳儿造成危害。
哺乳期上火了,服用药物是需要十分小心注意的一方面。哺乳期妇女服药后,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所以用药更要谨慎,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用药原则,否则对宝宝的身体会造成更大的损害。
专家提醒妈妈们,自己切不可乱服牛黄解毒片等药物,因为此类泻火药里面有大黄、人工牛黄等成分。建议此期间多注意饮食问题,以清淡饮食为主。
哺乳期女性谨防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哺乳期最好用胰岛素控糖
即便是进行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如何治疗糖尿病)患者,也不影响正常哺乳,因为胰岛素的分子较大,即使婴儿食用的母乳中含有胰岛素也会在消化道里被破坏,不易被吸收,并不影响乳汁质量。但在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时,最好选用正规人胰岛素,而不要用动物胰岛素或者胰岛素类似物。
尽量不要使用磺脲类药物
母亲在哺乳期口服降糖药应格外小心,特别是服用磺脲类药物很可能导致婴儿胰岛β细胞增生,容易发生低血糖。
此外,磺脲类药物也会影响婴儿的发育。因此,建议哺乳期母亲最好用胰岛素而不是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此外,为了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母亲可定时、定量进食碳水化合物,并在喂奶之前吃一点小吃。
哺乳期间还要有适当的运动
这对经历分娩的母亲身体的恢复有好处。糖尿病母亲的身体达到健康状态,才能更放心地哺育宝宝。糖尿病母亲容易感染,要注意保护乳房。如发生乳头感染或乳腺炎,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糖友哺乳期的饮食食谱
糖尿病母亲在分娩前要积极做好哺乳的心理准备,分娩后在医生和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哺乳所需热量制订合理的饮食食谱。婴儿需要充足的乳汁才能健康生长,所以哺乳期的糖尿病母亲要增加热量,但要根据婴儿吃奶的多少进行调整。如果婴儿在睡前和半夜里吃奶很多,母亲就要在睡前及半夜时加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防止低血糖和酮症。
通过以上内容的了解,对于患有糖尿病的女性朋友,在给宝宝哺乳的过程中,应该谨慎造成低血糖的症状,这样会给自身的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另外,新妈妈们也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来勇敢面对疾病。
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母乳喂养
什么情况下不适合母乳喂养?
1、宝宝有乳糖血症
半乳糖血症为血半乳糖增高的中毒性临床代谢综合征。半乳糖代谢中有3种相关酶中的任何一种酶先天性缺陷均可致半乳糖血症。患有这种疾病的宝宝一旦进食含有乳糖的母乳、牛乳后,就会会引起半乳糖代谢异常,致使1-磷酸半乳糖及半乳糖蓄积,从而引起其神经系统统疾病,导致智力受损。同时,有的宝宝还伴有白内障,肝、肾功能损害等。
在临床,急性半乳糖血症,宝宝会出现拒乳、呕吐、恶心、腹泻、体重不增加、肝大、黄疸、腹胀、低血糖、蛋白尿等症状。轻型的多无急性症状,但随年龄增长逐渐出现发音障碍、白内障、智力障碍及肝硬化等。
如果被明确诊断者,要立即停止母乳及奶制品喂养,以特殊的不含乳糖的代乳品喂养。
2、宝宝有枫糖尿病
枫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支链氨基酸代谢障碍的疾病,分为经典型、间歇型、中间型、硫胺素反应型和E3缺乏型,其中以经典型最多见,占75%,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受损,如肌张力增加惊厥、嗜睡和昏迷,同时有代谢性酸中毒健康搜索。多数患儿还伴有惊厥、低血糖,血和尿中分支氨基酸及相应酮酸增加,有特殊的尿味及汗味。
这样的宝宝也不适合母乳及普通奶粉喂养,要用低分支氨基酸的特制奶粉喂养。
3、妈妈感冒发烧不得不服用药物
妈妈感冒发烧不得不服用药物时,可等病愈停药后再喂。但应注意每天按喂哺时间把奶挤出,保证每天泌乳在3次以上。挤出的母乳也不要再喂给宝宝吃,以免其中的药物成份给宝宝带来不良影响。
4、妈妈处于细菌或病毒急性感染期
致病细茵或病毒会进入妈妈的乳汁,由于身处感染期,患者需要用药物控制,这些数药物也能够进入从乳汁。这些都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
5、妈妈进行过放射性碘治疗
碘同样会进入乳汁,如果宝宝喝含有碘的乳汁,甲状腺的功能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要等到疗程结束后,再检验乳汁中放射性物质的水平,达致正常后再继续给宝宝喂奶。
6、妈妈接触贵有毒化学物质或农药
母亲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或从事污染性较大的工作,乳汁中有毒成分会相当高,如在制药厂、电镀厂、农药厂、皮革厂工作的一线工人,会接触大最的农药、杀虫剂、除草剂、放射性物质、铅汞等有毒金属、镉砷等有毒化学物质。
母乳中有机氯化合物毒性最大,可导致基因突变诱发癌症、损害肝脏及免疫、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婴儿成年后睾丸体积变小、精子数目下降)。哺乳妇应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已接触者必须停止哺乳。病人或正在接受美沙酮治疗者不宜哺乳。
7、婴儿有苯酮尿症
婴儿体内缺少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使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造成苯丙氨酸在体内大量堆积,干扰脑组织代谢,引发智力障碍。婴儿皮肤色素减退,头发黄,汗液、尿液有霉臭或鼠尿味。一旦确诊应避免苯丙氨酸饮食的摄入,尽管母乳中苯丙氨酸含量远远小于牛奶,还是不宜吃母乳或须严格限制母乳用量。应摄入不含苯丙氨酸的特制奶粉或低苯丙氨酸水解蛋白,再辅以奶糕、米粉、蔬菜。
8、婴儿乳糖不耐受
婴儿乳糖酶缺乏,导致乳糖不吸收,吃母乳或牛奶后出现长期腹泻,影响生长发育,并因免疫力低下反复出现感染。可服用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或大豆配方奶。
9、早产儿
孕周<34周、体重<1500g的早产儿,因无吸吮及吞咽能力,暂时不能母乳喂养。
10、唇腭裂患儿
因先天性缺陷在手术矫正前不能哺乳。
11、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疾病
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和乳腺炎等疾病时,应暂停母乳喂养,及时治疗,以免加重病情。但可以把母乳挤出,用滴管或勺子喂哺宝宝,尽量不用奶瓶,以避免宝宝产生乳头错觉,也可以试用仿照妈妈乳头形状制作的仿生奶嘴,如果宝宝能用奶嘴吃奶,也不会因此拒绝母乳,这是最理想的。
12、妈妈患严重肾脏疾病
哺乳同样会加重脏器的负担和损害,从而对母亲的生命造成伤害。
13、妈妈患严重精神病及产后抑郁症患
这样的妈妈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威胁到宝宝的人身安全。
14、妈妈处于传染病急性期
如果妈妈处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时,哺乳将很有可能传染给宝宝,比如开放性结核病,各型肝炎的传染期,都不宜进行母乳喂养。
15、妈妈有慢性病需长期用药
癫痫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肿瘤患者,如果用药,药物都可以渗入乳汁中。如果是母乳喂养,宝宝吃的奶就会含有药物了。
16、妈妈患严重心脏病
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不宜母乳喂养,因为哺乳会使母亲的心功能进一步恶化,从而使母亲生命受到威胁。
17、哺乳期再次怀孕
哺乳期再次怀孕的母亲应改用人工喂养,因怀孕后乳汁营养成分改变,继续哺乳不利于母婴健康。人流后用药期后,可酌情恢复母乳喂养。
18、妈妈肥胖且大于38岁
大于38岁的肥胖母亲不宜哺乳,因脂肪越丰富毒物容纳量越多、年龄越大脂肪中毒物越多。
19、妈妈精神抑郁烦躁
妈妈情绪低迷,精神不愉快,身体疲惫时要暂停哺乳。患有精神分裂症、躁郁症,可能会对婴儿的安全构成威胁,不宜哺乳。另外,如果母亲觉得母乳喂养非常不愉快,有厌恶情绪时,也不宜哺乳并需看心理医生。
20、妈妈过于虚弱
母亲过于虚弱的话也不能哺乳,以免伤害自己的身体。
除了以上介绍的外,妈妈患有活动性肺结核时要禁止母乳喂养。患有尚未稳定的糖尿病,哺乳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患有癌症,正在接受化疗或长期服用激素等药物时,暂停哺乳。患有癫痫而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时,不宜进行母乳喂养。母亲接受广泛的乳腺手术。慢性病影响乳汁成分。妊娠高血压疾病疗效较差者,均不能进行母乳喂养。
什么情况下产妇即使患病仍可哺乳?
1、初乳中乙肝病毒-DNA阴性、乙肝表面抗体或e抗体阳性,此时排毒率为0。
2、肠粘膜中存在HBsAg抑制物,可使进入十二指肠的HBsAg失去活性,所以初乳中单纯HBsAg阳性且HBV-DNA阴性者可以哺乳,还能起到乙肝病毒主动免疫的作用。
3、产妇血清中单纯表面抗原阳性,属于无症状携带者。
4、小三阳+肝功正常+联合免疫(孕期与产后均打了乙肝免疫球蛋白)。
5、普通感冒:在症状出现前婴儿多已接触到了感冒病毒,且母乳里有相应的抗体,不必中断母乳。但母亲需要吃药时应注意药物对婴儿的影响。
6、甲状腺功能低下。
7、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总之,妈妈们要仔细地衡量母乳喂养与母婴安康之间的利害关系,再确定用哪种哺乳方式。
宝宝总是吃不饱怎么回事?这些错误的母乳喂养技巧,害苦了宝宝! 5种情况下,禁止(暂缓)母乳喂养
对宝宝而言,母乳是最安全、最完整的天然口粮;对妈妈而言,母乳喂养可增进母子感情,助于妈妈产后恢复,还有可降低乳腺癌、卵巢癌的危险。因此,母乳喂养是母子双赢的喂养方式,应加以大力提倡。但是以下这5种情况下,是不可以给宝宝喂养母乳的!
1、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乙型肝炎(大三阳)、急性乳腺炎、急性传染病等疾病的妈妈;
2、妈妈妊娠期高血压,产后病情严重,分娩时或产后发生出血休克等重症状态时,也不宜给宝宝哺乳;
3、患有心脏病、慢性肾炎等疾病,一般可以给宝宝喂奶,但是视体力而行,如果体力跟不上,就考虑停止母乳喂养;
4、妈妈在哺乳期间,正在接受某些药物治疗时,这些药物可能对宝宝有害,就不宜给宝宝哺乳,如:在服用氯霉素、四环素等抗生素,或者妈妈患有肿瘤正在进行化疗时,就别给宝宝哺乳了。
5、宝宝患有乳糖不耐受综合症、苯丙酮尿症、氨基酸代谢异常等疾病时,就别再继续母乳喂养,不然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危害。
产妇发烧37度8能喂奶吗
哺乳期发低烧可以喂奶,超过37.7摄氏度还是停止吧,如果是低烧,尽量在喂奶后吃药。
正规医院的医生在得知你正在哺乳期的时候开出的药应该是可以吃的,多喝温开水,哺乳不必暂停,就算烧没退也不怕,低烧的时候是可以给宝宝喂奶的,高烧不行。
感冒症状轻者不需特殊处理,待自愈;如果有咳嗽、发热等较重的症状,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治疗,一般可以使用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冲剂、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哺乳时带口罩;用药前喂奶,用药后4-6小时内暂停喂奶,避开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高峰;
发热时,体温≥38℃应暂时停止哺乳,每天保证挤奶3次以上,以维持乳房的泌乳状态。宝宝住房保持空气流通,以降低流感病毒在空气中的浓度;必要时让宝宝暂时离开卧房,用食醋1-2斤按1 比1比例兑水煮沸,密闭熏蒸消毒室内4-6小时。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一种比较常见的症状,那就是发烧了,我们知道发烧的危害性很大,产妇如果出现了发烧的症状要及时去调理,上文为我们详细介绍了产妇发烧37度8能喂奶吗。
哺乳期上火能吃药吗
一般来说,新妈妈在哺乳期只要是吃药就会对婴儿有影响,要是情况不严重的,建议采取食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试用炖冰糖梨喝水、白天也多喝开水,晚上用煮沸的开水冲鸡蛋放白糖喝,饮用两三天若是不见好可以咨询医师服用降火药物。哺乳期妇女用药首先应权衡用药的必要性和对乳儿可能造成的危害性以决定取舍。应明确用药特征,尽量避免因哺乳用药而对乳儿造成危害。哺乳期上火了,服用药物是需要十分小心注意的一方面。哺乳期妇女服药后,药物会通过乳汁进入新生儿体内。所以用药更要谨慎,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合理用药原则,否则对宝宝的身体会造成更大的损害。专家提醒妈妈们,自己切不可乱服牛黄解毒片等药物,因为此类泻火药里面有大黄、人工牛黄等成分。建议此期间多注意饮食问题,以清淡饮食为主。
哺乳期感冒吃什么药
哺乳期感冒吃什么药?对于哺乳期妈妈用药最好的建议就是不要盲目擅自用药,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确有效的使用药物,尽快治愈疾病。所有的药物均可不同程度的转运至乳汁中,有些药物对婴儿的影响微乎其微,但有些药物如激素类、安眠药等对婴儿会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乳母最好的选择就是尽快就医,根据医生所开的药物和建议来决定是否暂停哺乳。
对于本身患有恶性肿瘤、精神病、甲亢等慢性或严重疾病的妈妈,不宜进行母乳喂养。但对于服用安全的药,妈妈们则无需中断哺乳,在巧妙地避开血药浓度高峰的情况下,很多药物在哺乳期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妈妈们可在哺乳后马上服药,并至少隔4小时以上再次哺乳。
乳母如遇到感冒咳嗽时,多数会选择抗生素。但大多数抗生素或多或少都能渗透到乳汁中,使婴儿成为药物的间接使用者或受害者。哺乳期应用抗生素,应尽量选用对母婴危害小、短效药物,以单剂疗法代替多剂疗法,减少药物在婴儿体内的蓄积和危害。若必须使用对婴儿会带来危害的药物,可考虑暂时采用奶粉喂养。
女性在特殊时期的用药禁忌
女性月经期避免用过寒过热和影响凝血机制以及激素类药,防止打乱月经周期,导致月经不调。
妊娠期更应慎重用药,滥用药不单对自己有影响,而且药物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畸形胎和死胎。使用中药应注意,禁用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以免造成中毒或死胎。还应注意药品包装盒或药品说明书,如注有孕妇禁用忌用的药,则不能用。临产前应注意不要用吗啡,以免抑制胎儿的呼吸中枢,造成出生后新生儿窒息,危及其生命。
哺乳期不能用减少乳汁分泌的药。有些药是通过乳汁排泄的,如果被孩子吃入可导致不良反应,有的还会中毒。所以哺乳期的女性用药应考虑到对孩子是否有害。哺乳期患病必须用药治疗时,应避开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高峰期,最好在服药或注射前给孩子哺乳,因为这时乳汁中的药物浓度比较低。如果每天服药一次,最好在睡前服药,夜里可以用奶瓶喂奶。
哺乳女性因患某些严重疾病,急需用会对小儿产生有害作用的药物治疗时,应先断奶后再用药治疗。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不管你是否处于特殊时期,都要注意用药禁忌。